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蛋殼雕成藝術品,甘肅這個蛋雕手藝人獲贊500萬走紅抖音

2020-12-13 中國日報網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工作之餘自家中擺弄一些藝術品,讓生活中多一些閒時的雅趣。除了各式各樣的書畫古玩外,雕塑也是不少朋友們的選擇。抖音上就有這樣一位時尚大叔,把我們每天都能看到的蛋殼玩出了花樣做成了藝術品。不論是用料還是造型都十分新奇有趣,令網友們耳目一新大呼有趣。

抖音ID名為「楊星國蛋雕藝術」的短視頻達人靠幾十條視頻就獲得了數百萬點讚。在短視頻中,這位四十多歲的甘肅大叔時而化身帥氣有趣的時尚潮人,時而坐在工作檯前進行蛋雕創作,盡顯大師風範。在生活中他是兒子的酷爸爸,一走進工作室,他就變成了嚴肅認真的蛋雕藝人,用自己巧妙的匠心把普普通通的蛋殼加工成美輪美奐的藝術品,用才思與嚴謹的雕刻技藝給人以驚喜。

在蛋雕藝術領域,楊星國老師是當之無愧的大家。不論是雞蛋、鴨蛋、鵝蛋,還是鴕鳥蛋、鴯鶓蛋,不同大小的各種蛋殼在他的匠心巧手下都能綻放出驚人的魅力。通過淺浮雕、鏤空等藝術手法雕刻,用深淺不一的力度在薄脆的蛋殼上展現出立體感與層次感,如同用刀在蛋殼上進行繪畫,處理蛋殼、構思、繪圖、雕刻、修整……一系列精細的步驟後才能完成蛋雕創作。

由於在蛋雕藝術領域的非凡造詣,楊星國老師成為了蛋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者。明清時期就已經在民間誕生的蛋雕藝術經過一代代藝人的摸索與實踐,形成了今天的蛋雕藝術。手藝人們在蛋殼上作畫、雕刻出吉祥的圖案送給別人表示祝福,在小小的蛋殼上刻出自己心中的大千世界。除了傳統的吉祥如意等元素,楊星國還創造性地在脆弱的蛋殼上進行浮雕創作,用精緻的筆觸在蛋殼上繪製肖像畫。

除了進行蛋雕藝術創作外,楊星國還非常重視蛋雕這項非物質傳統文化的傳承。在兒子楊明表現出對蛋雕的興趣後,楊星國老師大力支持自己的孩子從事蛋雕創作,盡心學習傳承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了自己的兒子當徒弟後,楊星國沒有將其他想學習蛋雕藝術的人拒之門外,而是一視同仁傾囊相授,不論是拜師學藝的學徒還是因為抖音慕名而來的網友都在工作室中盡情感受蛋雕的魅力。

