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22歲,早出晚歸的泡在圖書館,啃市場營銷的書籍。外加參加近兩個月的課程培訓。
目的很明確,通過一門本科學生可以考取的資格證:營銷師。
雖然,當時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當中有一門學科是市場營銷,已經學了一年。
雖然,當時考取這個證書的時候,並不太知道考了會有啥用。
事實證明,跟著內心的興趣走,不會錯。
這麼多年來,從做銷售,到經營企業,再到做顧問,都離不開市場營銷,離不開策劃完美的營銷方案。
從理論,再到實踐,我學到了很多。
那麼,如何判斷一個好的營銷方案是否會成功?
一、什麼是營銷?
首先,我們得了解什麼是營銷。
營銷,是指企業發現或發掘準消費者需求,讓消費者了解該產品進而購買該產品的過程。
哇,這就是營銷,那我懂了。
我進了飛鶴星飛帆的奶粉,然後做7送1,顧客買了,這是營銷嗎?
我進了寶貝巴迪的衣服,春款上市,我做新品上市,惠享7.8折,這是營銷嗎?
這是銷售。
銷售從古代神話夏娃和亞當就開始了:蛇說服夏娃,夏娃說服亞當吃了禁果。
那什麼是營銷呢?
我以個人做一個對比,讓我們進一步理解什麼是營銷。
A、我是唐斌,專注運營增長,母嬰零售實戰專家,顧問費性價比很高,請讓我為您服務吧。——這是推銷。
B、我是唐斌,專注運營增長,母嬰零售實戰專家,現在是疫情特殊期間,顧問費6折起,請讓我為您服務吧。——這是促銷。
C、你不認識唐斌,但是聽朋友說起過他,評價很高。也聽過他的分享,覺得很不錯。企業有需求的時候,第一個想起他。——這是營銷。
那什麼是市場營銷?
二、什麼是市場營銷?
市場營銷,既是一種職能,又是組織為了自身及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而創造、溝通、傳播和傳遞客戶價值,為顧客、合作夥伴以及整個社會帶來經濟價值的活動、過程和體系。
是不是有點懵?
也許這樣,你會更理解。
首先,讓我們從最熟悉的4P開始說起:
1、Products,產品。
2、Pricing,價格。
3、Place,渠道。
4、Promotion,促銷。
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4P。4P是一個起點,我們再加另外一個P:Packaging,包裝。
我們開了一家母嬰店,比母嬰商品更重要的就是你的品牌包裝,你的店叫什麼品牌?這個品牌的定位是什麼?通過定位匹配對應的品牌包裝,構成了市場營銷。
然後,我們從比較熟悉的4C開始說起:
1、Customer,消費者。
2、Cost,成本。
3、Convenience,便利。
4、Communication,溝通。
4C圍繞著4個核心點:
1、把追求顧客滿意放在第一位。
2、努力降低顧客的購買成本。
3、充分注意到顧客購買過程中的便利性,而不是從企業的角度來決定銷售渠道。
4、以消費者為中心實施有效的營銷溝通。
我們是否發現,因疫情的影響,新零售工具的盛行,是不是吻合了4C的核心點?運用社群營銷、微商城和直播,為疫情當中的顧客提供便利性,以顧客為中心,追求顧客滿意,降低顧客的購買成本。
最後,我們從不太熟悉的4R開始說起:
1、Relevancy,關聯。
2、Reaction,反應。
3、Relationship,關係。
4、Reward,報酬。
這是我們常規學習的4R,應該再加一個R:Risky control,風險管控。
我們開一家母嬰店,是非常關注顧客粘性的,所以,母嬰店的店員與顧客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注重關係,注重長期互動,從而,讓顧客對我們的門店產生忠厚的感情,建立信任。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母嬰連鎖的老闆經常說,顧客購買A品牌,不是因為A品牌知名度高,而是因為顧客選擇了我們,所以選擇了A品牌。
三、學習市場營銷的意義是什麼?
對於中小型母嬰連鎖而言,品牌政策的定稿都需要CEO拍板。
那CEO分成哪幾類呢?
