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結束了一天枯燥而又乏味的工作,面向遠方,一幕幕農村生活的場景映入眼帘,一次次離別時的相送讓我記憶猶新,回想往日農村生活,雖然沒有現在這樣,卻也是十分的安逸!每當收完糧食,面對長達數月的閒暇時光,村中很多老人常會聚居在村口的大槐樹下,在這裡不僅能了解各家的生活已經親戚關係,也能聽到很多趣味的俗語,這些俗語來源於生活更高於生活,雖然沒有詩詞那樣的華麗,但也飽含了先輩無數次失敗經驗的總結,在配有當地方言匯入其中,具有極強的警示與訓誡意義,比如說以下的三句俗語,大家知道說的是什麼嗎?
一、問路不施禮,多行五十裡;問路施一禮,少走二十裡
在我們的家鄉,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發祥之地」的美稱,也傳承了先輩關於「禮」的講究,在人們的生活在,它不僅能拉動兩者之間的關係,也反映了一個人的內涵!比如說這句俗語,前後的反差,也能看出禮貌的重要性,就如老人說的,講理問路按「裡」,不講理問路可就按「丈」了!
二、褲腰肥,短命鬼
記得這句俗語是兒時聽到的,當時不知緣由,現在長大了悔之晚矣!這句俗語的形制,前因後果,為何有這種說法呢?在村裡老人看來,這「褲腰肥」也就是腰帶太長,人太過於肥胖了,眾所周知,肥胖有很多的隱憂,尤其是對健康有影響,比如說很容易出現,脂肪肝,高血壓及高血脂的問題,而且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更甚!因此,在農村,老人常說「有錢難買老來瘦」!
三、做屋不留配,家敗主斷財
在北方的農村,房屋多建造在宅基之上,是人一生中的「家」。在農村由於受到「對稱」中軸線的影響,因此多採用「四合院」的形制!此句俗語,「做屋不留配,家敗主斷財」,意思是說,如果在蓋屋時,只是蓋了廳堂或大門,這樣沒有東西配房,很不協調,而且不會聚財!
在農村以上的三句話,多是約定成俗的,雖然有些無法用科學來驗證,但是在老人看來是經驗的總結,你們認為呢?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評論,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