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寨,香港最後的顫慄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在成為目前最受關注的公共議題之前,香港是多數內地遊客眼中「消費主義的天堂」。港片、影星、精英、時尚是人們對這座城市的集體記憶。然而若再往前眺望,香港歷史則顯得模糊含混。

在《香港:大英帝國的終章》中,英國記者、作家珍·莫裡斯嘗試以一種視角回顧香港——這座註定被巨力牽扯的城市。

《香港:大英帝國的終章》

香港:大英帝國的終章

珍·莫裡斯

三不管的城寨

直到幾前年,要是你走在機場北面的東頭村道上,這條路剛好過了九龍和新界的界線,你會見到路的右邊有一排建築群,即使以這玄妙之地的標準來看,也屬於很古怪的區域。可以見到一家接著一家牙科密醫診所,玻璃正門朝著大街,櫥窗擺滿了浸泡的膿腫、產生不良影響的智齒圖解、整排咧開的假牙,每家診所櫥窗裡面可以看到有把牙醫診椅,有時在顧客上門之間的空檔那位牙醫就索性自己斜躺在上面,而他那裝飾用的金魚(可以安撫病人緊張情緒),就在他背景處亮著燈光的水族箱裡般旋遊著。

香港到處還是有密醫和牙科密醫在執業,不過在此的這些執業者卻有歷史性理由,他們認為這裡是政府的規定以及督察監管不到的範圍,因為東頭村道的路這邊就是從前九龍城寨的城牆處,要是你還記得的話,這就是從前滿清在英國人來到香港之前就已經保有、做為城寨總部的地方,一八九八年新界租讓時,他們仍在此範圍內保有管轄權。

▲1890 年的香港九龍街頭

當年他們那時代這裡是有城牆的城寨,一八四七年又特別重修過,以防禦隔海的英國人。城寨有六座敵樓,城牆厚達十五呎,有五百名駐軍和一所衙門,安穩地坐落城寨中央。城寨大炮是黑身紅口,城寨也會有很激烈的場面:有些照片裡可以看到定罪的罪犯跪在城門外,脖子上掛了大牌子,還有皇家海軍逮捕到的海盜在附近海灘上遭衙門斬首的情景。

當英國人把新界拿到手之後,很快就倚仗著《北京條約》上文字含糊處而把九龍的中國官員擺脫掉了,繼之而來法律上的含糊其詞避開正題也一直未能為這城寨地位定案,於是就變成了「三不管」地帶,一般就俗稱它為「城寨」。每次英方提議要拆除這個地方時,中方就提出反對;英國人也從來不把他們常用的市政規定施加在這個地方,到了一九七〇年代,據說真正管城寨行政的是三合會。

城寨周圍的香港處在發展之中時,它卻變成了著名的壞蛋安樂窩。英國人因為一直也不很絕對肯定他們對城寨的權利,於是就由得它去,讓它自生自滅。一九三三年,城寨也差點真的就滅掉,只剩下四百居民,到了一九四〇年,城寨所有房舍幾乎都拆除了。然而二次大戰之後,它卻驚人地復甦,那時有成千擅自佔地而居的人遷居進來,到了一九八〇年代末期,估計已有三萬人住在這裡面。

▲電影《功夫》裡復現的香港城寨

到這時,城寨也不復滿清時代設防城鎮的模樣,城牆全部被日本人拆掉用來做擴建機場的碎石,城寨裡的建築只有幾座是三十年以上歷史的。然而,它予人感覺仍然像是香港裡的飛地,額外的領域,甚至有點很不真實的感覺。這是個很嚇人的貧民窟,沒有任何四輪車輛可以進到這窟裡——因為裡面沒有一條街夠寬的——建築物有些高達十樓或十二樓,交錯密集緊貼在一起,看起來就像龐然大物的石工整體,加上外層交迭的建構、梯子、走道、水管和電纜,而且只能靠發出惡臭的風井來通風。

迷宮般的黑暗巷道從這邊穿透這龐然大物,再從另一面出來,實際上,白天光線根本就射不進來,松垮垂懸的電纜吊在低矮天花板上,因溼氣而滴著水,令人驚恐。它就像個地堡,有時似乎只有你一個人,周圍所有的門戶都上了鎖。有時巷子裡突然亮著一家洗衣店或血汗工廠的燈光,還有很響的中國音樂。在這個迷宮一處通風的空間裡矗立著那座古老衙門,是棟低矮的木造建築,用來當學校以及小區中心,讓人感到即使在這時此地也是個緊密交織、團結異常、同聲同氣的社群,完全跟外面那個殖民地分開。香港的公共衛生條例沒有在這裡實施,這裡也不理會火災的風險,唯一強迫須遵守的規定,就是關於建築物的高度——那時候啟德機場的飛機是呼嘯掠過附近建築屋頂的。

