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解鎖原理是什麼?各種設備是如何錄入並識別指紋的?

2020-12-12 製造原理

Hello大家好,我是風雲哥,要說到人體特徵識別,小夥伴們都會想到哪些應用呢,是充滿黑科技的虹膜識別,還是最新的人臉識別,其中應用最廣泛的,還就當屬指紋識別了。

小夥伴們有關注過自己的手嗎?我們打開雙手,首先看到的就是看到的就是這些奇奇怪怪的紋路,在這些紋路的背後蘊含著的是我們天生就有的、幾乎不可能重複的人體特徵信息。

事實上,我們似乎更關心的是一些有關指紋的疑問吧!比如指紋是怎麼來的、長出指紋到底是為了什麼、手機指紋解鎖安全嗎、指紋可不可以被抹去等等一系類的問題。風雲哥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個神奇的存在----指紋。

風雲哥一直都是以為指紋就是手指上的一些凹槽,相信也有不少的小夥伴們也是這樣理解的吧!但是這個說法並不正確,指紋不是凹槽,而是表皮上凸起的特殊紋線。

有科學資料表明,當還處在5到6周的胚胎期嬰兒,手這個重要的組織就開始發育了,這個時候真的是沒有指紋的,在隨後的發育中逐漸一些表皮組織彎折,差不多達到25周左右時,指紋才會完全成型,並陪伴我們終生。

值得一提的是,指紋在隨後的日子裡只是不斷的變粗變大,紋路不會改變。即使受到了外傷,只要不損傷到真皮層,指紋還會重新長出來的。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自己和別人的指紋,大概能發現有三種不同的形狀,分別是「鬥形」「箕形」』「弓形」這種形狀的分布和地區有著很大的關係,比如,中國人、日本人的指紋中,鬥形紋和箕形紋的出現率大致相當,共佔整體的 90% 以上;歐洲人的指紋中,箕形紋出現率較高;美國人的指紋中,則是弓形紋的出現率較高。

就算是同卵雙胞胎,DNA都可以完全相同,但是指紋的重複率是150億分之一,在概率學上就被判定成不可能事件了。就連同卵雙胞胎也不例外。

有人就提出這樣的問題:人為什麼要有指紋?你肯定要說,不就是為了鑑定身份嘛。不錯,的確是有這個功能。早在2500年前的戰國後期,就有出土的竹簡提到了用指紋來判案的例子,但是請仔細想一想,指紋用於準確判斷身份(古代不算哈)才開始多少年呢?

而指紋卻伴隨了人類發展的全部時期,甚至一些其他的動物也存在這樣的現象。這使得為什麼產生指紋變成了科學界的一個課題。

關於這個問題,學術界有這樣幾種不同的假說。一是說指紋充滿溝壑的結構是為了減少了摩擦力,使皮膚更容易拉伸和變形,這樣可以避免皮膚受到傷害。就像是如果拉一張褶皺的紙張和平整的紙張,當然是褶皺的紙張能夠被拉伸是一個道理。

另一個說法是遠古人類的遺傳說,當時由於沒有盛水的工具,往往需要用手去河邊盛水,而指紋的作用正是為了保持更多的水可以留存在手上。就算是科技如此發達的現在,科學家依然無法找到一種可以經得住論證的假說,人類為什麼有指紋也許永遠都是一個謎團。

即便是我們並不清楚指紋的成因,也並不能阻礙我們使用指紋的特殊性質來進行身份認證。那麼問題來了,這些設備到底是如何識別指紋的呢?

發著綠光的指紋打卡機

我們常見的這種叫做「光學式指紋識別系統」是利用光線反射成像識別指紋的,這類型指紋模塊對使用環境的溫度溼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你大冬天的騎自行車,這時候跑到門前打卡經常是打不上的,還要把冰涼的手指頭放到嘴邊哈氣一會才能識別,別提多尷尬了。由於這種設備體積過於龐大,並不適合在手機上使用。

