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敢說提塔利克魚是人類祖先?出來先做200個伏地挺身再聊

2020-12-19 騰訊網

你相信進化論嗎?

下面這張照片很有故事,在相信進化論的人看來,這是人類與其進化祖先的跨時空合影,照片中的化石是一種名叫提塔利克魚的遠古生物,它被認為是人從海洋生物進化而來的證據。今天,梵君就和大家聊聊「這條魚」。

提塔利克「魚」

2004年,科學家們在加拿大北極群島的埃爾斯米爾島進行科研考察時,有一位古生物學家看到懸崖旁邊有一塊凸出來的類似骨頭的物質。於是他就進一步對這塊骨頭化石進行勘察,在不斷地勘察過程中,總共找到了3具完整的生物化石。

化石發現地

3.8億年前的一天,它從溫暖的加拿大魁北克省附近的一個海域爬上海岸後,生命終止了並最終變成了化石,之後被人們首次發現。3.8億年前什麼時候?就是前幾期梵君給大家介紹的一秒50口「交流電」鄧氏魚乾大白鯊的泥盆紀晚期。感興趣的可以看看大白鯊如果活在泥盆紀為什麼要時時為保命擔憂?

泥盆紀是一個海洋逐漸消退,陸地逐漸增多的時期。並且由於陸生植物的增加,大氣中的含氧量開始從之前的15%左右進入了快速增加的時期,由於這種大環境的變化,使得海洋生存空間逐漸縮小,原來生活在水中,尤其是進岸區域的一些生物,為了適應環境變化開始從水中走向陸地。大氣中的含氧量增加了,也使得生物的肺部開始進化得更有利於長時間在陸地上活動,提塔利克魚就是其中的一種。(泥盆紀有陸生動物,但是目前的化石顯示都是類似紐氏呼氣蟲的昆蟲類)在泥盆紀,當時的埃爾斯米爾島應該大致屬於勞倫大陸的一部分,在那個地質年代,地球上的大陸大部分集中在南半球,而埃爾斯米爾島的位置應該在赤道附近。

3.8億年前的世界地圖大致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當發現化石的科學家把化石拿回實驗室繼續進一步研究時,從化石結構判斷,發現這種生物有著類似魚的外形。但是它的後鰭比普通魚都要長得多,並且它的髖關節也比較突出。它還擁有著與不尋常堅硬的胸腔,還有類似於鱷魚的頭部。這種生物的魚鱗十分堅硬,與鱷魚十分相似,從這也看出這種生物是一個兇猛的捕食者。

提塔利克魚化石

通過儀器測定這幾塊奇特的化石已經存在了3.8億年,而3.8億年前的地球處在一個泥盆紀,所以斷定這種奇怪的化石就是魚類的一種。當時一位居住在發現這塊化石附近的一位長者,提議將這種魚類命名為提塔利克魚(學名:Tiktaalik),主要是以化石的發現地用因紐特語命名。

「手」這種器官的出現

後來研究團隊又使用斷層掃描技術,重新將這條魚的形態恢復完整。當這條魚的形態展現在科學家的面前時,很多科學家都發現這條魚的魚鰭不僅特別長而且骨頭分布也極其奇怪。它的前肢骨骼結構與現代靈長類動物的手結構幾乎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骨骼位置上可能有一些差距,以及長短不一樣。

因此科學家判斷提塔利克魚是介於魚類與陸生動物之間的兩棲類物種,提塔利克魚魚鰭中複雜的骨骼結構,主要是為了能夠在水中划水的同時還可以支撐身體,或者在海岸上進行短暫的匍匐運動。魚鰭中具有原始的腕骨可以承受比較大的重量,雖然這個重量還無法支撐它們直立行走,但是卻可以支撐身體,就像做伏地挺身一樣支撐著身體前進。

