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西峽縣:好山好水出好菇 奏響鄉村全面振興最強音

2020-12-23 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冬日,河南省西峽縣丁河鎮30個標準化香菇種植基地一派繁忙,每年十一月,香菇基地出產的冬菇成了國內外的搶手貨。丁河鎮香菇肉厚、味鮮,被農業部命名為「定點批發市場」的丁河香菇市場吸引了廣東、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區客商入駐。產品遠銷韓國、美國及東南亞地區,年交易額達10億元以上。丁河鎮用香菇帶動了村民致富脫貧,以香菇為產業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好山好水出好菇

     西峽丁河鎮品質優良,名揚海內外,獨特的氣候優勢為丁河鎮發展香菇產業提供了基礎條件。

     由於地處伏牛山,這裡的群眾「靠山吃山」,二十世紀70年代就形成了全國有名的黑木耳人工栽培基地,80年代末形成了全國最大的椴木香菇生產基地。90年代引進袋料栽培法,並把以袋料香菇為主的食用菌產業確定為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和農業產業化的「一號工程」。因此,人們對香菇種植並不陌生,也有一定的種植技巧,這為後期香菇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打下一定基礎。

健全體系促發展

     近年來,丁河鎮建立了健全的縣、鄉、村三級聯動體系,不斷強化行政領導和技術指導。在縣級層面上,從1997年起就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的食用菌工作領導小組和西峽縣食用菌生產辦公室,2005年,成立了香菇標準化生產領導小組,統攬全縣食用菌規劃、生產、技術、管理及項目建設等工作,2008年,成立了西峽香菇出口質量安全示範區建設指揮部。

     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西峽縣設立了縣級出入境檢驗檢疫辦事機構——南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西峽辦事處,暢通了西峽香菇出口的綠色通道,2012年,成立了西峽食用菌產業化集群建設領導小組。在鄉鎮層面上,全縣重點鄉鎮均成立了鄉鎮食用菌生產辦公室,規劃、指導本地的香菇生產。在村級層面上,各村都配備一名香菇標準化「植保員」,負責本村香菇基地建設和管理工作。縣、鄉、村三級體系的建立為西峽縣食用菌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同時,西峽縣香菇標準化生產領導小組加大督查和獎懲力度,定期舉辦現場觀摩會或講評會、培訓會、經驗交流會,對各食用菌鄉鎮、專業村、生產基地、出口加工企業香菇標準化生產情況進行分類排隊,每年召開一次總結表彰大會,評出先進鄉鎮、先進村、先進出口加工企業和先進個人,進行重獎激勵,對落後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批評,限期整改達標。西峽縣、鄉每年投入資金1000餘萬元,用於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及獎懲,並調動各級推行香菇標準化生產工作的積極性,確保西峽香菇標準化建設順利推進。

     丁河鎮充分發揮交通、區位、技術、市場等優勢,以打造全縣食用菌產業集群模範市場為目標,從發展保障、基地建設、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管理等方面積極推進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香菇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今年,全鎮年產袋料香菇近8000萬袋,累計建成標準化香菇基地30餘處,「一村一品」食用菌專業村29個,專業合作社32家。工廠化制棒企業15家,香菇加工出口企業6家,建成近200座總庫容超2.5萬噸的豫西南最大的保鮮冷庫群。香菇產業已經形成了村村有標準化基地、戶戶有技術明白人的發展格局。全鎮80%以上的農民從事香菇生產和經營,農民人均純收入的70%來自香菇產業。真正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示範帶動,合作社對接大市場

     近年來,在香菇產業的帶動下,丁河鎮堅持狠抓標準化生產與集約化管理,通過科技創新、示範帶動,引領全鎮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成功探索出「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大戶+基地+合作社」發展模式,各專業合作社及技術服務隊能夠充分發揮協調服務作用,為菇農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送技術、送信息到基地、到菇棚。有效對接小生產與大市場。90%以上的香菇合作社實行訂單生產、訂單收購。

     目前,丁河鎮建成了工廠化制棒企業15家,形成了近200座的豫西南最大的香菇保鮮冷庫群。同時,我們通過以情招商、以商招商、以企招商等形式,吸引廣東、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區客商入駐丁河。現有香菇加工出口企業6家,其中以康潤菇源食品有限公司、龍騰食品、林森源食品有限公司等為龍頭的香菇深加工出口企業實現年產值近3億元。主要從事幹、鮮香菇的購銷、儲藏、加工、包裝和產品出口,市場輻射周邊兩省三市十多個縣,產品直銷日本、韓國、美國及東南亞地區,年交易額達10億元以上,已成為全國食用菌行業的香菇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丁河香菇市場被農業部命名為「定點批發市場」。