手機上的指紋識別按鍵

手機上那個小小的按鍵其實是一個電容式指紋模塊,利用矽晶元與導電的皮下電電解液成電場,指紋的高低起伏會導致二者之間的壓差出現不同的變化,藉此可實現準確的指紋測定。這種方式適應能力強,對使用環境無特殊要求,同時整個組件體積還比較小,因而使得該技術在手機端得到了比較好的推廣。

公安系統的指紋採集器

我們去辦理身份證和補辦身份證的時候是需要錄入指紋的,這個錄入設備就是生物射頻指紋識別系統,這種設備的精度是非常高的。它通過傳感器本身發射出微量射頻信號,穿透手指的表皮層去控測裡層的紋路,來獲得最佳的指紋圖像。

指紋敏感器的識別原理只對人的真皮皮膚有反應,從根本上杜絕了人造指紋的問題,寬溫區:適合特別寒冷或特別酷熱的地區。因此射頻技術是目前最可靠,最有力有解決方案。

但是不論何種採集方式,採集到的信息並不是指紋的圖片,而是以一種特殊算法計算的到的一串代碼,就像是根據指紋,排列組合成一個相對應條形碼,如果逆向對比,就可以通過計算獲得兩個指紋是否出自同一人,一般是有四個步驟的。

1、指紋採集。第一次採集指紋的時候,經常同一個手指也要全方位的錄入一遍,這是為了將整個指紋完整的記錄下來,因為指紋片段並不能作為識別的證據。

2、指紋評估。對整個信息進行嚴格的判斷,如果不合格是需要重新採集。

3、提取特徵。這一步是相當關鍵的一步,需要強大的算法軟體進行支持,將採集到的指紋終結點,分叉點,分歧點,孤立點,環點,短紋等等信息進行數學轉換,並且保存在資料庫中。

4、指紋匹配。如果再次識別到的指紋具有以上信息,就可以確定身份信息並且執行操作。

這時候我們回到前面的話題,來看看指紋鎖到底安全不安全。一般的法醫學上要確定兩個指紋是否出自同一個人,指紋比對的特徵需要30個以上相符才能判定,而我們的手機並不會如此精確的計算,不過隨著算法的不斷更新,手機的識別水平也是在飛速的發展,安全性也有質的飛躍。風雲哥覺得指紋鎖能夠在手機上鋪天蓋地的普及開來,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數人懶得輸入密碼吧。

