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1
江頭村
「百年清官村」古村至今完整保存著明清兩代時期的建築格局,村落青磚灰瓦,木質構架。房宇高大,鱗次櫛比,屋簷層疊,古樸典雅。全村有180餘座房舍,600多間清一色的明清古民居。明清兩代該村人才輩出,燦如繁星,在鄉試、會試、殿試中榜上有名,先後有百餘人考中秀才,160多人出仕,受皇朝誥封30餘人。
關於景點
江頭村位於廣西桂林市靈川縣九屋鎮。已有800多年建村歷史的靈川縣九屋鎮江頭村,是年代久遠、擁有文化積澱深厚的古村落。現有180餘座620多間磚瓦結構民居,其中60%以上屬明清時代建築。該村至今仍保存有門第匾額和皇帝誥封掛匾200多塊,在這裡可以看到清代奇特的「閨女樓」、「公子床」、「秀才街」、「舉人巷」,以及明代村民為防禦敵人進攻而有意構造的「迷宮」巷道。
據史料記載,明清兩代該村人才輩出,燦如繁星,在鄉試、會試、殿試中榜上有名,先後有百餘人考中秀才,160多人出仕,受皇朝誥封30餘人。出仕者擔任的職務上至代理兩江總督、布政使、按察史,下至知縣、縣令,任職地方北到黑龍江、遼寧,南抵廣東、雲南,東有江蘇、山東,西至四川、西藏,中達河南、湖北,遍及全國。
TOP 2
舊縣村
「明清古莊園」現存的古民居多為清代建造,古建築共計44座。村落街道布局合理,民舍住宅多為晚清風格,具有官宦人家的氣勢,氣派大方。普通民居多為黃色夯土牆面,在地面青條石灰白石塊的映襯下顯得特別幽雅迷人。
關於景點
舊縣村位於廣西桂林市陽朔縣白沙鎮。舊縣村原名仙桂村,唐武德4年曾做為從陽朔分置出來的歸義縣縣城,為了紀念這段歷史,後人將村子改名為舊縣。始建於1400多年前,北面群山環抱,山勢連綿起伏。村莊在鳳冠山下,面向素有「小灕江」之稱的遇龍河,村前沃野平疇,稻田逐浪。阡陌之間,立著44座傳統古民居,它們彼此院院相通、戶戶相連,院中有院、門中有門,佔地面積約5400多平方米。遠遠看去,這一大片古老宅院氣勢恢宏。
時間融入建築,歲月記錄文明。走在舊縣村的青石板路上沿途尋訪,聳峙的馬頭牆、精緻的雕梁畫棟、起伏的青磚瓦片,恍若翻開一沓沓厚重的歷史書卷,舊味古意濃鬱。在這裡,每個院落都是規整的長方形,宅院居中者大門正向朝外,兩側宅院則大門朝裡,大門、後門、旁門、側門彼此照應,院與院排列緊湊,錯落有致。與桂北地區普遍低矮的古民居相比,這片建築群頗具明清封閉式莊園的風格。
TOP 3
榜上村
「百福古驛站」明洪武八年(公元1376年),黃岡四品戰將陳俊,隨靖江王護駕至桂林,靖江王平息桂林周邊戰亂,為保靈渠水運動脈安全,陳俊受命屯兵駐守漠川,紮營湘桂古道上的蓮花村,後成為繁華的古道驛站。村中有古宅60餘座,座座仍住著人家。古宅多為兩進三開、四合院格局,傳承了中國傳統古民居的建築風格。
關於景點
榜上村位於廣西桂林市興安縣漠川鄉。現已成為漠川鄉政府駐地,是一個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榜上村原名蓮花村,先祖陳俊,湖北黃岡人,四品戰將銜,於明朝洪武八年(公元1376年),隨靖江王護駕至桂林,靖江王平息桂林周邊戰亂,為保靈渠水運動脈安全,陳俊受命屯兵駐守漠川,紮營湘桂古道上的蓮花村,後成為繁華的古道驛站。
戶外旅行防曬必不可少,這款防曬效果不錯,喜歡的可以看看。
TOP 4
月嶺村
「石雕博物館」全村隨處可見石雕、石刻,各院圍牆道路均用石圍石砌。最顯著的標誌物是建於村口田野的一組古建築,最醒目的是建於清道光十四至十九年「孝義可風」貞孝牌坊。該牌坊以石灰巖構築,為四柱三間,四柱位於石礎之上,平面一字型,立面近品字形。額間銘刻唐門史氏節教懿事。有「蓮花呈祥」,「八仙過海」,「雙龍戲珠」、「雙獅奪球」的圖樣。
