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跡天氣副總裁李李:「旅遊+天氣」場景化服務助力旅遊行業升級

2020-12-11 砍柴網

日前,由安徽省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安徽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共同主辦的「2020年安徽避暑旅遊目的地發布會」在合肥舉辦,旨在通過氣象資料評選出安徽地區的避暑旅遊目的地,探索避暑旅遊業由城市向鄉村的延伸拓展。墨跡天氣副總裁李李作為嘉賓受邀出席會議,並給獲獎鄉鎮(村)/景區頒獎。

會議上,墨跡天氣副總裁李李表示:旅遊和天氣有著很強的關聯性,特定的氣象、氣候或者天氣會給某些地方帶來一些景色上的改變,或者提供一些可開發的自然景觀,這樣就可以利用這些景色,景觀來達到開發旅遊的目的。安徽避暑旅遊資源豐富,氣象條件良好,相信通過這次發布會讓更多人了解到安徽避暑旅遊目的地和旅遊氣候資源的優勢。墨跡天氣作為一家成立10年的氣象服務平臺,在氣象技術及精細化預報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希望後續基於墨跡天氣APP客戶端多場景的天氣服務及墨跡天氣6.5億用戶的優勢與主辦單位共同合作挖掘和推廣安徽避暑旅遊氣象服務,助力安徽省避暑旅遊經濟發展。

墨跡天氣副總裁李李(左一)

據介紹,氣象條件是本次旅遊目的地評選的重要條件之一,入選的13個避暑旅遊目的地均是利用當地近30年7月至8月氣溫、風速和相對溼度等氣象條件,達到舒適或以上等級,同時在空氣品質、負氧離子濃度、旅遊資源及配套等避暑旅遊氣候評價指標方面具有突出優勢的。隨著旅遊者「氣象意識」明顯增強,氣象條件也將成為影響旅遊安全和旅遊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根據遊客需求,推出針對性的氣象產品成為旅遊經營者和各級旅遊部門防範氣象災害的重要依據。

在「旅遊+天氣」場景化服務方面,墨跡天氣將旅遊場景與天氣相結合,針對性的推出了旅遊預報及數十種指數服務,從天氣的角度出發給用戶提供更全面的出遊建議。針對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色,墨跡天氣會根據用戶需求及時告知用戶最佳觀賞時間並為用戶推薦附近的最佳觀賞地點,用戶可以通過墨跡天氣app旅遊預報知道哪裡最適合賞花,什麼時候可以看到流星,什麼時候的楓葉最好看,什麼時候最適合滑雪……此外,墨跡天氣也會結合氣溫、降雨等實時天氣情況,給用戶提供穿衣、護膚、空氣品質、防曬、紫外線等數十種指數服務及過敏預報、流感預報、中暑預報、颱風預報、災害天氣預警等非常實用且詳細的出遊提示。

針對旅遊經營者和各級旅遊部門,墨跡天氣則可以結合精準的用戶畫像能力和豐富的場景化氣象服務經驗,提供客流量天氣影響分析與預測、氣象災害風險預警、假日旅遊氣象服務專報、特色景觀氣象指數、精品旅遊路線規劃分析等全方位服務,實現對旅遊景區、旅遊管理部門以及遊客的靶向服務,改變傳統的被動接受用戶查詢模式,將用戶需要的旅遊產品在最恰當的時機,主動推送給用戶,滿足不同類型用戶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需求,提高景區的精細化服務能力。

「不管是想踏青賞花,還是想登山探險,或是海濱度假,用戶都能通過墨跡天氣找到適合自己的出行參考,景區也可通過墨跡天氣的旅遊氣象解決方案進行貼合遊客需求的精細化運營,提升遊客體驗。」墨跡天氣副總裁李李如是說。

