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跡天氣:大數據視角下的天氣將為更多生活場景提供服務

2020-12-13 中國青年網

  當AI走入氣象領域,大數據視角下的天氣到底能在生活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日前,墨跡天氣副總裁兼首席氣象官黃耀海在華潤海澱幸福裡與36氪共同舉辦的「超級幸福+」進階生活公開課上,給出了墨跡天氣的答案,即「用科技連接天氣與生活」。

  氣象預報的準確度,主要取決於氣象數據的豐富度以及數據的分析能力。黃耀海介紹稱,墨跡天氣除了擁有來自國內氣象機構的氣象數據之外,還與國際專業組織,如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等合作,每天獲得數百G量級的氣象數據。不僅如此,墨跡天氣平臺的6.5億用戶也是巨大的氣象數據來源,每天通過時景社區及用戶後臺反饋,墨跡天氣可以獲得海量的用戶眾包數據,眾包數據與專業的氣象數據結合,通過一系列的算法及後訂正技術所產生出的天氣預報具有更高的精準度。

  過去的氣象,僅僅只是陰晴雨雪溫度的數據監測,AI科技提供的靈感與契機就是如何將這些冰冷的數據與美好生活連接到一起。對於空氣品質的監測及由此提供的建議是墨跡天氣正在服務的方向。

  基於專業的氣象分析能力和龐大的氣象、用戶數據創建的AQI(空氣品質)預警,墨跡天氣相關數據顯示,北京2018年至今空氣品質一直在轉好。其中,AQI平均值2020年相對於2015年下降了33%

  黃耀海還分享了一組調查數據:年輕人的一天,大約有80%的時間是在室內或者封閉的場所度過的。「大家不是在辦公室就是在去辦公室的路上,對環境、空氣的要求是越來越高」,但以往人們不是忽視這些數據,就是缺少相關方向的監測。

  以前的天氣預報只停留在簡單粗暴的數據展示,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生活節奏的加快,大數據視角下的人們不光想知道明天是晴天還是下雨,還想知道晴天會有多晴,下雨會下多大、下多久。

  去做更精細、更精準的氣象預報,這是AI技術應用之下,天氣與生活的又一連接點。比如,墨跡天氣在提供空氣品質監測數據的同時,又將服務做了延伸,還為用戶提供關於運動、佩戴防護口罩、室內空氣淨化設備開關等建議。基於氣象技術與AI技術相結合的全新應用,墨跡天氣推出的短時預報可以提供全國範圍內最細顆粒度達到500米*500米未來兩小時的降水預報。

  「就比如小朋友們放了學想踢個球,老師看了天氣要下雨,一般就會說下雨踢球容易感冒,還是回家。但她打開墨跡天氣就會知道,雨30分鐘後就會停,為接下來的活動做好安排」,這是黃耀海分享的一個真實典型的案例。

  半小時雨停了之後可以去打球,明天早高峰會颳大風,定好的活動時間段會下雨……AI技術之下,這樣的氣象生活服務應用場景還有很多。

  「我們把天氣預報和生活的一些關聯連接在一起,就可以控制空調、新風系統開啟指數,來控制溫度和空氣品質」。

  用科技連接天氣與生活,讓氣象服務真正為人們的生活決策提供指導,為此,在基礎的氣象服務之外,墨跡天氣把氣象服務向精細化、多元化方向延伸。

  截至目前,墨跡天氣已經開發出了三十種以上、覆蓋了包括環境、健康、生活、出行、活動等六大類的指數,會有針對性地對護膚、穿衣、運動,甚至會對過敏原進行指數分析和預報。

  「比如我們綜合了氣溫、降水、空氣品質、氣壓等氣象要素,同時結合專業的釣魚經驗等,研製出來的釣魚指數,就是很受到歡迎的一款指數產品,這款指數下,我們會為釣友們推薦比較適合的釣場,也會推薦大家攜帶的餌料,並告訴大家如何選取合適的釣魚設備,這又是天氣滲透到場景的一種綜合服務。」

