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路上小紅樓,嘹亮國歌從這裡誕生

2020-08-15 上觀新聞

「衡復建築」是「魅力衡復」推出的原創專欄,請隨小編一同尋訪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內的老房子與其背后豐厚的故事。通過讀建築、講故事、說人物、談歷史的方式,讓我們走近衡復、愛上衡復。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馬路的延伸,馬路的名片,則是由那千姿百態的建築所點綴。我們以衡復風貌區內31條風貌道路為錨底,深入閱讀每個附麗於風貌道路上的歷史建築與人文故事,講述綠蔭遮蔽下的物載變遷與人文情懷。

「百代小紅樓」位于衡山路811號徐家匯公園內,建於1921年,佔地面積約192㎡,建築面積480㎡,是帶有法國新藝術運動時期風格特徵的獨立式花園住宅,曾為百代唱片公司中國總部。這幢花園住宅由於其坡頂紅瓦和周身紅磚牆面,在滬上被稱之為「小紅樓」。2005年被公布為上海市第四批優秀歷史建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衡山路811號為假三層磚木結構建築,紅色曲面坡屋頂,帶老虎窗,屋頂出簷較深,簷下設斜撐牛腿木託架,富有獨特的裝飾感,細膩的裝飾顯然為「小紅樓」增添了幾分富貴氣息。

外牆為清水紅磚牆面,轉角設淺色隅石,朝向花園底層為雙柱式敞廊。二層設有陽臺,底層設置敞廊,採用愛奧尼雙柱,白色混凝土寶瓶欄杆,且飾有常春藤石瓶。地中海式的門窗被漆成黑色,窄而深,顯示出典型的法蘭西建築風格。

建築整體立面構圖自由,部分窗洞為半圓拱形,窗洞周圍多有淺色石材裝飾,外立面色彩對比強烈。北入口門廊的雨篷弧線優美,門洞上沿也有曲線呼應,而南立面底層外廊的額枋與雙柱連接也優雅流暢,這些相對含蓄的曲線與弧線大臺階遙相呼應,形成了協調之中有差異的動人效果。

小紅樓的室內裝修也相當精緻考究,只是與外部靈巧而豐富的形式相比,顯得深沉而厚重了一些。

建筑北面的樓梯直通頂層,相當氣派。樓梯護手欄杆精美,轉折處用方形杖式望柱,而樓梯起步處雕花繁複,造型渾厚,尤顯隆重。壁爐與井格式天花精緻豪華。

近年來,經過精心修繕的小紅樓光彩重現,成為衡山路上的一大亮點。目前,一樓為西餐廳,二三樓在裝修中,期待還原歷史建築的原真面貌。

小紅樓

百年風華

以「雄雞」為商標的百代公司

1908年,法國人樂浜生(E.Labansat)在上海設立了東方百代唱片公司。公司在南洋橋租房,經營範圍包括銷售留聲機、唱片、電影機械、影片等。1915年,樂浜生購下徐家匯路1434號的一塊土地,在此建設東方百代唱片公司的新廠房。

上世紀30年代的百代小紅樓

1917年,新廠房啟用,生產粗紋唱片,以「雄雞」為商標。從此,東方百代唱片公司成為中國最早的唱片生產企業。1921年,百代小紅樓落成,建起上海第一座錄音棚。後被法國的百代唱片公司(EMI)收購。在當時的中國和東南亞地區,百代公司是設備最新、產量最高、影響最大的唱片公司。

市民在30年代的百代小紅樓前留影

小紅樓當年是百代公司辦公樓,底樓設錄音棚,樓上為辦公室和歌手休息室。由於擁有中國最早的錄音室,這裡曾聚集了上世紀初眾多藝術家和明星。任光、聶耳、冼星海、黎錦光、陳歌辛等這些著名作曲家都在百代工作過。他們工作在百代,創作和灌錄的作品也留在了百代。首先留下聲音的是一批享譽菊壇的戲曲大師。譚鑫培、梅蘭芳、周信芳、馬連良、袁雪芬等戲曲表演藝術家都曾在百代錄音。

