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博物館舉行"文苑擷珍——安徽省文物總店典藏文物展" 140件...

2020-12-19 安徽網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今天從宣城市博物館了解到,該館正在舉行"文苑擷珍——安徽省文物總店典藏文物展"。展覽精選了140件(套)文物珍品展示,從先秦到明清,既有精雕細琢的玲瓏玉器,造型精美的瓷珍至寶,又有種類繁多的精巧銅器,有的是首次對外展出。宣城市民可以到博物館參觀。

春節假期,宣城市博物館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初七閉館,正月初二至初六都正常免費開放。當天進館參觀的前10名觀眾還可獲得文創紀念品。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 曹慶

相關焦點

  • 「讓文物活起來」140件小邾國文物亮相山東博物館
    中國山東網10月12日訊 (記者 馬文文) 2018年10月12日至2018年12月31日,《大君有命 開國承家——小邾國歷史文化展》將在山東博物館3樓19號展廳展出。本次展覽由山東博物館、棗莊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共展出包括棗莊市博物館、山東博物館以及大韓村、橫嶺埠出土文物共計140件套。此次展覽是山東古國系列展的第二個展覽,是山東博物館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讓文物活起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追尋厚重齊魯文化根脈的又一次探索。
  • 周末到雲南省文物總店免費鑑寶 參與名家拍賣
    雲南網訊(記者 李熙臨)記者從雲南省文物總店有限公司獲悉,新年伊始,雲南省文物總店有限公司將在近期舉辦精彩紛呈的系列文博活動,其中包括「雲翰大觀」雲南歷代書畫名家作品專場拍賣會及「家有寶物」免費鑑寶活動。
  • 「讓文物活起來—故宮文創作品展」在東京舉行
    數字多寶閣的虛擬實境技術演示牆(許永新 攝)人民網東京5月10日電(許永新 吳穎)10日下午,「讓文物活起來—故宮文創作品展」在東京新大谷酒店舉行。本次展覽帶來了故宮博物院多寶閣中49件數位化展品,還有60多件文創產品。
  • 「銘心擷珍——卡達阿勒薩尼收藏展」亮相故宮
    4月17日,「銘心擷珍——卡達阿勒薩尼收藏展」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開幕。此次展覽共設「瑰麗梵星:印度高級珠寶展」和「藝術珍品展」兩大部分,呈現了卡達王室成員謝赫·哈馬德·本·阿卜杜拉·阿勒薩尼收藏的數百件珠寶傑作和藝術珍品。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這是展覽上展出的珠寶(4月17日攝)。4月17日,「銘心擷珍——卡達阿勒薩尼收藏展」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開幕。
  •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 多件國寶級文物展出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 多件國寶級文物展出 2020-12-02 17:11: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書法、繪畫、古籍、碑帖拓片……「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 140件小邾國文物亮相山東博物館 揭千年古國神秘面紗
    《大君有命 開國承家——小邾國歷史文化展》12日在山東博物館開展。圖為媒體見面會現場。 趙曉 攝中新網濟南10月12日電(趙曉)《大君有命 開國承家——小邾國歷史文化展》12日在山東博物館開展。該展覽共展出包括棗莊市博物館、山東博物館選出文物以及棗莊大韓村、橫嶺埠出土文物共計140件(套)。記者當天在現場採訪獲悉,邾國是中國周代著名的東方古國之一,分立為邾國、小邾國和濫國,史學界稱為「邾分三國」。其中,小邾國又稱國,是西周晚期至戰國時期地處齊、魯、宋、楚等大國之間的一個諸侯國。圖為考古專家在現場向媒體介紹展出的文物。
  • 臺灣世界宗教博物館展出南傳佛教典藏文物
    2018年11月9日至2019年4月21日,臺灣世界宗教博物館舉辦「深河遠流—南傳佛教文化特展」。(圖片來源:世界宗教博物館提供)「深河遠流——南傳佛教文化特展」展出60餘件佛像、民間神靈雕像等。(圖片來源:世界宗教博物館提供)
  • 官方認證的安徽省十家最美博物館,你打卡了嗎?
    這些博物館作為當地的文化地標,有著美觀的建築造型,展館風貌也給大眾帶來了視覺美感,成為當地一道靚麗的文旅風景線。安徽博物院安徽博物院成立於1956年,是當時全國四大樣板館之一,是安徽省唯一一家集自然、歷史、社教為一體的省級綜合類博物館,2010年更名為安徽博物院。
  • 防疫不出門,看安徽省博物院精品文物之唐宋篇
    正是防疫的關鍵時刻,全國各大博物館閉館應戰。合拍君推出江淮文物系列稿件,直接通過圖片帶大家,在家也能看館!這是系列的第三篇,本期作品來源於安徽博物院《安徽文明史陳列》、《江淮擷珍》兩個展覽,精選了16件珍寶,在此展示,希望你喜歡!
  • 韓國國寶金冠等320餘件文物首次亮相中國(圖)
    「韓國國立慶州博物館文物精品展」現場。 記者 田進 攝圖為「韓國國立慶州博物館文物精品展」現場。 記者 田進 攝圖為「韓國國立慶州博物館文物精品展」現場。 記者 田進 攝   中新網西安9月25日電(記者田進)「韓國國立慶州博物館文物精品展」25日在陝西歷史博物館開幕,韓國國寶金冠、天馬圖等70種327件文物精品集體亮相。有關人士稱,這是韓國國寶金冠首次在中國大陸展出。
