握圖臨宇,從大航海時代海圖繪製看15世紀航海家所承擔的風險

2020-12-15 漫步史書

引言

駕一葉扁舟,駛向遠隔重洋的彼岸,似乎在我們今天看來並不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隨著技術的先進,海洋不再是深不可測的未知之地,雖然它仍然有太多的謎團未能完全解開,但至少人類利用先進的技術來探索海洋、發現海洋已經不是什麼難題,但如果時間回到幾十乃至上百千年前的話,徵服大海對於人類來說不過是一次痴心妄想。不過讓人意外的就是,在考證諸多歷史史料的話,你會發現人類徵服海洋的歷史,似乎和人類發展的歷史幾乎一樣長。早在文明誕生初期,人類的足跡就已經開始涉入大海,從新石器中晚期的航海遺蹟,到克裡特文明的地中海商業文明時代,無一不是在訴說人類徵服大海的過程,而直到古希臘城邦文明時期,建造大型船隻,溝通亞歐非三大洲,並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夢想。

歐洲地理大發現時代到來,將世界緊密的

早期的航海充滿了危險,以至於直到後來地理大發現時代的時候,這些航海家的頭銜上,通常還會加上另外一個稱呼——冒險家,從古至今的航海過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難有很多,畢竟在那個年代裡面,對大海的探索還很初級,很多人也只是憑藉著一點點的經驗,也或許是頭腦一熱的勇氣,然後就此走上了不歸路。

早期人類依託航海貿易——全靠經驗

如果要說最早的航海探險,那麼就一定會提到腓尼基人,早在古希臘城邦文明誕生之前的公元前10世紀,腓尼基人的商業就已經拓展到了地中海沿岸,腓尼基人建設的城邦也是影響地中海文明發展的重要城邦之一,後來地中海地區重要的商業城邦迦太基,早年也是腓尼基人的殖民城邦之一,迦太基人完全繼承了腓尼基人的商業基因,並將地中海商業發展推向了頂峰。

早期以腓尼基人為主的地中海貿易

古希臘城邦文明乃至後來古羅馬時代,是地中海商業發展最快的時代,迦太基人的海上商業十分發達,為此他們擁有十分先進的造船業,迦太基也影響到了雅典、斯巴達、羅馬等建造了強大的海軍,由此可以發現,早在公元前8世紀以前,航海對人們來說已經並不算是一件稀奇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地中海雖然被陸地包圍,但它是屬於內陸海)。

腓尼基人以及後來的迦太基促進了以古希

古希臘城邦文明時代,人類的航海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先進技術,除了造船業,當時以雅典、迦太基為主的城邦更是能造出一種艨艟巨艦用於作戰(同一時期的東方文明同樣也可以,甚至也可以用於作戰,在此略過不談),不過對於那些地中海商人來說,出海航行仍然是一件十分冒險的事情,畢竟他們一到了海面上,就只能向天祈禱,不要發生巨大的災禍。

地中海海上商業貿易時代,海底殘存的遺

時至今日在地中海下仍然還能找到當年沉船的遺蹟,不過當時航海相對於後來大航海時代的遠洋航行,多少相對難度小一些,畢竟他們只是沿著地中海,隨時可以得到補給。不過在那個年代,一旦出海,那麼往往意味著生死未卜,因為他們只能依靠經驗,至於究竟會飄到哪兒去,就連他們自己也不清楚。

日本遣唐使(約270多年成行的只有19次

事實上依託於經驗的航海,一直存在了上千年,包括到了中國唐代的時候,日本派遣遣唐使來中國學習,雖然每一次派遣,事先都要經過幾年的準備,甚至要付出相當大的財力,每次一來一回總有人遇難,而且少數極個別幸運的,船隻隨著海風都會不知道飄到哪裡去。比如阿倍仲麻呂,從大唐返回日本的時候,結果被海風颳到了越南,差點被當地土著殺害,幾經輾轉這才脫險。

中日之間的海上間隔

關鍵是中國和日本當時只是隔著日本海而已,這麼近的距離,尚且朝不保夕,更何況是後來地理大發現時代的遠洋航行,無法預知的風險總是在等著所有人,因此為了準備航海,西方人開始絞盡腦汁地想各種辦法,不過相對於到了地理大發現時代,當時人們手中已經有了兩樣比較有把握的工具,一種是航海羅盤,而另外一種則是海圖。