白虹、姚莉、周璇、李香蘭、白光、祈正音等曾在小紅樓留聲的明星

上世紀30年代,歌曲和樂曲在唱片出版中所佔的比例大幅度增加,黎明暉、周璇、周小燕、郎毓秀、趙丹、胡蝶、王人美、金焰等電影明星都曾來到百代公司的錄音室一展歌喉。

抗戰期間,小紅樓曾一度被日本人佔有。新中國成立後,在此成立了上海唱片廠。《解放區的天》《我的祖國》《梁祝》等優秀音樂作品在這裡面世。

1980年代初,中國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在此成立。小紅樓見證了中國百年唱片業的發展,堪稱中國的音樂聖地。1990年代,該建築改建為西餐廳,樓上保留了音像製品陳列館,向人們介紹中國音像製品工業的發展歷程。

義勇軍進行曲

在小紅樓誕生

從左至右為:聶耳、冼星海、任光、呂驥

曾在小紅樓工作的著名作曲家

上世紀30年代,聶耳、冼星海、任光、呂驥等著名作曲家都曾在百代公司工作。大量抗日救亡歌曲的唱片都是在百代小樓裡誕生的。而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後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

田漢創作的《進行曲》原稿

1934年,田漢憤於民族的危難,在亭子間裡創作了以抗日救亡為題材的《鳳凰涅槃》劇本。田漢創作了一首激昂奔放的自由體詩,即《義勇軍進行曲》的原版歌詞。後因從事進步戲劇遭國民黨逮捕,他創作的《義勇軍進行曲》歌詞寫在一張舊式十行紅格原稿上,字跡有些模糊,之後由孫師毅和夏衍逐字逐句辯認出來,託人轉交聶耳譜曲。聶耳當時正擔任百代公司音樂部主任,在小紅樓創作了《大路歌》《畢業歌》《金蛇狂舞》等著名歌、樂曲。

聶耳與《義勇軍進行曲》曲譜

《聶耳日記》記錄他經過「兩個多月時間的創作,兩個多星期的修改」,才完成了這首具有一往無前的氣勢和與敵人血戰到底英雄氣概的《義勇軍進行曲》。它的前奏曲以嘹亮的進軍號開始,引出高亢激越的吶喊,中間反覆唱出疊句:「起來!起來!起來!」把音調推向高潮,結尾原為「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飛機大炮,前進,前進,前進!」 聶耳等人將「飛機大炮」改為「炮火」,並在末尾又加了一個「進」字。

百代公司發行的《義勇軍進行曲》鋼針唱片

1935年4月,為躲避敵人追捕,聶耳東渡日本,不久以後,他將定稿寄回祖國。於是,電影界人士盛家倫、鄭君裡、金山、司徒慧敏等迅速組成臨時合唱隊,在上海百代小樓錄製了這首歌曲,編號A2879。1935年2月,電通影片公司決定由夏衍(當時為中共地下黨「電影小組」組長)接手,將《鳳凰再生》劇本梗概趕寫成電影文學劇本,並改名為《風雲兒女》。

《風雲兒女》在金城大戲院上映時的廣告

與建國後發行的連環畫

1935年端午節前後,隨著影片《風雲兒女》在全國各地播映,《義勇軍進行曲》很快傳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成為點燃無數熱血青年愛國之心的火種!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1982年召開的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義勇軍進行曲》正式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國國歌。

