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王子在墓中設計一個機關,埋了13米沙子,坑苦了盜墓賊

2020-12-21 談古論金說歷史

墓葬文化由來已久,早在夏商周時期,墓葬文化就已經形成了。現如今考古界發現的遺址中,都會有很多古墓出現,在古墓中,都會出現很多陪葬品。這無疑是墓主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可是在古代的時候,出現了很多盜墓賊。

盜墓賊一般都是為了生計而選擇進行盜墓,不可否認的是,就連三國時期的曹操都進行過盜墓。當時的曹操沒有了軍餉,於是選擇了盜墓,之後賣掉這些珍寶換取錢財。更為重要的是,曹操盜墓竟然養活了軍隊三年,這足以說明古墓陪葬品眾多。

那麼曹操盜取的是誰的墓呢?這一點是存在爭議的,史學界的觀點就是曹操盜取了梁孝王劉武的墓,劉武是漢文帝劉恆嫡次子,漢景帝劉啟同母弟。從這一點來說,劉武肯定是榮華富貴於一身的。話說回來,古人也不是傻子,古墓中有很多陪葬品,這肯定會引來盜墓賊。

在這情況下,古人就考慮了被盜墓的風險。於是古人就發明了很多防盜墓的發明。積沙墓就是防止盜墓的一種,最早的積沙墓起源於戰國時期,從戰國到西漢時期,積沙墓是非常流行的。不可否認的是,積沙墓的墓主人都是地位尊貴的。

這些人非富即貴,在這樣的情況下,盜墓賊肯定是想要盜取墓中珍寶的。由此積沙墓就被發明了。現如今看來,在所有的防止盜墓的措施中,積沙墓無疑是非常有效的。2005年的時候,考古隊就發現了一處積沙墓。這個墓是東周時期的。

通過對它的考古來看,墓主人的身份地位肯定是非常高的。古墓是東周時期楚國王子的墓,從這一點來說,墓主人的地位尊貴。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古墓,墓室竟然沒有被盜,這就與積沙墓有很大的關係。考古人員發現古墓後,在墓中發現了盜墓洞20多處。

這些墓洞幾乎都是在戰國時期、北宋時期、明代以及近代時期。在這麼多的盜洞之下,墓室仍然沒有被盜取,這無疑與其中機關有很大的關係。在最開始的時候,考古人員看到這麼多盜墓洞,心都涼了一半,畢竟這麼多盜洞,墓中的文物幾乎不會剩下。

在所有的盜墓洞中,有兩處是值得一提的是。這兩處都是近代的盜墓洞,用木板搭起了三角形的巷道,直達墓內。在這兩個盜墓洞中,發現了很多飯盒、排洩物等等,也就是說,盜墓賊的衣食住行都在盜墓洞裡。只不過當時的盜墓賊沒有將墓室打開。

經過不斷的挖掘,考古人員將墓室打開。在挖掘的過程中,考古人員發現了夯土層,也就是在夯土層中,考古人員發現了更多的盜墓洞,最早的盜墓洞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看到這麼多盜墓洞,考古人員心中也犯了嘀咕,會不會此墓已經被盜空了呢?

根據當地村民的介紹來說,考古人員心中又有了一絲希望。就是夯土層之下,才是真正的墓室。可是隨著考古的不斷挖掘,墓室一直沒有挖掘到,此後考古人員甚至是產生了懷疑,這是不是一座假陵墓?後來,經過不斷的挖掘,考古人員發現墓中的流沙層竟然厚達13米。

古墓東西長15米,南北寬17米,經過一年多的挖掘,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千多件珍寶,有青銅禮器、樂器、酒器、兵器、車馬器、洗浴器等,由此來說,墓主人肯定是一位地位尊貴的人,這也證實了墓主人是楚國王子的說法。

那麼墓中的流沙層到底是幹什麼的呢?流沙層目的就是為了防盜。流沙用大火炒熱,填埋墓室,這樣流動性更強。不僅如此,在流沙層中,還有很多碎石,盜墓賊挖到流沙層的到時候,已經是命懸一線了。沙子流動會帶動石頭塌方,由此盜墓者會陷入流沙層之中。

現如今看來,假如防盜墓的措施不好的話,那麼古墓肯定會被盜。那麼楚國王子的這座墓在放到措施上是非常好的,時至今日,古墓已經被挖掘,但是墓主人仍然沒有被挖出,而是做了保護措施。不可否認的是,積沙墓確實是古代最好的防盜墓措施之一。

