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觀自在」與「觀世音」的涵義嗎?

2021-02-19 布瑪明燈

   2019年已過去339天。

   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觀音菩薩在佛門裡面有兩個最特別的名號:一個叫觀自在,一個叫觀世音。這兩個名字,包含有內在的法義在裡面,跟淨土法門也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先就這兩個名號來看其意義。

第一個叫「觀自在」。

「觀」,就是觀照、觀察;「自在」,就是所謂的解脫,是學佛人都追求的;「觀自在」,通過般若觀照,才能夠得自在。

觀音菩薩通過觀照、修行,得到大自在了,所以稱為「觀自在」菩薩。他怎麼得到自在的呢?《心經》有一段經文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就是告訴我們觀音菩薩是怎麼修行成就的,他是通過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就得自在了。

我們現在為什麼不自在呢?

反觀菩薩之所以自在,是因為他有「般若波羅蜜」,也就是智慧。他有大智慧,能夠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是指身心兩部分——色、受、想、行、識。色就是色身;受就是身體的感受;想就是思想;行就是身體的流動變遷,遷流變化;識就是意識、心識。觀音菩薩通過他的般若智慧,能夠照見色受想行識都是空的,就度一切苦厄了,他就沒有苦了。

我們為什麼有苦?就是因為我們看重這個色身,看重身心的感受,所以色受想行識不能空。

觀音菩薩是靠般若智慧得解脫,得自在,這是「觀自在」的意義。

 

第二個叫「觀世音」。

觀音菩薩得自在之後,就有利益眾生的大用,所以要「觀世音」。

「觀自在」是他自身得解脫,「觀世音」就是他大悲心的流露。「觀世音」的「觀」,也是觀照;「世」是世間;「觀世音」,就是觀世間的音聲。

觀世間什麼音呢?觀世間憂悲苦惱之音。只要有煩惱、有苦、有所求的人,觀音菩薩都在觀照、聽聞,這叫「觀世音」。這個名詞的意義,體現了觀音菩薩大悲救苦之心,所以佛門常講觀音菩薩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

菩薩觀世音的目的,就是要除眾生的苦難,尋聲救苦——聽到音聲就會救苦了。那麼他聽到聲音怎麼去救苦呢?就是靠前面的「自在」之德。他如果沒有這種自在威德,就沒有能力去觀世音,也沒有能力去救苦。我們凡夫眾生也想救別人之苦,為什麼不能救別人之苦?我們沒有威德,自身不自在,所以幫不了別人。