相關焦點

  • 墨跡天氣副總裁李李:「旅遊+天氣」場景化服務助力旅遊行業升級
    會議上,墨跡天氣副總裁李李表示:旅遊和天氣有著很強的關聯性,特定的氣象、氣候或者天氣會給某些地方帶來一些景色上的改變,或者提供一些可開發的自然景觀,這樣就可以利用這些景色,景觀來達到開發旅遊的目的。安徽避暑旅遊資源豐富,氣象條件良好,相信通過這次發布會讓更多人了解到安徽避暑旅遊目的地和旅遊氣候資源的優勢。墨跡天氣作為一家成立10年的氣象服務平臺,在氣象技術及精細化預報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希望後續基於墨跡天氣APP客戶端多場景的天氣服務及墨跡天氣6.5億用戶的優勢與主辦單位共同合作挖掘和推廣安徽避暑旅遊氣象服務,助力安徽省避暑旅遊經濟發展。
  • 墨跡天氣副總裁李李:氣象服務助力旅遊精細化
    (原標題:墨跡天氣副總裁李李:氣象服務助力旅遊精細化) 日前,由安徽省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 加深天氣場景化服務探索,墨跡天氣明年將有許多「大動作」
    (原標題:加深天氣場景化服務探索,墨跡天氣明年將有許多「大動作」)2009年到2019年,是我國移動網際網路從無到有、從萌芽到井噴的十年。面對每年億級新增用戶的巨大人口紅利,一款好產品真的可以包打天下。
  • 墨跡天氣:搭建矩陣合作生態 重點發力三大場景
    9月9日,墨跡天氣在廣州召開了以「氣象賦能 品牌新升」為主題的媒體分享會。墨跡天氣創始人兼CEO金犁、廣東營銷學會會長楊洪、墨跡天氣商業化負責人李淼淼、墨跡天氣副總裁張磊以及明略集團高級副總裁張麗、艾瑞諮詢副總裁呂卓婭悉數出席。
  • 墨跡天氣攜手鴻蒙系統 以精細化氣象服務助力全場景生態建設
    基於華為鴻蒙2.0,人、設備、場景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有機地聯繫在一起,達到以人為中心,IoT設備融為一體,適應不同場景打造全場景融合的智慧生態新體驗。服務超過6.5億用戶,在氣象領域有著10年積累的墨跡天氣,作為鴻蒙系統合作的先行者、服務提供者和生態系統的建設者,已經與華為達成鴻蒙智能手錶、鴻蒙BU座艙(車機)、華為Hicar、鴻蒙手機端應用的定製合作,並已陸續進入開發階段。
  • 打造個性化氣象服務,墨跡天氣讓生活出行有備無患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深入發展,人們的生活和出行場景日新月異,相比獲取簡單的天氣預報,人們對墨跡天氣等天氣類應用的服務需求也開始呈現多元化趨勢,預報的準確度和全面性,以及與天氣相關的各方面生活化場景服務,成為用戶關注的重點。
  • 氣象賦能,墨跡天氣轉型升級氣象綜合服務平臺
    當前,隨著網際網路+、5G、物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信息化及新興技術正在改變著世界產業的格局,而這樣的改變,在依託技術發展的氣象服務行業尤為明顯:在C端,用戶的需求日益多樣化,氣象企業需要不斷升級產品的使用體驗;在B端,越來越多行業企業開始意識到氣象服務對於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專業的氣象服務解決方案成為剛需。
  • 2020氣象協會年會在南信大召開 墨跡天氣氣象服務能力獲行業認可
    會議以「打造中國氣象產業2.0」為主題,中國氣象局領導、業界知名專家學者以及以墨跡天氣為代表的氣象相關行業企業代表共數百人出席了此次大會,共話產業發展。 在大會上,墨跡天氣CEO金犁憑藉其在國內氣象服務科技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以及在氣象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應用中所產生的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實力斬獲「風雲人才」獎。
  • 深耕氣象生活服務應用場景,墨跡天氣用科技連接天氣與生活
    作為國內領先的氣象服務平臺,墨跡天氣基於氣象技術和AI技術相結合,將天氣預報和生活場景關聯連接在一起,用科技連接天氣與生活,為生產生活帶來更多精準天氣服務的同時也大大方便了人們的日常出行,逐漸成為大家手機裡一個不可或缺的天氣類應用。
  • 讓天氣盡在掌握!墨跡天氣打造貼心出遊攻略
    目前,國內疫情已趨於穩定,國人的旅遊出行需求得到釋放。然而,由於近期正值冷熱交替時節,天氣晴雨不定,若有出遊計劃,建議通過墨跡天氣等天氣APP提前查詢天氣情況,了解本地與當地天氣動態,並根據天氣情況提前做好攻略規劃,讓出行更有備無患。
  • 多維度應對天氣問題,墨跡天氣讓旅行無憂
    隨著我國消費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消費結構轉型升級,人們的消費熱點由實物消費向服務消費轉變。旅行經濟逐漸映入民眾眼帘,如何更好的為旅遊群體提供服務,成為各大生活類APP關注的重中之重。而不論是跟團出行,還是飽受年輕人青睞的自駕出行,我們經常會遭遇天氣突變等問題。
