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魯網網評:@畢業生 你願到基層來嗎?

2020-12-26 西部網

我們當代青年,生逢其時,也重任在肩,讓我們紮根基層,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別樣精彩的人生。

六月來臨,處在大學最後一個學習階段的大學生們迎來了畢業季,而在這裡有一個地方,它不在繁華的都市而在靜謐的鄉村,它沒有高樓大廈卻有廣闊天地,它的名字叫基層,讓我們一起來看它的「招聘簡介」。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這裡有詩意的田園風光。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基層有著其獨特的風景。春天,柳樹發出嫩綠的葉,一條條,一片片,隨風搖曳,投下綠綠的濃陰;夏天,蔚藍的天空下是一片燦爛絢麗,各色的野花爭相鬥豔,展現出勃勃生機;秋天,金色的田野一望無際,飽滿的麥穗在秋風中點頭,預示著又是一個豐收年;冬天,厚厚的雪將田野、房屋覆蓋,大地一篇白雪皚皚,訴說著冬的蒼茫。在基層,有泥土芬芳,有繁星作陪,讓我們在服務廣大基層群眾的實踐中去追尋詩與遠方。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裡有眾多的良師益友。「農村是一個大舞臺,基層是一個大課堂,農民是一名好老師」。在這裡我們可以以群眾為師,了解農村的生產生活方式,汲取勞動人民古樸傳統的處事指揮;我們可以以村兩委幹部為師,向他們學習處理農村問題,解決矛盾糾紛方式方法;我們可以以致富能手為師,借鑑他們壯大農村經濟,帶領老百姓發家致富的路子。這裡我們還有許多同行的夥伴,秦玥飛、黃文秀、張廣秀……讓我們和他們一起將春與熱血揮灑在基層這片沃土。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裡是幹事創業的熱土。「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可以大有可為。」步入新時代,鄉村振興、農業供給側改革、脫貧攻堅……一項項新的任務使命落實到基層,基層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為廣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臺。同時《關於鼓勵引導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的意見》、《關於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的出臺,更是為基層的發展減輕了負擔,注入了強心劑,讓基層成為了幹事創業的熱土。

我們當代青年,生逢其時,也重任在肩,讓我們紮根基層,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別樣精彩的人生。(文/胡博)

