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國航開始在首都機場T2和T3航站樓同時運營國內航班,正式開啟「一場兩區」運營模式。包括國航從北京首都機場至廣西北海等21個目的地、72個國內進出港航班,從T3航站樓轉至T2航站樓運營。同時,國航將持續優化模式、提升效能,並將於2021年3月航班換季前,對第二階段進駐方案進行整體評估,屆時將繼續增加在T2航站樓運行的航班量,充分利用T2樓體相對緊湊,旅客進出港流程較短等優勢。
1月14日,民航局發出四份熔斷指令,分別對2020年12月30日入境的土耳其航空公司TK72航班(伊斯坦堡至廣州)、1月1日入境的埃及航空公司MS958航班(開羅至廣州)、1月2日入境的國航CA946航班(喀拉蚩至西安)和1月2日入境的四川航3U8392航班(開羅至成都)實施熔斷。其中,自1月18日起,分別暫停TK72航班、MS958航班及CA946航班運行2周,自1月25日起,繼續暫停3U8392航班運行2周。
1月12日,民航局再發熔斷指令,根據民航局通報,國航2020年12月31日入境的CA868航班(約翰尼斯堡至深圳)核酸檢測陽性旅客5例,自1月18日起,暫停該航班運行2周。巴基斯坦國際航空公司1月2日入境的PK854航班(伊斯蘭瑪巴德至西安)核酸檢測陽性旅客10例,自1月18日起,暫停該航班運行4周。
1月13日,東航派出一架空客A320客機和優秀團隊,圓滿完成蕪湖機場建設工程驗證試飛任務,標誌著其已基本具備民航飛機通航條件,為機場開航投運奠定了堅實基礎。蕪湖機場是安徽省蕪湖、宣城兩市共同出資建設的4C級民用運輸機場,是安徽省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
首都機場集團旗下8家幹線機場全部通過國際機場協會健康認證
國際機場協會向全球會員機場推出健康認證項目,旨在促進全球機場在公共衛生領域的共同利益與交流,推廣最為專業、科學的運行與管理做法,共同提升全球機場公共衛生管理能力和水平。日前,首都機場、大興機場、天津機場、南昌機場、長春機場、呼和浩特機場、哈爾濱機場、石家莊機場8家樞紐機場全部獲得認證,填補了內地機場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空白,進一步發揮了行業示範引領作用。據統計,全球已有204家機場獲得該認證。
按照往年春運出行趨勢,臘月二十九的火車票和機票歷來「一票難求」。今年多地發出「就地過年」倡議,受此影響,2月10日出發的北京—成都、深圳—長沙等線路有餘票在售,而上海—三亞、北京—哈爾濱等熱門航線仍有4至7折不等的經濟艙折扣機票。
1月13日,一架編號為B-321U全新空客A320NEO飛機平穩降落在長沙黃花國際機場,這是湖南航空繼2020年12月27日引進第13架飛機後一個月內引進的第二架新飛機,也是 「十四五」開局之年引進的第一架飛機。至此,湖南航空機隊規模已達到14架。
1月12日,2021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全國民航安全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系統分析民航發展的新形勢新特徵新任務,總結回顧民航"十三五"及2020年工作,統籌謀劃民航"十四五"總體工作思路,部署2021年重點任務。民航局局長馮正霖作題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開啟多領域民航強國建設新徵程》的工作報告,並圍繞安全工作作專題講話。
據新華社消息,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1月12日宣布,乘飛機入境美國的旅客在起飛前3天內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登機前提供檢測陰性或曾感染新冠但已康復的證明。該規定將於本月26日起生效。根據這項規定,航空公司必須拒絕不能提供相關證明的乘客登機。
近日,石家莊機場先後4次對國際航班保障專區、2號航站樓、國際國內貨運區、汙水處理廠、公共區垃圾點等重點點位開展了環境物表檢測,3次對機場在崗員工全面進行核酸檢測,共檢測4467人次,結果均為陰性。自1月10日起,石家莊機場連續7天對所有在崗員工每天開展核酸檢測,全力確保員工防控和機場安全萬無一失。
為進一步妥善應對英國變異新冠病毒可能對疫情防控工作帶來的影響,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要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等有關規定,民航局要求運營中英間定期客運航班的航空公司,自北京時間2021年1月11日零時起,繼續暫停中英間定期客運航線航班運行。
更多民航專業內容、權威資訊請關注《中國民航報》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