  • 深圳博物館重啟文物大展
    近日,深圳博物館聯合浙江省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蘇州博物館、湖州市博物館舉辦的「東南多勝事——雷峰塔與吳越國佛教藝術展」正式啟幕,這也是深圳博物館疫情後重啟迎來的首個文物大展,將持續至10月11日。本次展覽是深圳博物館慶祝特區40建立周年的獻禮之一,也是深博「中國佛教藝術」特展系列的又一重要項目。
  • 探秘大英博物館珍貴文物展的「國寶」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開展     據悉,該展已經在日本、阿聯、中國臺灣、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多家博物館展出,成為近年來國際博物館界的熱門話題。中國大陸是「大英展」世界巡迴展覽的重要一站,在國家博物館展出至5月31日後,該展還將移師上海博物館。
  • 16件衢州博物館館藏文物赴臺展覽
    衢州市博物館館藏的15組16件文物將赴臺展出,展覽時間將近3個月,展覽地點在臺北故宮博物院。    早在今年6月,浙江省博物館就「出借」62件浙江珍貴文物與臺灣廣達文教基金會在臺北籤署協議,浙江的珍貴文物將亮相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行的「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特展」。展覽時間從10月8日至12月26日。
  • 「八代帝居——故宮養心殿文物展」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
    原標題:「八代帝居——故宮養心殿文物展」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 6月28日,「八代帝居——故宮養心殿文物展」開幕典禮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通過殿內陳設和皇室用器呈現養心殿在清朝歷史的地位和意義。
  • 雲南省博物館60周年館藏珍寶展 展出文物154件
    戰國時期的牛虎銅案、西漢時期的鎏金騎士、宋代純金鑄造的佛像、現今存世不足10件的北宋名家郭熙作品之一的《溪山行旅圖軸》,還有黃公望、唐伯虎等名家真跡等館藏文物……12月1日至28日,雲南省博物館適逢建館60周年之際,推出「春秋——慶祝雲南省博物館建館60周年館藏珍寶展」,展出文物達154件,其中涵蓋青銅器、民族文物、宗教文物、陶瓷器
  • 【文物捐贈】孫益民先生向臨洮縣博物館捐贈文物58件
    12月26日,我縣在博物館隆重舉行「物歸其所——孫益民先生文物捐贈儀式」,原臨洮師範教師孫益民先生作為戰國秦長城西起首的主要發現者,將自己發掘收藏的骨質箭頭、鎧甲片、秦磚瓦、瓦當、灰陶罐、秦斧、秦劍、箭鏃等文物共計58件捐贈給縣博物館
  • 327件新羅文物首次亮相西安 "國寶"金冠受關注
    9月25日,「紀念友好交流十周年——韓國國立慶州博物館文物精品展」在陝西歷史博物館開幕,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展出,這也是韓國慶州文物首次在我國展出。展覽展出以天馬冢出土的天馬圖、金冠、金腰帶為首的70種327件新羅文物,均是韓國國立慶州博物館館藏的文物精品,其中包含韓國文物委員會指定的國寶3件、寶物5件,美輪美奐,極其精彩,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並且均為首次在中國展出。
  • 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公布,安徽省上榜19家,有一家開館僅一年
    為了能夠更好的更專業了解某一領域的發展史,博物館的內容也有很詳細的分類,一般分為美術館、歷史博物館、人類學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博物館、地區性博物館及特別專題博物館等。博物館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對館藏物品分類管理,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築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
  • 濱州文物蟬冠菩薩像驚豔亮相國家博物館
    這尊菩薩像被譽為「東方維納斯」,曾在國外流浪14年,最終回歸祖國入藏山東省博物館,是此次全省惟一入展文物。眼下,由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主辦的「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在這些展出的文物中,作為山東省惟一參展的文物,濱州博興文物蟬冠菩薩像十分吸人眼球。
  •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27件寶貝在沙特展出 一級文物3件
    元代伊斯蘭教奈納·穆罕默德墓碑石的拓片  為進一步推動中沙兩國文化交流,由中國國家文物局、沙特旅遊及民族遺產總機構主辦,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承辦的「華夏瑰寶」展,將於9月13日至11月23日在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得國家博物館展出,國內13家文博機構將聯合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