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門級戰列艦,日本國民精神的象徵,未立寸功最後被兩顆原子彈擊沉

2020-12-16 騰訊網

當說到二戰時期日本的戰列艦時,你首先能想到的是那一艘軍艦,估計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和號戰列艦。這艘無論是在哪個平臺的海戰遊戲都有著非常高的知名度,同時也是海軍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軍艦,因為它直到現在還保持著兩個世界紀錄。第一個紀錄是它目前為止世界上噸位最大的戰列艦,它長度為263米、艦寬最寬達38.9米,吃水深度更是有10.86米,標準排水量6.39萬噸,滿載排水量更是高達7.28萬噸。要知道現在中國兩艘航母的滿載排水量也不過6.75萬噸左右,大和號比現在中國最大噸位的軍艦還要大5000多噸。第二個紀錄它是擁有世界上最大口徑的戰列艦主炮,雖然號稱是18英寸的口徑,但是大和號戰列艦的火炮實際口徑為460毫米,而英國人裝備的18英寸實際口徑是457毫米,比大和號的炮要小3毫米。說了這麼多,我們今天的主角是不是大和號戰列艦呢,其實不是,今天先不聊大和,我們聊聊聯合艦隊的「過氣網紅」——長門級戰列艦。

長門號戰列艦和赤城號航母同框的照片,航母的看起來比戰列艦大,但是航母的噸位其實是比戰列艦小的

說到長門級戰列艦,大家對它的熟知程度可能沒有大和號那麼強烈,在部分玩家看來他的知名度甚至不如金剛級戰列艦。但其實相比大和級戰列艦,長門級戰列艦其實才是日本國民家喻戶曉的明星,直到二戰結束之後大部分的日本普通民眾也只是知道長門級戰列艦而不知道大和級戰列艦。因為大和級戰列艦是日本海軍的最高軍事機密,從設計之初到建造都是處於嚴格保密的狀態,甚至很多軍隊高層都不知道有這麼一艘大型戰艦,更不用說普通的民眾了。相比於偷偷建造、偷偷下水的大和級戰列艦,長門級戰列艦在日本可謂人是家喻戶曉,要知道當年在談華盛頓海軍條約時為了保留長門級2號艦陸奧號,很多日本民眾都砸鍋賣鐵進行捐款,日本甚至動員小學生進行捐款。而且在服役期間經常開放給本國國民參觀,很多日本民眾、學生都可以近距離參觀長門級戰列艦,在關東大地震的時候海軍派出長門級戰列艦進行物資的運送,提升了它在日本的國民的知名度,所以基本上算是婦孺皆知。和現在不少玩家喜愛的艦娘不同,當年的長門級戰列艦被包裝成一個男子漢形象,更是成為許多小學生們心中的偶像,所以長門幾乎是家喻戶曉的存在。

在部分性能的數據上長門級和大和級有著許多類似的地方,首先,長門級戰列艦在服役時也當時世界上排水量最大(3.85萬)的戰列艦,也擁有了世界最大口徑的戰列艦主炮(410毫米)。甚至還擁有當時最高的戰列艦航速(26.5節)。所以相比於大和級長門級創下的紀錄還多了一個,只不過後來有了更多新興的戰列艦服役後才慢慢變得暗淡,在大和號戰列艦服役前長門級首艦就擔任了聯合艦隊旗艦20年之久。這艘在1921竣工的戰列艦在建成之初就有26.5節的高航速,在哪個年代是非常特殊的,要知道美國的戰列艦最高才21節,英國最新的納爾遜級也才23節的航速,而這得益於燃料技術的變更。不過之後在改裝後航速下降到了25節,這是因為之前的動力燃燒系統是15座艦本式燃油鍋爐+6座艦本式油煤混燒鍋爐,而由於技術的進步將新設備裝進這艘軍艦,在改裝後變為10座艦本式燃油鍋爐。雖然速度降了1.5節,但是卻節省了大量的艦艇空間和噸位,為後續的升級改裝留出空間,而且續航力由改裝前的5500海裡變為10600海裡。