相關焦點

  • 河南有座2千年古墓,埋了13米沙子,專家挖掘1年才解開謎團
    在我國的河南省有1座比較特別的古墓,當地的村民傳言墓中藏有體型巨大的黃金王鼎。然而傳說中的王鼎沒有被人找到,可傳言卻依然在繼續,直到2005年考古隊進行了專門的發掘勘察後,才最終解開了其中的謎團。盜洞多達20多個,其中東漢時的盜洞就有7處,有這麼多「梁上君子前輩光臨」過就意味著這座古墓被很多人提前挖掘過,那麼墓中的文物很有可能已經流失殆盡了。所以專家們的心情似乎涼了半截,但大家仍然繼續進行著勘察工作。考古人員從當地村民了解到,這座古墓有些古怪:墓中全是沙子。
  • 馬未都:我見過最兇的墓,埋了80名盜墓賊,墓中慘狀至今難忘!
    馬未都:我見過最兇的墓,埋了80名盜墓賊,墓中慘狀至今難忘!有人說,我們的歷史就是從墳墓裡挖出來的,這句話雖然不夠嚴謹,但卻是很多人都認同的事實,因為在我國的歷史上,不管是位高權重、號令萬千的皇帝,還是家徒四壁,饑寒度日的普通人,在去世之後,都會被埋在土裡,不過地位不同,在後世所擁有的價值也會不同,比如那些生前顯赫之人,墓中大多寶物豐富,能夠挖掘的史料也就會更多。
  • 此墓是中國第一兇墓,80位盜墓賊困死墓中,墓中慘狀令人過目不忘
    從五代亂世再到近現代,這座古墓裡面到底有著什麼寶貝,吸引著眾多盜墓賊?三、流沙墓的狠辣之處通過現場勘測,專家們發現了十多個盜洞。正當專家們以為古墓被盜挖乾淨的時候,事情又出現了轉機。在距離安放棺槨的墓室附近,專家們發現了一個約七米深的斷崖。專家推測,這座古墓很可能是傳說中的「流沙墓」。
  • 埋藏2000多年古墓,設計5道防盜機關,專家:墓中有生鏽的炮彈頭
    在各種古墓群遍布華夏大地,陪葬品多不勝數的古代,盜墓賊應運而生,靠著掘人祖墳的卑鄙行當生存。為了防範這些盜墓賊的光顧,幾乎所有的陵墓都設置了防盜機關,不過由於墓主人的地位高低不同,墓葬的規制也有所不同,這直接影響了防盜環節的可靠度。
  • 漢代的反盜墓手段眾多,諸葛亮是否在劉備的墓中布下「機關」?
    有說可能因修三峽大壩而湮沒在滔滔江水中;有說或在成都;還有說也許就在四川彭山縣……等。 但不管怎樣,劉備、曹操、孫權三人的墓葬至少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成功躲過了盜墓賊。可要說劉備墓中到底安了什麼機關?也只能通過了解與其同時代的王公貴族墓以作參考。
  • 此墓主人是防盜天才,玩死了三個朝代的盜墓高手,最後專家贏了
    這些單獨的盜墓賊,不僅僅要躲避官府的追捕,同行的謀害,還要注意墓主人的手段,很多人都認為這樣太過小心謹慎了,墓主人都死了,還怕什麼?曾經有盜墓賊在光顧戰國齊桓公墓的時候,連墓室都沒有進去,僅僅挖了四丈深,就從土中冒出了一股黑煙,一隻鳥碰巧飛過,立刻掉到了地上,掙扎了幾下就死了,盜墓賊被嚇得急忙離開。
  • 中國最恐怖的古墓,80多名盜墓賊困在墓中,裡面到底啥情況?
    中國最恐怖的古墓,80多名盜墓賊困在墓中,裡面到底啥情況? 在中國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著名的人物,對於古代人來說,厚葬是一種對去世之人最大的尊重。因此有很多人貪圖墓中的寶貝,有不少人都開始了盜墓。中國有一個最恐怖的古墓,80奪命盜墓賊慘死在墓中,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內鬼報信 盜墓賊雨夜挖墓(圖)
    古墓被盜賊挖開一個口徑達50釐米×1米,深約9米的盜洞,墓底範圍約為2平方米。墓內已沒有一件文物,只有盜賊留下的作案用布袋和5個礦泉水瓶。  警方認為,盜洞系人工用6~8小時挖掘而成。由於當日適逢大雨,古墓周圍的樹木、高稈玉米成了天然屏障,盜賊作案後從容逃離,此期間巡查人員及梁帶村村民都沒有絲毫覺察。
  • 盜墓賊未動塞石,龜山2號墓為何空空如也?專家:答案就在塞石上
    劉邦所封的第一個劉氏同姓的藩國就是楚國,劉交是劉邦同父異母的弟弟,他經常追隨在劉邦的身邊,幫他出謀劃策,賢弟天資聰慧,劉邦任他為軍機參謀經常輾轉各地作戰,可以說劉邦創建的整個漢王朝的功勞也有劉交一份,他也是漢王朝的締造者之一。劉邦非常重用這個賢弟,給予了他很多榮華富貴。
  • 對話「南越王墓探墓第一人」:趙佗墓深藏越秀山下?
    日前,首個進入南越王墓一探究竟的黃淼章接受記者獨家專訪時提出了他的看法。對此,中國考古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廣州象崗漢墓發掘隊副隊長黃展嶽也表示認同。1983年5月,廣州市考古人員在西村鳳凰崗的山崗,發現一座大型南越國時期木槨墓,此墓墓道殘長7.9米,墓室長13.8米,寬5.7米。
  • 最倒黴的盜墓賊:挖盜洞15米後放棄,距墓中10噸珍寶僅5釐米