相關焦點

  • 衡山路上小紅樓,嘹亮國歌從這裡誕生
    「百代小紅樓」位于衡山路811號徐家匯公園內,建於1921年,佔地面積約192㎡,建築面積480㎡,是帶有法國新藝術運動時期風格特徵的獨立式花園住宅,曾為百代唱片公司中國總部。這幢花園住宅由於其坡頂紅瓦和周身紅磚牆面,在滬上被稱之為「小紅樓」。2005年被公布為上海市第四批優秀歷史建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唱了這麼多年國歌,這些冷知識你知道嗎?來這裡看國歌誕生之路!|...
    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作為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曲,這首歌在民族存亡的危機關頭,對中華人民的愛國精神起到了巨大的激勵作用。歌曲的第一版就在百代唱片公司的錄音棚中完成錄製。著名民主人士馬敘倫第一個提出將《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可以說上述這些著名人物都和《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有著密切的關聯。
  • 上海衡山路811號,大隱於世的百代唱片小紅樓
    在徐家匯徐家匯公園的一角,靠近衡山路的地方,有一幢紅磚紅瓦,間以白色立柱低調奢華的小洋樓。這座小洋樓,即是:中唱小紅樓(百代公司舊址)代公司舊址:建於1921年,佔地面積約192平方米,屬荷蘭式建築風格的獨立花園住宅。
  • 上海衡山路上的老建築
    衡山路-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是首批被上海立法認定和保護的12個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之一。上海,有太多的故事滲透在建築上。衡山路上的建築也如是。「小紅樓」「夜上海、夜上海、你是個不夜城」這首家喻戶曉,穿越了幾代人的經典曲目,可以說是上海的「音樂名片」。
  • 國歌是如何誕生的
    《義勇軍進行曲》,這首慷慨激昂的歌曲,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際,激勵著中華兒女抗日救國,在和平年代的復興路上,鼓舞著我們奮勇前進。國歌的詞作者正是長沙縣人田漢。明年3月12日是田漢同志誕辰120周年, 周日(3月12日),「田漢家鄉傳承田漢精神」主題教育活動啟動式將在長沙縣拉開帷幕。作為家鄉人,我們追尋著先生昔日的足跡,回望那段激情歲月。
  • 今晨,香港金紫荊廣場國歌嘹亮
    香港《國歌條例》(國歌法)三讀通過,於本月12日正式刊憲生效,得到很多香港市民熱烈支持。今天早上,「香港菁英會」的多名年輕人自發來到香港金紫荊廣場,參加升旗儀式並高唱國歌,以實際行動慶祝「國歌法」立法。
  • 《義勇軍進行曲》誕生83周年 國歌雄渾震人心
    一夜守候,只為注目升旗,唱響國歌。這一日,《國歌法》正式實施,國歌的尊嚴和權威將受到法律保護。2017年6月27日,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老城小學操場上一名「遲到」的小孩,正冒雨奔向教室。當他跑到操場中央,聽到國歌響起時,小孩立刻站立風雨中面向國旗敬禮。直到國歌結束,他才匆匆跑進教室。
  • 走,打卡去丨衡山路!曹可凡和「雪姨」王琳給你打頭陣,今年必遊!
    No.5小紅樓地址:上海市徐匯區衡山路811號小紅樓,這是上海人對百代唱片舊址的俗稱,這裡是中國現代音樂的聖地,1921年,法國人樂浜生在此設立唱片公司,建起上海第一座錄音棚,從此開創了中國唱片生產的歷史
  • 再走一遍衡山路
    ,《夜來香》《玫瑰玫瑰我愛你》《義勇軍進行曲》等都是在這裡誕生的。現在,這裡是有名的文藝打卡地,網紅書店、茶室、餐廳齊聚,超級好逛!來衡山坊,必須要打卡衡山和集。衡山路的文藝氣息從美術館內延伸到了室外,國際禮拜堂對面就有一段藝術走廊,這裡是衡山藝廊。
  • 再走一遍衡山路!
    褪去夜晚繁華外衣的衡山路,更讓人看到了它原本的魅力!衡山路上有不少舊式西洋公寓和老洋房,曾住在這裡的人,有大導演、影星、商圈名人。這些至今仍煥發光彩的老房子,見證過聲色犬馬的十裡洋場。小紅樓在徐家匯公園裡,歷史比衡山路還要久,就連背後的老香樟都已上百年了。