第一次改裝後的長門,將1號煙囪改彎,開始在上層建築增加東西

不過在太平洋戰爭中長門級戰列艦和大和級戰列艦一樣,都沒有什麼可以拿得出手的戰績,因為日本打算要將這些戰列艦留到最後和美軍進行最後的艦隊決戰的,想靠這些戰列艦複製日俄戰爭時期對馬海峽的榮耀,不過由於時代的變化日本並沒有如願以償進行最後的戰列艦決戰。而且長門級2號艦陸奧號在1943年6月8日這天在家的軍港內自爆沉沒,1471名艦員只有350人倖存。而到了太平洋戰爭最後,彈盡糧絕時日本絕望的派大和號戰列艦進行自殺式攻擊,最後在坊之岬海戰中被美軍艦載機擊沉。而長門號只能在家裡挨炸,也許大家會有疑問,進行自殺式攻擊為啥不帶上長門呢?因為當時的日本舉全國之力能找出供軍艦出海作戰的燃料只夠給大和號戰列艦,而且勉強夠大和到衝繩海域,根本沒有多餘的燃料給長門使用。

到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日它也是聯合艦隊當中中唯一能靠自身動力動彈的軍艦,在同年的10月,它作為戰爭賠款移交給了美國,美國也對俘獲的日本戰列艦進行了一番研究,最後發現它本身並沒有多大的研究價值,因為它是在海軍假日期間建造的,從時間上講也算老艦了,和美國衣阿華級戰列艦相比都沒有什麼新穎有價值的地方,甚至日本戰列艦高聳的艦橋的觀瞄設備在美國人看來是非常落後的。1946年7月25日,美國為了測試原子彈在海上爆炸對軍艦的破壞性有多強,於是在太平洋中西部馬紹爾群島附近的比基尼環礁進行核試驗,美軍用了不少退役的、俘虜的軍艦進行測試,而俘的長門號也被拉到比基尼環礁參加「十字路口」核試驗行動,在經歷了兩次原子彈爆炸試驗後沉沒在比基尼海,而這艘象徵著日本國民精神的戰列的沉沒也象徵著日本軍國主義的徹底失敗。

