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文化由來已久,早在夏商周時期,墓葬文化就已經形成了。現如今考古界發現的遺址中,都會有很多古墓出現,在古墓中,都會出現很多陪葬品。這無疑是墓主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可是在古代的時候,出現了很多盜墓賊。
盜墓賊一般都是為了生計而選擇進行盜墓,不可否認的是,就連三國時期的曹操都進行過盜墓。當時的曹操沒有了軍餉,於是選擇了盜墓,之後賣掉這些珍寶換取錢財。更為重要的是,曹操盜墓竟然養活了軍隊三年,這足以說明古墓陪葬品眾多。
那麼曹操盜取的是誰的墓呢?這一點是存在爭議的,史學界的觀點就是曹操盜取了梁孝王劉武的墓,劉武是漢文帝劉恆嫡次子,漢景帝劉啟同母弟。從這一點來說,劉武肯定是榮華富貴於一身的。話說回來,古人也不是傻子,古墓中有很多陪葬品,這肯定會引來盜墓賊。
在這情況下,古人就考慮了被盜墓的風險。於是古人就發明了很多防盜墓的發明。積沙墓就是防止盜墓的一種,最早的積沙墓起源於戰國時期,從戰國到西漢時期,積沙墓是非常流行的。不可否認的是,積沙墓的墓主人都是地位尊貴的。
這些人非富即貴,在這樣的情況下,盜墓賊肯定是想要盜取墓中珍寶的。由此積沙墓就被發明了。現如今看來,在所有的防止盜墓的措施中,積沙墓無疑是非常有效的。2005年的時候,考古隊就發現了一處積沙墓。這個墓是東周時期的。
通過對它的考古來看,墓主人的身份地位肯定是非常高的。古墓是東周時期楚國王子的墓,從這一點來說,墓主人的地位尊貴。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古墓,墓室竟然沒有被盜,這就與積沙墓有很大的關係。考古人員發現古墓後,在墓中發現了盜墓洞20多處。
這些墓洞幾乎都是在戰國時期、北宋時期、明代以及近代時期。在這麼多的盜洞之下,墓室仍然沒有被盜取,這無疑與其中機關有很大的關係。在最開始的時候,考古人員看到這麼多盜墓洞,心都涼了一半,畢竟這麼多盜洞,墓中的文物幾乎不會剩下。
在所有的盜墓洞中,有兩處是值得一提的是。這兩處都是近代的盜墓洞,用木板搭起了三角形的巷道,直達墓內。在這兩個盜墓洞中,發現了很多飯盒、排洩物等等,也就是說,盜墓賊的衣食住行都在盜墓洞裡。只不過當時的盜墓賊沒有將墓室打開。
經過不斷的挖掘,考古人員將墓室打開。在挖掘的過程中,考古人員發現了夯土層,也就是在夯土層中,考古人員發現了更多的盜墓洞,最早的盜墓洞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看到這麼多盜墓洞,考古人員心中也犯了嘀咕,會不會此墓已經被盜空了呢?
根據當地村民的介紹來說,考古人員心中又有了一絲希望。就是夯土層之下,才是真正的墓室。可是隨著考古的不斷挖掘,墓室一直沒有挖掘到,此後考古人員甚至是產生了懷疑,這是不是一座假陵墓?後來,經過不斷的挖掘,考古人員發現墓中的流沙層竟然厚達13米。
古墓東西長15米,南北寬17米,經過一年多的挖掘,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千多件珍寶,有青銅禮器、樂器、酒器、兵器、車馬器、洗浴器等,由此來說,墓主人肯定是一位地位尊貴的人,這也證實了墓主人是楚國王子的說法。
那麼墓中的流沙層到底是幹什麼的呢?流沙層目的就是為了防盜。流沙用大火炒熱,填埋墓室,這樣流動性更強。不僅如此,在流沙層中,還有很多碎石,盜墓賊挖到流沙層的到時候,已經是命懸一線了。沙子流動會帶動石頭塌方,由此盜墓者會陷入流沙層之中。
現如今看來,假如防盜墓的措施不好的話,那麼古墓肯定會被盜。那麼楚國王子的這座墓在放到措施上是非常好的,時至今日,古墓已經被挖掘,但是墓主人仍然沒有被挖出,而是做了保護措施。不可否認的是,積沙墓確實是古代最好的防盜墓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