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衡山路上的老建築

2020-12-24 澎湃新聞

上海衡山路上的老建築

蔡木蘭

2017-08-29 13:23 來源:澎湃新聞

衡山路,因其豐富的海派文化元素在上海一直是一條極負盛名的街道。

衡山路-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是首批被上海立法認定和保護的12個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之一。

上海,有太多的故事滲透在建築上。衡山路上的建築也如是。

「小紅樓」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個不夜城」這首家喻戶曉,穿越了幾代人的經典曲目,可以說是上海的「音樂名片」。

但是卻很少人知道,中國的第一支流行音樂《毛毛雨》誕生於19世紀20年代末,詞曲作者黎錦暉,演唱者是他的女兒黎明暉。黎錦暉從小痴迷音樂,吹拉彈唱跳無所不學,走上音樂創作的道路卻是因為想推廣國語。「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快點兒開開,我要進來」這首朗朗上口的《小兔子乖乖》是黎錦暉創作的最早兒歌作品。

流行音樂的興起,帶動了當時眾多紅極一時的明星。胡蝶、周璇、白光等都開始唱流行歌,而他們的唱片都出自當時上海第一座錄音棚——百代公司。

百代公司舊址

位於現在衡山路811號的一座名叫小紅樓的建築,就是原百代公司舊址。小紅樓曾經記錄下了上世紀20年代末中國音樂的發展軌跡,傾聽過那年代紅極一時的歌聲,見證過《義勇軍進行曲》的錄音。2002年,小紅樓被重新粉刷裝飾後,成了一家西餐廳。

凱文公寓

凱文公寓也是在衡山路優秀建築列表必提的一幢建築,凱文公寓分南北兩幢,北幢有9層高為主樓的「大凱文」建於1933年 。南幢有5層高為副樓稱「小凱文」,建於1932年。

據說,凱文公寓最初是俄國皇室公主奧爾加在上海的官邸。是由當時上海灘赫赫有名的英資建築與工程事務所公和洋行所設計。

凱文公寓舊址

1997年,上海徐房集團對其進行全面整修,後改建成酒店公寓,並在一樓開設了凱文咖啡餐廳和美發廳。2008年,公寓再次整修,於一年後開業至今。經過二次改建的凱文公寓,當代藝術氣息更濃,酒店公眾區域展示當代藝術家的天才之作,供藝術收藏家欣賞以及購買。酒店副樓做藝術展覽所用,酒店更是與國際知名畫廊GALERIE JUNGER合作,致力提高本地當代藝術品的地位。

衡山路55號洋房

坐落在衡山路與烏魯木齊南路交叉處的55號小洋房,前身為英國人所建。後來因種種原因,這座房子空置了10年。

直到2012年,國內一家獨大的葡萄酒經銷商ASC精品酒業,旗下的品牌「藏酒軒」使這棟悄無聲息的老建築再度進入人們的視線。但在2016年,ASC因經營問題宣布關閉衡山路的「藏酒軒」,這一決定委實令眾多葡萄酒愛好者深感遺憾。

接手「藏酒軒」的是在藏酒界赫赫有名的盧津源,他一直有一個想法,將上海的海派文化與當代藝術結合。於是,由他帶領的The Group對「藏酒軒」重新定義,並改名「伯衡55」。

現在的伯衡55,是上海市城內最大的藏酒窖

盧津源將其個人的豐富經歷及對精品生活的體悟注入這座房子,將餐飲與藝術融合,致力於打造上海最高端的精緻生活方式品牌。經過The Group一年的傾力打造,這座老建築既保留了傳統的情懷,更集齊中西美食、佳釀、藝術文化等。

伯衡55保留了原有的酒窖,與國內最大的葡萄酒進口商ASC精品酒業達成合作。擁有來自15個國家、40個葡萄酒產地、3000款不一樣的精品葡萄酒。酒窖針對不同喜好的客戶,提供酒櫃和藏酒室兩種藏酒方式。藏酒室有29間,整個酒窖可以容納10萬瓶酒,是滬上最大的城市酒窖。

