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偷偷買捷克火炮被火速阻止,臺灣民眾其實應該感謝大陸

2020-12-10 環球網

臺灣媒體24日稱,10月初,臺灣「中科院」與一家捷克軍火商的代理商曾舉行秘密會議,對捷克最新155毫米「達納」八輪自行火炮軍售案進行洽談。可沒想到,會談結束僅僅72小時,中國駐捷克大使館便「火速」致電這家軍火商總部並發出警告,要求不得對臺出售任何武器裝備。

捷克研製的達納自行火炮

捷克政界中,總有一些人在對華關係上採取不理智的立場,軍火售臺的意向,恐怕也和這些人的鼓動有關。不過我們還是把目光回到技術問題上。

對這則新聞,首先要訂正臺媒的錯誤。

「達納」是前捷克斯洛伐克在上世紀70年代研製的一種輪式自行火炮——請注意,它從概念上就不是當今炙手可熱的卡車炮,只不過把自行火炮的履帶式底盤換成了重型卡車而已。至於真正的卡車炮,主要是為了快速反應、高速機動,講究快進、快打、快撤,壓根就沒有炮塔。

捷克斯洛伐克之所以會採用這種辦法,是因為這個東歐小國擁有比較良好的道路設施。就算是跟著華約集團西進,從奧地利一直到法國海岸,也有充足的公路可以讓榴彈炮這種二線兵器行軍。

捷克斯洛伐克有不錯的卡車製造能力,「太脫拉」815卡車行銷世界。「達納」同樣採用了815卡車底盤,也因此而得到了「卡車運載自動裝填火炮」的稱呼,捷克文簡寫就是DANA。或許有人會說,達納看起來一點都不像815!這話一點都沒錯,研製單位把卡車的發動機從車頭下面拆了出來,移動到了卡車尾部,這樣駕駛艙就可以降得很低,讓重炮的炮管從自己頭上伸出去。

達納的炮塔分成左右兩半,非常的非主流

雖然捷克斯洛伐克工程師具有創造力,但微薄的國力決定了達納是一種半吊子自行火炮。我們轉到炮塔後面就可以發現,它並不像真正的自行火炮那樣有一個完整的封閉式炮塔,而是分成左右兩半,裸露的火炮就放在兩半炮塔的中間。左邊半個炮塔裡是炮長和第一裝填手,負責瞄準和裝填發射藥包;右邊半個炮塔裡是第二裝填手,負責裝填彈頭。兩名裝填手都擁有機械化的裝填機。發射前,炮長要爬出炮塔進行校準,然後再由兩邊裝填手分工合作把炮彈打出去。這種奇怪設計相當的非主流,特別是左右炮塔在作戰時彼此隔離,炮長看不到彈丸裝填情況,只能憑藉話音和指示燈協同,發生啞火還必須出艙退彈,用起來並不方便,所以市場銷售情況很差。

當然,臺灣感興趣的肯定不是達納。因為達納採用了蘇聯制式的152毫米口徑,臺灣所感興趣的,必然是改進型「祖扎納」。這是一種在1998年推出的改進型,換裝了北約標準的45倍口徑155毫米火炮,駕駛艙的構型有所改進。但是炮塔的半吊子結構還是沒改,在國際市場上幾乎沒有任何人感興趣。

改成155毫米口徑的祖扎納機構依舊

那麼,臺灣為什麼會對這種非主流自行火炮感興趣?臺灣雖然地域狹小,但道路建設情況還算不錯,比較適合輪式車輛機動。目前臺灣本島只有四種火炮,M110型203毫米自行榴彈炮、M109A2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M101型105毫米牽引榴彈炮,以及雷霆2000多口逕自行火箭炮。三種身管火炮都已經陳舊不堪,兩種自行榴彈炮不但笨重不堪、根本不適合島內道路條件,而且炮身粗短,射程近得可憐。所以站在臺灣軍方的立場上,採購一種輪式底盤的新式壓制火炮——無論是自行火炮還是卡車炮——都是比較有用的。

然而臺灣並不具有自行研製的能力,不會造炮也不會造車。只能出去買。其實最適合臺灣陸軍的並不是輪式自行火炮,而是卡車炮,如今能提供先進卡車炮現貨的只有中國大陸、法、以、瑞(典),其他國家的型號還在樣車階段,美國自己還在考慮從瑞典進口卡車炮呢。

右半個炮塔裡裝著彈頭

所以,臺灣找遍全球,似乎也只能找上捷克了。

就算大陸默不作聲,讓臺灣的採購案能夠成交,結果是臺軍擁有新銳炮兵武力了?