從這裡就知道:「觀自在」是自身解脫的一個內在因素,「觀世音」是悲心度化眾生的一種外在表現。

這兩個名稱體現的就是菩薩悲智雙運的境界:智得解脫,悲化眾生。

 ●文:布瑪明燈   編輯:白瑪延畔&度吉嗡秀 ●


長按二維碼 ☝ 識別即關注

相關焦點

  • 《心經》中的觀自在菩薩和觀世音菩薩是一個人嗎?
    那麼《心經》裡的「觀自在菩薩」和觀世音菩薩究竟是不是一個人呢?這個問題可能有的朋友還不太清楚。其實是一個人,觀自在菩薩只是觀世音菩薩的別號。觀世音菩薩這個名號著重在教化眾生,著重在利他;觀自在菩薩這個名號著重在自己修行,著重在自利。都是一個人,只是兩個名號而已,就好像佛有十大通號、阿彌陀佛有十二種通號一樣,都是表法用的,一個名號代表一種功德。
  • 《心經》中「觀世音」與「觀自在」的千年之惑
    兩個《心經》版本的對比,讓我最好奇的是玄奘為什麼要把【觀世音】菩薩改為【觀自在】菩薩呢?雖然改掉也不會影響內容的完整性,但是這篡改的問題,會增加後世人交流上的誤解。如今就這樣,那些認定【觀自在】菩薩而不知【觀世音】的人就會無端端的罵另一方胡扯。那究竟是【觀自在】還是【觀世音】菩薩?
  • 觀世音和觀自在,為何是指同一位菩薩
    觀世音,顯示是對外的,因為觀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聲音。而觀自在,應該是對內的。自在不自在,只有身心內在知道。一個外觀,一個內觀,兩位法師在翻譯時為何會發生如此大的分歧呢。首先從民間的流傳來看,大家習慣稱觀世音菩薩,或者觀音菩薩。稱觀自在菩薩的不多。這是鳩摩羅什法師的一個引導決定的。
  • 《心經》中的觀自在菩薩和觀世音菩薩是一個人嗎?
    那麼《心經》裡的「觀自在菩薩」和觀世音菩薩究竟是不是一個人呢?這個問題可能有的朋友還不太清楚。其實是一個人,觀自在菩薩只是觀世音菩薩的別號。觀世音菩薩這個名號著重在教化眾生,著重在利他;觀自在菩薩這個名號著重在自己修行,著重在自利。都是一個人,只是兩個名號而已,就好像佛有十大通號、阿彌陀佛有十二種通號一樣,都是表法用的,一個名號代表一種功德。
  • 度人觀世音 度己觀自在
    【觀世音】自修義:觀世音,是《楞嚴經《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自述正是因為達到了「觀世音」的修行境界,被當時的如來所讚嘆並賜名「觀世音」。度他義:觀世音,指的是這位菩薩能觀察世間眾生的心聲並救拔其苦。《法華經普門品》說,凡有眾生,危難之時而專心虔誠地稱念觀音聖號,觀音菩薩便會立即聽到每一眾生的音聲而同時予以救濟,所以叫做觀世音。
  • 觀世音菩薩和觀自在菩薩兩個名號的由來,你知道嗎?
    一、觀世音菩薩聖號的由來 據《法華經》中記載: 當無盡意菩薩向世尊請教觀世音菩薩得名的因緣時,世尊對無盡意菩薩說:「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 觀自在菩薩
  • 觀自在菩薩的十種「自在」,你知道多少?
    《心經》開篇就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自在菩薩」又稱「觀世音菩薩」,民間俗稱「觀音菩薩」。顧名思義,無論「觀世音菩薩」還是「觀自在菩薩」,都有其特殊之蘊意。那麼,「觀自在菩薩」究竟有哪些「自在」?  「觀自在菩薩」是指誰?依照字義來看,觀是觀察的意思。觀是用眼去觀,但這裡不是以眼睛的眼,而是以心眼、慧眼的眼來觀察這世間的一切法。「自在」即是「自由」,我們說他自由自在地生活,或小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但這並不是佛法上所說的自在;佛法講自在是指一個人擺脫了種種煩惱的系縛,內心沒有執著。
  • 佛經典故: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嗎,其道場在哪裡,何時成佛
    有的人聽到《心經》裡講觀自在菩薩,會有所疑惑,不知道這位菩薩是誰,更不知道其道場在哪裡。不少人對此也不去探究,雖然會念幾句經文,也只不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罷了。提起觀自在菩薩的另一個名號,想必盡人皆知,那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心經》中提到的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
  • 《心經》中的「觀自在菩薩」為何不譯為「觀世音菩薩」?
