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麵細如髮絲、蛋殼上刻飛天,非遺節甘肅展館好吃又好玩

2020-12-14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實習生 羅紫妍

還記得2017年敦煌大展的熱鬧空前嗎?敦煌大展在成都博物館熱鬧展出了100天之後,掀起了一股「敦煌熱」,最近兩年,從成都自駕去敦煌的市民與日俱增,不少人都想親臨莫高窟領略飛天的神秘。

10月17日,第七屆成都國際非遺節盛大開幕,非遺傳承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成果展匯聚了全國「非遺+扶貧」工作取得的累累碩果。一走進甘肅展館,蘭州拉麵師傅手指翻飛,將麵條拉長到細如髮絲;磚雕藝人在冰冷的青磚上勾勒線條,一幅荷塘月色圖躍然而出;蛋雕藝人小心翼翼地握著雞蛋和刻刀,哪怕只有0.1毫米的偏差,這個蛋雕作品頃刻報廢。

還有嗩吶演奏《隴原情》、文縣土琵琶合奏《十二花》、兩當號子《山歌好唱難排頭》、甘州小調《割韭菜》、崆峒武術《崆峒奇兵》、飛天舞蹈……絲綢之路上的甘肅歷史文化源遠流長,500多平米的展廳裡,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人目不暇給。

蛋殼上的大千世界

甘肅臨夏人楊星國是蛋雕的非遺傳承人,他從2010年開始鑽研蛋雕,無論是在蛋殼上雕刻還是鏤空,他的技藝日益嫻熟。

說起蛋雕這個市級非遺項目,楊星國放下刻刀,打開了話匣子。早在南朝《荊楚歲時記》就記錄了蛋雕的起源「鏤雞子……古之豪家食,稱畫卵」。唐代白居易詩云「玲瓏鏤雞子,宛轉彩毬」,「鏤雞子」就是蛋雕。

楊星國介紹,蛋雕選用的素材就是各種蛋殼,雞蛋、鴨蛋、鴕鳥蛋甚至鴿子蛋,只要渾圓對稱,都可以拿來雕刻。而他使用的工具也十分普通,一把小小的刻刀即可。要想完成一件蛋雕作品,最需要的是耐心和細心。

這次來成都參加非遺節,他帶來了琳琅滿目的蛋雕作品,小小的蛋殼上有魯迅、福祿壽老人等人物肖像,也有《牡丹亭》《伯樂相馬》等文學經典。其中,他最得意的作品是在澳大利亞鴯鶓蛋上雕刻的敦煌壁畫《五樂圖》,小小的蛋殼上容納了9個飛天舞女,她們分別手持一種樂器,翩躚起舞,美不勝收。

56種非遺亮相蓉城

記者從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了解到,這次來成都參加非遺節,甘肅帶來了56個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還有包括楊星國在內的13名傳承人現場活態展示。

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多彩,其中花兒、環縣道情皮影戲、土族格薩爾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高山戲、慶陽香包刺繡、夜光杯雕等6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崆峒派武術等493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在當天的甘肅展廳,成都觀眾一睹花兒、慶陽香包刺繡等原汁原味的非遺。

甘肅展館面積500多平方米,分為五個單元,蘭州牛肉麵、染纈技藝、博峪採花節、萬人扯繩賽、康縣「女娶男嫁」婚俗、隴東紅色歌謠、崆峒派武術、東山轉燈等非遺展示一目了然。觀眾逛展廳的時候,還能欣賞曾經震撼全國觀眾的甘南鍋莊舞,詼諧幽默的兩當號子,激情澎湃的隴東民歌,悠揚動聽的土琵琶彈唱,讓人聽完還想聽的張家川花兒演唱,取材於敦煌壁畫的飛天舞蹈。