而且科學家還發現這種骨骼結構需要許多肌肉組織來控制,這說明提塔利克魚擁有著相對而言比較發達的肌肉,並且可以進行像人類一樣完成手腕彎曲的動作。

下次在做伏地挺身的時候可以找一下「遠古祖先」努力登陸的不易。

同時,提塔利克魚位於頭頂上方的氣孔也是值得注意的特徵,這顯示它們同時擁有鰓與肺的器官,這使得提塔利克魚可以在淺海地區使用這個構造,因為這裡溫度較高,導致水中氧氣含量較低。正好可以利用大氣中豐富的氧氣。由於肺臟的出現,促進肋骨與胸腔朝向更強壯的方向來演化,這是最終脫離海洋走向陸地生物的關鍵構造。更強壯的肋骨可以讓提塔利克魚的身體在任何時間冒險離開水域。

除了「手」,我還有「脖子」

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魚都沒法轉動腦袋,這是因為在魚鰓附近都有一塊骨盤,這個骨盤限制了魚頭部的轉動。而化石顯示,提塔利克魚由於沒有骨盤的限制,說明它可以靈活地轉動頭部,這讓它能更好地在陸地上或水中抓捕獵物。可以說它成為最早擁有頸部的魚類,這是很多魚類無法做到的。

人類靈活的脖子

進化的過渡性生物

進化論的一個主要觀點是生物進化是連續性的,也就是說,不會從魚突然變成鳥或者人,總能找到進化中間的過渡性物種。

提塔利克魚化石就是一種過渡性化石,它在四足類生物的地位就像是始祖鳥一樣。它們證明在許多不同的脊椎動物之間存在一種過渡性的物種。生物學家在提塔利克魚身上可以同時發現魚類及兩棲類的特徵:如魚類的魚鰓、魚膘。四足形動物:半魚類半兩棲類的肢骨及關節,包括具有功能的腕關節及類似於類的鰭腳。兩棲類:兩棲類的肋骨、兩棲類的肺臟、兩棲類的頸部,肩膀、肢體及魚鰭。

提塔利克魚通常擁有耳鰭魚的特徵,但是它們的前鰭擁有類似手臂的骨骼結構(包括肩膀、肘及腕),更類似一隻鱷。尚未發現後鰭與尾巴化石。提塔利克魚擁有一列銳利的牙齒,它們的頸部可以獨立於身體來移動,這是其他魚類無法做到的。

提塔利克魚也擁有類似鱷魚的扁平頭骨,眼睛位在頭部的頂端顯示它們花費許多時間在注意附近的動靜。而它們肋骨及頸部則類似兩棲類,這樣可以支撐身體及益於使用肺部來呼吸。更加先進的顎部則適合用來捕捉獵物,而細小的腮裂縫被認為是呼吸孔,這項特徵在許多動物上則轉變為耳朵。

提塔利克魚的化石顯示它是一種生活在淺海的底棲區動物,甚至可以短時間離開水域,而它的頭骨則可以支撐提塔利克魚身體的重量。無論是在淺海或是陸地上,在這個時代,落葉植物非常繁盛,而每年掉入水中的葉片則吸引小型的生物進入低含氧的淺水地區,而大型魚類在這裡很難自由活動。這個發現顯示提塔利克魚多半可以在河床上彎曲前肢,將身體短暫的推上河岸。

提塔利克魚回答的是人類進化登陸的這個問題,但是並不是說提塔利克魚就是人類的進化祖先!只是後來很多科學家還從提塔利克魚的化石聯想到了人類進化過程。英國劍橋大學動物學專家詹妮弗教授,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她的研究小組認為緹塔利克魚化石的發現,正好回答了動物由海洋生活轉到陸地生活這一個問題。

當時科學界對動物從水生到陸生生活的轉變,一直沒有任何新的發現以及進展,所以提塔利克魚的化石發現,正好彌補了動物由水生轉變到陸生的變化這一個巨大的空缺。詹尼弗教授表示雖然提塔利克魚的化石並沒有提供充足的證據,但是它的發現正是如今生物學最需要的一個突破口。