中國政府就跟港英政府一樣,對城寨的看法也是模稜兩可含糊不定,他們一方面從未放棄過對城寨範圍裡所擁有的主權,而且不時拿這個做做文章;另一方面他們又覺得要是特別對城寨小題大作的話,很可能反而等於承認英國對香港有完整的權利。這個貧民窟也就繼續保持它怪異的提醒功能,宛若中國在香港的舞臺,中國人以微妙的、耐心的、貓與老鼠般的方式,看著這個殖民地的進展。

一九九三年,九龍城寨終於拆除了,中英雙方對它不再持有不同意見,如今在城寨原址上的是座很雅致的中式公園,老衙門仍在,大大修飾過,像座博物館似地位於公園中央。隨著城寨的消失,香港也少了一個古老的驚險刺激地。雖然就我個人經驗,城寨裡的每個人都很和藹可親,後來那幾年香港警察也到裡面巡邏了,但仍然不停警告遊客:為了安全起見,切勿進入這個地方,有時也會見到遊客經過這裡,隔著那些浸泡膿腫窺伺裡面那個毫不引人的活動範圍時,彷佛在享受著一陣時空錯置之感,神秘東方、不可思議中國的最後顫慄。

▲臨近拆除的九龍城寨

特殊關係

我所以說不可思議中國的最後顫慄,是因為理論上起碼一九八四年的中英聯合聲明首次為中英在香港的關係帶來了開誠布公,在那之前,沒有一件事情是直接了當的,而對城寨地位模糊不明確的觀點看法也可視為範例,跟中英雙方對這個殖民地本身所持態度一樣曖昧。

起碼,自從滿清滅亡之後,中方就否認英方有權待在香港,他們堅稱香港和九龍的割讓以及租借新界,全都屬於不平等條約之列,也就是說,外國人以無情的軍事力量趁中國暫時積弱不振的時候很不公平地強迫中國籤下的條約。不平等條約在十九世紀末最盛,當時英、德、法、俄、葡、日都在中國沿海取得了租界,還加上一個美國,在條約口岸以及勢力範圍內享盡所有特權。

儘管英方不斷否認,但事實上無可否認這些條約的確是不平等,中方的確是在壓力之下被迫割讓這些地方的,但卻沒有任何回報。隨著中國的復興,這些外國權利也一項項廢除了,大部分租界都是在兩次大戰之間結束的——英國在一九三〇年撒出了威海衛——到了一九四四年,所有在條約口岸的外國權利全部都正式廢除。上海那個國際大租界也在一九四五年告終。到了二十世紀下半葉,中國沿海就只剩下兩個始作俑者的外國飛地:葡萄牙人的澳門,葡萄牙人在這裡已經有四百年了,但因為這地方實在太小,因此幾乎沒有什麼意義,還有就是英國人的香港。

甚至在講到香港(六百四十萬人口)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十二億人口)之間的關係時,都似乎有點滑稽——倒像是成為俘虜的詹遜跟日本帝國的外交關係似的。但是這關係並不僅是一個小殖民地和大國之間的關係而已,而是兩股龐大的歷史力量之間的關係——是兩種文化、傳統、體制、種族和價值觀之間的關係。這是接近其霸權地位鼎盛時期的現代化西方那股無可抗拒的能量,放在中國邊緣這個香港殖民地;也是傳統中國文明的無能跌至谷底時讓這事情發生了;是雙方逐漸趨於平等,加上科技的散播吸收了雙方,現在把這個關聯帶到了高潮結局。