劃時代的進步——海圖的出現以及運用

古希臘城邦文明時期,對整個世界的認識已經相當高端,開始出現了哲學和自然科學,古希臘的科學家們雖然在當時不具備坐船出海的條件,但他們通過觀察天文、通過數學計算,展開了對世界的想像,特別是在公元前2世紀,古希臘天文學家託勒密繪製了一份最早的世界地圖,開創了人類對世界最根本的認識。

克羅狄斯·託勒密(古希臘天文學家、地

但這個認識同樣很初級,因為這份地圖說得好聽一些是科學的計算,說的不好聽一些,那也是全靠猜想,不過這種科學的猜想能力,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夠具備,這份地圖在我們今天看來特別的粗糙,很多地點的標註都不準確,但從古希臘時代流傳下來的天文、地理知識,卻極大地促進了大航海時代人們遠洋探險的發展。

託勒密繪製的世界地圖是依託於天文知識

中世紀的葡萄牙是最早展開遠洋航行的國家,由於被奧斯曼帝國隔斷了與東方商業貿易的陸地通道,他們急需要打通另外一條海上交通,可以看出的是,包括達伽馬在內的葡萄牙航海家、探險家他們的航海路線,大致上就是沿著西非沿岸,並最終發現到達印度的航線,而西班牙為了探索另外一條前往東方的航線,哥倫布向西航行發現了美洲大陸(雖然他堅稱自己是發現了印度)。

哥倫布——義大利著名航海家、殖民者

作為中世紀末期地理大發現的起源國家,葡萄牙在海圖的繪製上要領先於歐洲各個國家,並且還擁有很多地圖繪製學校,專門培養這一類人才,當時他們稱這種圖為羅盤地圖,上面記載的是航線中各個點以及海道,而之所以強調領先於歐洲各國,是因為當時中國已經有了鄭和下西洋,當時他們鄭和採取諸多在海上辨明方向的手段中,就有詳細的海圖作為嚮導。

鄭和七下西洋依靠的正是先進的海圖繪製

有人也許會問,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羅盤不是早就傳入西方了麼,為什麼他們不使用了?其實在中世紀的歐洲,有關羅馬在航海的運用並不是沒有,而是很少使用,因為他們並不清楚羅盤的工作原理,而且當時羅盤指引方向並不準確(磁偏角),因此也只有少數幾個有經驗的船長悄悄藏起來使用,隨著後來遠洋航行逐漸興盛以後,羅盤作為指引方向的工具,才被人廣泛地接受。

大航海時代葡萄牙人繪製的海圖就已經十

不過相較於中國人對海洋的不感冒,葡萄牙人卻不一樣,特別是14世紀末期以後,葡萄牙甚至已經有了專門的航海學校,而且針對特定的航海工具,葡萄牙人做出了很多的改進,從船隻的建造,到海圖的繪製,甚至將天文學也運用在航海中,專門幫助在遠洋航行中辨別方向,使得葡萄牙成為地理大發現時代的霸主。

未知的風險仍在繼續

其實在航海過程中,最重要的仍然是辨別方向,我們之前所說的一切手段,基本上也是為了這一個目的服務的,而且即便是在準備充分,還必須要富有水上經驗的人做嚮導。但即便是如此,但遠洋航行中隨時有可能出現的意外,以人類幾百年前的技術與能力,還是很難克服。除了怕在海上迷失方向,更擔心的是遇到極端天氣,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基本上很難有倖免。

歐洲大航海時代的航海家探險為西方積累

而且一旦遭遇惡劣天氣,那麼事先規劃好的方向就有可能偏移,在地理大發現時代早期,觀測方向除了海圖以及羅盤外,還要靠天文學上一種緯度觀測法,這種天文觀測法有時候十分準,但在更多的時候還是會有問題,比如哥倫布此前之所以認定自己發現了印度,就是依據緯度觀測法做出的判斷,由於航線出現偏差,也會大大增加航海過程中出現的難度。

航海過程中出現的不確定因素

首先是食物問題,因為距離變化的緣故,他們在海面上航行的時間更長,由於沿途都不能補給,因此缺衣少食成為家常便飯,16世紀麥哲倫本人就經常吃著發黴的食物,到了18世紀雖然航海技術已經相當先進,但補給問題仍沒有多少改善,而這時候船長就會激勵大家,想盡一切辦法將能吃的東西都拿出來食用。新鮮的蔬果雖然能防止船員得壞血病,但蔬菜水果並不容易存放,因此當時船員們將蔬菜全部醃製,水果都製作成罐頭,並帶上足夠多的啤酒。

