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原本有機會成為史上最大的戰列艦,最後卻因時代變化而被拋棄

2020-12-25 古今沙場

眾所周知,美國海軍建造並投入使用的最後一級戰列艦是衣阿華級戰列艦,1945年9月2日,日本人就是在該級的密蘇裡號上簽訂了投降書,徹底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衣阿華級戰列艦一直服役到了20世紀90年代,在海灣戰爭中,衣阿華級不僅使用406毫米巨炮轟擊岸上的伊拉克目標,艦上甚至還裝有戰斧巡航飛彈用來執行戰略打擊任務。整個20世紀後半葉衣阿華級出盡了風頭,儼然成了美國海軍戰列艦部隊的象徵。

衣阿華級戰列艦密蘇裡號

事實上,衣阿華級並非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艦,只不過當年噸位最大、火炮最強的大和級戰列艦早早的沉入海底餵了魚,後來世人能看到的只剩下了衣阿華級而已。其實美國海軍在二戰爆發前本打算繼衣阿華級之後再建造一級能和大和級媲美的更強大的戰列艦,這級艦如果真的建造出來,那後來在全球橫著走的恐怕就不是衣阿華級了,這型從未真正建造出來的美國最後的戰列艦,就是蒙大拿級戰列艦。

蒙大拿級戰列艦想像圖

蒙大拿級是美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計劃建造、但從未實際建造的一艘戰列艦,也是美國海軍設計的最後一級戰列艦。蒙大拿級的設計與衣阿華級戰列艦和南達科他級戰列艦一脈相承。由於當時美國海軍已經得知日本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擁有巨大的排水量和前所未有的460毫米巨大艦炮,為了與之相抗衡,美國人選擇了寧可部分犧牲航速,也要讓新戰列艦外形更大,裝甲更重,火力更強。

最初美國海軍希望將蒙大拿級的標準排水量限制在45000噸,但是很快美國海軍就認識到這麼小的排水量不能滿足壓倒大和級戰列艦的要求。因此美國海軍決定不再限制排水量,為通過巴拿馬運河而制定的艦體寬度不能超過33米的規定也被取消。美國海軍甚至決定對巴拿馬運河進行擴建,專門建造兩座海軍專用船閘,以便蒙大拿級戰列艦可以順利通過。1940年夏,美國海軍決定建造五艘蒙大拿級戰列艦,此後,該級戰列艦進入詳細設計階段,經過反覆修改設計,到1944年3月最終確定建造方案時,蒙大拿級標準排水量已經上升到了60500噸,滿載排水量達70500噸,艦長281.9米,寬37米,如果這個方案真正實現,那麼蒙大拿級不僅將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其大小和大和級也將不相上下。

蒙大拿級的主要假想敵大和級戰列艦

蒙大拿級戰列艦相較之前的型號,第一改進重點是強化火力。最初,美國海軍提出要在蒙大拿級上安裝457毫米艦炮,以保證火力至少不弱於大和級的460毫米艦炮,但由於新的457毫米艦炮雖然威力強大,射程也還可以,但是射速相比美國海軍當時正在使用的406毫米艦炮差了一些,且由於戰列艦排水量的限制,火炮安裝數量必然較少,影響了火力密度。經過一番權衡,美國海軍放棄了457毫米炮方案,轉而選擇採用舊的406毫米艦炮,但比衣阿華級戰列艦多安裝一座三聯裝炮塔,主炮總數達到12門。副炮方面,蒙大拿級計劃採用新研製的54倍口徑127毫米艦炮,這種艦炮在1945年裝備了中途島級航母,區別在於中途島級安裝的是單管型,而蒙大拿級計劃安裝的是雙聯裝型號,後來由於蒙大拿級戰列艦計劃的取消,這種雙聯裝副炮的研製計劃也被取消。除了主炮和副炮,蒙大拿級極為重視防空,美國海軍計劃在艦上安裝19座四聯裝40mm高炮和45座單管20mm高射機關炮,可以想像如果這級艦被建造出來,這麼多高炮羅列其上,整艘艦看起來就像是刺蝟。

真正讓蒙大拿級戰列艦上的火力最大限度發揮效能的,是美國海軍準備為其安裝的雷達火控系統。當時美國擁有地球上最強大的電子工業,能夠提供最好的對海對空警戒和火控雷達,有這些先進設備的加持,蒙大拿級火炮擁有遠高於日本大和級戰列艦的命中率,同時夜戰能力也將是超群的,技術裝備帶來的優勢是日本人無論怎麼拼命練也無法彌補的。