隨著時間的推移,衡山路上的老建築們或許會增加各種各樣的功能,不管有什麼功能,只願它們「青春依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老房子故事】從「華盛頓」到「西湖」,20世紀20年代衡山路上第一...
    【老房子故事】從「華盛頓」到「西湖」,20世紀20年代衡山路上第一高度就是它!當年,它和毗鄰淮海路上的諾曼第公寓(今武康大樓),都是上海西區名副其實的豪宅,住客幾乎清一色都是外國人。翻開字林洋行出版的《中國行名錄》中「上海街道指南」欄目裡的記錄,華盛頓公寓的住客來自英、美、德、法、西、葡等西方主要國家,職業不是洋商、傳教士,就是醫生、律師,一直到抗戰爆發以後,才逐漸出現少數中國住客。
  • 微·百景 上海 衡山路休閒街
    衡山路上的梧桐濃蔭是上海人的驕傲。衡山路是以各國風味餐飲、休閒吧坊、娛樂健身為經營業態的高雅消費區。這樣一處吃喝玩樂樣樣齊備的綜合性休閒地域就規模來講在上海是無處能出其右,它是鑑證夜上海魅力風情的首選之地。
  • 上海最具情調的街道!上弄堂裡的老上海,落葉不掃的衡山路
    請來衡山路吧!我這些年軋馬路的經驗告訴你,這條路上你想要的一切都有,當年的法租界主要幹道,兩側法國梧桐成蔭,歷經時代沉澱的歐式花園住宅沒有了煕煕攘攘,仿佛看到一切都是浪漫。衡山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上海可以說是時髦和青春的代名詞——街上近兩百戶商家裡有超過一半都是酒吧,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外鄉人都能在燭光搖曳、淺唱低吟的音樂聲中暫忘對家鄉的懷想。
  • 再走一遍衡山路
    ,就連背後的老香樟都已上百年了。想必老上海人對上海六大飯店之一的衡山賓館並不陌生。,除了徐家匯的大教堂,就是衡山路上的這座了。衡山路上的老建築不止這些幾十年間,不少文藝打卡點紛紛落地衡山路,這裡也逐漸成為不少上海人的精神藝術後花園。
  • 再走一遍衡山路!
    褪去夜晚繁華外衣的衡山路,更讓人看到了它原本的魅力!衡山路上有不少舊式西洋公寓和老洋房,曾住在這裡的人,有大導演、影星、商圈名人。這些至今仍煥發光彩的老房子,見證過聲色犬馬的十裡洋場。小紅樓在徐家匯公園裡,歷史比衡山路還要久,就連背後的老香樟都已上百年了。
  • 上海衡山路:都市裡的世外桃源
    這幾天,上海沒有下雨,天又熱起來了。在這樣的日子,特別適合到衡山路上走走,聽說那條路的法桐濃密得陽光都撒不進來,最適合大熱天戶外活動了。除了法桐,這條路另一個特色是歷經80年風雨滄桑留下的各色充滿異國情調的建築,這些建築得到了最好的保護,在外形上幾乎都呈現著原來的樣子,似乎要用這種方式將那些風雲變幻的歷史煙雲永遠定格,給世人以世世代代的警示和反思。走近它們,仿佛走近了繁華與滄桑的舊上海。
  • 上海最美的街道衡山路上,藏著一個「迷你版新天地」
    跟著無心,走遍上海。大家都知道,綠蔭遍地、被高大的梧桐樹所圍繞的衡山路,一向被認為是上海最美的街道之一。中國電影史上的導演大師費牧就住在衡山坊,經典之作《小城之春》便誕生在他居於此地期間;中國第一位獨立執業女建築師張玉泉當年也住在這兒,與同為建築師的丈夫費康創辦了「大地建築師事務所」,留下西班牙建築風格的「浦園」等眾多傑出的建築作品。
  • 上海城隍廟、新天地、衡山路、徐家匯天主教堂、靜安寺景觀
    不拆遷,老房子很難建造,挖掘機無法在現場操作,鋪設水煤氣管道的工人小心翼翼,不要意外地毀壞「文化」,一些老建築已經腐爛了木材,所以它們的內部結構必須完全重做,但是可以保留的是盡一切可能保留它。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實拍圖三四、上海衡山路    衡山路是老上海的代表性文物之一
  • 上海城隍廟、新天地、衡山路、靜安寺等6處上海旅遊景點遊記心得
    新天地的每棟建築都要挖幾米,大約九米深,還要鋪設地下水、電力、天然氣管道、通信電纜、汙水處理、消防系統等。不拆遷,老房子很難建造,挖掘機無法在現場操作,鋪設水煤氣管道的工人小心翼翼,不要意外地毀壞「文化」,一些老建築已經腐爛了木材,所以它們的內部結構必須完全重做,但是可以保留的是盡一切可能保留它。
  • 上海最小資的地方衡山路,極富歐陸風情的街道,林蔭下徒步遊
    上海的衡山路,像極了歐陸風情,因為這裡的法國梧桐,整個街道極富歐陸風情。在這裡,東方明珠是上海,石庫門是上海,衡山路也是上海。這裡也有千百種不同的上海人。上海是個移民城市,前幾代人從不遠千裡來到這裡,這也就是海納百川作為上海代言詞的原因了,全國各地乃至於全世界來到上海定居的不計其數。