海盜的出現給航行更加增添了一份不確定

可即便是能夠解決方向和吃飯問題,隨時都會冒出來的海盜又稱為遠洋航行的巨大問題,比如橫行在17世紀西印度洋上的海盜群體,其中比較著名的威廉·丹彼爾後來還稱為著名學者,魯濱遜漂流記就是以他為原型,但這樣一個人只是一個例外,畢竟作為海盜,海上的風險使得它們養成了兇殘狠毒的性格,過著這樣刀口舔血的生活,遇到了即便不死也得脫層皮。

相關焦點

  • 這些精美的航海圖,是人類俯瞰世界的嘗試
    = 大航海時代 =15世紀中後期至17世紀末葉的大航海時代,又叫地理大發現時代。>義大利地圖製圖師Battista Agnese於1554年繪製的這幅世界地圖中描繪出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的航行軌跡。在那個時候繪製地圖除了需要科學知識以外,似乎還需要一點點想像力……在那個沒有衛星的大航海時代,航海圖就是每位船員的生命線。很難想像那時不少人就拿著這樣「不靠譜」的地圖出海了……
  • 先曉歷史|航海圖與認識世界的歷史
    從太空看地球,可以將世界分為面積大致相同的三個部分。三個部分可以分為「三個世界」:「第一世界」,指歐亞大陸、北非與印度洋;「第二世界」,即哥倫布探險後發現的南、北美洲大陸與大西洋;「第三世界」,指麥哲倫航海以後至18世紀發現的大洋洲與太平洋。這三個世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是被海洋分割著的,只有依靠航海人所記載的「海上航線」相互連接,且最終逐漸形成現在的全人類活動空間。
  • 在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塞拉伊書館裡,發現張羊皮紙繪製的航海圖
    原創/惠梨解說在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塞拉伊書館裡,發現張羊皮紙繪製的航海圖。在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塞拉伊圖書館裡,人們發現一張用羊皮紙繪製的航海圖。地圖上有土耳其海軍上將皮裡·賴斯的籤名,日期是1513年。賴斯本是希臘人,1554年在開羅被殺。
  • 裡斯本 | 大航海時代從這裡開始
    大航海時代是人類歷史上,一段特別風起雲湧的時代。 在未有大航海之前,所有人目力所及的只是一個小小的舊世界。 大航海時代是指15世紀開始,歐洲國家所謂「發現」全世界的過程。 恩,這是一個以西方中心論的名詞。
  • 大航海時代5主線任務有什麼 大航海時代5主線任務介紹
    大航海時代5有什麼任務 大航海時代5主線任務怎麼做 大航海時代5主線任務攻略 大航海時代5主線任務具體都有什麼呢,下面和聚俠網小編一起來看看詳細的介紹。(中歐1&3) 3、投資到15級出油彩畫,投資1次5點行動力 4、購買5個油彩畫,並送到佛羅倫斯 入手海圖:亞得裡亞海-1 5、去威尼斯(亞得裡亞海-1) 與伽利略一起行動: 1、前往拿坡裡(亞得裡亞海)。
  • 大航海時代(二)| 13世紀到18世紀航海大事記年表
    大航海時代13-15世紀大事記  1298年後 《馬可.波羅遊記》成書。大航海時代16-17世紀大事記  1501年 亞美利哥  16世紀末 大航海時代四代的開始年代。  1600年 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直至1858年被英國政府正式取消。
  • 走進「大航海時代」
    葡萄牙是大西洋東岸的一個沿海國家,自數百年前起,葡萄牙人就開始了航海探索世界的旅程,享譽世界的大航海家有第一次完成環遊世界的麥哲倫,還有達伽馬、
  • 中國航海博物館鎮館之寶亮相
    用來確定船舶航行位置的「哈裡森天文鐘」 /晨報記者 鍾暉 英國國家航海博物館珍藏的「哈裡森天文鐘」、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鎮館之寶《大明混一圖》、17世紀荷蘭繪製的《中國地圖》……展會集聚了150件世界航海「老古董」,其中,英、荷兩國博物館的許多珍貴展品是第一次「出門」。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今年11月15日。 「航向世界」特別展通過「大航海時代」和「海上絲綢之路」兩個篇章,150件承載世界航海文明、見證歷史滄桑變遷的藏品,呈現給觀眾一個宏偉的海上文明史。
  • 44期~古老波特蘭海圖中的「奢侈品」——記「加泰隆尼亞 1375」