注重生態,持續發展成效大

     丁河鎮將打造全國生態文明示範鎮作為目標定位,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路子,培育修復生態資源。從2003年開始,全面禁伐天然林,合理利用枝梢材和間伐材,嚴格控制香菇生產規模,既保證了香菇產業不丟、群眾收入不減,又保證了生態植被的有效修復。同時,強力實施退耕還林和長江防護林、外資造林、封山育林等多項造林綠化工程,擴大綠化成果。同時,加強生態資源管理,實行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目標責任制,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確保林區秩序長治久安。

     可持續發展戰略為丁河鎮香菇發展注入了活力,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18年,全鎮香菇總產量突破7萬噸,產值突破6億元,綜合效益突破13億元,以丁河為主產區之一的西峽香菇已成為河南「賣全球」的知名農產品。香菇種植已成為了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經過幾年的發展,丁河鎮香菇品質得到了較大提升,產業安全得到保障,品牌知名度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香菇暢銷北京、上海等國內20多個大中城市,出口日本、韓國、美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成為全國香菇出口大鎮。

     在中國乃是東南亞一些國家,很少人知道中國有個西峽,但很多人都知道西峽香菇。作為西峽香菇品牌打造的主力軍,丁河鎮更是以原生態、無公害、無汙染的菇品質量撐起了西峽香菇品牌的半邊天。2019年春,西峽香菇巧借「一帶一路」東風,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西峽縣政府與諸多國家的成功籤約為我們西峽丁河的香菇搭建起了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流合作的橋梁,在佔領原有的韓國、日本等市場基礎上,逐漸開始向俄羅斯、德國等國拓展,並嘗試開展與非盟國家開展貿易合作。同時,也榮獲了「西峽香菇甲天下」的美譽。