那指紋會不會消失呢?這個還真有可能,的確發現極少一部分藥物是會使指紋短暫模糊甚至消失,如果這時候需要進行出入境,是需要隨身攜帶醫生開出的證明才可以的。

如果想徹底的毀滅指紋,那也不是不可能的,通過各種暴力手段使手指的真皮層受損,指紋的確不會重新長出來。

今天就說這麼多,估計你心裡就想怎麼弄個假指紋代替打卡,風雲哥告訴你,還是洗洗睡吧,明天還要上班呢!都散了吧。

相關焦點

  • HTC One Max指紋識別解鎖的詳細使用教程
    HTC One Max是繼iPhone5S後首款配置指紋識別器的安卓手機,可能許多用戶還不是特別了解HTC One Max指紋識別解鎖怎麼用
  • 關於OPPO K1的屏幕指紋解鎖,來一些快速解鎖TIPS
    作為一款主打線上電商平臺銷售的千元機OPPO K1以其靚麗的外觀設計以及水滴屏,光感指紋識別的搭載,這款顏值與性能不輸中端機吸引了年輕時尚用戶的喜愛;而光感屏幕指紋技術的搭載也讓更多消費者享受到了中高端機上才使用的最新屏幕指紋技術;OPPO
  • 90分智能解鎖旅行箱體驗:指紋識別加持
    如何輕便出行成為時下年輕人出行時關注的問題,在百度知道、知乎等平臺上,關於外出旅行詢問最多的就是如何才能輕便出行?而答案大部分是不要攜帶無關物品,只攜帶一些必需物品一類的無營養答案。物品攜帶方面,每個人有不同的習慣,攜帶物品自然不同,尤其是女性,在短期出行中,需要攜帶一系列化妝品等。
  • HTC One M9+指紋識別甩了密碼輸入幾條街?
    指紋識別設置界面 經過常規的指紋錄入設置之後,輕輕觸控HTC One M9+屏幕下方的指紋識別器即可實現指紋解鎖功能,而且支持「黑屏解鎖」。最多可錄入5組指紋,而每組指紋可同時錄入兩個或三個手指的指紋。 指紋識別的意義不在於完全取代密碼,而是尋求便利和安全的平衡,相比頻繁輸入密碼更便利,而且指紋可以作為一個身份ID,用於更多需要身份驗證的應用和場景。
  • 如何實現0.2s解鎖?OPPO R9指紋揭秘
    如何實現0.2s解鎖?學習型指紋識別 越用越好用    OPPO R9採用最新一代指紋識別模組,在黑屏或者亮屏狀態下指紋解鎖僅需0.2s——這大約就是人類一眨眼的速度,快到感受不到指紋識別的過程。同時,R9採用學習型指紋識別系統,將用戶指紋藏於晶片內,保證信息安全。
  • 智能時代的到來,指紋識別到底安不安全?
    智能時代來臨,生物識別技術更是層出不窮。例如門禁系統裡面的指紋識別技術、正在崛起的人臉識別技術。指紋識別因其實用性強,性價比較好,方便快捷,在越來越多的場合中應用,如智慧型手機,門禁系統、行動支付、智能家庭等場景中。我想,大多數人都認為指紋識別技術很安全吧?但是是真的安全嗎?不如看看下面的內容。
  • 亞馬遜測評教程:什麼是指紋瀏覽器,如何修改偽裝檢測瀏覽器指紋
    做亞馬遜測評想要解決自養號防關聯、封號等問題就一定要對技術的底層原理進行深入了解。大家在做亞馬遜測評項目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亞馬遜養號環境的搭建,如果讓我說哪種養號環境最安全的話,我認為是反指紋瀏覽器,國內比較安全的指紋瀏覽器就是候鳥防關聯瀏覽器。
  • 指紋解鎖槽點多 不是你想「解」就能解
    加上手機屏幕足足有5.9英寸,幾乎無法用單手進行滑動解鎖。所以,在新鮮了一陣之後,黃先生乾脆把指紋識別開機的功能關掉了。 對於指紋識別放置在背後,魅族方面一直認為背部的指紋識別體驗不好。 改進之「亮點」: 摸一摸要「提速」 指紋識別要「提速」成為了眾矢之的。正如前面的分析,需要改進各種技術手段,尤其是相關的「軟體+硬體」的配合,可能還需要改變內部的算法。
  • 「指紋膜」騙過考勤機 指紋識別真的安全嗎?
    文中提及,一嫌疑人通過網絡平臺購買工具製作「指紋膜」,然後與公司管理人員裡應外合,利用「指紋膜」打卡考勤,兩年多時間內「吃空餉」達20餘萬元。「指紋膜」真能騙過考勤打卡機?如果「指紋」洩露,用它鎖屏的手機是否也能被解鎖,進而手機錢包被人盜取?用指紋和面部識別作為密碼工作是否真的安全?
  • 藍凌接入IFAA指紋識別技術,智慧辦公安全升級
    在這場年度智慧辦公盛會上,藍凌基於AI大數據的智慧辦公平臺全新亮相,其中搭載IFAA指紋識別的產品藍凌新KK,以「金融級安全」保障驚豔全場。作為智慧辦公平臺領航者,藍凌在不斷創新產品功能的同時,對信息安全高度重視,成立了專業團隊負責如何利用最前沿技術加固旗下產品及信息安全。
