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雙節期間,河南濟源王屋山小十方酒店、小有洞天 山居民宿等精品民宿推出團圓系列套餐,與王屋山景區等形成聯動,並通過電商平臺推介營銷,入住率達100%,低密度、庭院式康養民宿贏得了遊客好評。
近年來,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把發展民宿作為切入點,積極謀劃、強力推進,湧現出大批融入鄉村文化內涵、各具風格的特色民宿,可謂花開遍地,走出了以民宿發展助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的好路子。
走縣進村 疾步發展
2018年9月4日,「民宿發展走進河南」活動從三門峽市盧氏縣開啟,並逐漸在河南各縣(市、區)悄然展開。同年9月,河南全省旅遊扶貧工作會明確提出,河南旅遊最大的潛力和爆發點在鄉村,鄉村旅遊的發展水平決定著河南旅遊的整體發展水平,發展鄉村旅遊最好的切入點就是鄉村民宿,鄉村民宿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鄉村旅遊的生命力和發展水平。
近期,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省內外部分民宿創始人及運營團隊、相關專家、旅遊投融資公司負責人等走縣進村,累計考察、調研41個縣(市、區)100餘個村鎮的民宿和旅遊資源。
「民宿發展走進河南」專家組成員、月泊文旅創始人、大理民宿客棧協會副會長黃丹表示,通過考察交流,研究領域覆蓋民宿全產業鏈的專家團隊與當地業者深入溝通,為當地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
河南各地也積極響應「民宿走進河南」活動,紛紛出臺獎勵措施支持民宿發展,推進鄉村旅遊的轉型升級。
鄭州市出臺民宿獎勵政策,對投入額在300萬元及以上且初次被評定為金宿級、銀宿級的旅遊民宿,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80萬元、60萬元。對投入額在150萬至300萬元且初次被評為金宿級、銀宿級的民宿,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40萬元、30萬元。
「旅遊業高質量發展需要跨越門票經濟的門檻,休閒式、體驗式、參與式的旅遊時代已經到來,發展精品民宿是助力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平頂山市委書記周斌說。
鞏義市委書記、市長袁聚平表示,民宿產業是帶動群眾增收的重要途徑,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實踐,是美麗環境轉變為美麗經濟、美好生活的橋梁。
凝智聚勢 開花結果
在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的強力推動下,河南民宿建設隊伍不斷壯大,民宿投資及運營團隊持續從上海、廣東、浙江、江蘇等地匯集到河南。各縣(市、區)也積極參與,帶動特色民宿項目發展,民宿產業發展呈現出蓬勃生機。
在第四屆全國民宿大會上,河南省雲上的院子、靈泉妙境民宿入選全國五星級民宿。截至目前,河南共有民宿592家,引進全國知名品牌160多個,如,廣東宿描、宿聯中國、浙江漫村、過雲山居、大樂之野、西坡等,培育本地品牌100多個,如新縣的「外婆家」「老家韓舍」「西河水舍」、三門峽的「岔裡—養心谷」、修武縣的「沙牆民宿」「雲臺森兮」、信陽市的「懸崖酒店」「靜砦民宿」、濟源市的「南坪村鄉宿」等。
「這兩年因為發展民宿,我們村新修了路,種了花草樹木,村子變得越來越美。如今我在家門口就能上班,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三門峽市盧氏縣官道口鎮新坪村李女士說。她上班的民宿便是盧氏縣的山水隱廬民宿。
雲上院子民宿位於河南焦作市修武縣,是利用一所石頭壘起來的廢棄小學改建而成的。該民宿創始人、董事長彭志華介紹,雲上院子的建設為期三年,聘請當地工匠進行修建和改造。民宿的員工大部分為當地居民,餐廳用品、食材也大部分從當地採購,實現了共建共享,既帶火了民宿經營,也帶活了金嶺坡附近的村莊,吸引了大量遊客慕名而來。
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姜繼鼎表示,河南省民宿由小到大、由點及面、積少成多、由無聲到知名,發展速度較快,有效促進旅遊扶貧助力鄉村振興。
持續推進 未來可期
鄉村民宿的發展讓原本寂靜的河南鄉村熱鬧起來,民宿經濟正以巨大的力量推動鄉村「美麗資源」向「美麗經濟」轉化。
中國旅遊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會長張曉軍介紹,隨著國家政策層面釋放出越來越多促進鄉村振興的信號,各地逐步推出包括鼓勵優秀人才下鄉投資,盤活農村閒置土地資源等在內的各種政策,民宿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河南漯河郾城年少歡喜民宿項目負責人、廣東民宿協會副會長閆彥磊表示,河南民宿發展喚醒了鄉野,激發了鄉村活力,給人以希望與遐想,其發展未來可期、大有可為。
9月17至18日,河南省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村幹部培訓班在淇縣涼水泉村舉行,河南省文化和旅遊系統扶貧幹部、鄉村旅遊重點村村幹部、鄉村旅遊致富帶頭人等110餘人參加了培訓。
9月21日,河南全省民宿工作推進會在濟源示範區老兵工酒店召開,會議提出,把民宿發展作為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深入挖掘在地文化,持續引進民宿品牌,擴大民宿宣傳力度,著力提升民宿品質,為遊客提供原真性的鄉村生活體驗。
小民宿帶動大產業、大市場和大聯動,河南正以民宿發展為有效抓手,書寫新時代鄉村振興和旅遊高質量發展的美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