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精準扶貧」攻堅戰即將解決中國「千年絕對貧困」問題,下一步的關鍵就是如何在全面小康的進程中實現城鄉共同富裕。
黨的十九大將鄉村振興上升為國家戰略,且寫入黨章,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補齊現代化建設短板弱項的高度重視。「鄉村振興」是黨的主張,更是億萬農民的心聲,鄉村振興主體在民,必須緊緊依靠和調動億萬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必須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五項重點任務來展開。
近年來,在中原大地上,湧現出了許多示範引路、社會協同、城鄉融合、三產並進、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振興的好做法、好案例、好經驗。央廣網河南頻道自12月11日起連續推出《河南「鄉村振興」實踐》系列報導,將為各地思考、探索、實踐、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益參考。
新遠方農場農家小院(央廣網發 通訊員 陳紅源 供圖)
央廣網河南分網12月12日消息(記者 汪寧 通訊員 陳紅源 王金柱)2013年,河南西縣小夥郭新遠放棄在山東已經成熟的業務回到家鄉創業,這一年,他35歲,正好處於敢想敢幹的年紀。敢想敢幹也不能蠻幹,在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國家利好政策的指引下,他看中了「農」字號產業。
西峽號稱「綠色王國」,這裡有山有水,發展現代綠色農業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他當初選擇了該縣陽城鎮創辦新遠方農場,也是因為這裡良好的自然環境。農場剛開始起步瞄準的僅僅是綠色農產品這一個目標。但隨著經濟轉型升級,社會需求層次從數量溫飽型轉變為質量品質型,恰逢其時,「鄉村振興」戰略又開啟了「美麗鄉村」建設這扇窗,善於學習國家時事政策的社會有識之士紛紛抓住政策紅利和歷史機遇,緊跟社會發展風向標和社會新需求,圍繞「生態宜居」不斷拓展新業態,涉農產業紛紛轉型升級走「綠色生態綜合體」的發展道路,「生態宜居」新業態逐漸成了吸引社會資本投資的新領域。
休閒農業助推傳統農場轉型(央廣網發 通訊員 陳紅源 供圖)
發展現代生態農業(央廣網發 通訊員 陳紅源 供圖)
新遠方農場的轉型升級始於他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認識,得益於他對西峽縣提出的「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發展理念的準確理解和把握。2016年他被西峽縣農業局選派到河南農業大學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參加學習,2017年又被選派到中組部和農業部組織的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班參加學習,2018年被選派到威海參加農業部致富帶頭人培訓。外出學習進一步開闊了他的眼界,使他對藉助政策東風、不失時機地發展旅遊採摘、餐飲民宿、休閒觀光、食品加工、電子商務、對接旅遊研學和開展團隊拓展活動等新業態有了新的認識,郭新遠認為,農場引爆多業態發展的突破點就是發展「山頂民宿」。
新遠方農場櫻桃園(央廣網發 通訊員 陳紅源 供圖)
2018年,新遠方農場陸續建成了5個農家小院,這與農場初創時的簡易塑料棚相比,是天壤地別的變化。郭新遠在山頂發展民宿,不是讓「背包客」來喝「西北風」的,而是想用「山頂民宿」倒逼農場全面發展、迅速轉型升級,早日實現農場全產業鏈和一條龍服務。
生態宜居的農場農家小院(央廣網發 通訊員 陳紅源 供圖)
2019年12月5日,記者來到新遠方農場農家小院參觀。推開1號院的大門,映入眼帘的是農家特有的陳設和景象:青磚影壁牆矗立在綠植花卉叢中,院子地面由鵝卵石與紅石條鑲嵌而成,陽光透過景觀樹的縫隙散射到整個小院,院內開放式廚房乾淨整潔,鍋臺邊就種植著紅紅的辣椒,邊摘邊能下鍋炒菜。紅磚砌起的起居室安放著空調和席夢思床,院內獨立衛生間裡一塵不染,現代光潔的陶瓷潔具與傳統復古的竹木結構裝飾形成鮮明對比,院內休閒茶座邊點綴著玉米穗與紅辣椒,寬暢的庭院裡擺放著三高一低4個「農家樂」餐桌,鞦韆吊椅在冬日的暖陽下顯得格外逍遙悠閒……
冬日陽光下新遠方農場1號小院內櫻桃樹青翠依舊(央廣網發 通訊員 陳紅源 供圖)
郭新遠說,1號院可供30多人同時用餐聚會。像這樣的農家小院,在新遠方農場共有5座,「一天400元,可供遊客自助生火做飯,每當旅遊旺季供不應求。」
鄉村旅遊帶活農場經濟(央廣網發 通訊員 陳紅源 供圖)
農場新面貌(央廣網發 通訊員 陳紅源 供圖)
離別墅小院不遠處,還有可供100多人同時用餐的開放式大餐廳和4個木屋餐廳。開放式大餐廳頂棚上吊著竹籃,竹籃裡養著吊藍,周圍還點綴著紅辣椒,顯得原始而自然。4個木屋餐廳屋頂牆面全部用生態木裝飾,裡面常春花在隆冬的天氣裡依然枝繁花茂,顯得溫馨而宜人。
郭新遠向記者介紹:「農場四面有水塘,周圍被天然原始櫟樹林包裹,空氣清新,申請農產品有機認證時,專家們測定這裡空氣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釐米超過3萬,是清新標準的20倍。」
新遠方農場百人大餐廳(央廣網發 通訊員 陳紅源 供圖)
自山頂民宿建好後,優美的自然環境和生態條件,吸引著西峽縣縣城及周邊幾個大城市的遊客紛至沓來,大量的團隊拓展活動也在這裡舉行。城裡人來這裡,感覺到的是身心全面的放鬆和悠閒。寒暑假,這裡是家長們帶著小孩親近大自然的首選地,也是賽車騎手、自駕遊、房車愛好者呼朋引伴的集結地。
新遠方農場木屋餐廳(央廣網發 通訊員 陳紅源 供圖)
農業+休閒、採摘+旅遊、避暑+團隊活動、野炊+綠色產品、幽靜+慢節奏……現代諸多時尚消費元素在這裡都能輕鬆找到。農場民宿迎合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也使鄉村生態優勢在這裡得到了充分彰顯。這就是鄉村魅力之所在,也是生態宜居的經濟價值之所在。
農場櫻桃園採摘(央廣網發 通訊員 陳紅源 供圖)
農家特色餐飲下的「慢生活」經濟(央廣網發 通訊員 陳紅源 供圖)
2019年12月1日,南陽已經步入高鐵時代,從鄭州到南陽市1小時20分鐘,從南陽市到西峽縣1小時,未來2小時經濟圈的巨大潛力不可估量。被大都市高節奏、快生活、重汙染所累的人們,想短暫逃離鋼筋水泥,回歸自然生態、享受清新悠閒生活的巨大消費市場是可以預期的,這也是未來鄉村振興的一個有力支點。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因地制宜的發展宜居宜養健康休閒旅遊業,以此帶動農村其他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正在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在一大批像郭新遠這樣的新時代「職業農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