  • 忘記密碼——關於指紋的狂想
    如果你想登陸web網頁,也可以提前做好信息錄入,用指紋在App內建的瀏覽器中實現用戶名和密碼「秒填」。對於易啟林來說,現階段人們選擇NOPASS的理由大概是:各大站點對於密碼強度要求越來越高、大小寫字母及數字混合讓每個人腦中的密碼數量和對應關係不斷膨脹。這些瑣事令人不勝其煩。然而有關指紋的想像,似乎不該止步於此。
  • 蘇州一小區門禁引進指紋識別系統引爭議
    據業主委員會說,該系統不僅方便住戶進出方便,還能有效降低小區的各種安全隱患,如群租、盜竊等。對此,小區物業和業主們卻是意見不一。律師表示,業主的指紋也是隱私之一,錄入需謹慎。據了解,目前,不少用人單位,確實有利用指紋識別系統,作為上班打卡考核系統,但這一系統用在居民小區管理上,確實比較少見。藍牙、門禁卡、指紋識別小區「高大上」!
  • oppo reno屏幕指紋怎樣使用更炫酷?這樣解鎖更快更具科技感!
    oppo reno是一款採用側旋式升降鏡頭的手機,同時手機還搭載了最新一代的光感屏幕指紋識別技術,指紋解鎖更方便的同時也更加快速準確。而說到指紋解鎖,oppo reno還內置了多種解鎖動畫樣式可選,讓手機解鎖不再是簡單的解鎖而已,那麼怎麼設置oppo reno手機的指紋解鎖光效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吧。第一步,在oppo reno手機的桌面上,找到手機的【設置】圖標,並點擊進入。
  • 萬事達推指紋識別信用卡,目前已經投入測試
    3年前,雷鋒網就曾報導過萬事達(MasterCard)同生物公司Zwipe深入合作,預推出了具備指紋識別傳感器的信用卡。(詳見:)目前該公司已經開始測試新的生物識別支付卡,並表示希望在2017年底推廣到世界各地。
  • OPPO光域屏幕指紋現場體驗:迄今最完美解鎖方案
    溝通會中推出了全新解鎖新技術:光域屏幕指紋;該項技術使有效識別區域達到目前主流光學方案的15倍,並且能夠更加精準快速的進行識別操作。我們的前方編輯也第一時間抵達現場,為大家帶來光域屏幕指紋的實際操作體驗。
  • 2020年8月智能指紋鎖選購攻略
    問:智能指紋鎖的選購原則和方向是什麼?第二、 智能指紋鎖的人臉識別、指紋認證、密碼解鎖功能要可靠、安全。第三、 智能指紋鎖的功能要強大。後面的文章我也會針對這三個著重講解。問:智能指紋鎖分檔次嗎?依據什麼分?
  • 屏下指紋盛行當下,手機解鎖方式經歷變化你知多少?
    HTC One Max正式發布,這次加入的背部指紋識別,可以解鎖手機或者打開指定應用。然鵝由於iPhone 5S過于震撼,導致了指紋識別很糟糕的HTC反響糟糕,甚至一度被評為雞肋。安卓陣營真正有正面按壓式指紋識別還得等到2014年末。魅族發布了魅族MX4 Pro。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魅族的指紋識別是安卓領先的。
  • 指紋解鎖已然過時 日本正在研究握拳識別新姿勢
    指紋、虹膜、刷臉,這些識別技術無一不是為了安全考慮,那麼下一步的解鎖姿勢會是什麼呢?日本東北大學最近放出一些大新聞,他們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發通過握拳的靜止畫面進行個人身份認證的新系統,而只有事先登陸過身份信息的人才能通過握住門把手這樣簡單的方式進行解鎖。
  • 愛瑪發布高端電摩瑪卡龍:受期待的不止指紋解鎖
    據悉,愛瑪科技首發電動車指紋解鎖功能,率先把指紋解鎖技術應用到電動車上,實現了人們通過一根手指觸摸,即可在0.5秒內完成車輛啟動關閉。與會人員對此表示,此項技術帶來的興奮感,堪比當年賈伯斯把指紋解鎖應用到手機上。
  • 主人把貓咪的爪子錄入手機指紋,貓咪一臉生無可戀,表情絕了
    下面這位主人家裡就養了一隻貓咪,這也是一位很好奇的主人,現在的手機基本上都有指紋解鎖的功能了,這天,主人突發奇想,她打算把貓咪的爪子錄入手機指紋裡面,看看到底能不能夠解鎖呢?主人把貓咪的爪子錄入手機指紋主人就把貓咪抱了過來,然後捏著貓咪的爪子,開始給貓咪錄指紋,主人倒是錄的興致勃勃,面對被主人這樣強迫,貓咪的表情可是非常的不爽,看貓的眼睛,好像真的有點生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