  基於高精度的氣象預報與大數據AI算法,墨跡天氣能做到外推預報、圖像識別,甚至是全球經緯度級別的天氣預報,並將這些高精準算法數據與生活服務場景緊密結合。

  「墨跡剛剛推出的全球風雲產品,就是一款全球經緯度的天氣預報產品,在用戶進入到山區或者在海上航行的時候就非常有價值,當進入陌生領域無法定位到具體城市或者相應地域名稱時,這款產品就可以根據用戶所在的經緯度提供此時此地及此地未來24小時內逐小時的基礎天氣信息,提供給企業的精細化預報甚至可以支持未來72小時的天氣預報。」黃耀海介紹稱。

  從基礎的天氣預報到多元、場景化的氣象服務,未來,大數據視角下的氣象服務還有很多可能。

相關焦點

  • 深耕氣象生活服務應用場景,墨跡天氣用科技連接天氣與生活
    作為國內領先的氣象服務平臺,墨跡天氣基於氣象技術和AI技術相結合,將天氣預報和生活場景關聯連接在一起,用科技連接天氣與生活,為生產生活帶來更多精準天氣服務的同時也大大方便了人們的日常出行,逐漸成為大家手機裡一個不可或缺的天氣類應用。
  • 加深天氣場景化服務探索,墨跡天氣明年將有許多「大動作」
    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對工具類APP除了有功能性要求之外,更增加了對於「服務」功能的需求。墨跡天氣在氣象查詢的基礎功能下,衍生出更多基於用戶訴求的服務功能,為各類垂直人群提供更為精準的服務。從天氣查詢服務到氣象場景化服務,墨跡天氣在to C端的布局為工具類應用提供了一個轉型的新維度。千億級氣象服務藍海中的探索和布局在商業化氣象服務領域,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市場已經比較成熟。
  • 墨跡天氣:打通天氣與生活的連接,讓氣象服務更貼近用戶
    作為國內領先的氣象服務平臺,墨跡天氣憑藉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深度學習等前沿技術,深耕生活氣象場景化服務,打通天氣與生活之間的連接,成為輔助用戶出行、生活決策的「神器」。對於天氣類應用而言,如何提供全面、更精細、更貼近生活需求的氣象服務,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憑藉海量氣象大數據以及領先的氣象分析技術,墨跡天氣率先採用人工智慧加持傳統天氣預報,對天氣數據進行不斷的學習和優化,目前可提供分鐘級公裡級的「短時預報「、1-15天、15-40天的「中長期預報」服務。其中,墨跡天氣的短時預報晴雨準確率超90%,預報準確率領先於行業水平。
  • 墨跡天氣:打通天氣與生活的連接 讓氣象服務更貼近用戶
    作為國內領先的氣象服務平臺,墨跡天氣憑藉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深度學習等前沿技術,深耕生活氣象場景化服務,打通天氣與生活之間的連接,成為輔助用戶出行、生活決策的「神器」。 對於天氣類應用而言,如何提供全面、更精細、更貼近生活需求的氣象服務,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憑藉海量氣象大數據以及領先的氣象分析技術,墨跡天氣率先採用人工智慧加持傳統天氣預報,對天氣數據進行不斷的學習和優化,目前可提供分鐘級公裡級的「短時預報「、1-15天、15-40天的「中長期預報」服務。其中,墨跡天氣的短時預報晴雨準確率超90%,預報準確率領先於行業水平。
  • 墨跡天氣:用科技連接天氣和生活
    相關數據顯示,墨跡天氣短時預報晴雨準確率超過90%,高於市場上其他競品5%,處於行業領先水平。之所以能做到如此高的準確率,除多年來深耕氣象服務領域的數據優勢外,更在於墨跡天氣將氣象技術和AI技術相結合。
  • 墨跡天氣企業服務品牌墨跡赤必,為農險氣象解決方案提供精準服務