  • 墨跡天氣:打通天氣與生活的連接 讓氣象服務更貼近用戶
    作為國內領先的氣象服務平臺,墨跡天氣憑藉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深度學習等前沿技術,深耕生活氣象場景化服務,打通天氣與生活之間的連接,成為輔助用戶出行、生活決策的「神器」。 對於天氣類應用而言,如何提供全面、更精細、更貼近生活需求的氣象服務,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憑藉海量氣象大數據以及領先的氣象分析技術,墨跡天氣率先採用人工智慧加持傳統天氣預報,對天氣數據進行不斷的學習和優化,目前可提供分鐘級公裡級的「短時預報「、1-15天、15-40天的「中長期預報」服務。其中,墨跡天氣的短時預報晴雨準確率超90%,預報準確率領先於行業水平。
  • 墨跡天氣:打通天氣與生活的連接,讓氣象服務更貼近用戶
    作為國內領先的氣象服務平臺,墨跡天氣憑藉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深度學習等前沿技術,深耕生活氣象場景化服務,打通天氣與生活之間的連接,成為輔助用戶出行、生活決策的「神器」。對於天氣類應用而言,如何提供全面、更精細、更貼近生活需求的氣象服務,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憑藉海量氣象大數據以及領先的氣象分析技術,墨跡天氣率先採用人工智慧加持傳統天氣預報,對天氣數據進行不斷的學習和優化,目前可提供分鐘級公裡級的「短時預報「、1-15天、15-40天的「中長期預報」服務。其中,墨跡天氣的短時預報晴雨準確率超90%,預報準確率領先於行業水平。
  • 從天氣應用到氣象服務平臺 墨跡天氣實現C端+B端全方位布局
    同時,洞察到B端氣象服務的廣闊市場,墨跡天氣於2016年成立了企業氣象服務品牌「墨跡赤必」,布局B端市場,突破傳統氣象商業模式的局限,實現了「C端+B端」的全方位戰略布局。在C端,用戶體驗是決定天氣類應用市場佔有率的重要一環,而預報的準確度以及基於生活場景的豐富氣象服務,正是提升C端用戶體驗的關鍵。
  • 從天氣應用到氣象服務平臺 墨跡天氣實現C端 B端全方位布局
    作為國內領先的氣象服務平臺,墨跡天氣通過為用戶提供精準全面的天氣查詢服務,在成立10年間累積了7億用戶,月活用戶超過1.5億,佔據了國內C端氣象服務市場近70%的份額。同時,洞察到B端氣象服務的廣闊市場,墨跡天氣於2016年成立了企業氣象服務品牌「墨跡赤必」,布局B端市場,突破傳統氣象商業模式的局限,實現了「C端B端」的全方位戰略布局。
  • 梅雨季天氣「晴雨不定」,墨跡天氣APP助你從容出行
    作為6.5億用戶都在使用的天氣服務APP,墨跡天氣以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深度學習等先進技術賦能,持續提升預報的精準度,助力用戶從容出行。在傳統天氣數據以及獨有「眾包數據」的基礎上,墨跡天氣率先將AI技術融入傳統天氣預報,運用AI技術對天氣大數據進行深入研究,可提供精確到公裡級與分鐘級的未來2小時短時預報,其中短時預報晴雨準確率超90%,遠遠領先行業水平。
  • 墨跡說查天氣這件小事是商業大機會
    同樣,現在已經創辦 10 年的墨跡天氣,是如何做好數據化運營,如何做好用戶增長的?又是如何同時服務好C端、B端用戶,以為收入打下基礎的?這是我們和李李深聊的話題。不妨一起,看看墨跡天氣是怎麼思考的。如下,Enjoy:徐志斌:在疫情期間,墨跡天氣的數據表現怎麼樣?
  • 貼近用戶生活需求,墨跡天氣讓氣象服務更有「溫度」
    而以墨跡天氣為代表的天氣類應用,正是人們獲取天氣信息的第一手渠道。在傳統的天氣預報中,人們一般只能查看當天或一周以內的天氣情況,這樣的預報方式範圍十分局限,且預報準確率低,早已無法滿足信息化時代人們的多樣化生活和出行需求。對此,作為擁有6.5億龐大用戶群體的網際網路氣象服務平臺,墨跡天氣開始思考如何提供更全面、更精細、更貼近生活需求的氣象服務。
  • 墨跡天氣:大數據視角下的天氣將為更多生活場景提供服務
    但她打開墨跡天氣就會知道,雨30分鐘後就會停,為接下來的活動做好安排」,這是黃耀海分享的一個真實典型的案例。  半小時雨停了之後可以去打球,明天早高峰會颳大風,定好的活動時間段會下雨……AI技術之下,這樣的氣象生活服務應用場景還有很多。  「我們把天氣預報和生活的一些關聯連接在一起,就可以控制空調、新風系統開啟指數,來控制溫度和空氣品質」。
  • 墨跡天氣:用科技連接天氣和生活
    相關數據顯示,墨跡天氣短時預報晴雨準確率超過90%,高於市場上其他競品5%,處於行業領先水平。之所以能做到如此高的準確率,除多年來深耕氣象服務領域的數據優勢外,更在於墨跡天氣將氣象技術和AI技術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