第一類CEO,只關注價格。他們覺得價格是最重要的,每次市場營銷方案就看保留了多少利潤,覺得市場營銷就是定價定多少,定價定好了就可以了。
第二類CEO,關注4P。他們會綜合考慮產品、價格、促銷和渠道。每次確定營銷方案,會反覆推敲,經過初稿、二稿、三稿,綜合考慮之後再定稿。
第三類CEO,不僅關注4P,還關注市場細分、目標市場選擇和定位。他們會先關注利基市場,每次營銷方案都精耕細作、精雕細琢,選擇最合適的品類和商品組合,引爆市場,樹立該連鎖品牌在該區域市場的領導地位。
第四類CEO,關注所有關鍵因子,無一處是營銷,營銷無處不在。他們關注顧客的價值,不忘初心,創造價值,傳遞價值。營銷是一切工作的開始,他們在每一場營銷方案中,關注的是利他,讓顧客獲利。該連鎖品牌在該區域市場是母嬰店的代名詞。
中小型母嬰連鎖的營銷理念,一般都是從上往下的,上行下效。
擅長市場營銷的母嬰連鎖,會研究顧客的心理,更關注顧客的需要,提供讓顧客最舒適的人貨場。
從市場營銷的角度,消費者購買心理的途徑是怎樣的呢?
我們可以親切的叫5A:
第一步、Aware,消費者對於你的產品或品牌進行了解。
第二步、Appeal,消費者被企業的價值主張所吸引。
第三步、Ask,消費者接下來會有一些問題進行諮詢。
第四步、Act,消費者產生信任,產生購買。
第五步、Act Again,消費者喜歡你的產品和服務,產生復購。
我們了解了顧客的購買心理,就會進一步研究顧客的需求。
1、顧客洞察。我們不僅要明白顧客表達的意思,給到顧客想要的商品。還需要深入思考,顧客這樣表述下其他的深層次的需求。
2、顧客預判。市場環境瞬息萬變,顧客昨天的需求、今天的需求和未來的需求會發生變化。更關注價格?更關注功能?更關注安全?更關注便捷?需要我們管理團隊進行研究和預判。
3、競爭洞察。顧客是流動性的,中國的消費者喜歡貨比三家,其他的競爭對手在做哪些行動?他們的營銷方案會不會比我們的更有吸引力?會讓顧客產生衝動性的購買嗎?
4、競爭預判。競爭對手為了搶奪消費者,會使盡十八般武藝,流通品的價格他們會不會比我們的更低?相同品類的活動力度會不會比我們更大?
5、強強聯合。消費者的心理不是想買便宜的東西,而是想佔便宜。如何能夠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與優質的異業聯盟,強強聯合,提供更多的免費優質服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學習市場營銷,就是研究消費者。
研究消費者,就是以消費者為中心。
這讓我想起了我家女兒最喜歡看的動畫片《超級飛俠》的經典臺詞:「我是樂迪,每時每刻,準時送達。」這就是以消費者為中心。
你是樂迪嗎?
最後的話
每家企業的內部情況都不一樣,會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每家企業的外部情況也不一樣,會有自己的威脅和機會。
新零售只是市場營銷的工具。
新零售盛行,鬥膽建議如下:
1、做好當下,做好自己企業的主營業務。通過社群營銷+微商城,秒殺的方式處理無利可圖的滯銷商品,讓消費者獲利。通過直播,銷售當季剛需商品和暢銷商品,充分利用廠家資源,讓消費者獲利。
2、蓄勢待發,做好自己企業的基礎管理。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新零售的利用情況,重組企業團隊,重組商品結構,重組薪酬體系。迎接機遇,為爆發式增長蓄能。
3、提倡創新,鼓勵每個崗位的微小創新。讓每個崗位的員工提升效率,獎勵每一個微小創新,推廣每一個能夠提升效率和感動消費者的舉措。
麥可·波特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叫做企業共享價值。
願未來的企業,有你,有我,共享價值,互融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