相關焦點

  • 二戰日本真正意義上永不沉沒戰列艦長門號戰列艦
    說到日本的戰列艦,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是曾經世界上噸位最大,火力最強的戰列艦,但卻不是日本民眾心目中的永不沉沒的戰列艦,因為當時日本大和級戰列艦從建造到下水服役一直都是保密進行的,所以日本民眾當時幾乎不知道日本在建造當時世界上最大噸位的戰列艦,1936年,日本拒絕在新的倫敦海軍條約上簽字
  • 1946年,被美軍繳獲的長門號戰列艦,開到太平洋當原子彈測試靶
    照片中為長門號戰列艦,八八計劃中打造出來的第一艘戰列艦,二戰期間進行了一次現代化改裝,滿載排水量3.9萬噸,八門四聯裝410mm主炮,46門副炮,3架艦載機,而且裝甲防護方面也進行了增強,整體提升非常明顯。
  • 比大和號還出名,曾被認為日本象徵,美國為何用原子彈炸了兩次?
    突出的航速再加上兇殘的火力成功使長門號戰列艦在海軍「假日時代」也就是1922年至1936年華盛頓海軍條約籤訂後的時期躋身於世界七大最強戰列艦之中,而其他六大戰列艦分別是美國的3艘科羅拉多級戰列艦,英國的兩艘納爾遜級戰列艦,還有一艘則為與長門號同門師兄弟的「陸奧」號戰列艦。
  • 長門號戰列艦的「妹妹」:10門410毫米主炮,慘被自己人擊沉
    【話說軍世】在二戰開始之前,舊日本海軍在規模上是第三大海軍,前兩位分別是英國和美國,而當時的義大利、法國海軍在規模上要小於日本,而德國海軍的規模就更小了,而在重要的主力艦戰列艦方面,舊日本海軍同樣實力強大,擁有戰列艦10艘、輕重巡洋艦37艘。
  • 二戰十大戰列艦,比比海軍戰鬥力
    依阿華級戰列艦美國海軍排水量最大的一級戰列艦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期間,依阿華級戰列艦主要參加太平洋海區的作戰活動,以其高速性以及強大的高射火力伴隨航空母艦特遣艦隊和支援兩棲登陸作戰。相繼參加了進攻日本的海上作戰,其中包括菲律賓海海戰、雷伊泰灣海戰,硫磺島戰役以及炮擊日本本土的戰鬥。
  • 二戰日本戰列艦的末路,長門號被核爆,陸奧號自爆
    到太平洋爆發前夕,日本人已經擁有五級十艘戰列艦,分別是金剛級的金剛號、比睿號、榛名號以及霧島號,扶桑級的扶桑號和山城號,伊勢級的伊勢號和日向號,還有長門級的長門號和陸奧號。此外,大和級的大和號和武藏號也在1942年服役。
  • 長門級戰列艦:世界上最強大的戰艦擁有16英寸的主炮威力不容小覷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國都認為建造防護能力超強、火力超大的巨型戰列艦能有效打擊敵軍艦艇,日本也不例外,因此建造了新型的長門級戰列艦——長門號與其姐妹艦陸奧號。兩艦均採用了當時世界上口徑最大的410mm火炮。長門級戰列艦,是日本海軍按照「八八艦隊」計劃正式建造的第一級戰列艦。
  • 日本炮這麼廢垃,長門的410炮不如俾斯麥380?長門戰列艦曾號稱最強
    導語:應粉絲朋友的邀請,在說完15寸炮後說一下日系410艦炮。無論是在哪一款海戰遊戲中,日系戰列艦都是各海戰遊戲的主線之一,這是因為日本在二戰時期就有著名的大和級戰列艦,這艘擁有世界上最大口徑的460毫米主炮,玩日系戰列艦的有一個算一個都是想衝著它去的。
  • 二戰結束後,日本戰列艦長門號遭受了兩枚原子彈的轟炸
    太平洋假想戰"一號艦"長門號是日本第一艘脫離英國影響而自行設計的戰列艦。20世紀20年代前後,日本逐漸將美國視為未來最大的敵人,出於爭奪太平洋的考慮,日本從1915年開始模仿英國的"無畏"級和"無敵"級,先後引進和模仿了"金剛"、"扶桑"、"伊勢"等戰列艦。
  • 二戰中被擊沉的所有戰列艦的名字
    戰列艦 二戰中被擊沉的所有戰列艦的名字。 義大利: 加 富爾伯爵號 戰列艦(加富爾伯爵級戰 列艦1號艦) 羅馬號戰列艦(維內託級戰列艦3號艦,義大利投降後被德國空軍擊沉)敦刻爾克級戰列艦2艘(敦刻爾克號與斯特拉斯堡號2艘在土倫港自沉) 克萊蒙梭號戰列艦(黎塞留級3號艦,未完工,最終被盟軍炸沉)
  • 日本海軍的執著,大和級戰列艦,一艘落後於時代的戰列艦
    而反觀日本海軍,原先為更新舊型的戰列艦的「八八艦隊計劃」中的加賀型戰列艦及紀伊型戰列艦,由於華盛頓裁軍條約不能順利建造。 而該條約締結之前,日本僅僅能完成兩艘長門型戰列艦,剩餘的都是些艦齡也接近或超過20年的戰列艦。可以想像,這些戰艦就算怎樣進行近代化改裝,也達到對抗後條約型戰列艦的極限。
  • 二戰日本國民精神的象徵 聯合艦隊「漸減邀擊計劃」的拳頭力量