相關焦點

  • 日本「九龍城寨」最後的告別
    與周圍格格不入的怪異大樓就是WAREHOUSE川崎,它的另一個名字是「日本九龍城寨」。(本文圖片均由系廣山提供)斑駁不堪的入口大門說起「九龍城寨」,相信不少人都有所耳聞,但實際去過的人可能寥寥。1847年,清政府在香港九龍地區擴建九龍城寨。
  • 香港的「九龍城寨」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不語卻知心34,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香港的「九龍城寨」。英國人於1841年佔據香港的時候,中國人早就在港口的另一邊建造了一個帶圍牆的要塞。這個要塞是作為帝國哨所建造的,以便監督宋朝(9601297)的食鹽貿易,據說它也是南宋皇帝在1277年躲避金人入侵的臨時所。
  • 香港神秘的三不管地帶—九龍城寨
    你可能無法想像在繁華的香港居然存在過一個如此黑暗骯髒的地方,現如今賽博朋克文化已經成為遊戲以及影視作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些作品大多都參考了香港的著名城區——九龍城寨。九龍城寨是原清政府駐紮在香港九龍的一處哨所,1842年南京條約籤訂後
  • 歲月留痕——九龍城寨的香港記憶
    九龍城寨:一代香港人心中的集體回憶。九龍城寨,是香港殖民地時代位於今九龍城區的一座圍城,於1993年被拆除。九龍城寨只6英畝大,約2.7公頃,曾是一塊被英國割佔而仍是中國行使領土主權的地方,身份非常特別。
  • 昔日香港最大的貧民窟——九龍城寨(圖)
    昔日的香港最大貧民窟——九龍城寨,面積只有大約2.5萬平方米,居民人數一度達到3.3萬,是地球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九龍城寨所在地最初是中國的一個軍事堡壘,1898年新界租給英國後變成一座圍城。隨著時間的推移,港英政府越發無法忍受九龍城寨的繼續存在,拆除九龍城寨的計劃最終浮出水面。最後,港英政府出資27億港幣作為居民的補償款。1991年,居民開始撤離,拒絕離開的人被強行驅逐。
  • 香港九龍城寨:犯罪者的天堂,寨內居民自治
    這地方內地人可能不清楚,但是香港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就是香港的九龍城寨。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說起九龍城寨,幾乎就是香港罪惡的代名詞。在很多外人的眼裡,九龍城寨就是一座魔窟,充斥了暴力、犯罪,但是對於生活在九龍城寨的人們而言,他們只是在社會的最底層掙扎的活著。  魔窟的歷史九龍城寨位於香港九龍城的東北部地區。
  • 香港九龍城寨鬼媽媽煮飯事件
    1993年九龍城寨被拆除,1995年8月於城寨遺址建成九龍寨城公園。八十年代初期,當時九龍城寨未拆除的某個夏天,城寨內的某棟樓傳出惡臭味,由於城寨內環境本來就惡劣,裡頭的魚蛋工場總是傳來臭味。順嘴提一句九龍城寨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宋代的官方鹽場,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後,清朝政府於1847年擴建該地為九龍寨,與對岸的維多利亞城遙遙相望。
  • * 香港九龍城寨鬼媽媽煮飯事件
    1993年九龍城寨被拆除,1995年8月於城寨遺址建成九龍寨城公園。八十年代初期,當時九龍城寨未拆除的某個夏天,城寨內的某棟樓傳出惡臭味,由於城寨內環境本來就惡劣,裡頭的魚蛋工場總是傳來臭味。順嘴提一句九龍城寨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宋代的官方鹽場,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後,清朝政府於1847年擴建該地為九龍寨,與對岸的維多利亞城遙遙相望。
  • 香港九龍城寨鬼媽媽煮飯事件!
    1993年九龍城寨被拆除,1995年8月於城寨遺址建成九龍寨城公園。八十年代初期,當時九龍城寨未拆除的某個夏天,城寨內的某棟樓傳出惡臭味,由於城寨內環境本來就惡劣,裡頭的魚蛋工場總是傳來臭味。順嘴提一句九龍城寨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宋代的官方鹽場,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後,清朝政府於1847年擴建該地為九龍寨,與對岸的維多利亞城遙遙相望。
  • 九龍城寨