    而這,就是我國非常著名的海昏侯劉賀之墓。那麼,盜墓賊為何在眼看著就要將古墓挖穿的時候選擇收手呢?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本來還以為是誰在聚眾鬧事,沒成想到了現場後,卻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深坑。而且這個深坑上圓下方,一看就是經專業人士打造而成。至於究竟是哪方面的專業人士,憑警察多年的辦案經驗來看,絕對是盜墓賊無疑。也就是說,之所以會有異響產生,主要是因為有盜墓賊在盜挖古墓。
  • 大唐秦王李茂貞墓中,修了一座「防盜門」機關,為何沒發揮作用
    在陝西省大唐秦王陵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座八層樓高的「防盜門」,它設計華麗精巧,堪稱是一代絕品。可是誰也沒有想,陵墓中如此精巧的陷阱設計,最終還是沒能防住盜墓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 「洛陽鏟」是盜墓賊發明的?謠言!
    在中國著名的安陽殷墟、洛陽偃師商城遺址等古城址的發掘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學會使用洛陽鏟來辨別土質,是每一個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在現代技術條件下,洛陽鏟也改變了不少,首先由於過去用的木桿太長,勘探考古攜帶不便。現代的洛陽鏟也與時俱進了,採用螺栓固定鋼管作為鏟杆,可以隨意加長而且攜帶方便。
  • 中國第一「兇墓」機關重重,80名盜墓者慘死其中,墓主身份成謎
    中國第一「兇墓」機關重重,80名盜墓者死在裡面,墓主身份至今成謎前言:在中國古代時期裡,人們都是很重視墓葬文化的,在人們死後就會飛往另外世界之中,重現投胎,開啟新生活。在建築時期裡不僅要牢固,更是要設計多重機關,這樣才能確保盜墓賊不去進行偷盜。在湖北襄陽,就曾經出現過一座古墓很是神奇,被稱為中國第一「兇墓」,80名盜墓者因為想要偷竊墓中金銀珠寶,最終死在裡面。而死去的這些盜墓者包含多個朝代的人,而這些人如何死的,墓主是誰,直至今日仍舊是謎團。
  • 古代防盜最成功一座墓,墓地就是盜墓賊的刑場,文物未丟卻遍布屍骸
    文/古代防盜最成功一座墓,墓地就是盜墓賊的刑場,文物未丟卻遍布屍骸 古代人死後多實行土葬,而且在「視死如生」的觀念下,也會厚葬,特別是先秦、秦漢時期,禮樂制度強化貴族的墓葬多有講究,不僅會修建豪華的墓室,陪葬品也令人十分眼饞。
  • 建國後,有考古工作者因墓中的機關而致死致傷的嗎?
    在每一個小說的情節當中,都會有涉及到一些盜墓機關的內容。究竟在現實生活中考古隊員去挖掘和發現墓穴的真相時,是否也會遇到小說中類似的墓穴機關了?這些機關是否造成了一定的人員傷亡?從目前各種新聞和盜墓現狀的發現來看,墓穴確實是存在一些機關的,但是這些機關都是為了防止某些盜墓賊而設置的。
  • 秦皇陵中神秘機關,其中一項已被證實,最後一種聞風喪膽!
    根據歷史記載,秦始皇的墓中充滿了汞,這些汞積聚在河流中。秦始皇的棺材漂浮在水銀河上。這種水銀最大的功能是防盜。我們都知道汞是重金屬,熔點很低。它很容易揮發成氣體。墳墓被封閉了。一旦進入墳墓,它會吸入過量的汞蒸氣,吸入0.3g水銀就宣告你的死亡了,所以進入墳墓是非常危險的。
  • 能與秦皇陵媲美的春秋大墓,盜墓賊竟然留下無價之寶
    印山東西長350米,南北寬300米,高26米,略成方形,外形極似印章,故有印山之名。這裡群山擁翠,綠水環繞,一片靈秀之地。印山的發掘實屬無奈,在發現已有人盜墓的形勢下採取的保護性措施。但在挖掘以後發現這裡是古越國君王的一座墓葬,最後被國家認定為1998年的中國十大重大考古發現。
  • 秦檜家族墓出土,專家看到墓頂上的盜洞,為何說是明代盜墓賊幹的
    從三座墓葬的形制規格上來看,其墓主人生前的地位極高,應該屬於史書中能夠有資格被記載的人物。根據初步推斷,該座墓葬群很有可能就是南宋著名奸臣秦檜的家族墓。三座墓葬整體呈「品」字形排列,其內均為土坑豎穴石室墓,墓中沒有墓門以及墓道,但是在墓室的上方,卻覆蓋有多塊大青石板,其本身質地非常牢固,為打開墓葬增添了不少的困難,令考古專家們一時感到有些棘手。
  • 盜墓賊為啥大多壽命不長?其實「損陰德」並非傳說,而有科學根據
    然而許多朋友並不知道,這座古墓其實是被一群盜墓賊率先發現的,而且盜墓賊所挖的盜洞也是達到了驚人的15米,距離主墓室僅差1釐米。好在這最後一鏟子沒有挖下去,不然當年「十大考古新發現」的名單上,就不會有這個墓葬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