相關焦點

  • 寶雞民間「拉麵達人」拉麵細如髮絲能穿針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趙堤涵 武志龍)在咱陝西面種類可是不少,但是您見過細如髮絲六米多的瀑布面嗎?在寶雞就有這樣一位做面的民間高手,這就帶您見識一下。張新民42歲,咱寶雞隴縣人,在這裡他將會給我們帶來一系類的麵食絕技你可要睜大眼睛了(展示)張新民說他的面能拉六米多,而且細如髮絲又如瀑布分流直下,還能穿針,您信不信。張新民:現在第七扣,這就是你們在街上吃的,蘭州牛肉拉麵的細度。這個不止六米,最起碼有八米吧,穿針的話能穿十幾根呢。記者:這是肯定能穿過去,這個沒問題。
  • 蒙眼剔雞骨頭、拉麵細如髮絲、蘿蔔上雕牡丹,看河南名廚賽絕技
    只見他從雞脖子處開個口子,動作麻利如行雲流水,兩分多鐘的時間,骨頭被全部取出,雞皮完整無損,倒入清水,滴水不漏,贏來陣陣掌聲。「為了練這個,至少『犧牲』了2000多隻雞。」劉少府說,他41歲,這項技藝練了20年,既要保證速度,又不能損傷雞皮,就需要對雞的內部構造了如指掌。
  • 龍鬚拉麵細如髮絲,一塊面能拉出將近2萬根麵條,網友:太狠了
    發現很多人都知道山西的麵食是非常豐富多彩的,而我們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一道龍鬚拉麵,這碗龍鬚拉麵可以說是細如髮絲,而且據製作的師傅稱,這一塊面就能拉出將近2萬根麵條。不得不承認,這一塊小小的麵團在這些廚師的手裡,真的是能變出各種各樣的花樣,就拿這一碗小小的龍鬚拉麵來說,不僅麵條非常的細,而且根數特別的多,最重要的是粗細一樣,個個都能穿針引線,面對這樣的一碗麵條,不僅具有觀賞性,而且味道也是相當的不錯。
  • 山西手工藝人「蛋殼刻畫」 20餘年毫釐之上刻藝術
    楊靜 攝中新網太原4月15日電 題:山西手工藝人「蛋殼刻畫」 20餘年毫釐之上刻藝術作者 楊靜「呲、呲、呲……」王成孝一手拿雞蛋殼,一手拿刻刀,蛋殼上一會兒工夫就留下道道白色刻痕。15日,記者在山西太原墨寫藝術工作室見到了這位痴迷「蛋殼刻畫」的手工藝人,他正在伏案完成一件蛋雕人物作品。王成孝鑽研蛋雕技藝已二十餘年了,蛋雕早已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一把刻刀、一個空雞蛋殼,一雙巧手在0.5毫米厚的方寸空間雕刻出栩栩如生的圖案,將平淡無奇的蛋殼變為藝術品。王成孝的蛋雕作品。
  • 外國人學做蘭州牛肉麵 拉出面型「細如髮絲」
    毛細是牛肉麵中最細的一道麵食,成型後「細如髮絲」。 史靜靜 攝圖為來自義大利的莉莉在學習揉面。 史靜靜 攝西班牙的華人Terry Wu經過學習已經能拉出10餘種面型。圖為Terry Wu展示拉麵技藝。 史靜靜 攝圖為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安德烈(左一)製作的牛肉麵面型讓中國師傅點讚。
  • 不僅蘭州拉麵好吃,甘肅的美足以顛覆你的想像(上)
    ​外地人說起甘肅首先想起來的一定是蘭州拉麵,畢竟我們的拉麵不但是一絕,而且還家喻戶曉啊,再者民以食為天,所以拉麵某種程度上成了甘肅的一張名片,其實做未一個土生土長的甘肅人,此刻也不知道怎麼去表達自己的那種自豪和欣喜,最近甘肅一舉打敗
  • 山西美食品鑑:「髮絲拉麵」「面氣球」引圍觀
    山西美食品鑑:「髮絲拉麵」「面氣球」引圍觀  【解說】12月28日晚,山西美食品鑑會在太原山西會館內開幕。現場,各種山西特色美食紛紛亮相,並有廚師展示其工藝及製作過程。  山西美食品鑑:「髮絲拉麵」「面氣球」引圍觀  【解說】12月28日晚,山西美食品鑑會在太原山西會館內開幕。