    討論5 上傳視頻 九龍寨城(或稱九龍砦城,俗稱九龍城寨),是香港殖民地時代位於今九龍城區的一座圍城,屬於香港歷史城區,於1993年被拆除。界限街東街口通往啟德機場,啟德機場北面就是著名的中港英三不管的九龍城寨。九龍城寨公園原是香港政府、英國與大陸之間的三不管地帶,因協當年籤訂割讓條約時,聲明這一塊位於香港境內的土地仍屬於中國,但大陸政府也不想深入此地來打擾、或是被當成挑釁的行為,漸漸的就成為無政府的賊窩。許多在香港犯了法的人就逃到這裡,然後落地生根,又因這裡無法可管,自然販毒、走私、殺人、搶劫的亂事不斷。
  • 九龍城寨:香港的貧民窟是這個樣子
    小編最近被一部遊戲洗腦,那就是由胖布丁出品的遊戲:《南瓜先生2:九龍城寨》。這款遊戲的背景設定在香港的九龍城寨,是一款非常不錯的解謎遊戲。「要命的話,這輩子不要踏入九龍城寨一步「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的香港,九龍城寨是罪惡的代名詞。這裡的獨特環境,更是成了許多犯罪電影的靈感所在。1993年,九龍城寨被拆除。而之前生活在這裡的人和故事,便也宛如人間蒸發了一般。人們現在對九龍城寨的印象都是來自於被拆之前GREG 的攝影作品《罪惡之城》。
  • 香港九龍城寨,一個「三不管」的傳奇之地
    「貧民窟」這個詞一般都出現在西方國家的一些城市之中,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曾經出現過一個最大的貧民窟,這座貧民窟就是位於香港的「九龍城寨」。九龍城寨曾經在很多的香港電影中都出現過,這裡被稱為是一座「罪惡之城」,曾經沒有任何一個政府願意管理這片土地,也導致了它的暴力與犯罪不斷地滋生。
  • 香港 |九龍城寨 VS 九龍寨城公園
    九龍城寨,是了解香港歷史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標。
  • 實拍香港九龍城寨:堪比貧民窟、罪惡城, ...
    九龍城寨雖然只佔地約6英畝,高峰時期就住了多達33,000人,曾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是現今紐約的119倍。此處犯罪猖獗、衛生環境差劣,在1993年被拆除前,是個周圍政府「三不管地帶」的獨立自治區。
  • 【香港隨手拍】九龍城寨公園——清風流水,抹不去九龍城寨的崢嶸歲月
    昨天傍晚我前往九龍城寨公園進行了散步式的遊覽,今天的主推就是關於這個公園的。正巧昨天下午下發了2019.1的獎學金,也再跟大家說說這個事情。香港的研究型碩士(mphil)和博士(PhD)執行的是同一獎學金標準。
  • 記憶香港——九龍城寨的內部與消失
    1993年3月23日,有著153年歷史的九龍城寨就消失了。在這期間九龍因為三不管,成了三教九流,龍蛇混雜之處,有著不少傳奇。九龍不僅是軍事要地,還是交通樞紐,曾經有5萬餘人的城寨在1899年驅逐清軍後到1993年間,港英政府三次想拆不成。
  • 實拍香港九龍城寨:堪比貧民窟、罪惡城
    九龍城寨雖然只佔地約6英畝,高峰時期就住了多達33,000人,曾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是現今紐約的119倍。此處犯罪猖獗、衛生環境差劣,在1993年被拆除前,是個周圍政府「三不管地帶」的獨立自治區。
  • 100%復刻最傳奇貧民窟:香港九龍城寨
    在西方國家和日本,九龍城寨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神話化。因為它與世界其它地區的貧民窟不同,九龍城寨位於經濟高度發達的香港。日本投降後,露宿者開始在九龍城寨聚居,並於1948年成功抵抗英國政府進入整頓。由於香港警察、殖民地政府無權進入,中國的政權又拒絕管理,九龍城寨頓成罪惡溫床、貧民區,更有以「三不管」(即中國不管,英國不管,香港不管)來形容當地的管轄權問題。自此,九龍城寨在無政府的情況下人口驟增,成為了殺人犯,強姦犯,毒販等各色逃犯的聚集地;亦成為了各色地下工廠的所在。
  • 香港九龍城寨最後一部電影,原定男主角是李連杰,成龍接手拿影帝
    《重案組》【《重案組》:原定男主角是李連杰,成龍接手拿影帝,拍完九龍城寨就拆了】 世界級動作巨星成龍,他的電影票房,除了在香港輸給過周潤發周星馳之外,在東南亞和其他海外市場,都是橫掃天下。這主要得益於,成龍的電影風格是功夫喜劇,可以突破語言的限制,風行世界。當然,成龍也一直在嘗試轉型,他的電影中也有很多非功夫喜劇的經典,比如1993年的《重案組》。
  • 在香港九龍城寨,大清一直「活」到了1993年
    所謂的「大清」,在唯物層面,是大清的最後一支部隊;而在精神層面,則是因清朝昏庸無能而衍生出的混亂和動蕩。 香港的九龍城寨,被英國以及民國時代遺忘的地方,「大清」就像隨風飄落的蒲公英,在九龍城寨落地生根,與當時的英屬地香港「毗鄰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