    成為農險企業以及墨跡赤必等氣象服務機構亟需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由於地域性、季節性、周期性的特點,農業成為受氣候影響最敏感的產業之一,農業氣象災害每年都會帶來巨大損失,因此,需要精準高效的專業氣象服務來提升農業氣象防災減災的能力。而通過墨跡赤必提供的精準氣象信息服務,提前預測天氣變化,對農業預警及農險賠付風控,都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 墨跡天氣:搭建矩陣合作生態 重點發力三大場景
    目前,墨跡天氣日活用戶超過5000萬,除了服務平臺6.5億用戶外,墨跡天氣還為多家手機品牌,其它生活服務類的APP,車機等智能硬體合作夥伴提供天氣數據,總天氣日查詢次數超過6億。不僅如此,作為承擔傳統氣象行業顛覆式創新使命的重要市場主體之一,通過整合多年的技術積累和服務經驗,墨跡天氣還將氣象服務能力升級並為各行各業賦能。
  • 打造個性化氣象服務,墨跡天氣讓生活出行有備無患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深入發展,人們的生活和出行場景日新月異,相比獲取簡單的天氣預報,人們對墨跡天氣等天氣類應用的服務需求也開始呈現多元化趨勢,預報的準確度和全面性,以及與天氣相關的各方面生活化場景服務,成為用戶關注的重點。
  • 「氣象大數據+AI」賦能,墨跡天氣讓精準預報成為現實
    「大數據」基礎下才能達到精準程度。作為國內領先的氣象服務平臺,墨跡天氣在氣象大數據挖掘和積累方面有著獨特優勢。墨跡天氣的氣象數據,主要來源於傳統的衛星、雷達、站點採集以及中國氣象局、北京氣象局的國內專業機構數據。此外,墨跡天氣還與國際專業組織,如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等合作,每天獲得數百G量級的氣象數據。豐富的氣象大數據,正是墨跡天氣能夠實現「精準預報」的重要基礎。
  • 貼近用戶生活需求,墨跡天氣讓氣象服務更有「溫度」
    對此,作為擁有6.5億龐大用戶群體的網際網路氣象服務平臺,墨跡天氣開始思考如何提供更全面、更精細、更貼近生活需求的氣象服務。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墨跡天氣憑藉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深度學習等前沿技術,採用人工智慧加持傳統天氣預報,對天氣數據進行不斷的學習和優化,在提升預報準確率的同時,不斷深耕生活氣象場景化服務,將氣象服務深入生活場景中的方方面面
  • 墨跡天氣副總裁包越千:如何利用大數據「看天吃飯」?
    「墨跡一直將公共價值放在首位,我們希望有更多的政府、企業機構能夠分享自己的數據,讓數據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在「2016新媒體創新峰會·DT財經戰略發布會」上,墨跡天氣副總裁包越千提出了對商業大數據公共價值的看法。「對墨跡來說,公共價值是先於商業價值的。
  • 十一出行用墨跡天氣 生活服務指數支招外出遊玩
    安心玩轉小長假,除了做好旅遊路線攻略,天氣是外出遊玩人群最關心的信息。而除了氣溫、降水等基礎的天氣信息預報外,基於氣象大數據,通過將先進的AI技術及機器學習技術引入氣象領域,墨跡天氣深化氣象服務,基於天氣+生活場景,衍生出的一系列場景化生活服務指數逐漸成為出行必備的參考指南,為用戶十一出行遊玩提供多方位指導。
  • 墨跡天氣副總裁李李:「旅遊+天氣」場景化服務助力旅遊行業升級
    會議上,墨跡天氣副總裁李李表示:旅遊和天氣有著很強的關聯性,特定的氣象、氣候或者天氣會給某些地方帶來一些景色上的改變,或者提供一些可開發的自然景觀,這樣就可以利用這些景色,景觀來達到開發旅遊的目的。安徽避暑旅遊資源豐富,氣象條件良好,相信通過這次發布會讓更多人了解到安徽避暑旅遊目的地和旅遊氣候資源的優勢。
  • 墨跡天氣副總裁李李:「旅遊+天氣」場景化服務助力旅遊行業升級