過渡性物種

腰好腿腳就好

魚類和四足陸生動物最主要的差距是,一般四足動物都有比較發達的後肢和巨大的盆骨,而魚類一般都是前肢和腰部相對比較大。水生動物和陸生動物的轉變,最主要的關鍵就是腰部力量的增強,只有腰部力量增強了,才能夠為前肢和後肢提供動力支持。所發現的提塔利克魚化石就有巨大的盆骨帶。

共同的祖先

其實看了提塔利克魚的還原圖,我更願意相信它們是現代兩棲爬行動物的始祖。從內心情感上我接受不了我們的遠古祖先是這個樣子的理論。

在泥盆紀這個時期,其實除了提塔利克魚還有其他類似的中間物種,比如潘氏魚,肺魚,真掌鰭魚等,都開始具備短暫適應陸生的能力。因此只能說,雖然提塔利克魚被稱作「魚」,但它的結構特點說明。提塔利克魚和其同類可能是陸生脊椎動物的共同祖先。可以稱它們為始祖魚。

人類的進化史經過了極其漫長的過程,到底我們是從哪裡來的?這個問題不僅僅單靠所發現的化石就能斷定,還需要更多的科學家經過不斷的探索最終才能得出結論。

最後梵君和大家分享一個體驗,梵君是一個水肺潛水愛好者,記得當初學習潛水時,在克服了最初的恐懼潛入海洋後,我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梵觀點:下次在做伏地挺身時,請感受一下祖先登陸時的不易。

