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派歷來是武俠小說中的重要題材,作為九大門派之一,華山派最厲害的武功當屬劍法,自秦漢以來華山派劍術經過數百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劍術體系,聲震武林,因此華山派又被稱為華山劍派。笑傲江湖中的衝靈劍法為大家所熟知,更厲害的則是華山玉清觀開派祖師天隱道人精微奧妙的三達劍。但是,華山的輕功可能被小覷了,時至當代,在華山長空棧道上,偶遇的老道長讓我們對華山派的輕功也更加仰慕。
華山長空棧道,有700多年歷史,是元代高道賀志真所建,賀志真是華山派第一代宗師,當年為了遠離塵囂,靜修成仙在此修了一條通往清幽之地的棧道。長空棧在半壁,廣八寸,長十丈餘,背空虛行,素有「天下第一險」之稱,今天是很多探險愛好者的聖地。普通人登上長空棧道,都會雙腿發軟,有些恐高者或對高有心理障礙的人還會有一種跳下去的衝動,對小編來說更是看一眼圖片就發暈,更是不敢去嘗試,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絕險之地,對於一個老道長來說那是如履平地。
這個道士就是辛道長。有些去過長空棧道的人可能都偶遇過他,他走長空棧道從來不用保險帶,背著手走步履生風,和遊客相對而行時候,總是主動走外沿。不少遊客到此,繫著安全帶也是膽戰心驚。據了解,辛道長10多歲出家,已經在華山頂上已經住了幾十年年了,就住在華山南峰的長空棧道。
在華山南峰的長空棧道口,是大朝元洞,洞門上刻著一幅對聯:三公還面北,五氣正朝元。洞門向南,深4丈,高3丈,圓形拱頂,鑿工精細,壁白如壁雪,因其面積較小,修建簡陋,也為華山72半洞中的「半」洞。洞中舊有塑像300餘尊,今重塑有玉皇、三宮、武三師神像,因為此處形勢險要,下棧之人,會進洞瞻拜,而害怕上棧的人,也會在洞裡停留,所以這裡香火非常旺盛。
這裡是華山最危險的地方,長空棧道的懸崖上鑿有:「全真崖」三個巨型石刻大字,每個有6米多長,這個字鑿於什麼古時的什麼年代,如何在這個無依無靠的20米高巨石上倒著開鑿的這三個字都成難解之謎。就是在現代開鑿這幾個字都極為困難。
再說回辛道長,在常人看來,看看都嚇得腿軟的長空棧道,他卻能如履平地,並不加任何防護措施,這不就是金庸武俠小說中的輕功嗎?可金庸小說中,有很多厲害的輕功,何以沒有華山派呢?
《天龍八部》:凌波微步——逍遙派凌波微步是我們所熟悉的輕功,在金庸先生《天龍八部》中,將之形容為「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及「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該武功為逍遙派輕功,被段譽所偶得。凌波微步出自曹子建《洛神賦》:「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原意是形容洛神體態輕盈,浮動於水波之上,緩緩行走。
《鹿鼎記》:神行百變——鐵劍門神行百變是鐵劍門的一種輕功,在《碧血劍》、《鹿鼎記》裡有記載,由鐵劍門木桑創立,後來傳給長平公主,後被韋小寶習得!
《神鵰俠侶》:天羅地網勢——古墓派古墓派入門武學,為綿密無比的掌法。為楊過拜小龍女為師後,由其傳授。更於其中修習絕頂輕功,飄逸輕靈,變化萬方。
別忘了,還有一個最厲害的輕功:達摩「一葦渡江」——少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