總體來說,捷克工業還是繼承了奧匈帝國的傳統,在機械類產品的製造上頗有造詣,用料紮實、工藝到位,無論零件還是系統的做工都可圈可點。不過因為缺乏研發能力,捷克產品的技術含量——無論軍火還是民品——也就到此為止了。現代壓制火炮最重要的信息化、數位化,這就不是捷克企業憑一己之力能解決的了。實際上,能提供完整信息化炮兵作戰體系的國家屈指可數,無非是中、美、俄、德、法、意、以、瑞(典)。

買到了「達納」或者「祖扎納」,卻又買不到先進炮兵體系的用戶,只能把它放到傳統炮兵作戰體系下使用,如果遇到解放軍這樣具備強大反炮兵能力的對手,連前方觀察員和火炮之間的無線電通信都很難保證,只能胡亂發射。

臺灣從俄、德、法、意、瑞(典)都沒有可能引進炮兵作戰體系,或許是指望著先買一些火炮,然後請美國廠商甚至以色列廠商來做集成。這個過程不但漫長,而且一定被外商痛宰。最後形成的還是一個半吊子體系,一旦爆發戰爭,還不等到「祖扎」納展開,就被無人機轟成廢鐵了。所以,臺灣找上捷克,完全是病急亂投醫。

說起來,臺灣民眾應該感謝大陸的及時阻止,否則,他們辛苦繳納的稅金又要被政客們塞進外國軍火商的口袋、再吃上一大筆回扣,換來的卻不過是一堆靶子而已。

相關焦點

  • 參議長訪臺、秘談軍售、反中俄智庫駐臺,捷克是要與大陸為敵嗎
    近一段時間來,捷克國內部分勢力不顧中國大陸反對,與臺當局勾結連連,不斷在中捷關係上製造雜音。今年8月,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不顧大陸警告,執意訪臺。隨後,捷克軍火商與臺當局進行秘密「軍售會談」。而11月11日,又傳出捷克「反中俄"智庫要在明年落腳臺灣。種種跡象表明,捷克在臺灣問題上挑戰一個中國原則。
  • 臺灣當局開放民眾到大陸探親
    1987年,鄧小平請著名美籍華人陳香梅女士轉告臺灣領導人:應該讓那些已經在臺灣的人回到大陸來探親。同年4月,國民黨退伍老兵何文德等人自發組織了「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向臺灣當局要求返鄉探親。10月14日,在各界的呼籲和壓力下,蔣經國主持的國民黨中常會通過有關探親的決議案。
  • 一切都是大陸的鍋?臺當局的伎倆早被臺灣民眾看穿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13日報導,臺當局「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說,冬天發電量雖然減少,但空氣反而不好,民眾看到空汙都在怪臺中火力發電廠,但其實主要是來自大陸。他還呼籲大陸正視、解決空汙問題。對此,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唐德明反酸,大陸是民進黨執政的救援投手,但這種轉移焦點的做法,早就被人民看破手腳了。面對空汙民進黨不反省、改善,卻只想著推出兩大救援投手中的大陸。
  • 捷克嚴重誤判形勢,對臺透露危險信號,大陸發出警告
    今年9月,捷克參議長維斯特奇爾無視大陸警告,強行率團「訪臺」後,民進黨當局便一直炒作「臺捷交流升溫」。日前,就在美國密集對臺軍售超過18億美元的武器裝備後,島內傳出捷克軍火商的臺灣代理商也想賣給臺灣軍火,隨即捷克母公司72小時內就遭到中國駐捷克大使館的警告。
  • 臺灣民眾上淘寶購物,臺當局稱大陸藉此「幹涉」臺灣選舉?
    臺灣民眾上淘寶網購物,大陸藉此「幹涉」臺灣選舉??臺當局2日又給大陸扣上了一頂「幹預臺灣選舉」的帽子,這次躺槍的是淘寶網。先來看看帽子是怎麼扣的。視頻截圖據臺灣「中時電子報」3日報導,臺「內政部警政署」2日在「立法院」進行所謂「大陸假消息對臺灣之影響」的報告,聲稱臺民眾上淘寶網購物可能被搜集個人資料,(大陸藉此)影響操縱(臺民眾)投票行為。對此,國民黨「立委」馬文君質疑,臺民眾上淘寶網購物就可能被操縱投票行為?