編輯:樊婷婷

相關焦點

  • 【地評線】南方網評:乘風破浪,勇做時代弄潮兒
    【地評線】南方網評:乘風破浪,勇做時代弄潮兒 2020-07-09 10:19 來源: 南方網
  • 魯網網評: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在「實」
    【地評線】魯網網評: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在「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脫貧任務艱巨而繁重,剩下的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難啃的硬骨頭。
  • 【地評線】天府網評:「中國北鬥」亮晶晶,只因有顆「中國芯」
    【地評線】天府網評:「中國北鬥」亮晶晶,只因有顆「中國芯」四川在線  作者:賈合祥  2020-08-03   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3日介紹,北鬥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100%。
  • 【地評線】桂聲網評:「強治理」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管理
    到過成都的人,多半都會在寬窄巷子裡品一碗茶;到了北京,得去南鑼鼓巷的各條胡同裡打個卡。在南寧,也有一個還原了古老邕城風貌,讓人流連忘返的街區,那就是三街兩巷。這裡用青磚黛瓦復原了清朝末年民國初期的嶺南建築群,同時引進了豐富的現代業態,讓老街古巷重煥生機。
  • 【地評線】飛天網評: 記錄戰「疫」的你們,亦是絕美的風景
    【地評線】飛天網評: 記錄戰「疫」的你們,亦是絕美的風景中國甘肅網  作者:高永維  2020-03-30 日前,孫春蘭副總理與抗疫一線媒體記者座談
  • 【地評線】南方網評:練好「繡花」功夫 精心呵護歷史文化遺產
    「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歷史發其源,文化鑄其魂,文化遺產中蘊含著城市的精神基因,隱藏著「從哪裡來,向何處去」的發展密碼。歷史文化保護作為留住城市記憶、延續城市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舉措,對特色城市可持續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傳承歷史文脈。
  • 【地評線】真情奉獻是「最美」,紮根基層踐「初心」
    【地評線】真情奉獻是「最美」,紮根基層踐「初心」 2020年12月08日 21:14:00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為什麼要在「公僕」前面加上「人民」二字,就是讓公務員時刻牢記自己的身份,把心思和精力真正奉獻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上來。此次上榜的「最美公務員」絕大多數來自基層一線,他們在平凡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以飽滿的工作熱情譜寫美麗人生,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有時哪怕面對的是生死考驗。
  • 【地評線】荔枝網評:讓思政之「鹽」成高校課程必要標配
    【地評線】荔枝網評:讓思政之「鹽」成高校課程必要標配荔枝新聞  作者:  2020-06-08 強化「兩評價」,確保思政之「鹽」發揮鑄魂育人預期功效
  • 新華網評:基層防控要用好「一江春水」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也是對各地基層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一次摸底考:既考基層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責任擔當,也考基層網格化管理在應急響應、構築防線、夯實陣地上的時度效。結果表明,各地的基層治理體系還存在不少短板和薄弱環節,在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方面還有提升空間。
  • 【地評線】大洋網評:把每一本教材都打造成精品
    要牢牢把握教材建設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把黨的教育方針全面體現到教材中。要突出思想性、體現時代性,充分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充分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才培養新要求,打造一流教材。  改革出效益,創新出精品,打造精品教材必須推進改革創新。
  • 魯網網評:構建「立體察人、知事識人」的幹部考察機制
    各級黨委(黨組)特別是組織部門,要堅持新時期好幹部標準,構建幹部考察常態化機制,立體察人、知事識人,圍繞事業發展需要配班子用幹部,及時把那些願幹事、真幹事、幹成事的幹部發現出來、任用起來。延伸「觸角」識別。
  • 【地評線】金羊網評:善用禮儀文化 涵育文明新風
    原標題:【地評線】金羊網評:善用禮儀文化 涵育文明新風  近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
  • 【地評線】映象網評:加強基層建設,凝聚發展活力
    「提升組織力」這個重要論述,是黨中央對基層組織建設的新目標、新定位、新要求。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必須堅持「落實到基層、落實靠基層」,以基層黨建示範創建為牽引推動基層黨建整體提升。
  • 2020念念不忘 哪句話讓你最難忘?
    映象新聞 2020念念不忘 哪句話讓你最難忘?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系列主題文化活動啟動 打造非同凡響的集郵文化盛宴 【地評線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奮鬥在基層 青春花最美
    近日,重慶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人力社保局聯合發布了2020年度重慶市「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包括鄧巧林、郎克清、鄧躍虎、鍾美林、陳偉、孫林凱、黃興亮、熊亮、周亞紅、豆亞霖等10人獲獎。10名獲獎高校畢業生是紮根一線基層大學生的傑出代表,他們奮鬥在基層,青春花最美。
  • 臺灣澎湖縣馬公市基層幹部參訪團來魯交流訪問
    7月11日至17日,臺灣澎湖縣馬公市市長葉竹林帶領基層幹部參訪團一行31人來魯交流訪問。 參訪團在山東省魯臺交流服務中心主任趙西穎陪同下,先後在青島、濟南、曲阜等地參訪了部分社區、企業和學校、文化單位等,在山東大學和孔子研究院聽取了專家講座。
  • 網傳杭州招清北畢業生去街道工作,回應:實為2018年的名單
    在這份長長的公示名單裡,清一色來自清華、北大的畢業生,一些崗位還是街道辦事處的。有網友覺得,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去街道工作,是不是大材小用了?也有網友說,餘杭區發展快、眼界高,看不上其它高校畢業生。」該負責人也表示,現在網上傳的帖子他也看到了,清華北大的學生來街道工作並非大材小用,是餘杭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很多工作專業性強,亟需更多的青年才俊在經濟社會的服務管理上做好專業支撐。該負責人還透露,近年來餘杭區不僅面向清華北大招賢納士,每年也面向國內外其他高校招聘優秀人才。
  •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致敬「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上)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 題: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致敬「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上)  新華社記者王優玲  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徵程中書寫青春華章。
  • 「地評線」彩雲網評:走好靠山吃山的全新「光明路」
    網絡截圖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丁鐵從「賣核桃」到「賣風景」,從農業村到生態村,雲南漾濞縣光明村,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發展鄉村生態旅遊,趟出了一條靠山吃山的全新「光明路」。讓「網紅」風景變現。2019年,光明村這個海拔2000多米的「雲上村莊」旅遊收入近200萬元。從賣核桃「吃」樹木,到賣風景「吃」生態,一條新靠山吃山的路子擺在眼前,讓人們看到了好風景就是好錢景、更有好前景。這條路走通了,但還不夠,如何行穩致遠是關鍵。
  • 飛天網評:用美育為人生鋪底,生命必然絢麗多彩
    飛天網評:用美育為人生鋪底,生命必然絢麗多彩 2020-10-16 20:41:20 來源:中國甘肅網 作者:朱延靜 責任編輯:朱延靜 2020年10月16日 20:41 來源:中國甘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