    到了1905年英國皇家海軍開始興建戰列巡洋艦,而師承英國皇家海軍的日本海軍也追隨其步伐,將六六艦隊中的裝甲巡洋艦改為戰列巡洋艦,並在1907年正式加入4艘戰列巡洋艦預算。由於日本方面缺乏建造主力艦的經驗,金剛級戰列巡洋艦首艦便向英國維克斯公司訂購,後續三艦由英方提供圖紙,日方自行修建。由此「金剛」號戰列巡洋艦成為日本海軍最後一艘從外國定製的主力艦。
  • 《碧藍航線》鯊的真名 長門的原型和立繪介紹
    鯊在遊戲中的真名是什麼 鯊就是重櫻陣營的戰列艦長門 長門的歷史原型: 長門號作... 鯊在遊戲中的真名是什麼 鯊就是重櫻陣營的戰列艦長門 長門的歷史原型: 長門號作為八八艦隊計劃一號艦,於1917年8月28
  • 這級日本戰列艦曾是世界最強,走向毀滅的方式也最恥辱
    該級艦剛剛服役時滿載排水量39000噸,裝備8門410毫米主炮、18門140毫米副炮和8門127毫米高射炮,航速高達26.5節,在當時各國的戰列艦中火力、航速都很突出,尤其是主炮口徑,在當時世界各國戰列艦中是最大的,比美英戰列艦使用的406毫米艦炮大4毫米,雖然這多出的4毫米實際意義並不大,但足以讓當時的日本海軍自我陶醉一番。建造長門級本是日本海軍打造八八艦隊計劃中的一部分。
  • 原子彈威力巨大,航母是海上霸主,那麼原子彈能擊沉航母嗎?
    原子彈是威力最強大的武器之一,二戰期間,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了兩顆原子彈(小男孩和胖子),讓這兩座城市淪為一片廢墟。而航母則有著「海上霸主」的美譽,是一國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航母的抗沉性能極其優秀,比如說,美國的尼米茲級航母水密艙多達2500個,即便是一個水密艙被破壞,但其它的水密艙依然沒事。原子彈威力如此巨大,航母抗沉性能如此優秀,那麼一顆原子彈能否擊沉一艘航母?絕大多數人會認為一顆原子彈擊沉一艘航母還不是小意思,其實並非如此。
  • 歷史首次:被航母擊沉的戰列艦
    【話說軍世】相比較於被戰列艦擊沉的航母,在二戰時代,戰列艦被已經「成功上位」的航母擊沉許多,相比較於大和號以及吳港中日本戰列艦,還有被「飽和式」攻擊的俾斯麥號,但第一艘被航母擊沉的戰列艦,更像是「被第一隻品嘗的螃蟹」,意義特別了許多。
  • 風花雪月,舊日本海軍戰列艦的命名規則和幾個特例
    昭和5年8月15日橫須賀海軍工廠三段式甲板赤城與戰艦長門首先來說說戰列艦,日本海軍的戰列艦一般以日本歷史上的古國來命名,例如長門,陸奧,土佐,大和,武藏等等。而且六個炮塔大大壓縮了艦上空間,導致扶桑級戰列艦在改進後其艦橋極為高聳,為了安裝更多的艦載設備只能一味加高艦橋,而且侷促的布局使得扶桑級難以換裝更大功率的主機,最終兩艘扶桑級成為了日本海軍最失敗的戰列艦。
  • 為什麼日本投降後,航空母艦和長門戰列艦都不給中國
    日本投降以後,作為戰敗國,其武裝力量被徹底解散,武器裝備全部收繳由盟國處理,日本的海軍自然也在其中。此時的日本海軍在戰爭中損失慘重,已經無法和當年風光時相比,殘存的軍艦隻有戰列艦4艘、航母6艘、重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3艘、水上飛機母艦2艘、驅逐艦41艘,其他還有潛艇、炮艦等。
  • 二戰中,日本擁有多少艘戰列艦,沉沒了多少艘
    二戰中,日本擁有多少艘戰列艦在1939年時,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共計擁有10艘戰列艦、37艘輕重巡洋艦,在太平洋地區是非常強大的一直海軍力量,此時的日本戰列艦大多是一戰前後建造的傳統戰列艦,主要有4艘金剛級,2艘扶桑級,2艘伊勢級,還有2艘長門級。
  • 第一次參戰就被擊沉的大鳳號航空母艦,被寄予厚望卻未建寸功
    大鳳號是舊日本海軍的主力航空母艦之一,也是丸四計劃建造的唯一一艘航母,還是重裝甲的。可是第一次參加戰鬥,它就被美國潛艇擊沉,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啊。最先建造的是二艘「北卡羅來納」級,它的排水量36000噸,主炮為9門406mm大炮;第二年美國又決定建造四艘「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和二艘「衣阿華」級,都是9門406大炮的新艦。這一下子就把日本拉開了,這樣的新艦,日本只有在建的「大和」和「武藏」,儘管大和級的炮大,但明顯數量不成比例,1∶4的戰鬥日本海軍覺得沒法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