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鐵拒載萬聖節裝扮者 中國人該不該過洋節?

2020-12-14 騰訊網

[摘要]中國人對鬼怪的接受程度已經開始上升,甚至一度成為流行。慶祝以鬼怪為主題的萬聖節,也有可能會逐漸發展成受歡迎的節日之一。

成都地鐵拒絕萬聖節裝扮的女生乘車事件引起網友是否應該慶祝西方節日的廣泛議論。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0月21日報導,事件起源於成都地鐵的微博,稱一群女生化妝喪屍乘坐地鐵驚嚇乘客。「對於這類行為,成都地鐵堅決說NO!!!」

在一位女生的衣服上「成都歡樂谷萬聖節」的大字引人注目。名為「成都直播」的微博帳號同日發文稱此為歡樂谷萬聖節鬼王遊巡。

此事引起超過千人轉發評論。數小時後,評論演變成為慶祝西方萬聖節是否崇洋媚外的辯論。

不少人贊了微博評論「崇洋媚外!抵制!」。 但是另外一些網友則反問到:「過個萬聖節就崇洋媚外了?」

萬聖節(10月31日),屬於西方天主教和東正教的主要節日之一。雖然萬聖節的起源說法不一,但都認為在萬聖節這一天女巫,鬼魂,逝去的人的亡靈會回到人間。

今天,萬聖節已經演變成為了孩童和青少年穿奇裝異服,尤其以鬼怪的衣服為主,討要糖果,狂歡慶祝的節日。

萬聖節已經在以天主教和基督教為主的歐美國家流傳了近千年,但是中國廣大群眾的接受程度依然相對較低。

網友們在微博平臺上紛紛發文表達自己的觀點。

「小海豹專享寵愛」評論到:「中國人的傳統沒有萬聖節,所以觀眾不需要你們的『驚喜』」。

「周先生的baby」說:「真有意思,萬聖節又不是中國的節日…公共場所裝神弄鬼的。」

「凌紫冪軒166」說:「在公共場合穿(萬聖節服裝)就是不好,中國文化如此,避談鬼神…為什麼要引這種和本國文化衝突的東西…」。

中國傳統文化往往迴避討論生死。而萬聖節慶祝鬼神,人們甚至裝扮成帶有「鮮血」「斷頭」「獨眼」的鬼怪,試圖鮮活地呈現逝去的人,難免會讓一些公眾認為「嚇人」和「難以接受」。

也有一些網友不認為打扮成鬼怪會「驚嚇乘客」。 成都地鐵微博原文裡提到的喪屍片《釜山行》在中國就風靡一時。

由此可見,中國人對鬼怪的接受程度已經開始上升,甚至一度成為流行。慶祝以鬼怪為主題的萬聖節,也有可能會逐漸發展成受歡迎的節日之一。

然而,不少網友反對慶祝萬聖節的原因是「萬聖節是外國的節日,不見你們過傳統節日那麼用心」。

這些反對過萬聖節的網民偏向於對傳統文化的堅持,認為不少人在慶祝外來節日的時候忽略了傳統節日。

接受西方文化是否與延續傳統文化相衝突呢?

網友Parachute_cn說:「不是不願意包容多元文化,談文化包容,也要在尊重當地人文化選擇的基礎上吧?在公共場合展示國外傳統文化真的合適?」

網友「霸氣的陳小小」評論到:「文化全球化,各國都在相互影響,我泱泱中華是一個包容的國家,對於其他國家的節日是可以接受的。若果有一天,各國傳統服侍同時出現在我們的大街上,我覺得還是挺值得高興的。」