楊星國老師還積極參與蛋雕藝術的各種推廣,歡迎中小學生和市民遊客免費參觀自己的工作室、為春晚準備十二生肖的蛋雕藝術品、為臨夏回族自治州創作紀念品……在各種惟妙惟肖的圖案上,藏著楊星國老師對中國傳統手工藝的熱愛。通過抖音短視頻平臺,蛋雕這門古老又新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越來越多的網友們感受到中華傳統手工藝藝術的魅力,也為網友們搭建了交流分享中華傳統文化的平臺。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小蛋殼裡有大內容!「無聲課堂」蛋雕達人雕琢自信人生
    針對學生們遇到的問題,蛋雕工作坊的幾位老師不斷鼓勵幫助學生,並親自示範蛋雕製作的拿捏力度、技巧等。「我和學生們講,老師在製作過程中,有時雕到關鍵一步時連氣都不敢喘,真的是屏住呼吸,因為稍不小心就會前功盡棄。」靳佔榮說,在老師們的引導下,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試手,孩子們的雕刻技術逐漸進入狀態。
  • 拉麵細如髮絲、蛋殼上刻飛天,非遺節甘肅展館好吃又好玩
    一走進甘肅展館,蘭州拉麵師傅手指翻飛,將麵條拉長到細如髮絲;磚雕藝人在冰冷的青磚上勾勒線條,一幅荷塘月色圖躍然而出;蛋雕藝人小心翼翼地握著雞蛋和刻刀,哪怕只有0.1毫米的偏差,這個蛋雕作品頃刻報廢。還有嗩吶演奏《隴原情》、文縣土琵琶合奏《十二花》、兩當號子《山歌好唱難排頭》、甘州小調《割韭菜》、崆峒武術《崆峒奇兵》、飛天舞蹈……絲綢之路上的甘肅歷史文化源遠流長,500多平米的展廳裡,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人目不暇給。
  • 文化濰州——王子敬:小小蛋殼雕出「大世界」
    在十笏園非遺空間蛋雕坊,憨態可掬的生肖鼠, 雕在了雞蛋上;清新素雅的「梅蘭竹菊」,雕在了鵝蛋上;傳神俊逸的八駿圖,竟雕在了鴯鶓蛋上……一套套蛋雕作品在市級非遺項目「濰坊蛋雕」傳承人王子敬手下栩栩如生,廣受蛋雕愛好者青睞。
  • 在薄卵上飛刀走筆 蛋殼變成了鳥籠、老虎、地球儀…
    在薄卵上飛刀走筆,脆弱的蛋殼變成了鳥籠、老虎、地球儀…5年時間,浙江海鹽小夥萬躍飛從掌勺的廚師搖身一變成了一位手握刻刀的蛋雕達人,雞蛋、鵝蛋、鴯鶓蛋、鴕鳥蛋等各種蛋,在他一雙巧手的加工下,幻化成了鳥籠、老虎、熊貓、地球儀、人物肖像、寫意的父子情……蛋雕其實是
  • 女子用一毛錢髮夾演奏青花瓷走紅抖音,網友:抖音上高人太多!
    利用這七個音階,創作者嫻熟地撥弄髮夾,演奏出了《青花瓷》的曲調,網友嘆為觀止,直呼:這是高手,抖音上高人太多了!@非遺鴻銘閣老李,是一名抖音手藝人,同時也是一名竹編非遺傳承人。他憑藉著一手精妙絕倫的竹編技藝,在抖音擁有了400多萬粉絲。在老李的抖音視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他利用嫻熟的手藝,編織出一個個精美的竹編製品。
  • 自貢姑娘「蛋雕」徵服世界
    一枚枚精美絕倫的蛋雕藝術作品,不但徵服了南半球的澳大利亞人,更讓不少國家的藝術家、遊人領略到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無窮魅力。
  • 文化傳承人丨姜忠海:以刀代筆,刻畫方寸蛋殼間的大千世界
    海報志願者文化傳承人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付三義 程裕涵 日照報導「蛋雕這個技藝,只要你能想到圖案它都可以呈現,可以說是能包羅萬象。」說這話的人皮膚黝黑,身材瘦削,眼睛明亮有神卻常年掛著副眼鏡。他就是日照蛋雕第一人、非遺文化傳承人姜忠海。
  • 抖音國慶大數據:北京成獲贊最多城市,河南人最愛拍抖音
    抖音發布國慶假期大數據:用戶國內三百多個城市打卡,打卡視頻獲贊超過11億次。其中,北京獲贊6395萬次,天安門成最熱景點。國慶假期,北京是抖音上最受歡迎的城市。數據顯示,抖音上打卡北京的視頻總播放量超過17億,獲贊超過6395萬,打卡視頻播放量和點讚數均居全國首位。成都和廣州分別以獲贊5268萬和3680萬位列第二和第三。