  • 飛天拉麵:西人眼中溫哥華最傳奇的中式拉麵
    而對於溫哥華的中式拉麵,你有沒有了解呢?在Downtown英吉利灣附近的Denman街上,就有一家叫做飛天拉麵的中式拉麵店,它在許多西人食客心目中的受歡迎程度絕不亞於上述的這幾家日本拉麵店。  飛天拉麵的英文名字叫做Legendary Noodle House,按照字面上翻譯,就是傳奇的拉麵。的確如此,如同寶貝小館是西人眼中最好吃的中餐廳,飛天拉麵也是他們眼中中式麵條的代表。
  • 甘肅蘭州牛肉拉麵
    說起蘭州牛肉麵我先糾正一下,國內很多地方稱蘭州牛肉麵直接叫蘭州拉麵,很多外地的麵館名直接就是「蘭州拉麵」。其實真正正確的稱呼應該叫蘭州牛肉拉麵。所謂「拉麵」的稱呼,就是把麵團兒變為麵條兒的過程,全程都是用手來拉麵的。
  • 甘肅大學生漫畫演繹百年蘭州牛肉拉麵的「前世今生」
    甘肅大學生漫畫演繹百年蘭州牛肉拉麵的「前世今生」 2018-12-魏建軍 攝   中新網蘭州12月17日電 (記者 魏建軍 高瑩)「當百年蘭州牛肉麵遇上漫畫,故事就和面糅在了一起……」甘肅政法學院藝術學院教師海妙說,學生通過手繪以漫畫的形式結合時尚與傳統進行創作,不僅講述了蘭州牛肉拉麵的「前世今生」,而且將傳承與創新也演繹得恰如其分。「有復古、有創新,有鄉愁更有情懷。」
  • 哪兒的蘭州拉麵最好吃?原來是這裡……
    說起蘭州拉麵,我的眼前就是"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麵條黃亮)。蘿蔔白淨,辣油紅豔,香菜翠綠,麵條柔韌、湯汁濃鬱,而且麵條的種類也特別多,有寬達二指的「寬的"、寬一指的「二寬」、形如韭菜葉的「韭葉」、還有「二細」、「三細」、「細的」、「毛細」等等,可隨自己的愛好自行選擇。
  • 好吃、好看、好聽,能帶回家的吉林非遺節來啦!
    好吃、好看、好聽,能帶回家的吉林非遺節來啦!展演:5場非遺「夜宴」視聽震撼本次非遺節由展演與展示兩大板塊構成。崑曲、蒙古族呼麥歌唱藝術,這些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名錄的項目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項目豫劇、黃梅戲、二人轉將在本屆非遺節為觀眾奉獻5場精彩的非遺「夜宴」。
  • 這碗龍鬚拉麵不僅細如髮絲,還能拉出2萬根麵條
    發現很多人都知道山西的麵食是非常豐富多彩的,而我們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一道龍鬚拉麵,這碗龍鬚拉麵可以說是細如髮絲,而且據製作的師傅稱,這一塊面就能拉出將近2萬根麵條。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麵條只能用來吃,但是這碗龍鬚拉麵不僅每一個麵條都吸入髮絲,而且一塊面就能拿出2萬根麵條,最重要的是粗細一樣,個個都能穿針引線,面對這樣的一碗麵條,不僅具有觀賞性,而且味道也是相當的不錯。不得不承認這些廚師真的是化腐朽為神奇,一塊小小的麵團就能做出這樣的花樣,真的是令人不得不佩服。
  • 把蛋殼雕成藝術品,甘肅這個蛋雕手藝人獲贊500萬走紅抖音
    抖音上就有這樣一位時尚大叔,把我們每天都能看到的蛋殼玩出了花樣做成了藝術品。不論是用料還是造型都十分新奇有趣,令網友們耳目一新大呼有趣。抖音ID名為「楊星國蛋雕藝術」的短視頻達人靠幾十條視頻就獲得了數百萬點讚。在短視頻中,這位四十多歲的甘肅大叔時而化身帥氣有趣的時尚潮人,時而坐在工作檯前進行蛋雕創作,盡顯大師風範。