相關焦點

  • 培訓機構帶孩子過萬聖節被家長怒懟,中國人該不該過洋節?
    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萬聖節,和聖誕節、感恩節一個樣是西方的傳統節日。為了慶祝萬聖節,孩子們會裝扮成各種各樣鬼怪的樣子走上街頭,逐家逐戶地敲門,口中還會念念有詞,「快給糖果,否則就搗蛋!」也就是說萬聖節就是西方人的「鬼節」,而活著的人則懼怕鬼魂來奪生,於是人們就在這一天熄掉爐火、燭光,讓死魂無法再尋找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靈嚇走,之後逐漸演變成現在一個比較喜慶的節日。我們中國的所謂的「鬼節」是中元節,我們中國人過中元節與西方不同。
  • 地鐵大叔怒斥萬聖節「妖魔鬼怪」:中國人該不該過萬聖節?
    近日,一條關於標題為《大叔痛斥萬聖節驚悚妝女孩》的視頻在社交網絡平臺發酵。據了解,在萬聖節前夜,有一中年男子,因看不慣通地鐵車廂的兩名萬聖節奇異打扮的女孩,展開了罵戰。面對地鐵裡的驚悚裝扮,很多網友表示反對,穿成這樣嚇人不,自己喜歡可以,公共場所嚇人就有點過分。
  • 洋節VS傳統節日,中國該不該過洋節?
    轉眼10月已接近尾聲,接下來的11月不僅有大家期待已久的「購物節」,還有西方的萬聖節。說到萬聖節,很多人就會想到裝扮、南瓜燈、鬼節等詞語;有的人第一反應是過洋節就是崇洋媚外。今天我們要討論的就是中國人該不該過洋節?我的看法是;不提倡!
  • 萬聖節該過嗎?大叔地鐵內罵女孩「人不人鬼不鬼,中國人的恥辱」
    萬聖節該過嗎?大叔地鐵內罵女孩「人不人鬼不鬼,中國人的恥辱」每一年的11月1日都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萬聖節。西方人又稱萬聖節之為諸聖節,是西方傳統的鬼節。我們中國人喜歡把萬聖節前夜,也就是10月31號這一天當做是萬聖節來過,因此在這一天我們經常能夠在大街上看到很多穿著奇裝異服的人,他們可能還會有非常恐怖的裝扮,讓人看起來不禁感到毛骨悚然。
  • 聖誕節前夕,平安夜蘋果翻倍漲價,中國人到底該不該為洋節買單?
    對於這種現象,很多網友都在討論,中國人到底該不該為洋節買單?在中國,一邊是張燈結彩,裝扮聖誕老人歡呼雀躍過聖誕節,然而還有一邊卻在強烈譴責這種「崇洋媚外」行為。認為洋節是對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侵略,另外大部分中國人並不了解聖誕節,只是盲目跟風。因此,堅決抵制平安夜和聖誕節等洋節,不應該為慶祝洋節而買單。
  • 洋節到底該不該過?(聖誕、萬聖節)畢竟只是在節日裡玩一玩
    近年來,西方文化傳入中國,中國年輕人最先接受這些思想,麥當勞、肯德基、漫威電影、萬聖節、聖誕節等等。對於年輕人來說,這些既新奇又洋氣,都想要嘗試一番,他們相互影響,漸漸的都熟悉了這些。阿喵今天想要討論一下該不該過洋節。有人會說,只是一個節日,有什麼不能過?是啊!只是一個節日。
  • 「洋節」到底該不該過?藍盈瑩稱第一次這麼認真過節,文化入侵引全...
    而且這幾天的氣氛要比之前的氣氛都要濃很多,不僅是很多的學校在過這個節日,而且很多的明星也都在網絡上放出了自己在萬聖節的一些裝扮了。 一個中國人認真的過洋節,這個應該是怎麼都說不過去的吧,那既然這樣說是不是春節是過得非常的不認真呢?
  • 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洋節?
    這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學校禁止在校內舉辦聖誕節等的洋節活動。為什麼要禁止學生過洋節?我們可以回顧一下哈工大感恩節事件。11月26日,哈爾濱工業大學一宿管阿姨在感恩節當天給學生發送糖果,卻被一學生以公開過洋節舉報了。
  • 聖誕節的迷思:我們該不該過「洋節」
    首先是聖誕節和情人節,而後是萬聖節,這兩年,就連感恩節等「非主流」節日也過得相當起勁。於是就有人出來說話,以為不妥。  觀點無非是作為中國人,我們為什麼要過洋節?這不是崇洋媚外嗎?相較洋節們的鋒頭正盛,我們的傳統節日卻漸漸寡淡起來,首先是年味變淡,其次是無論什麼節日都是可過可不過。不少人嘆息不已。
  • 中國家長該讓孩子過「洋節」嗎?
    臨近年底節日扎堆,剛剛過完萬聖節、感恩節,馬上又將迎來聖誕節、元旦、春節…… 相比中國傳統佳節日,「洋節」雖是西方節日,在孩子中間卻一直頗受歡迎。但近幾年人們對于洋節的態度也在發生變化,今年感恩節剛過,「該不該讓孩子過洋節」再次成為網絡熱議話題,各方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洋節會不會造成「文化入侵」,影響孩子的價值觀。
