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大半生都在遊山玩水,不用工作,靠什麼來維持生計呢?

2021-01-21 尚宮女史

提到大唐的詩歌,繞不開的一個人物就是李白,他「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大唐因為有他的身影而變得更加動人,他為我們留下了那麼多瑰麗詩篇,但其實,大唐對李白並不友好。

他的一生是相當坎坷的,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無法在官場上立足,而他同時又對官場很是執著,很想成就一番事業,只有有的時候沒有機會,有的時候機會握不住,總之,他在官場上是很失敗的。

而另一方面,李白又因為無法得到重要而總是在路上,他熱愛大唐的秀麗江山,所以遍訪名山大川,有時候也尋仙問道,他的一生似乎都在遊山玩水,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大江南北都有他的足跡,他是真正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代表,也正是因為這樣,他的詩才格外的動人。

這裡就有一個問題了,我們知道,旅遊是相當費錢的,而李白在大唐又幾乎是沒有工作的,而且他還很是豪爽,那麼,他的錢是從哪裡來的呢?他如何維持生計呢?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點,李白家境殷實。當然這錢不是他賺的,是他的父親和祖上攢下的家業。關於李白的家世,不僅在後世看來是一個迷,即便是在大唐也是一個迷,他的真正身份一直諱莫如深,其中有兩種說法比較流行,一種是涼武昭王暠九世孫,這是李白族叔李陽冰在《草堂集序》中提到的。

我們知道,李淵是涼武昭王暠的七世孫,所以這樣看來,李白和李唐王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李白是李建成的後代,這更就是說明李白是李唐宗室了,當然還有別的說法。

不過無論怎麼說,李白的家世應當是相當不錯的,且家底豐厚。李白五歲開始啟蒙讀書,十五歲就在家鄉小有名氣,漸漸開始在川蜀遊歷,後來更是大江南北的遊歷,這些都不是一般的家境能夠負擔得起的。

我們從李白花錢大手大腳這件事上也能看出他自小是不缺錢花的。他在寫給裴長史的《上安州裴長史書》中說:

」曩昔東遊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

一年就花掉了三十餘萬,而且這些錢並不都是花在李白自己身上,而是大部分都接濟了落魄的文人、學子。李白的性格中有遊俠的特質,四處遊歷,樂善好施。

第二點,李白的嶽父家家底豐厚。李白的第一個妻子是故宰相許圉師的孫女,他和許氏成婚後,曾很長一段時間居住在安陸,他曾數次拜謁裴長史,但後來裴長史不願意再見他,於是他開始為前往長安做準備。

後來許氏去世,李白的繼室是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兩人婚後感情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宗氏也喜歡道家的東西,因此和李白很能談得來,後來李白在安史之亂中犯了點錯下了獄,宗氏積極奔走相救。

我們看,無論是第一任妻子還是繼室,家世都是相當不錯的,家中資財自然也少不到哪裡去,有這樣的嶽父,李白很多時候根本不缺錢花。

第三點,李白自己也賺錢。李白雖然沒有正兒八經上過班,就算是跟在唐玄宗李隆基身邊供奉翰林的時間也不長,但畢竟是有點工作經歷的,唐玄宗沒少給李白賞賜,讓李白離開的時候也賜了黃金,這些很夠李白花一陣子的,而且李白還時不時得到一些人的賞識,做做幕僚,也能攢點銀子。

還有就是潤筆費,我們知道,李白文採斐然,出口成章,下筆則一氣呵成。自然就能依靠這個賺點潤筆費,按現在來說就是稿費,比如撰寫碑文、墓志銘,寫寫文章什麼的,都能賺不少錢,唐朝時期的文人靠潤筆費發家致富的不少。

比如和李白有過交往的大唐書法家李邕擅長寫碑頌,「前後所制,凡數百首,受納饋遺,亦至鉅萬。」

再比如韓愈曾作《平淮西碑》,過後韓宏給了韓愈五百匹絹,如果現在算起來的話,得有二十萬左右,等等。唐朝時期的潤筆很流行,作為知名的大詩人,李白自然不可能沒有潤筆費。

第四點,朋友接濟。雖然李白家裡有錢,嶽父家裡也有錢,他自己也能賺錢,但他花錢大手大腳,又到處遊歷,結交朋友,樂善好施,自然就會有錢花完了的時候,這個時候怎麼辦呢?