相關焦點

  • 湛廬創始人韓焱:成為知識星球上的提塔利克魚
    湛廬創始人韓焱為本屆思想馬拉松做了開場致辭,她提到:「要擁有穿透歷史和未來的遠讀能力,就要去做提塔利克魚,從自己專屬的知識海洋裡,勇敢地踏上知識星球堅實的陸地。一臺印刷機的發明,幫助人類實現了觀測到幾十億光年的超新星。你知道嗎?一家印刷廠想降低次品率的努力,帶來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人口遷徙。1.先來說說第一個故事。
  • 人類的祖先從哪裡來?誰是那個「亞當」和「夏娃」?
    在古代,一個家族最重要的事就是先修族譜,建祠堂,然後再去追求升官發財。在很多中國人的觀念裡,首先要把自己家的來龍去脈摸清楚了,把歷代祖宗侍奉好了,才能去追求其它的的事。所以從商朝開始,祭祀祖先一直在中原王朝最重要的儀式之一。
  • 做伏地挺身手腕疼,教你5種方法,和疼痛說再見!
    對於肘關節過度朝外,如果再結合上前面的手掌內旋,那麼就會出現下面這樣的動作,這樣做可以稱之為「關節毀滅者」,不只是手腕,就連肘關節、肩關節都容易出現疼痛。(順帶提一下,我自己親身經歷,為了練俄挺,手腕疼了將近半年)3、動作速度過快先幫大家複習下高中物理知識,慣性力的大小遵從公式:F=ma(a是物體的加速度,m是物體的質量)。
  • 「炒魷魚」,有時候像男女間的分手,重要的是誰先說出來!
    後疫情時期,「炒人」與「炒魷魚」,不過是雙向選擇呈現的結果罷了,真有必要給「炒人」或「炒魷魚」查個血型、做個B超、甚至來個至尊級體檢套餐?這樣的人,永遠不缺機會昨天院長聊他去成都的感受:給省婦幼的一個老朋友打電話才得知,朋友竟然通過競聘去了北京一家三甲醫院做院長。這樣挺好,不但可以照顧在北京央企工作的孩子,福利待遇也相當不錯:分房、配車、給愛人安排工作……然後和我聊了很多這個朋友的傳奇經歷。
  • 每天做60個伏地挺身的人,四個好處說來就來,身體會告訴你
    特別是對於男性朋友來說,可以選擇的運動多種多樣,比如伏地挺身、深蹲、平板支撐等。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一聊伏地挺身這個運動,若是能夠每天堅持做60個伏地挺身,身體或許會悄悄收穫下面4個好處,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每天堅持做60個伏地挺身的人,身體會出現哪些變化?答案令人驚喜!
  • 人類第一個祖先是男人還是女人,地球上第一個人類是怎麼出現的?
    在人類思考的眾多問題中,有一個問題顯得很突出,這個問題是關於人類自己的,那就是「人類究竟是怎麼來的」,也就是人類起源之謎,如果人類能夠解開這個對於人類來說非常重要的謎團,那麼對人類文明發展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它至少可以讓人類心裡有個底,就好像一位不知道自己身世的孩子長大之後,一直想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那種感覺是非常迫切而且具有人生意義的,因此人類才那麼想弄清自己的身世之謎,只可惜由於這個問題非常複雜
  • 軍訓不願做1000個伏地挺身 男生被教官踢裂睪丸(圖)
    11月3日,在玉林市第一職業學校的新生軍訓中,這門課程卻變了味:教官梁某為馴服不願意做伏地挺身的學生阿賢(化名),竟然踢裂了他的左側睪丸,打穿了他的耳膜。目前,學生家長已報案。  親屬:擔心孩子會有後遺症  「這教官下手太狠了,恐怕會給兒子的身體帶來後遺症。」11月8日上午,在玉林市第一人民醫院住院部,阿賢躺在病床上正在接受治療。
  • 在200萬年前,人類祖先為什麼從樹上下來到陸地上生活?
    人類祖先人類最早可以追溯到300萬年前的猿人,比如號稱「人類之母」的露西少女古人類化石,就生活在距今320萬年以前的非洲,露西少女的骨架已經有直立行走的特徵。更早之前的人類祖先只能稱作「古猿」,確切地說古猿已經不是人了,更早些的古猿,生活在原始森林當中,那時候非洲大部分地區都是森林,人類的祖先就生活在這裡,古猿的形態就類似現在的大猩猩,他們利用強有力的四肢在樹上活動,躲避大型食肉動物的攻擊。比如有一類古猿稱作「森林古猿」,生活在距今2000萬~500萬年前。
  • 人類的直系祖先到底是誰?
    說起人類的起源,通過現代研究,我們得知大約在1000萬年之前,因為地球板塊運動的原因,東非大峽谷出現了,導致原本非洲茂密的熱帶雨林逐漸消失,開始變成草原。不過,在猿類朝著現代人類進化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的分支人種,很多與我們之間都存在著生殖隔離,簡單來說,就是這些分支人種大多不是人類的祖先,只有大約誕生於30萬年前的智人,才可以算得上是現代人類的直系祖先。
  • 陝西奇女子:學十多種動物爬行,能做幾百個伏地挺身
    (做有態度的自媒體,歡迎大家關注、評論,謝謝)在旁人看來,無論是熟悉的還是陌生的,陝西省西安市的查道茹都算是個奇女子。查道茹說,主要是前期自己腰椎間盤突出,怎麼也治不好,每周都需要去按摩。有一次去做按摩的過程中,聽說爬行能夠緩解腰椎間盤突出。於是突發奇想,乾脆就學學各種動物爬行,試一試效果。這一試,查女士就停不下來了。