計劃中,蒙大拿級將擁有美國戰列艦史上最強的裝甲防護:垂直裝甲方面,主裝甲帶厚度408.94毫米,還有19度的傾角,外加35毫米的背板,可謂皮糙肉厚;水平裝甲方面,布置了多層裝甲防護,46毫米+24毫米的炸彈甲板,上面還有152毫米+35毫米的裝甲甲板,底層還有27毫米的防崩落層,總體上等效於236.7毫米的裝甲厚度;炮塔防護方面,正面457毫米+114毫米,側面264毫米,背面283毫米,頂部297毫米,炮座571毫米;動力艙室183毫米,彈藥庫240毫米外加10度傾角。總體上看,蒙大拿級裝甲防護基本等同於大和級。

蒙大拿級計劃採用的406毫米艦炮齊射

為了進一步提高動力艙室的防護性和可靠性,蒙大拿級所有的8座鍋爐與渦輪機都安裝在了獨立艙室中,彼此間有隔壁隔開,抗浸水、抗打擊能力大幅提高。不過這種布置方式帶來了結構重量大幅上升的問題,為了減輕動力裝置的重量,蒙大拿級只好選擇給主機減重,減重後的主機功率只有172000馬力,比依阿華減少了足足50000馬力;弱化的動力外加強大的裝甲防護導致的重量大幅增加,蒙大拿級的航速降到28節。

如果蒙大拿級戰列艦全部建造完畢,那麼在20世紀40年代末期的美國海軍將會擁有17艘戰列艦,其中15艘是30年代中期以後建造的快速戰列艦。這種規模將使美國海軍戰列艦部隊獨步天下。不過在1945年,蒙大拿級戰列艦的建造計劃被全部取消了,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在太平洋戰爭中,對美國海軍來說,航空母艦、兩棲登陸艦和驅逐艦才是第一優先的艦種。為了給以上幾種艦型讓路,蒙大拿級建造計劃一拖再拖,到1945年5月全部取消蒙大拿級戰列艦還沒有鋪設哪怕一根龍骨。戰列艦在海戰中的地位也一再受到質疑,特別是1945年4月初,蒙大拿級戰列艦計劃中的對手,大和級大和號戰列艦在菊水特攻中遭遇美軍數百架飛機圍攻而幾乎毫無還手之力,兩小時之內就被送進海底的事實,更是讓美軍認識到了時代的變化。於是蒙大拿級這個計劃中的美國最強戰列艦,就這樣永遠停留在了設計圖紙上。

戰艦世界遊戲中的蒙大拿級戰列艦

有趣的是,蒙大拿州儘管在歷史上有兩艘同名的戰列艦,但兩艦均在建成前被取消,除了蒙大拿級首艦外,另一艘曾計劃用蒙大拿命名的是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的一艘。蒙大拿州有幸成為美國歷史上僅有的一個沒有同名戰列艦的州,被美國海軍戲稱為「沒有玩具的孩子」。