    鑲金嵌銀描、帶有明顯裝飾性目的的海圖作品 Atles Català 1375 局部這些如藝術作品般繪製精美的海圖,很多來自於以馬略卡島為代表的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因此這些作品通常被稱為「加泰隆尼亞風格的波特蘭海圖」或「馬略卡風格的波特蘭海圖」。
  • 哥倫布的發現,大航海時代的「世界地圖」,加勒比海航起點
    2020-05-08 17:11:41 來源: 球球的辣媽 舉報   歐洲的大航海時代其實也是波特蘭海圖的時代
  • 大航海時代(一)| 那個瘋狂時代的簡介與背景
    什麼是大航海時代?
  • 船艦啟程:勇敢的西方冒險家,大航海時代的開啟!
    今天的人們將15-17世紀歐洲的這一探索時期叫做"地理大發現",另一種說法叫做——大航海時代。本文旨在講述這一歷史性時期誕生的始末以及影響。大航海時代正式開始。海上艦隊聯想圖 二、航行:海上開拓的時代——帝國的崛起葡萄牙開創了先河,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派遣達·伽馬走出了國門去往東方。只不過他的目標並不是中國,而是一眼看中了產自印度的香料。
  • 船艦啟程:勇敢的西方冒險家,大航海時代的開啟
    在船上水手們心中,這是駛向未知的一次旅行,枯燥折磨又充滿危險,可是他們不會想到,在歷史進程中,這是一個時代開啟的象徵,是&34;的重要一步。世界的版圖在一次又一次的冒險中逐漸繪製完成,他們終於知道世界上遠遠不止有羅馬的教堂,一望無際的大海那邊存在各種各樣的國度和文明。今天的人們將15-17世紀歐洲的這一探索時期叫做&34;,另一種說法叫做——大航海時代。
  • 大航海時代5航海士列傳任務攻略任務詳解
    曾為無數玩家留下感動的經典系列遊戲「大航海時代」,距離上一作發售15年後,其製作公司KOEI TECMO宣布推出該系列遊戲的正統續作大航海時代5。 サミュエル・フレリ
  • 從《上古世紀》看端遊的大航海時代
    表面上看,手遊逐漸成為中國遊戲市場的又一明星產業,也打破了端遊「一家獨大」的固有利益圈。但其實不然,端遊作為遊戲行業主心骨,其產業老大的地位很難被撼動,隨著端遊產品的思路創新,端遊市場的「大航海時代」也指日可待。
  •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在大航海時代發現新世界
    克里斯多福·哥倫布是人類歷史上最出色的航海家之一,他為人們所熟知的原因是他發現了新大陸,但是人們對他的是非功過從來就褒貶不一。《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是19世紀美國傳奇作家華盛頓歐文的作品,這本將近六百頁的圖書,一共包含了十三卷,其中包括哥倫布的出身、早年生活、早期的航海經歷、三次航海的經歷以及在美洲諸島嶼上的殖民經歷。作者整理了大量的文獻資料,旨在以最為客觀的角度為我們展現出哥倫布的真實形象和他的大航海事業。
  • Unity引擎+單機劇情 《大航海時代5》細節公布
    竹田智一為光榮公司王牌製作人,其中單機版《大航海時代4》和客戶端網遊《大航海時代Online》為其親率團隊所打造。近年他還曾擔任知名頁遊《信喵之野望》的製作人,創下了不俗的成績。據稱,經過多年的籌備,竹田智一2012年開始主攻《大航海時代5》的研發製作。
  • 測繪百科▏航海圖
    hanghaitu航海圖(nautical chart)表示海洋地理要素和海上航行安全信息的海圖。供艦船制訂航行計劃,航行中定位和標繪航線,以及選擇錨地等使用。是海圖中產生最早、應用最廣、數量最多的品種。
  • 《大航海時代5》:大時代的故事丨觸樂
    以今天的標準看本作的確是相當粗糙的,但是卻奠定了如今整個《大航海時代》系列的基礎。高度開放的自由度,玩家也不會被固定的任務所困擾,這在當年的遊戲領域是極罕見的設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年僅27歲的菅野洋子所譜寫的主題曲《果てしなき航海》成為該系列永恆的經典曲,優美的旋律直至今日也依然在系列作品中迴響。
  • 哥倫布開始的大航海時代:歐洲的崛起,世界的洗禮
    中國被西方世界追上並趕超,就是從大航海時代開始。看看這個時間表:1405-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最多時200多艘寶船,2萬多人,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多麼大的規模,多麼強盛的國力,是當時世界其他國家所望塵莫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