    會議上,墨跡天氣副總裁李李表示:旅遊和天氣有著很強的關聯性,特定的氣象、氣候或者天氣會給某些地方帶來一些景色上的改變,或者提供一些可開發的自然景觀,這樣就可以利用這些景色,景觀來達到開發旅遊的目的。安徽避暑旅遊資源豐富,氣象條件良好,相信通過這次發布會讓更多人了解到安徽避暑旅遊目的地和旅遊氣候資源的優勢。墨跡天氣作為一家成立10年的氣象服務平臺,在氣象技術及精細化預報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希望後續基於墨跡天氣APP客戶端多場景的天氣服務及墨跡天氣6.5億用戶的優勢與主辦單位共同合作挖掘和推廣安徽避暑旅遊氣象服務,助力安徽省避暑旅遊經濟發展。
  • AI加持企業氣象服務 墨跡天氣將做中國的TWC
    近日,墨跡天氣對外宣布,經過兩年To B業務的拓展,公司已經拿下了包括美團、餓了麼、百度外賣等大外賣平臺的氣象服務訂單。這標誌著墨跡天氣已經在企業端市場完成了跨越式發展。其實,從墨跡天氣把AI技術引用到天氣服務,就可以看的出其進軍企業端市場的決心。
  • 墨跡天氣上線「全球風雲」功能,讓你盡享天氣「隨心查」
    隨著氣象技術的發展以及生活場景的豐富,氣象服務早已不再停留於「查詢天氣」的層面,用戶開始對天氣類應用提出更高的要求。2019年底,通過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深度學習等前沿技術,墨跡天氣上線全新8.0版本APP,在優化基礎氣象服務的同時,衍生出更多基於天氣的場景化服務功能,旨在為用戶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 墨跡天氣黃耀海:用AI為冬奧會提供精細化預報服務
    墨跡天氣副總裁黃耀海接受記者專訪。「AI技術的進步讓信息傳達更加便捷,墨跡天氣從新興媒體和產業的融合中拓展出對未來發展的一些思考。」17日,在第八屆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上,墨跡天氣副總裁黃耀海表示。
  • 墨跡天氣攜手鴻蒙系統 以精細化氣象服務助力全場景生態建設
    基於華為鴻蒙2.0,人、設備、場景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有機地聯繫在一起,達到以人為中心,IoT設備融為一體,適應不同場景打造全場景融合的智慧生態新體驗。服務超過6.5億用戶,在氣象領域有著10年積累的墨跡天氣,作為鴻蒙系統合作的先行者、服務提供者和生態系統的建設者,已經與華為達成鴻蒙智能手錶、鴻蒙BU座艙(車機)、華為Hicar、鴻蒙手機端應用的定製合作,並已陸續進入開發階段。
  • 墨跡天氣7.0上線 智能化氣象體驗「走心」天氣
    而這次的亮點之一便是在空氣指數(AQI)的界面升級,新增AQI相機,五天逐小時預報,隨時隨地秀出天氣。在霧霾越來越成為人們關心的氣象指數的背景下。這一功能的提升,一來通過墨跡的強大數據更新能力為人們防範霧霾危害提供精準度更高的數據,二來也為用戶主動參與氣象播報提供新的渠道和平臺,曬藍天,將成為墨跡天氣用戶的獨特風景。
  • 讓天氣盡在掌握!墨跡天氣打造貼心出遊攻略
    作為國內領先的氣象服務平臺,墨跡天氣充分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深度學習等前沿技術,不斷提升天氣預報的準確度,為用戶提供更精準的預報服務。  精確到公裡級與分鐘級的精準預報,讓天氣盡在「掌」握  憑藉海量氣象大數據及領先的氣象分析技術,墨跡天氣創新性地採用人工智慧加持傳統天氣預報,可提供精確到公裡級與分鐘級的短時預報,以及逐小時預報、逐天預報、15天、40天等中長期預報趨勢等查詢服務。其中,墨跡天氣的短時預報晴雨準確率超90%,領先於行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