  • 臺當局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
    多種因素使臺當局改弦更張    1987年9月,臺灣記者首次大陸行固然對蔣經國開放大陸探親政策有著催化劑的作用,但只是其中之一個因素而已,還有大陸對臺政策的調整和島內老兵要求返鄉的強大民意的壓力。    上個世紀80年代初,大陸提出和平統一對臺方針後,又採取了一系列緩和兩岸關係的友善措施。
  • 大陸致電花蓮關切地震 臺當局急眼:臺灣非地方政府
    臺陸委會聲稱:「臺灣不是地方政府,希望中國大陸不要在特定政治基礎上表達關切。」  臺灣花蓮6日深夜發生強震,造成多人死傷失聯。大陸各界心系花蓮受災同胞紛紛伸出援手,對於國臺辦向受災地區花蓮縣致電關懷,臺陸委會急了,趕緊聲稱:「臺灣不是地方政府,希望中國大陸不要在特定政治基礎上表達關切。」對此,臺灣網友十分憤怒,怒批臺當局「政治凌駕人道的思維,滿腦子政治,根本沒有民眾。」
  • 臺當局宣稱領大陸護照將被註銷臺灣戶籍 臺媒批:製造恐慌
    針對大陸近日推出的惠臺"26條措施",民進黨當局繼續操弄意識形態,肆意抹黑,出言恐嚇臺灣民眾若領大陸一次性護照,將會被註銷臺灣戶籍。對此,有島內輿論痛批,民進黨當局這是刻意帶風向,製造恐慌。  大陸發布的惠臺"26條措施"中,提及臺灣同胞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申請旅行證件。對此,臺灣方面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7日表示,根據所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規定,臺灣民眾不得在大陸設籍或領用大陸的護照,違反者將被註銷臺灣戶籍,並將喪失選舉罷免權及健保等權利。
  • 臺灣大停電出路何在?臺網民呼籲「買大陸的電」
    據海外網8月17日報導,臺灣多地15日下午突發無預警大停電。因為停電,各地出現不同程度的交通紊亂,多人被困電梯,受影響居民戶數高達668萬戶。 飽受停電之苦的臺灣網民在痛批蔡當局的同時,也紛紛獻言獻策,有人稱,「在金門建核電站」,甚至直言,「直接從大陸牽一根電纜,買大陸的電吧」。
  • ...與一家捷克軍火商的代理商曾舉行秘密會議,對捷克最新155毫米...
    【捷克軍火商與臺談軍售 大陸警告】臺灣媒體「三立新聞網」24日稱,10月初,臺灣「中科院」與一家捷克軍火商的代理商曾舉行秘密會議,對捷克最新155毫米「達納」八輪自行火炮軍售案進行洽談。可沒想到,會談結束僅僅72小時,中國駐捷克大使館便「火速」致電這家軍火商總部並發出警告,要求不得對臺出售任何武器裝備。
  • 抵制日航臺當局底氣不足,大陸:奉勸臺灣當局不要再試圖螳臂當車
    近日,兩家日本航空公司把臺灣改名為「中國臺灣」,臺當局因此鼓動民眾拒搭承認一個中國的航空公司航班。美朝峰會之後,有輿論認為,日本為尋求在地區的「存在感」,很有可能以此方式與中國大陸修好關係。但這是否真會衝擊臺日關係,還是臺灣「想太多」?
  • 捷克對臺灣真是不死心,現任議長維特齊稱「下定決心」訪臺
    他承認很難預測後果,比如可能會對在中國大陸經營的捷克企業造成傷害,但強調此事「關乎價值觀」。臺當局「外交部」發言人則對維特齊的決定表示歡迎。近日捷克部分政客與臺當局的小動作越發頻繁。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4月3日表示,臺當局與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發表所謂「防疫合作聯合聲明」,並非為了臺灣民眾的衛生健康福祉,其「以疫謀獨」的圖謀不會得逞。
  • 不顧總統和總理的反對,捷克參議院議長執意「訪臺」是何目的?
    日前,臺灣地區的「外交」似乎有些頻繁,先是民進黨當局不顧民眾反對,開放對美國豬肉和牛肉的進口,和美國一起參與「對抗」大陸的軍事活動。不斷給兩岸關係製造緊張的氛圍。捷克代表團不顧捷克總統和總理的反對,對臺灣地區進行「訪問」。
