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開始,「小三通」貨運進入了整頓期,不少從事兩岸小額商品貿易的臺商反映,臺貨進口大陸遠不如先前順暢了。近日,廈門海關召開會議為對臺小額貿易業者答疑解惑指出,「小三通」貨運依舊通行,經過這半年多的規範監管,有效遏制了違法走私行為高發現象,促進對臺小額貿易進一步規範化、透明化。
「最近『小三通』貨品不好進,很多東西被限制通關,花費的時間也長得多。到底怎麼回事?」不少在廈臺商向晨報記者反映:廈門「小三通」貨運(即對臺小額貿易)不再「貨暢其流」了嗎?甚至有臺商提問,是不是設立自貿試驗區,就要「廢」了「小三通」貨運?
其實不然,這只是廈門海關加大力度進行對臺小額貿易規範整治。日前,廈門海關特地召開了對臺小額貿易圓桌會議,臺灣業者、廈門和漳州臺商協會、兩岸從業人員等代表參會。在會上,廈門海關解開業者的疑團,並進一步指出,「小三通」貨運依舊通行,經過這半年多的規範監管,有效遏制了違法走私行為高發現象,促進對臺小額貿易進一步規範化、透明化。「對臺小額商品貿易規範化,符合兩岸貿易業者的長遠利益。」各界對廈門海關在對臺小額貿易中「以規範促發展」的做法表示認同。
[作用]
兩岸貨貿重要樞紐
自2001年1月,「小三通」貨運在兩岸開通以來,已成為對臺小額貿易的重要樞紐。業者介紹,每船每航次10萬美元以下的小額貿易,經由「小三通」貨運進出口,不僅能夠快速通關,稅率也比較優惠。就此吸引不少臺商通過「小三通」進行進出口貿易。
廈門臺商協會常務副會長、廈門佳好建材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家瑩介紹:「在臺灣,中小企業比例較大,『小三通』對於企業的這些低價產品在大陸市場流通來說,尤為重要,通關成本降低,為業者帶來利益。」
據廈門海關統計,今年1季度福建省對臺小額貿易值3.3億元人民幣,其中進口臺灣食品1.8億元,同比增長1.2%,佔同期福建省對臺小額貿易總值的54.5%。由此可見,「小三通」貨運通道已成為臺灣業者進行兩岸貨運往來的「熱門」選擇。
吳家瑩說:「依託『小三通』航線的對臺小額貿易,對兩岸的紐帶意義不容忽視,如果被截止會對兩岸的經濟造成很大的傷害。」
[亂象]
貨櫃到達卻無人認領
然而,近年來,如此便利的「綠色通道」卻陸續出現許多問題,甚至包括違法行為。
廈門海關副關長葉超俊通報了廈門海關對臺小額貿易監管情況指出,對臺小額貿易由來已久,在兩岸民間發揮著不可或缺的紐帶作用,但隨著貿易額的快速增長,相關口岸監管設施簡陋、內外貿混雜、競爭激烈無序、案件查處難等問題日益凸顯。
吳家瑩表示,走「小三通」貨運渠道過來的貨品經常會出現找不到買家的情況。他說:「很多貨代公司受臺灣業主的委託會將貨品運輸過來,但有的貨櫃卻出現標識不清的情況,往往很多貨櫃到達碼頭出現無人認領的情況,這也是讓人困擾的地方。」
此外,廈門海關方面還指出,臺灣不少小額貿易的貨品,經由「小三通」途徑出口到大陸,部分業者以高價低報、虛報貨名或數量等方式,規避輸入規定,逃漏稅等層出不窮。更有違法業者通過「小三通」口岸夾帶走私毒品槍械等不法貨品。
[整治]
重新梳理與優化通關流程
正因如此,廈門海關自去年底著手進行整頓。據悉,通過近半年來的規範監管,對臺小額貿易進出口申報進一步規範,走私違規高發現象得到有效遏制,經營秩序明顯好轉。
廈門海關表示,對「小三通」貨運進行規範監管並不會影響對臺小額貿易繼續進行,就在開會當天,廈門同益碼頭還有幾十個臺灣水果的貨櫃到達。
長期從事臺灣水果貿易的鄭永剛表示,自己通過「小三通」貨運通道進口臺灣水果已有多年,即使是在前段的規範整治時期,自己進口臺灣水果也並不會受影響,依舊報關後24小時便可放行。
這次正式規範監管後,臺灣關稅協會常務理事王清風理事表示,廈門海關對通過對臺小額貿易渠道進口的臺灣水果給予了提前申報、船邊驗放等通關便利,極大提高了臺灣水果的通關效率。今年1-5月,臺灣通過對臺小額貿易渠道對大陸出口的水果已接近去年全年的水平,呈現較大增長。
廈門海關也趁著這次的規範整治,打造「小三通」貿易公平競爭和守法經營的氛圍,從而維護兩岸貿易往來的長遠利益。廈門海關重新梳理與優化通關流程,通過開設專用窗口、簡化商品歸類等方式,進一步提高對臺小額貿易的通關效率。考慮到酒水、食品對於存儲、運輸要求較高,廈門海關專門開闢食品查驗區,避免查驗場地上其他貨物對食品產生影響,確保臺灣食品「衛生」通關。
[建議]
給企業評定信用等級
如何才能讓「小三通」更貨暢其流?廈門海關強調,相關業者自律、守法、互信尤為重要。不少與會業者紛紛表示贊同。
福建閩臺農產品市場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世哲表示,近年來在海關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對臺小額貿易發展事態良好,希望兩岸海關能同抓共管,共同提高通關效率,也希望業界同行能建立自律規範,共同促進對臺小額貿易的發展。
不少業者認為,「小三通」貨運在兩岸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通過合理規範才能促進兩岸經濟往來有序發展。吳家瑩告訴晨報記者:「業者自管很重要,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以外,程序還要規範化,特別是報關業主要從源頭抓起,作業透明,不出現漏報,對貨品來源、數量、買主等要標識清楚。」
他還表示,現在對臺小額貿易港口很多,不僅僅包括廈門,還有從泉州、漳州上岸的,若是各個港口都要海關來監管,不僅僅會消耗大量人力,也會一定程度上耗費通關時間,通關效率將會大打折扣。
對臺商來說,規範對臺小額貿易剛開始的確會有不方便,但只要大家自覺堅持下來,度過「陣痛期」,今後規範化的對臺小額貿易市場實際上會使得「大家起跑點一樣,競爭也是憑真本事」。
鄭永剛表示,廈門海關對「小三通」走私監管這一塊可以更加嚴厲些,增加相應設備、儀器等操作檢查。同時,進出口單位可以進行信用管理,「像一些企業是比較規範化的,可以進行考核,給這些企業評定信用等級,高信用企業在通關檢查時候也能有所體現,既能提高效率,也能提高業者配合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