關於景點
月嶺村位於廣西桂林市灌陽縣文市鎮。月嶺古民居始建於明末清初,至今保存完善,是具有中原楚國風貌和和格調的建築群,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進士舉人,寶貴榮華,曾土地上齊黃關觀音閣,下至全州紅水河。「月嶺」又名「望月嶺」,三面環山一面開闊,山中古木蒼遒,春夏蔥鬱秋冬爛漫;前面開闊處有黑白兩座寶塔,其中左邊漢白玉寶塔在文革時毀壞;古村右上方位有三個集山林水而成的大塘,名「古蹟塘」,有大魚可垂釣,有三米大渠依田而下,直入白駒巖巖洞裡。
TOP 5
秀水狀元村
「千年狀元村」秀水村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狀元樓、進士屋、雕花石鼓、石門檻、古門樓、古戲臺及宗族祠堂、花街石路等古建築古物古蹟,有「宋元明清古民居露天博物館」之稱;歷史曾設有商貿交易區、四所書院,曾出過一個宋代狀元、歷代26個進士和27個舉人,是名副其實的「狀元村」。
關於景點
秀水狀元村位於廣西賀州市富川縣。距縣城30公裡。該村在通往湖南江永縣桃川鎮與廣西恭城縣的富桃公路邊,景區前接桂東及粵港澳臺旅遊黃金線,後靠桂林、陽朔旅遊大圈,平坦寬闊的旅遊公路貫穿其中。村境之內有「三江湧浪」、「靈山石寶」、「眠兔藏煙」、「天然玉鑑」、「青龍捲霧」、「螯岫仙巖」、「大鵬展翅」和「化鯉排雲」等八大景觀,故有「小桂林」之美稱。
TOP 6
大蘆古村
「楹聯第一村」大蘆村以古建築、古文化、古樹(俗稱「三古」)而聞名,具有民宅建築古老、文化內容豐富、古樹參天、生態環境良好四個特點。大蘆村勞氏古宅共有九個群落,分別建於明清兩代,建築面積達22萬多平方米。這些古建築群以山形地勢為依靠,屋面及周圍的池塘以荔枝樹環繞,遠眺依山傍水,翠綠相間,從高而下層次分明,古樸雄渾、氣勢磅礴;屋內構建獨特,曲折迴環,並保留很多文化文物遺產,經專家論證,具有相當高的考古和文化藝術鑑賞價值。
關於景點
大蘆古村位於廣西欽州市靈山縣。國家4A旅遊景區。它以「三古」(古宅、古樹、古楹聯)聞名於世,具有典型的明、清時期嶺南建築風格,共有九個古建築群,是廣西目前發現規模最大、保護最完整的古代建築群。正因為大蘆古村文化生態旅遊區的歷史民俗文化底蘊和自然風光有機交融,成為休閒旅遊、暢享嶺南民俗文化的理想好去處,也成為眾多攝影愛好者攝影的天堂與各級影視媒體拍攝基地。2015年12月10日-22日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地理·中國》更是到該村拍攝專題節目《古宅奇樓》。
TOP 7
古漁村
「灕江總統村」古漁村前灕江環繞,村後奇峰雄起。是典型的華夏嶺南文化古村,已有近500年歷史,因98年美國總統柯林頓的造訪而盛名遠揚。漁村歷代名人雅士常來造訪。清光緒年間康有為到桂林開展改良運動,親臨漁村傳播維新變法思想;民國初年,孫中山北伐時曾與胡漢民等文臣武將造訪,與當地賢達暢談交流北伐大計;1998年7月2日,美國總統柯林頓率訪華代表團一行考察了漁村的古老文化和生態環境保護情況。
關於景點
古漁村位於廣西桂林市陽朔縣興坪鎮,距離興坪集鎮碼頭沿灕江相去2公裡。古漁村是一個古老的村莊,有著不平凡的光輝一頁,從明朝萬曆年間,興坪漁村到現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經過明朝與清朝戰爭、中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文化大革命,這個村莊依然保存完整,實屬不易。奇山異水吸引著許多的中外名人到此一遊。比如1998年7月,時任美國總統的柯林頓遊覽灕江併到興坪漁村訪問,激起了不少中外遊客慕名前往,追尋總統的足跡。