  • 上海南京路上的幾座百年老建築
    前些日子去一趟上海,忙裡偷閒,去南京路轉了一圈。記得上一次來上海還是上世紀末呢,足足有二十年了。這二十年上海著實變化很大,但南京路上的一些老建築並沒有翻拆,很是欣慰。這些老建築只是在新建的富麗堂皇的高樓大夏中略顯老舊,顯得不適合新的潮流而已。
  • 不如逛逛上海老馬路
    「上海的老馬路有很多,有的充滿異域風情,有的又保留了老上海的味道。」陸傑建議,「五一」期間可以花一兩天時間深入發掘老馬路和周邊的弄堂,來一次上海深度遊,好好體會平時住公寓樓時很難觸摸到的市井生活。「四川路是很長的馬路,尤其是在靠近外灘這一段很有意思,沿路經過延安路、福州路、九江路、南京東路,可以一直走到蘇州河,這段路有很多老洋行和老建築。走四川路橋過蘇州河,可以看到上海郵政大樓,這座建築很有歷史感,旁邊的瑞康公寓也是如此。」   陸傑介紹,四川北路現在打造成了商業街,也很熱鬧,雖然沒有南京東路名氣大,但也是虹口區的熱門商圈。
  • 今年上海襄陽、衡山公園等將進行整體改造
    【新民晚報·新民網】上海徐匯區今年將對襄陽公園、衡山公園整體改造,徐家匯公園繼續完善其水域生態系統的優勢。襄陽公園的改造設計呈現簡約的法式風格,衡山公園的改造目標則是建成一個景觀優美、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生態自然的居住性公園。襄陽公園將打開圍牆,成為一個具有簡約法式元素的開放式公園。
  • 衡山路藏著一個慢生活街區 上海人也未必知道
    原標題:【攝界】衡山路藏著一個慢生活街區上海人也未必知道!  衡山路,上海最老牌的酒吧一條街,而衡山坊便掩映其中許多文人雅士曾聚居於此。逛完人聲鼎沸的徐家匯商圈,來到這片靜謐的綠洲,你可以逛逛這裡的小眾精品店、畫廊,轉角喝杯咖啡,看看書、發發呆、放放空,順道體驗一下海派文化的精髓,實在是一種極好的享受。
  • 上海衡山路終結?酒吧商業遭變革
    要說上海的「酒吧街」,一直以來,「衡山路」都是年輕人心中的NO.1。這條街,早在90年代就已聲名遠播,它以「前衛、時尚、時髦」等因素,曾吸引了非常多的商戶、顧客和遊客。優淘城總裁薛建雄告訴邦爺,政府部門正有意「淡化」衡山路酒吧街概念,並以區塊式發展的思路,將衡山路復興路歷史風貌保護區逐步打造為城市慢生活街區。衡山路,怎麼辦?衡山路,如果還想在「上海人夜生活聚集地」這條路上發光發熱,一場大手術,是必然的。
  • 上海衡山路酒吧街風光不再:乾杯 再見
    不過記者走訪發現,酒吧一條街昔日的繁華已一去不返,唯有衡山路東西兩端依託各自特色開始發展起來,呈現了「中間冷兩頭熱」的新格局,衡山路到底怎麼了?曾經,「買電腦到徐家匯」、「泡吧到衡山路」是上海市民的兩大消費習慣,數碼和酒吧也成為徐匯區兩大標誌性業態。而今,經歷20年輝煌之後,太平洋數碼城率先拆除,衡山路酒吧街也迎來了它的生命周期。舊業態消亡的同時,徐家匯商圈也進入「升級」新時代。
  • 衡山路上小紅樓,嘹亮國歌從這裡誕生
    「百代小紅樓」位于衡山路811號徐家匯公園內,建於1921年,佔地面積約192㎡,建築面積480㎡,是帶有法國新藝術運動時期風格特徵的獨立式花園住宅,曾為百代唱片公司中國總部。這幢花園住宅由於其坡頂紅瓦和周身紅磚牆面,在滬上被稱之為「小紅樓」。2005年被公布為上海市第四批優秀歷史建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你不知道的衡山路
    衡山路南接商業中心徐家匯,北鄰時尚購物街淮海路――是兩大繁華區域間的幽靜而高雅的通道。緊臨領館區,是上海的交通主幹道之一,地鐵一號線在衡山路上設有站點,道路兩旁繁茂的法國梧桐和林蔭中頗具特色的各類高檔歐陸建築,為衡山路增添了濃鬱的異國文化氣息。
  • 衡山路上開了26年酒吧,他還是第一次吃到「白板」……
    華燈初上,年過七旬的歐陽光良從浦東家裡出發,來到位於永嘉路衡山路路口的「貝尼」酒吧。只要有空,他就會去店裡坐坐。酒吧是歐陽光良1994年開的,至今已經26年。因為在日本生活了8年,他有晚上去酒館喝幾杯的習慣,回到上海就自己開了酒吧。 衡山路上第一家酒吧是1993年臺灣人開的「福廬」,這麼算起來,歐陽光良也算是衡山路酒吧的開山鼻祖之一。
  • 衡山路上小紅樓,嘹亮國歌從這裡誕生
    通過讀建築、講故事、說人物、談歷史的方式,讓我們走近衡復、愛上衡復。城市的發展,離不開馬路的延伸,馬路的名片,則是由那千姿百態的建築所點綴。我們以衡復風貌區內31條風貌道路為錨底,深入閱讀每個附麗於風貌道路上的歷史建築與人文故事,講述綠蔭遮蔽下的物載變遷與人文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