    《心經》的具體內容是觀自在菩薩借與舍利子(舍利弗尊者)的對話引申出來,引導修士了解般若智慧和「空境」的內容,這篇經文也可作為佛家的核心思想。此經的第一句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 觀世音菩薩和觀自在菩薩兩個名號的由來,你知道嗎?
    一、觀世音菩薩聖號的由來 據《法華經》中記載: 當無盡意菩薩向世尊請教觀世音菩薩得名的因緣時,世尊對無盡意菩薩說:「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 《心經》中的觀自在菩薩,是觀音菩薩嗎?別再搞錯了
    如果問你觀自在菩薩是觀音菩薩嗎?這兩位菩薩是同一個人嗎?相信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觀自在菩薩一定是觀音菩薩,然而這樣的回答其實並不準確。如果問你心經中提到的觀自在菩薩是觀音菩薩嗎?我們可以肯定的回答,但如果前面沒有加上心經兩個字,你的答案就不準確了。觀音菩薩是觀自在菩薩,但觀自在菩薩不一定是觀音菩薩,這一點一定要清楚。
  • 馬明博|尋找觀世音
    「你知道我為什麼來普陀山嗎?」 「我不知道。」悟根法師搖了搖頭。 我彎腰撿起一塊小石子,在沙灘上寫下五個大字:尋找觀世音。 悟根法師駐足一旁,他右手託著下巴,專注地看了一會兒。他問我:「我能添一筆嗎?」
  • 觀自在菩薩的十種「自在」,你知道多少?
    《心經》開篇就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自在菩薩」又稱「觀世音菩薩」,民間俗稱「觀音菩薩」。顧名思義,無論「觀世音菩薩」還是「觀自在菩薩」,都有其特殊之蘊意。那麼,「觀自在菩薩」究竟有哪些「自在」?「觀自在菩薩」是指誰?依照字義來看,觀是觀察的意思。觀是用眼去觀,但這裡不是以眼睛的眼,而是以心眼、慧眼的眼來觀察這世間的一切法。
  • 佛經典故: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嗎,其道場在哪裡,何時成佛
    有的人聽到《心經》裡講觀自在菩薩,會有所疑惑,不知道這位菩薩是誰,更不知道其道場在哪裡。不少人對此也不去探究,雖然會念幾句經文,也只不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罷了。提起觀自在菩薩的另一個名號,想必盡人皆知,那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心經》中提到的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
  • 人生之中何為「觀自在」
    導語:歡迎你抽出寶貴的時間來到這裡,在這充滿陽光快樂的日子裡面遇見您,是我小編的福氣,希望我的這篇文章能夠給你的生活帶來一點感悟和樂趣,也希望您在看完我的文章之後擁有一個好心情,充滿正能量!大師微微睜開眼睛:「要想知道何為『觀自在』,首先要分清楚佛門等級......」「這個我知道,佛門等級從下到上依次是阿羅漢、菩薩、佛。」小和尚還沒等大師說完,就直接搶答了。
  • 星雲大師教你如何觀自在,自在人生,學會六觀
    「觀自在」是觀世音菩薩的另一個名號,但事實上,觀自在也不一定是觀世音菩薩,而是我們每個人,我們自己就是觀自在。你觀察自己自在嗎?你能自在,就能像觀世音菩薩;你觀照不自在,雖說每個人都能做觀世音,但總是不自在。
  • 通識學問:心經中的「觀自在菩薩」,是觀音菩薩嗎?
    通識學問:心經中的「觀自在菩薩」,是觀音菩薩嗎?郭博士您經常建議網友們念心經,卻又說不希望大家去參拜觀音。為什麼呢?先要澄清一下,你說錯了。我由始至終都沒有反對別人的信仰的。人要是對那個又跪又磕頭的對象是誰都不知道,豈不就是盲頭蒼蠅,病急亂求醫,亂拜一通?那就大問題了。因為這種不求甚解的信仰文化,影響到了中國的國運。這不只是對個人有影響,你一個人拜,往往都會拉上家人兒女一起拜。慢慢就形成了一種風氣,影響深遠。為什麼觀音會扯到《心經》上呢?
  • 「救苦觀世音,無憂觀自在」農曆六月十九,觀世音菩薩成道日
    比如阿彌陀佛,最簡單的,我們知道叫「南無阿彌陀佛」,又叫「無量壽佛、無量光佛」,又叫「無邊光佛、無礙光佛」,十二光如來。十二光都不足以形容,太多了。按道理,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也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最普及、最流行的,就是兩大名號,一個叫「觀世音」,還有一個叫「觀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