  • 滬衡山路:婆娑的梧桐樹影抖落 百年繁華舊夢
    小紅樓的前身是東方百代唱片公司,這裡建起過上海第一座錄音棚,中國現代音樂史上不少重量級的人物都在這裡留下過足跡。  《天涯歌女》、《四季歌》、《玫瑰玫瑰我愛你》……多少家喻戶曉的歌曲在這裡灌製成唱片。周璇、白虹、姚莉……多少耳熟能詳的聲音從這裡傳遍中國的大江南北。聶耳曾在這裡擔任過音樂部主任,並在此創作出了《大路歌》、《畢業歌》等著名歌曲。
  • 這條堪稱「上海香榭裡大道」的衡山路,肯定有你沒去過的地方
    衡山路始建於1892年,由法公董局修築,曾是法租界著名的貝當路,1943年10月更名為衡山路,整條街長2.3公裡(逛的時候記得穿一雙軟底鞋)。衡山路離徐家匯僅有一步之遙,漫天的梧桐隔絕了僅一街之隔的徐家匯充斥的喧囂。不同於南京路上的繁華,樹蔭下的衡山路有著一種特有的幽靜。只是,如果你初到上海很難發現這個入口。
  • 一起去「聽一聽」風雲兒女傳唱的激昂國歌
    衡山公寓、徐匯公學舊址、徐家匯藏書樓......您是否知道徐匯各色建築、各處舊址背後的故事? 2019上海旅遊節期間,市文旅局推出了建築微旅行線路,其中徐匯區域內有18條。收藏!徐匯18條深度遊線路來了,處處皆是打卡聖地!
  • 歌聲嘹亮丨《義勇軍進行曲》誕生83周年
    來源中國軍網83年前的今天,我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誕生了,嘹亮的歌聲,激昂的旋律喚醒了全體同胞不屈的信念與必勝的決心。下面就為大家盤點那個時代《義勇軍進行曲》在內的六首抒發人民報國之情的歌曲。1949年召開的政治協商會議規定其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國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正式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為《義勇軍進行曲》。
  • 匯•旅遊 | 一起去「聽一聽」風雲兒女傳唱的激昂國歌
    衡山公寓、徐匯公學舊址、徐家匯藏書樓.您是否知道徐匯各色建築、各處舊址背後的故事?2019上海旅遊節期間,市文旅局推出了建築微旅行線路,其中徐匯區域內有18條。<收藏!徐匯18條深度遊線路來了,處處皆是打卡聖地!
  • 幾度滄桑 國歌的誕生及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國歌同國旗、國徽一樣,是國家的象徵。賦予國歌與國旗、國徽同樣的憲法地位,有利於維護國歌的權威性和穩定性,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的國家認同感和國家榮譽感。為了解國歌的誕生及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為更準確地唱出國歌,我們特刊登有關國歌由來的專題文章。
  • 上海衡山路:都市裡的世外桃源
    在這樣的日子,特別適合到衡山路上走走,聽說那條路的法桐濃密得陽光都撒不進來,最適合大熱天戶外活動了。資料上說,衡山路始建於1922年,由當年的法公董局修建,曾是法租界著名的貝當路,1943年10月更名為衡山路。路長2.3公裡,南面與商業文化中心徐家匯相接,北邊與時尚購物街淮海路相鄰,剛好是兩大繁華區域中間的一個幽靜安寧的通道。
  • 海陸巡遊 國歌嘹亮——香港舉辦逾百場活動慶祝回歸祖國23周年
    新華社香港7月1日電(記者陸敏、張雅詩)1日早晨,香港風和日麗、藍天白雲,從太平山頂廣場到大嶼山天壇大佛廣場,從紅磡體育館到中環碼頭,嘹亮的國歌聲此起彼伏。香港的大街小巷旗幅飄揚,洋溢著喜慶氣氛。
  • 堅持10年推動國歌立法 於海在國歌展示館講故事
    於海說:「我在國歌聲中成長,在一次次演奏中,感受到國家和軍隊的逐漸強大,對國歌具有深厚而特殊的感情。」於海現場指揮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學生管樂團,全場起立合唱國歌。楊浦區新聞辦供圖以輪值舉辦上海「黨課開講啦」,楊浦區「黨課開講啦——月月講」暨「大家微講堂」第三季第五講《嘹亮國之歌,激越時代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