TOP 8
福溪村
「唐宋古瑤寨」整個福溪村由長達兩裡路的大青石板街連貫著,青石板街兩側均由長方形青石板縱行的鑲嵌著,這在當時是無法想像的;石板街中間或旁邊很多處有天然石,當地人稱之為生根石,石頭均沒有被鑿過。石板街道兩旁的民房為唐宋時代結構的紅磚青瓦的老式建築,部分青石臺階步步登高,古舊木門層層深進。村中原先有二十四座廟宇,二十四座戲臺,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是村旁邊的百柱廟。百柱廟是由120根木柱採用穿孔式和抬梁式結構建造的古代寺廟,始建於明永樂11年。是為記念後唐末年馬楚大王剿滅匪寇的功德而建,亦稱馬楚大王廟(馬殷廟)。據專家考證,這座廟宇比真武閣還「年長」163年。
關於景點
福溪村位於廣西賀州市富川縣朝東鎮,距富川縣城40千米,距賀州市100千米。富川福溪村景區屬歷史文化類人文風景旅遊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村。這裡的文化底蘊十分豐厚,有宋代理學鼻祖周敦頤的講學堂及其後裔居住的民居,諸多的建築、石雕、石藝之中均可反映出宋代文化與傳統工藝的特徵。有雕梁畫棟的宗族門樓十三座,有古香古色的及古代民古宅一批。
TOP 9
留公村
「商賈古渡口」留公村已有350多年的歷史。在陸路交通不發達的過去,各類貨物流通只能依靠灕江水路實現。因此,留公村在舊時曾經是商賈雲集,商品交流的集散地。鬥換星移,如今留公古渡尚存。而留公村過去的繁華只能在古建築班駁的磚牆上找到印記。 這裡的房屋挑簷出閣,雕梁畫棟,極富明清遺風。
關於景點
留公村位於廣西桂林市陽朔縣灕江下遊岸邊。距今已有350多年的歷史。在陸路交通不發達的過去,各類貨物流通只能依靠灕江水路實現。因此,留公村在舊時曾經是商賈雲集,商品交流的集散地。鬥換星移,如今留公古渡尚存。而留公村過去的繁華只能在古建築班駁的磚牆上找到印記。 這裡的房屋挑簷出閣,雕梁畫棟,極富明清遺風。北伐戰爭時,孫中山先生率師溯江而上,看見留公建築,曾泊舟觀賞。
TOP 10
高山村
「古民居宗祠」高山村始建於明朝天順年間,至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高山村民居建築群是以兩廣地區宗祠文化為主要載體的民居文化。保存著明清古宗祠13座,古民居60座,古火磚巷道9條,以及古井、古戲劇場、古石碑、古城牆等一批古建築,濃縮著濃厚的明清民俗文化底蘊。這些古建築以紹德祠、思成祠、致齊祠、聚星樓、拔謀故居、企嶺巷為典型代表,歷史文化內涵深遂,建築風格獨特;古民居布局合理,排列整齊,立面美觀。建築群內還保存有明清時代的進士匾、文魁匾、楹聯、畫像、古線裝書籍、壁畫、灰塑、木雕、雕花屏風門、龍鳳床、椅等,這些富含歷史文化內涵的古蹟,正像一部不可多得的立體史書,吸引人們去欣賞。
關於景點
明朝大地理學家,旅遊家徐霞客曾於公元1637年路經高山,被其數百棵幾人才能圍抱的參天巨松、十多棵遮天蓋地的大榕樹等自然景觀和熱情好客、無虞無詐的民風所吸引,並夜宿高山村。這在其遊記、及《鬱林州志》、《廣西史料》中均有記載,高山村內有徐霞客屐址和保存完好的古樹6棵。 其中更是有一株的根崛起在地面上,恰似祥龍龍爪,蒼勁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