  • 萬聖節穿奇裝異服,坐地鐵被大叔痛斥為「中國人的恥辱」
    有些東南亞國家以前不過萬聖節,但是現在看這個節日很熱鬧,也開始穿著怪異的衣服滿街亂跑,但是不知道自己慶祝的是什麼。但是萬聖節這個節日在中國不太受到重視,因為節日的意義和清明節重複了,只有一小部分的人過這個節日。
  • 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
    又到一年聖誕節,商場裡早已經擺上了聖誕樹,各個門店都貼上了各類聖誕活動海報,節日氣氛越來越濃,這時候總會出現一種聲音,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聖誕節、萬聖節越來越受到商家的重視,成為商家盈利的大好時機。當一個節日失去了其真正的精神,只剩下吃喝的時候,意味著它離消亡不遠了,所以從「該不該過聖誕節」的命題中跳脫出來,看看那些深受各種人們喜愛的節日,到底是如何做到的?然後思考我們的傳統節日到底該如何改進,如何好聽、好看、好玩地度過。所以,不僅是聖誕節,更多的是我們在面對外來文化衝擊時,究竟該如何面對?
  • 多地組織萬聖節活動,家長紛紛怒斥!「洋節文化」令人擔憂
    今天是西方國家一年一度的萬聖節,隨著我們國家越來越國際化,很多人也跟風過上了「洋節」,但是關於「洋節」,一直都是備受爭議的,很多人認為我們有著自己的傳統節日,為什麼要過「洋節」了,這不是助漲別國的文化入侵嗎?
  • 年輕人熱衷過「洋節」,真的是「崇洋媚外」嗎?
    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用南瓜雕空做成燈,小朋友會裝扮成妖魔鬼怪在街上進行惡作劇,敲鄰居家的門索要糖果,否則就會搗蛋。如今一些亞洲國家的年輕一輩也開始傾向於過「洋節」,這不,最近四川一位家長反對培訓機構舉辦萬聖節活動,現在這種正能量的東西,它就是在你們身上敗掉的。年輕人為什麼熱衷於過洋節?
  • 中國人到底應不應該過萬聖節?
    近年來,萬聖節與聖誕節、情人節被人們並稱為「三大洋節」,這些節日在瘋狂「入侵」中國的同時,也得到了很多兒童以及中青年群體的青睞。一年下來,中國的傳統節日和已「入侵」的一些「洋節」加起來非常之多,具體筆者還沒有做過統計。
  • 「洋節」只是一個中國人的英文名字
    ▐ 撰文/史廣東   個人公眾號/鏘法萬聖節剛過,「大叔痛斥萬聖節地鐵驚悚裝」在網上熱炒,被罵當事人張先生這幾日備受困擾。關於「洋節」的商業炒作是經常被批判的議題,但「洋節」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我們的傳統節日在和「洋節」競爭的過程中也有其短板。
  • 中國人該怎麼過萬聖節
    11月1日的萬聖節即將閃亮登場,萬聖節即西方鬼節,每年的這一日,西方的小孩都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鬼面具,挨家挨戶向人索要榶果。該節日現流行於世界各地,咱們中國也不例外,接下來請看看本人教你如何過好萬聖節。
  • 又到聖誕節,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洋節日?你們怎麼看?
    圖片來自網絡中國人興起過洋節該有很多個年頭了。過去可能還會認為過洋節是中國人融入全球化的表現。可就在去年,洋節忽然收到了一些人的抵制。我所見所聞的就有這樣兩三件事。我生活在一個縣級市,本市教育局很早就下文件:不準洋節進校園,意思是所有幼兒園、中小學不準圍繞感恩節、復活節、萬聖節、聖誕節等洋節開展活動。臨近聖誕節時,微信群和朋友圈中又流行起轉發「我是中國人,我不過聖誕節」的文章和抵制洋節的籤名、宣誓活動。其中一個廣泛傳播的觀點是說應該紀念偉大領袖的誕辰(12月26日),而絕不該紀念那個子孫後代曾侵略蹂躪中國的洋人。
  • 洋人過中國春節和中國人過洋節?
    洋人過中國春節和中國人過洋節?   一直以來,對於中國崇洋媚外過洋節遭人非議,如情人節,聖誕節,萬聖節等等西方國家的節日,但在中國過的比西方人還熱鬧。
  • 對於我們該不該過洋節?你對此有什麼看法?每個人看法不一樣
    其實外國人過洋節就跟我們中國人過春節一樣是一種文化。在於中國人該不該過洋節,我覺得首先我們是一個包容的國家、開放的國家可以容納一切外來文化,但這並不意外著盲目的迷外。其實過節過的都是一種氣氛,在沒有大是大非的前提下,該過就過,只要讓自己開心,讓自己身邊的人都開心,不在乎你過的是什麼節日,在意的是自己和自己愛的人的心情。在前幾天的聖誕節,其實過聖誕節大多數是年輕人,等上了一點年紀,也就沒有這個興趣,自不會去湊那份熱鬧,更不必擔心我們的文化被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