朋友接濟,這個朋友的範圍很寬泛,有的就是每到一地的一些知名人物,李白去拜訪他們,他們也喜歡和李白結交,自然捨得花錢,李白住一陣子的花費完全不用自己操心。

再者就是好朋友,比如汪倫,汪倫曾讓李白住進他家,好吃好喝伺候著,李白臨走的時候,汪倫還送了不少的好東西。李白自己有錢的時候會接濟落魄的學子、文人,而李白落魄了,也有願意接濟李白的。

他還有一個關係比較不錯的族叔,即李陽冰,李白最後的那段日子就投奔了李陽冰。當時李陽冰是當塗縣令,李白就住在李陽冰家中,吃喝都是李陽冰負責,李白還將自己的手稿都交給了李陽冰,託他對其進行整理,這就是後來的《草堂集》。

以上四點,大抵就是李白的經濟來源,他以此維持生計,當然,有時候難免窮困潦倒,比如在他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年老,生病,窮困折磨著他,好在他有個不錯的族叔收留了他。

相關焦點

  • 據說李白大半生都在遊山玩水,不用工作,他靠什麼維持生計呢?
    所以,惹得一眾李白的鐵桿粉絲,還有很多一本正經的俗人,群起而攻之、討之、伐之、大家都一致認為,這女人不正經,很色。詩仙李白,絕對算得上詩界奇才,千百年來整個文藝界宗師級的大咖之一,他一生放飛自我,狂傲不羈。所以,就有人看不慣了,而且同時提出問題:。據說李白大半生都在遊山玩水,不用工作,他靠什麼維持生計呢?
  • 李白大半生都在遊山玩水,不用工作,他這麼有錢?為何這麼輕鬆?
    以前遊山玩水不收門票,吃的住的很便宜,看看電影裡面住店都是「老闆,來間上房」。俗話說:投對了簡歷,可以獲得一份好工作,投對了胎可以不用工作。李白雖然沒投簡歷,但他投了個好胎,他出生於一個商人世家,家裡什麼都沒有,就是有錢。碎葉城在吉爾吉斯斯坦境內。
  • 李白一生遊山玩水,沒有工作,那他是靠什麼花天酒地的生活?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李白,不愧是浪漫主義詩人,幾十年的人生試過的十分瀟灑,不是去流連於名山大川,那就是花天酒地,再來個鬥酒詩百篇。除此之外,李白一生創作了上千首詩,其中有兩百多首寫的是酒,也真真實實地反映出李白他就是一個酒鬼。不說別的,光是喝酒,就得是一大筆的開銷。更讓人氣憤的是,李白一生都沒有工作,從來沒有領過工資,什麼996、007、職場PUA,對他來說都不存在。
  • 李白大半生都在遊山玩水,沒見他工作,他到底從哪裡來的錢?
    大部分文獻都以「家世不詳」來概括李白的出身背景,實際上,自中唐以來,一直到現當代,許多學者對考證李白的家世做出了很多努力,他們從眾多歷史文獻中一點一點比較和分析,逐漸為大家還原出一個具有立體感的李白。出生在富貴之家,李白在小時候有任何願望,他父親都可以滿足他。李客早年忙於經商,沒有學到多少文化知識,所以,他對小兒子李白寄託了很大希望,從5歲開始,李客就為李白聘請了私人教師,專門來教授李白讀書識字。
  • 李白不當「打工人」,大半生都在遊山玩水,飲酒作樂,他哪來的錢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是李白超前的生活理念,一直為後代人所推崇。但是,後人一直有個問題想不通:李白不但沒工作,還總是玩說走就走的旅遊,他靠的是什麼呢?錢怎麼來的?這個問題確實硬核,但知道了真相之後,一般人也只能感嘆:巨妾做不到呀。
  • 李白一輩子都沒怎麼好好工作,他遊山玩水的錢是哪來的?