相關焦點

  • 女王陛下的軍艦:無畏號戰列艦,開啟了風靡世界的大艦巨炮時代
    從風帆時代開始一直到進入蒸汽動力時代,英國人的造艦水平是世界執牛耳者,法國人儘管水平也是世界領先,但總是在追趕英國的路上;到了19世紀末,新的火炮使用理念出現了,催生了新的海戰理論,連帶形成新的造艦概念,但保守的約翰牛還是堅持了一下,建造了前無畏時代的傑作「納爾遜勳爵」級戰列艦,不過,他們的海軍元帥、第一海軍大臣費舍爾敏銳的察覺出時代的變化,在開建「納爾遜勳爵」
  • 史上最後一次戰列艦交火,老艦對老艦,山城號如何以一對六?
    戰列艦"西維吉尼亞"號在美國海軍的戰列艦中是少數幾艘與對手戰列艦展開激烈炮戰的戰列艦之一,因而在美國海軍中較有名氣。"西維吉尼亞"號是美國海軍1916年度三年建艦計劃下建造的戰列艦,雖然遇到了華盛頓軍縮條約,但勉強被保留下來,成為科羅拉多級戰列艦4號艦。 自該艦完成後,直至1941年新式戰列艦"北卡羅萊納"號誕生的18年間,美國海軍沒有建造戰列艦。
  • 1944年10月雷伊泰灣海戰日本山城號戰列艦史上最後一次海上決戰
    扶桑級戰列艦,經過日本多次改裝,防護力數據上號稱有萬噸裝甲護體,平均裝甲厚度達到了100毫米到300毫米之間,但就是不知道日本人把這萬噸裝甲用在哪了,因為接下來海戰由於扶桑級時速的太慢最終遭到了美軍驅逐艦的秒殺。
  • 日本海軍的執著,大和級戰列艦,一艘落後於時代的戰列艦
    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戰列艦的時代,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航空母艦的天下。在間戰時期,航空母艦的作用已經初見端詳,但是相比於戰列艦,仍舊不為人所重視,因此在間戰時期,航空母艦和戰列艦相比,仍舊不是最受重視的存在。而在崇尚艦隊決戰的日本,這就更成為了一種傳統與信仰,而大和級戰列艦正是在這種傳統指導下,而建造出來的。
  • 長門級戰列艦,日本國民精神的象徵,未立寸功最後被兩顆原子彈擊沉
    這艘無論是在哪個平臺的海戰遊戲都有著非常高的知名度,同時也是海軍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軍艦,因為它直到現在還保持著兩個世界紀錄。第一個紀錄是它目前為止世界上噸位最大的戰列艦,它長度為263米、艦寬最寬達38.9米,吃水深度更是有10.86米,標準排水量6.39萬噸,滿載排水量更是高達7.28萬噸。要知道現在中國兩艘航母的滿載排水量也不過6.75萬噸左右,大和號比現在中國最大噸位的軍艦還要大5000多噸。
  • 意想不到的結局 史上最強戰列艦大和號 最後戰績僅三架美軍戰機
    如果要說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相信能有無數人脫口而出大和號這個名字,那是在1941年的12月16日,人類歷史上最大戰列艦「大和號」正式服役。想當年,日本為了建造這種空前強大的戰列艦,節衣縮食東挪西借增添大量新式設備,並且專門從德國購進了15000噸水壓機以及3臺70噸酸性平爐,為此除了超高1000萬美元的花銷,吳海軍工廠的船塢也加深了一米。這艘巨艦造成之後,被冠之以「大和」之名,成為日本的鎮國神器和民族精神的象徵。
  • 史上主炮塔最多的戰列艦,邱吉爾強行徵用,結局悽慘無比
    這種船一般長度在46-55米,排水量可以達到300-1000噸,有幾層甲板,搭載有數十門前裝滑膛炮,這就是最初的戰列艦了。英國人創造性地為該艦安裝了7座雙聯305毫米主炮,20門單裝152毫米副炮,這也就使該艦成為了史上安裝炮塔最多的戰列艦。有人甚至懷疑該艦是否能夠進行齊射,要知道14門305毫米主炮如果齊射後坐力是相當驚人的。
  • 戰列艦進化簡史:鐵甲艦、前無畏艦、無畏艦的時代變遷
    直到1906年英國「無畏」號戰列艦下水,宣告了前無畏艦時代的結束,無畏艦時代的開始,無畏號滿載排水量達2萬1840噸,航速達到了21節,擁有5座雙聯裝12英寸(304.8毫米)主炮炮塔。是第一艘採用統一型號主炮的戰列艦,也是第一艘採用蒸汽輪機驅動的戰列艦。
  • 日本「大和號」戰列艦被擊沉,給了日本海軍致命的打擊,幻想破滅
    日本的海軍,則將能前往「大和號」戰列艦執行任務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可以說,這座戰列艦是日本海軍的精神支柱。的確,「大和號」戰列艦不論從他的建設規模、戰鬥能力還是承載噸量,在當時,無疑都是最強大的,美軍也對這個龐然大物多有忌憚,就算放在現在,它的設計也是可以拿來比較的。二戰時期的日本海軍,對於這艘軍艦充滿了期待和渴望,在這艘軍艦上當差的海軍,待遇是最好的。
  • 歷史首次:被航母擊沉的戰列艦
    【話說軍世】相比較於被戰列艦擊沉的航母,在二戰時代,戰列艦被已經「成功上位」的航母擊沉許多,相比較於大和號以及吳港中日本戰列艦,還有被「飽和式」攻擊的俾斯麥號,但第一艘被航母擊沉的戰列艦,更像是「被第一隻品嘗的螃蟹」,意義特別了許多。