  • 拉麵又細又長因為摻膠? 摻膠麵條是真是假?
    拉麵又細又長因為摻膠? 摻膠麵條是真是假?時間:2017-05-11 14:03   來源:真相問答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拉麵又細又長因為摻膠? 摻膠麵條是真是假? 近日,網上一段視頻引起網友關注。視頻顯示,該市民發現,自家買來的麵條可以被拉得又細又長,便懷疑裡面摻入膠水。
  • 河南周口街頭「驚現」2元一碗的拉麵,面如髮絲,外加一勺牛肉
    拉麵原本是蘭州的特色美食之一,深受全國各地食客的歡迎,如今拉麵館開遍全國,每家店的生意都很不錯,拉麵一般是牛肉做配料,牛多肉營養豐富,特別適合冬令進補,因此冬天牛肉拉麵生意更好。河南周口城市雖然不大,但是也有很多的美食,除了自己當地特色美食以外,拉麵也受到當地人的歡迎,都知道河南物價相對來說比較低,但是兩塊錢一碗的拉麵,你覺得能吃嗎?河南周口街頭有一家拉麵館,名字叫兩元拉麵,他家的拉麵賣兩塊錢一碗,在當下的物價這樣的價格你敢相信嗎?很多人抱著好奇心去嘗試,但吃完之後喜出望外。兩元的拉麵貨真價實。
  • 為什麼蘭州沒有一家蘭州拉麵?來甘肅蘭州,嘗嘗真正的蘭州美食
    在中國各個城市裡,幾乎每街每巷都能看到一個餐館,即蘭州拉麵,實惠的價格,不錯的味道,樸實的裝潢,幾乎每個人都去店裡吃過蘭州拉麵。然而,在甘肅蘭州,幾乎看不到這家店鋪,蘭州牛肉麵卻到處都是。據說,蘭州拉麵和真正的蘭州美食並沒有關係。真的是這樣嗎,那蘭州有哪些好吃的美食呢?
  • 能拉到髮絲細的蘭州牛肉麵,您吃過嗎?
    原創:樹桐蘭州牛肉麵,也稱蘭州牛肉拉麵、蘭州拉麵或蘭州清湯牛肉麵,是甘肅蘭州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美食,至今已有一百餘年歷史,以其健康、快捷、味美、技藝考究而成為家喻戶曉的傳統名吃。面的製作分選料、和面、餳面、溜條和拉麵五步。拉麵是一手藝術與技術兼具絕活,一個面節正好拉一大碗面,麵條在拉麵師手中往返回折,準確的力道與精妙的技巧缺一不可,拉出來的麵條柔韌綿長,粗細均勻。根據食客的需求,麵條還可分粗、二細、三細、細、毛細5種不同粗細的面型款式和大寬、寬、韭葉3種不同寬度的面型款式。想吃個稜角分明的,拉麵師傅會為你拉一碗特別的"蕎麥楞"供你享用。
  • 「最河南」從廚12年的他可拉出「細如髮絲」的麵條 遇火可瞬間點燃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河南人愛吃麵食,湯好面好令人津津樂道,而拉麵作為"面中一霸",圓圓長長的麵條入口特別有嚼勁,更是深受吃貨們的喜愛,但是你見過像頭髮絲一樣細的拉麵嗎?有這樣一位拉麵大師,他做出的拉麵細如髮絲、遇火可瞬間點燃——他就是鄭州新東方烹飪學校教師張桀軒。
  • 甘肅美食攻略:帶你走進這一碗清真牛肉拉麵裡的碗裡乾坤,好吃!
    哈嘍大家好,歡迎進入,今天的美食小課堂,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的是甘肅美食,提起甘肅美食大家想的就是甘肅這個環境處於非常優越的地理位置,甘肅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也就註定了它的文化,非常的繁盛,自古以來甘肅就是中西文化交流與融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