  • 3月抖音黑馬榜 | 借力抖音神曲《少年》,達人視頻獲贊400萬;2個新...
    有2位達人本月漲粉在「400-499萬」區間,漲粉區間在「500-999萬」的達人共4名,較2月增加3人。有2個帳號本月漲粉超過1000萬。總體來看,本月達人漲粉速度較2月明顯加快。其次,粉絲總量數據統計如下圖所示:其中,粉絲總量在「2000萬以上」區間達到10人,較2月數據持平。「1000-1999萬」區間人數共36人,同2月份相比增加了16人。
  • 蛋殼雕成梅花鹿 木板刻就摺疊凳 雕蟲小技讓七旬翁著了迷
    本報訊(記者 張毅偉實習生趙亮)你見過用一塊木板雕刻成的可摺疊的木凳嗎?你見過用空蛋殼雕成的玲瓏剔透的蛋殼梅花鹿嗎?家住西安三十九所家屬區的退休職工、年過古稀的郭興立老人退休後,迷戀上了「雕蟲小技」,現在用木板刻凳、在蛋殼上雕花已成他的拿手戲。  郭興立老人今年70歲,1994年退休後開始迷上雕刻藝術。
  • 玉雕師「揚州論劍」走紅抖音 現場雕「白菜」 獲7萬人關注
    比拼現場就圍了不少人觀戰昨日,由「揚州玉雕傳習所」發布的一段短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中,幾位玉雕師傅用工具製作玉雕的快鏡頭,賺足了人氣,短短一天的時間,點讚量就過萬。玉雕師「揚州論劍」直播視頻在網上走紅「快去看看玉雕現場大Pk。」昨日,在玉雕圈子裡,不少人在關注一場網絡上的現場大比拼。
  • 抖音小哥一「葉」爆紅,用樹葉雕出女神趙麗穎,網友:收徒弟嗎?
    導語:趙麗穎粉絲傷心之後,用樹葉怒雕「官宣cp」,網友:大師收徒嗎?在這幾天特別轟動的事情也就是穎寶直接跨越戀愛的直白公布,被贊為「官宣cp」,全網轉發的結婚照確實非常好看,粉絲們的心情是怎麼複雜的就不說了,但是到底還是要祝福自己的偶像的。
  • 山西手工藝人「蛋殼刻畫」 20餘年毫釐之上刻藝術
    王成孝的蛋雕作品。 楊靜 攝中新網太原4月15日電 題:山西手工藝人「蛋殼刻畫」 20餘年毫釐之上刻藝術作者 楊靜「呲、呲、呲……」王成孝一手拿雞蛋殼,一手拿刻刀,蛋殼上一會兒工夫就留下道道白色刻痕。15日,記者在山西太原墨寫藝術工作室見到了這位痴迷「蛋殼刻畫」的手工藝人,他正在伏案完成一件蛋雕人物作品。王成孝鑽研蛋雕技藝已二十餘年了,蛋雕早已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一把刻刀、一個空雞蛋殼,一雙巧手在0.5毫米厚的方寸空間雕刻出栩栩如生的圖案,將平淡無奇的蛋殼變為藝術品。王成孝的蛋雕作品。
  • 高價蛋緣何高價:蛋殼雕了賣(2007.01.15)
    男:說起鴕鳥渾身都是寶,應該是從皮,可以做皮鞋皮包,毛可以做成裝飾品,肉可以食用,這大家都知道,骨呢,據專家檢測呢,它的含鈣量是犛牛的一倍,現在已經有人開始用它來研製補鈣的食品了,然後蛋,就是做成吃了以後,用蛋殼做的蛋雕工藝品
  • 遇江南,品蘇味,2020澳門國際文化藝術品博覽交易會開幕
    10月22日,2020澳門國際文化藝術品博覽交易會在澳門開幕。 作為江蘇省在中國澳門舉辦的規模最大的文化藝術類展覽,已成功舉辦5年的澳門國際文化藝術品博覽交易會,是江蘇-澳門•葡語國家工商峰會系列活動之一,已吸引超過600家企業赴澳門參展。
  • 抖音非遺大數據發布:非遺視頻獲贊超64億次
    原標題:抖音非遺大數據發布:非遺視頻獲贊超64億次   6月11日凌晨1點,銀川市賀蘭縣洪廣鎮廣榮村,35歲的喬雪完成了自己在抖音上的第56場直播。
  • 濟南68歲老人蛋殼上雕「世界地圖」
    這兩天,一位68歲的山東濟南老人在蛋殼上雕刻出世界地圖的新聞火了,而這位老人,正是記者採訪過多次的單孟渤,在單老家裡,記者看到了他的新作品——蛋雕世界。單孟渤說,「世界地圖」是2017年完成的新作,他前後構思了有幾個月的時間,最終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