     目前,丁河鎮正在努力繪就「讓香菇產業真正成為帶動鄉村全面振興的支柱產業,成為全國優秀的食用菌標準化基地和一流的出口質量安全示範區」的藍圖。

相關焦點

  • 奏響鄉村振興最強音!水步鎮舉辦草坪裡稻田音樂節
    奏響鄉村振興最強音! 12月28日,一場別具一格的稻田音樂節在水步草坪裡隆重開幕,奏響鄉村振興最強音
  • 河南西峽縣陽城鎮「鄉村振興」實踐(二):「生態宜居」與「山頂民宿」
    編者按:  「精準扶貧」攻堅戰即將解決中國「千年絕對貧困」問題,下一步的關鍵就是如何在全面小康的進程中實現城鄉共同富裕。  黨的十九大將鄉村振興上升為國家戰略,且寫入黨章,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補齊現代化建設短板弱項的高度重視。
  • 廣種茶花樹 奏響鄉村振興「最強音」
    近年來,青山村黨委、村委會帶領全體黨員、村民小組長、村民群眾著力建設新農村和美麗鄉村,全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近三年來,青山村相繼榮獲「邵陽市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 「邵陽市黨員幹部示範培訓實踐基地」、「湖南省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湖南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全國文明村」等光榮稱號。
  • 內江高新區 奏響全域規劃最強音 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內江高新區鄉村公路。  自託管移交以來,內江高新區依託獨特的政策優勢和區位優勢,以託管片區「全域鄉村振興」為目標,以「產學研、產加銷、農旅文」融合發展為重點,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培育壯大特色產業作為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來抓。
  • 【鄉村振興】小平陽鎮嶺頭村:好山好水育好果, 產業發展走出脫貧路
    【鄉村振興】小平陽鎮嶺頭村:好山好水育好果,  產業發展走出脫貧路 2020-11-14 19: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理論宣講「好聲音」 奏響時代最強音系列之「半小時大喇叭」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後,理論宣講志願者們迅速行動起來,活躍在街頭巷尾、田間地頭,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傳達社情民意,已然成為接地氣、旺人氣、聯鄉村、親百姓的宣講隊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證和強大的精神力量。
  • 寧夏奏響鄉村振興最強音
    塞上江南,綠意盎然,行走在寧夏繁花似錦的熱鬧街巷和阡陌縱橫的美麗鄉村,一幅幅城鄉融合、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的美好圖景正徐徐展現,這片希望的田野上正釋放著鄉村振興的無限可能。自黨的十九大吹響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號角以來,寧夏就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各項工作優先位置,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寧夏始終堅持「三農」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鎖定農村改革發展,從頂層設計入手。
  • 好山好水好民風!寧鄉雙江口唱響鄉村振興的生態和諧之歌!
    槎梓橋村人的回答是:黨建引領,以「三聯兩化」為抓手,不斷探索基層治理新手段,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共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唱響鄉村振興的生態和諧之歌。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槎梓橋村秉持「小而美」原則,以人為核心建設美麗鄉村,實施庭院「綠化、美化、亮化」,開展「最美農戶」評比活動,鼓勵村民自覺清潔庭院環境衛生,主動整治亂堆亂放。小廁所體現大民生。
  • 【新時代文明實踐】興山:好山好水出好景 和平和美樹新風
    【新時代文明實踐】興山:好山好水出好景 和平和美樹新風 2020-12-08 17:4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好山好水好人家 莆田市深入推進鄉村振興講好鄉村故事
    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各地的鄉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如今,行走在福建省莆田市的多個鄉村,不難感受到田間地頭湧動的別樣生機和活力。近年來,莆田多地積極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多方面整合資源促進鄉風文明,探尋新時代鄉村生活新氣象,講好鄉村故事,助力鄉村振興。
  • 促產業增收入 講好西安鄉村振興好故事!
    促產業增收入 講好西安鄉村振興好故事!如今的桐花溝,逐漸擺脫了貧困的桎梏,以嶄新的面貌,向人們展示著鄉村振興的新希望。藍田縣農業農村局辦公室副主任 田鴻強:記者在移民搬遷後合併而成的石砭峪新村看到,一座座二層小洋樓拔地而起,街道乾淨整潔,配套的水、電、路、醫療衛生、活動廣場、幸福院等公共設施一應俱全,處處展示著新面貌。
  • 金秋時節走進媧仙谷,暢遊這方好山好水
    本報新聞網訊 10月23日,記者驅車在南部縣升鍾大道上,公路兩邊的行道樹已點染秋天的色彩,正是秋色秋光正濃,由這條景觀大道進入山水環繞的升鍾鎮媧仙谷,景區呈現在記者眼前,各遊覽點位,遊人如織,人流湧動,這裡的好山好水以及各種戶外拓展設施受到眾多遊人的親睞
  • 鄒平臺子鎮:黨建引領,奏響鄉村振興「最強音」
    近年來,臺子鎮搶抓鄉村振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機遇,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聚焦產業發展、鄉風文明、社會治理等領域,創新體制機制,激活內生動力,努力實現農村高水平發展和全方位振興。主動求變,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特色產業培育壯大
  • 臺子鎮發揮黨建引領作用 奏響鄉村振興「最強音」
    近年來,臺子鎮搶抓鄉村振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機遇,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聚焦產業發展、鄉風文明、社會治理等領域,創新體制機制,激活內生動力,努力實現農村高水平發展和全方位振興。  主動求變,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特色產業培育壯大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
  • ​睢陽區臨河店鄉奏響鄉村振興「三部曲」
    ​睢陽區臨河店鄉奏響鄉村振興「三部曲」 2020-09-10 0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鈴溪橋工程,好山好水好地方
    華夏翡翠、人類綠舟、天然氧吧,這裡是撫州馬頭山鎮;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出行困難,這裡是撫州馬頭山鎮;是好山好水?還是山水攔路?路難行,好山好水能是好地方?江西省撫州市資溪縣馬頭鎮,是一個自然資源豐富,人口少,地域廣的生態鄉鎮。
  • 鄉村振興:五個方面的全面振興
    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時,與各位代表深入交流,就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出重要論述,為進一步做好「三農」工作鼓舞幹勁。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久久為功求實效。
  • 鄉村振興開局年 河南腳步鏗鏘
    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林常豔董豪傑  2018年,鄉村振興開局之年,河南立足農業大省、農業人口大省實際,狠抓落實,強力推進,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工作機制更加健全,重點任務進展順利,試點工作有序推進,開局良好,腳步鏗鏘。
  • 好山好水好風光,也是一門好產業
    「十三五」時期,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長,我國文旅產業呈現出消費大眾化、需求品質化、競爭國際化、發展全域化、產業現代化的發展趨勢,彰顯出生態與人文結合、傳統與現代融合、經典與時尚匯合的顯著特點。一方面,出境遊消費回流,國內遊、省內遊、周邊遊長勢明顯;另一方面,個性化、特色化方式凸顯,自駕遊、自助遊、精品遊、家庭微定製等產品服務受到歡迎。
  • 西峽縣西坪鎮:為人居環境「洗把臉」
    河南經濟報 記者 周美嬌 通訊員 武晴為了創造乾淨整潔的優良環境,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達到「全面覆蓋、不留死角、長效管理、持久保潔」,12月2日,西峽縣西坪鎮黨委、鎮政府組織全體鎮村幹部、鎮屬各單位及群眾廣泛參與,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