    李白作為大名鼎鼎的詩人,同時也被後人稱為詩仙,李白之所以被稱為詩仙,主要因為李白所寫的詩歌風格,飄逸瀟灑和變幻莫測,李白在詩歌方面的成就,更是千古無雙。雖然李白在詩歌上的成就十分高,但是李白在仕途上,卻是極為不順。李白的前半生,基本上就沒怎麼工作過,直到中年才走上仕途。一生大部分的時間,其實都是在遊山玩水。
  • 李白憑什麼不用工作 每天吟詩作對 遊山玩水
    在我們的印象裡,李白總是在旅遊,走遍了全國的名山大川,逛遍了大大小小的青樓妓院,一路走來,除了和朋友喝酒,就是吟詩作對,那麼問題來了,旅遊、喝酒、聚會、逛青樓,哪個不是需要錢的,李白不用工作哪裡來的那麼多錢,來支持他呢?這要從李白的家庭說起,他家是商人,據說當時他的家裡好稱「四川首富」。作為富二代的他,自然不用工作,也吃穿不愁。
  • 李白一輩子沒什么正經工作,卻遊山玩水非常自在,錢是從哪來的?
    和很多詩人屢遭貶謫不同,李白似乎更像是自己隨性的生活,官職俸祿都成為他隨意丟棄的身外之物,一輩子沒什么正經工作的李白是遊山玩水交朋友的忠實踐行者。李白似乎一直在遊山玩水,給各個朋友寫詩篇,歌頌友誼歌頌大好河山。
  • 李白一輩子沒怎麼工作過,整日遊山玩水,他的錢從哪來?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靠才華,這句話說的就是李白,李白一生能夠瀟灑隨性的遊山玩水,都是因為有人願意為李白的才華買單,或者說,他遇到了獨一無二的時代——盛唐。李白一生中,有正式工作的時間只有區區兩年,他的確沒怎麼工作過。唐朝入仕主要靠科舉,李白因為家世複雜,無法參加科舉,所以,通過正規渠道邁入仕途的這條路被徹底堵死。
  • 歷史上真實的李白:沒有工作卻能遊山玩水,他的錢從哪來的?
    可是在古代的時候,古人的思想其實比我們更加開放,相比起來,他們過得也隨心所欲,就比如我們的唐朝大詩人李白。據記載,李白一輩子只上了兩年的班,其他時候都是「無業游民」的狀態,一個正式的工作也沒有,但是他卻整天的遊山玩水,卻一共寫出了1010首詩。實在是讓人疑惑不解。
  • 李白一生很少工作,大部分時間都在遊山玩水,錢從哪裡來?
    那麼問題來了,李白出遊的錢的從哪裡來,要知道人家杜甫後來四處給人家當幕僚,好歹有份兒工作,而李白這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沒上過什麼班,他哪裡來的錢出去旅遊? 關於李白的收入問題,其實要分時間段來看。年輕時候的李白,自然是和杜甫一樣,依靠家裡接濟。關於李白的家世背景,歷史上的記載其實比較模糊,即使是李白自己,也很少談及。
  • 李白一生遊山玩水,又不工作,那他的錢是從哪來的?你可能想不到
    說起李白,我們大多數人對他的印象基本上就四個字——放蕩不羈。也的確,歷史上的李白確實是一個放蕩不羈愛自由的人,他的一生基本上都在遊山玩水,工作的時間加起來也只有短短的三年而已。那麼問題來,李白一生遊山玩水,又不工作,收入微薄的他,哪有這麼多錢呢?你可能想不到!首先來說,李白家境富裕。據說他「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李白從小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因而家境一定不會太差。
  • 這麼多緬甸姑娘定居昆明,不會中文的她們靠做什麼工作維持生計?
    這麼多緬甸姑娘定居昆明,不會中文的她們靠做什麼工作維持生計?現在,隨著我們中華的快速發展,很多外國人對我們中國的發展有非常深刻的見解,很多外國人來中國打工。這麼多的緬甸姑娘定居在昆明,不會中文的她們要做什麼工作養活自己呢?