  • 臺媒說臺當局「駐外人員」被大陸外交官「打成腦震蕩」,島內網友質疑
    【環球網報導】臺灣「中央社」等臺媒10月19日報導,臺灣「駐斐濟代表處」8日在當地旅館舉辦「雙十國慶酒會」,有大陸外交人員「闖入」,不僅不願意離去,並且「動手打人」,而且把一名臺代表處人員「打成腦震蕩」。針對這則報導,有島內網民說,「搞不好臺灣自己做了什麼」,也有人質疑,「臺灣和斐濟有「邦交」嗎?
  • 臺媒稱大陸外交官打傷臺人員,臺網友質疑:臺代表處挑釁、買新聞
    臺灣「中央社」等臺媒10月19日報導,臺灣「駐斐濟代表處」8日在當地旅館舉辦「雙十國慶酒會」,有大陸外交人員「闖入」,不僅不願意離去,並且「動手打人」,而且把一名臺代表處人員「打成腦震蕩」。針對這則報導,有島內網民說,「搞不好臺灣自己做了什麼」,也有人質疑,「臺灣和斐濟有「邦交」嗎?
  • 2017年,臺灣或許應該「感謝」蔡英文?
    長期從事服裝行業的臺商黃先生痛苦地說,2017年臺灣是不堪回首的一年,可以說無論從經濟還是民生都每況愈下,大陸臺灣冰火兩重天,大陸精氣神足,人心齊,各項事業蒸蒸日上,幸虧我的企業投資在大陸早,趕上了好時代。臺灣的糟糕都是人禍,都是當局無能無德。從事AT產業的臺商邱先生卻話鋒一轉說,「2017年,我們倒要『感謝』蔡英文」。
  • 一個都不給大陸!臺當局繼嚴禁口罩出口後,又規定出境限帶5個
    此時我國的民眾以及政府都在尋找可靠的貨源,希望能夠儘量緩解暫時的物資短缺。臺灣也出現了確診病例。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性非常強,所以臺當局也出臺了很多措施來保護臺灣民眾。一個都不給大陸!臺當局繼嚴禁口罩出口後,又規定出境限帶5個。
  • 奉勸民進黨當局一句:早日開放大陸疫苗入臺,別再折騰臺灣民眾了!
    奉勸民進黨當局一句:早日開放大陸疫苗入臺,別再折騰臺灣民眾了!  近日,一條由於民進黨當局拒絕開放大陸新冠疫苗入臺,臺商群體正在籌劃組團打「飛的」到祖國大陸來注射疫苗的新聞引起了廣泛關注。  和美國「萊豬」與日本「核食」入臺一樣,拒絕引進大陸疫苗的背後,是民進黨當局為一黨之私利所進行的政治操弄。被部分不明真相的臺灣民眾奉為「抗疫之神」的陳時中,不過是民進黨當局的傳聲筒和操盤手。
  • 大陸發布對臺「26條措施」,臺灣當局慌什麼?
    中國大陸4日出臺惠及臺灣企業和民眾的「26條措施」。它們包括為臺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的13條措施,內含臺企同等參與重大技術裝備、5G、循環經濟、民航、主題公園、新型金融組織等投資建設的政策。臺灣當局在第一時間指責大陸的「26條措施」是「名為惠臺,實則利中」,是意圖分化臺灣內部,企圖介入影響臺灣選舉。大陸國臺辦回應說,臺當局的反應顯示了一種「陰暗心理」,不能不說,「陰暗」這個詞用得蠻準確的。臺當局指責大陸推「26條措施」是想介入臺灣選舉,在我們看來,這恰恰反映出臺當局腦子裡只有選舉,沒有臺灣人民。
  • 學者:臺灣當局的一些做法影響大陸民眾赴臺意願
    唐永紅教授認為,大陸民眾赴臺遊意願降低,並非大陸方面的限制,而主要是由於臺當局在處理一些事件上的政治區隔和歧視性做法。(圖片來源:中國臺灣網視頻截圖)  中國臺灣網11月4日北京訊 (記者 何建峰)廈門大學唐永紅教授接受本網記者專訪時指出,大陸民眾赴臺意願降低,一方面是由於安全事故頻發;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由於臺灣當局在處理安全事故上帶有歧視性的做法,缺少人文關懷和人道主義精神,再加上今年以來島內局勢和兩岸關係大背景發生的變化,引發了大陸業者和遊客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