  • 二戰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在戰爭中沉沒後還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也是最慘烈的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有無數無辜的老百姓因此而喪生,也有無數的戰機、戰艦以及戰車在這場戰爭永遠的消失了,其中就包括了兵哥今天要說的這款戰列艦,大和號戰列艦。
  • 史上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沉沒全過程影像圖集
    「大和」於太平洋戰爭開戰後的1941年12月16日開始服役,並在1942年2月12日成為聯合艦隊旗艦。該任命直至1943年2月,由改良了司令部設備的同型艦「武藏」進入楚克錨地後接替為止。圖為於吳海軍工廠作最後舾裝的「大和」(1941年9月20日)。
  • 極度保密的大和號戰列艦,從生到死都是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大和級戰列艦,不但是日本海軍建造噸位最大的戰列艦,也是世界戰艦史上迄今為止服役最大的戰列艦,沒有之一。在航母稱霸海洋的最初階段,守舊的日本海軍將領仍然在堅持著戰艦「大」既是戰力的強的觀點。原本計劃建造四艘大和級戰艦,因戰爭原因實際上僅完成了其中的兩艘。
  • 二戰中,日本擁有多少艘戰列艦,沉沒了多少艘
    二戰中,日本擁有多少艘戰列艦在1939年時,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共計擁有10艘戰列艦、37艘輕重巡洋艦,在太平洋地區是非常強大的一直海軍力量,此時的日本戰列艦大多是一戰前後建造的傳統戰列艦,主要有4艘金剛級,2艘扶桑級,2艘伊勢級,還有2艘長門級。
  • 後疫情時代最大的投資機會:應對氣候變化
    在世界銀行(World Bank)工作時她就開始投資清潔能源,比氣候變化成為全球優先議題早了幾十年。65歲的貝施洛斯曾在牛津大學學習經濟學,2003年在華盛頓創辦RockCreek之前曾在殼牌(Shell)和凱雷集團(Carlyle Group)擔任高級職務。RockCreek現在為養老基金、捐贈基金和基金會管理150億美元資產,重點關注多資產、可持續投資和新興市場策略。
  • 登峰造極的大和號戰列艦,大炮巨艦時代的落日餘暉
    經過了這一時代,海戰的主要戰場已經拓展到空中,航空母艦成為了決定勝負的主要武器。這對工業基礎一般、自然資源匱乏、以戰爭掠奪為主要生存手段的國家來說,簡直是滅頂之災。這其中,尤以英國和日本為最。英國人二戰之後,曾經輝煌的皇家海軍直接淪為了二流。而日本,仍然抱著自己的海戰思想死不撒手,並且為了證明自己海戰思想的正確性,造出了一級站立在戰列艦頂端的巨艦:大和級戰列艦。
  • 史上最大核潛艇,噸位堪比戰列艦,為何服役不到12年就退役?
    事實上,颱風級是人類製造過的最大的潛艇,水下排水量高達48,000噸。它的排水量幾乎是俄亥俄級核潛艇的2.5倍,這甚至超過了衣阿華號戰列艦的標準排水量(47,825噸)。 蘇聯速度的奇蹟 要知道,颱風級的建造工程放在當時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 二戰十大戰列艦,比比海軍戰鬥力
    大和號戰列艦號稱「日本帝國的救星」大和號戰列艦是二戰中的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的一號艦,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1945年4月7日,大和號在衝繩島戰役中,被美軍飛機擊沉於日本九州西南50海裡處,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特攻作戰精神的炮灰。大和號的沉沒,也宣告了大艦巨炮時代的徹底終結 。
  • 中國海軍歷史上到底有沒有戰列艦?
    其自風帆時代誕生,1860年代開始變革,在1870-1890年代之間一度斷代,但是期間的實驗探討一直沒有中斷,由1890年代開始復興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末期逐漸式微。戰列艦一直是各主要海權國家的主力艦種之一,稱為主力艦。二戰結束以來戰列艦的戰略地位被航空母艦和戰略飛彈核潛艇所取代,不再是艦隊中的主力,其稱呼方式也相對失去了意義。
  • 二戰作為戰列艦的巔峰,期間都誕生了哪些著名的戰列艦?
    然而,當戰列艦在二戰時期達到巔峰的同時,也迅速被航母所取代,因此二戰也可以說是戰列艦最後的輝煌。那麼,二戰歷史上誕生了哪些著名戰列艦呢?簡單介紹其中的五艘。日本「大和號」:最終被美海軍擊沉「大和號」是日本大和級戰列艦中最大的一艘,同時也是人類海軍艦船史上最大的一艘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