  • 詩仙李白一輩子不工作,總在遊山玩水,他的錢是從哪來的?
    前些年,職場上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句話:「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一些人在工作多年後,不願再受工作束縛,遂決定離職,四處遊山玩水,度過自己美好的一生。但這種理想的生活,只適合實現財富自由的人。如果是一個普通打工仔,那遲早得為柴米油鹽返回來上班。
  • 李白一生沒怎麼工作過,整日遊山玩水,他的錢從哪兒來?
    文 | 王呈祥書友提問:李白一生沒怎麼工作過,整日遊山玩水,他的錢從哪兒來?說實話,我也很好奇。據文獻記載,李白一生僅在翰林院工作過兩年,其餘時間基本都在遊山玩水。按理講,即便兩年的工作積蓄再怎麼多,也不至於滿足一輩子的開銷吧,那麼他的錢到底都哪來的呢?
  • 李白大半生遊山玩水,不愁沒錢花,他的錢主要從哪來?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李杜」。他天生驕傲自負,非常具有人格魅力,許多人喜歡他獨立豪放的氣度。李白也充分體現了盛唐時期文人墨客的風骨。李白追名逐利卻收效甚微,他仕途不順,常常借酒澆愁打發時間。其實李白還有一個隱藏身份,那就是「大唐第一無業游民」。李白的仕途只有短短幾年,卻遊山玩水。
  • 中國遊客去越南,看到農村姑娘的真實生活,她們靠什麼維持生計?
    中國遊客去越南,看到農村姑娘的真實生活,她們靠什麼維持生計?在東南亞旅行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知道當地人的經濟來源。為什麼呢,因為旅遊的收入不是那麼穩定。有中國人去越南旅遊,看了越南農村婦女的實際生活,她們到底靠什麼生活?答案很簡單。
  • 李白連個正式工作都沒有,卻整天遊山玩水,他哪來的那麼多閒錢?
    可是,唐朝大詩人李白,一輩子只上了兩年班,此後大半生連個正式工作都沒有,可是他卻整天遊山玩水,哪來那麼多閒錢呢?在二十五歲那一年,李白離開蜀地,「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他的一生中遊遍了大江南北,在全國各地都留下了壯麗的詩篇。那麼,李白這一路上的旅途花費又是從哪裡來的呢?畢竟他在唐玄宗那滿打滿算也就幹了兩年的時間,況且唐朝時期寫詩作賦也沒有稿酬收入。說起來,李白雖然一生中幾乎沒有過正式工作,但是他卻從來不用為錢財擔心。李白的錢財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
  • 李白一輩子沒怎麼工作過,整天遊山玩水,錢從哪兒來的?
    本文已獲授權來源:新經典(ID:Thinkingdom)作者:六神磊磊
  • 在越南海邊,很多年輕姑娘在這做生意,她們靠什麼維持生計?
    在越南海邊,很多年輕姑娘在這做生意,她們靠什麼維持生計?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的聯繫,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但大家都有意義的旅行選擇方式放鬆,人們選擇的消費較低的國家,因此,受到了東南亞國家被更多的人喜愛,特別是物價低的越南,那麼來到越南海邊,很多年輕女孩在這做生意,她們到底靠什麼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