  • 陳赫在做伏地挺身的時候,誰注意鹿晗幹了什麼?暴露他不為人知的一面
    他們三個的社交平臺頭像也是對方,網友們看到這裡也是直呼:這種友情太難得了!然而在最新一期《哈哈哈哈哈》中,小編卻發現了陳赫和鹿晗的真正關係,更是發現了鹿晗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當網友得知是什麼後,紛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東西。相信看過節目的小夥伴都知道在最新一期節目中,鄧超有了一個「超能力」,只要他說普通話,那麼他就可以指定一個嘉賓做五個伏地挺身。
  • 人類起源為什麼在非洲,而不是中國?難道非洲人是中國人的祖先?
    當然這種說法只是迷信之說,可出乎意料的是在科學界中卻興起了一門新興學科分子人類學,而且確認了「夏娃」是存在的。這到底是一門什麼樣的學科呢?簡單來說分子人類學科是專門用來研究人類DNA的問題,並且能通過DNA來尋找人類的起源。「夏娃」理論,早在上世紀就被科學家們提出來的,科學家們所指的「夏娃」是一位非洲女性祖先,它是人類起源的祖先,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們人類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都是親戚。
  • 人類的祖先究竟是誰?科學家提到一種生物,至今爭議不斷
    關於人類的起源,一直都眾說紛壇、爭議不斷。如今主流的觀點是人類由南方古猿進化而來,而一些反對進化論的人則認為,人類並不屬於地球,大約在80萬年之前,由外星文明改良基因,才出現在地球之上,與猿類沒有任何的關係。
  • 世界上最搞笑的公交車,做伏地挺身式的公交車
    藝術家們的腦洞總是讓人稱奇,他們不僅感想還敢做,創作的一些奇特作品讓許多人都稱奇不已。比如今天介紹的一輛紅色公交車,它被稱作世界上最奇葩的公交車,它的造型就好像是在做伏地挺身一般。這輛公交車是捷克著名藝術家David Cerny設計的。
  • 哺乳類動物的祖先是誰?與人類的出現有哪些關係?
    地球上生物形式多種多樣,在數十億年的進化中,地球上的生命從無到有,再經歷了5億多年之前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各類複雜的生命形式也開始爭相出現,並且成功進化到了今天,可以說,地球生命的演化從來都不簡單,而且其中環環相扣,少了任何一個環節,都可以導致很多物種無法在正確的時間出現。
  • 5億年前人類最古老的祖先原來是它
    那麼你是否知道,人體構造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由低等生命逐步創造出來的。5億年前人類最古老的祖先不是猿猴而是它!出品:"格致論道講壇"公眾號(ID:SELFtalks)以下內容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進化古生物學家舒德幹演講實錄:非常榮幸有機會分享多年來學習達爾文進化論、做科學研究的一些心得體會。
  • 檢驗自己是不是真男人,做伏地挺身就夠了!你能做多少個?
    伏地挺身這個動作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是一種生活中最常見的運動。伏地挺身不需要藉助健身器械,不用去健身房,徒手就能完成。雖然伏地挺身看起來比較簡單,但是,能堅持做幾個的人不會很多。
  • 他們復原了380萬年前人類祖先的臉!我們離找到人類直系祖宗又近了一步?
    嗯,很多人或許都能看出來,這是一張已經初具人類特徵,卻又帶著一些古猿特徵的臉,他,就是迄今為止被復原的最古老的人類祖先面孔,代號是MRD,被稱為「湖畔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anamensis)。
  • 人類起源學說最大的騙局?存在100多年,3億年前我們真是一條魚?
    通過這句話似乎很好地闡述了物種之間的差異,或者說在某種意義上,人類比魚兒要優越要聰明,至少人類有理想。人類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高姿態,是因為我們相信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按照達爾文的說法,人類和大猩猩的祖先是相同的,我們都是從古猿進化而來的。
  • 人類簡史:北京猿人是中國人的祖先嗎?
    在中國境內,發現最古老的人類是巫山人,距今204百萬年。比較近的北京猿人距今也有50萬年了。而中國進入文明時代,只有五六千年。那麼我們會是北京猿人的後代嗎?分子遺傳學通過已發現人類化石的基因檢測,很遺憾地告訴我們,不僅僅就是北京人,就連之前的元謀人、藍田人都不是現代中國人的直系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