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外峙島

2020-12-21 浙江在線

2017-04-05 13:31 |北侖新區時刊

外峙島全景 胡維維 提供

舍遠求近 這裡有小驚喜

外峙島,位於北侖城區東偏南17.8公裡,屬白峰街道,島嶼面積1.41平方公裡,內有最高點外峙大山海拔116.2米。從地圖上看,整個外峙島像一個楔子嵌入白峰海岸線,與大陸之間形成一個牛軛港,這個牛軛港也被北侖人稱為仰島灣,曾經是著名的軍港。

據白峰檔案室文獻資料介紹,外峙島有前頭岙、西山、南頭、蒲灣、北岙、下江邊六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前頭岙。共有村民上千人,現常住居民500餘人。因位於宋代所建巡檢司城之外,故名外峙。

1951年前外峙村為定海縣金榭區大榭鄉村,1951年劃歸鎮海縣,稱山江鄉第八村,1956年歸屬白峰鄉,1958年歸屬華峙管理區,1961年為白峰公社外峙大隊,1983年10月稱白峰鄉外峙村。2005年與白峰鎮輪仰村合併,改名港口村。

外峙島距離北侖城區並不遠,從霞浦上高速,沿著穿山疏港高速短短20分鐘就可在白峰下高速,再開幾分鐘就可到外峙渡口。不過由於是頭次前往不太熟悉道路,記者一不小心開過了頭,直接開到了疏港高速的盡頭,抵達了穿山港區。

萬幸還有手機導航幫忙,趕緊跟著導航沿著進港公路離開港區。不過後來回想一下,卻發現得這條線路相比從白峰下高速更好,突然出現在眼前的巨大貨櫃碼頭近在咫尺,讓人還未上島就感受到了東方大港的風情。而這美麗的失誤也仿佛預示著這趟旅行有驚喜相伴。

遠離喧囂 這裡有慢生活

外峙島還未通車,往來全靠輪渡。原以為登上渡輪還要航行好長一段距離,但沒想到僅是一河之遙,抬眼就可以看到對岸輪渡與我們遙遙相望。一起候船的村民告訴記者,每天早上5點起到晚上8點都有渡輪往來,每隔半小時一班,村民出行不用交錢,而像記者這樣的外來客也只需1元一人。

港口村村主任阮永朝是記者此行的嚮導,他向記者介紹說,「島內的村民主要以出海捕魚、曬鹽或外出打工為生,由於一直沒有通車,外來人口很少,生活節奏相對較慢。」他還笑著將外峙島戲稱為北侖最後的處女地。

在阮永朝的帶領下,記者沿著村間小道蜿蜒而上,行走之間,海島特有的生活氣息鋪面而來,半敞著大門的民居裡不時可見漁家阿姨坐在院中織補著網具,看到陌生面孔,阿姨還友善的打起了招呼:「沒見過嘛,從哪裡來的?」閒話間,手還全然不歇,讓你不禁感慨,「無他,唯手熟爾」。

跟隨嚮導的腳步,我們一路行至蒲灣,來到了島上的百年老屋——周家老宅,屋內的陳設仿佛讓時光倒流,懸掛著的蓑衣、鬥笠,擺放著的竹耙、稻筒以及火熜和各色的吊籃盒子,讓這裡宛如一個時光博物館。房屋的一角,陽光斑駁,剪影灑落一處,寧靜安逸,恍如隔世,淳樸的村貌村容仿佛被永久定格。

來到外峙不能不去當地村民最引以為豪的海鹽曬場,作為北侖唯一現存的曬鹽場,外峙島的曬鹽場共有250畝,分為沉澱池、曬鹽灘地,曬場被劃分為長35米、寬20米的方格,8個一組一字排開,共80個。在陽光的照射下,鹽場上的海水波光粼粼,蔚為壯觀。

曬場依地勢落差逐級濃縮海水,以梯田形式排列,每組方格高低差約為20釐米,這樣從沉澱池到最後的曬鹽灘地一共相差了約2米。提取海鹽首先會用水泵把海水灌入沉澱池,沉澱雜質約一天後,由沉澱池流入曬鹽灘地。達到一定濃度,海鹽就會開始結晶。七八九月天氣最熱的時候也是曬鹽最繁忙的時候,往往4天時間就可以從海水中提取到海鹽了。

沿著堤岸往回走,不經意間瞄見低處的灘涂中滿是「橫行霸道」的小蟹,粗粗看去不但有紅鉗蟹,還有沙蟹。一時間記者和同伴玩性大起,想要悄悄地順著堤岸下至灘涂一展身手,可還沒等我們的腳尖落入灘涂,整片灘涂上的小螃蟹全都吱溜一下鑽進了蟹洞,徒留我們一行人在那乾瞪眼。

面朝大海 這裡是好去處

「其實我們外峙島還是很適合生活或短暫小住的,集大山、大海於一體,山高林密,海風習習,空氣清新,唯一的缺點就是交通不太方便外。」不過阮永朝告訴記者,交通難題即將解決。「今年年初,外峙島跨海浮橋建設項目已經包含在今年的北侖區政府投資項目裡,預計年底前就會開工。」

有了浮橋,外峙島的旅遊開發前景也變得更加廣闊。「它是北侖目前為數不多的擁有鹽場、灘涂、古居等海洋休閒資源的島嶼,有條件開發乘船、觀海、領略東方大港和體驗漁家風情等特色旅遊產品,如果能與計劃中的東方大港景區以及梅山灣旅遊度假區統盤考慮,進行保護性的開發,充分挖掘該島的旅遊資源,相信一定能做到經濟、生態、環境三效益的有機結合。」阮永朝說道。

夕陽西下,外峙島一日遊接近尾聲。記者不禁想起了一位網友對外峙島的描述:「如果你要尋找一份吹著海風聞著花香的清靜,那麼請去外峙島;如果你想重溫一回兒時抓蟹捕魚曬鹽的童趣,那麼請去外峙島;如果你想一見最後的渡輪口體驗淳樸民風的,那麼請去外峙島。」

確實如此,外峙島的每一個角落,總有預料不到的好風光,或是一襲清風、一扇剪影、或是一潭清水、一船海鮮、一抹笑容……深深吸引到你,讓你放下重擔回歸自然。

島上的無名小路 林萍攝

忙著補網的漁家阿姨 林萍 攝

渡口一角  林萍 攝

曬好的食鹽 林萍 攝

開始結晶的曬鹽場 林萍 攝

鹽場工人正忙翻新鹽田 林萍 攝

稿件來源:北侖新區時刊;原稿標題:《遇見外峙島》;原稿作者:蔡曉馨  胡維維 周國偉;稿件編輯:王健

1491370306000

相關焦點

  • 走進北侖最後一個鄉村渡口——風景秀麗的外峙島(文末有福利)
    從上往下看,整個外峙島像一個楔子嵌入白峰海岸線,與大陸之間形成一個牛軛港,這個牛軛港被北侖人稱為仰島灣,這裡曾經是著名的軍港。  外峙島有前頭岙、西山、南頭、蒲灣、北岙、下江邊六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前頭岙。因位於宋代所建巡檢司城之外,故名外峙。   外峙島為仰島灣部隊形成了天然屏障,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燈塔燈語和旗語的指揮下,快艇可以順利進出...
  • 想重溫一回兒時抓蟹捕魚曬鹽的童趣,那就坐上渡輪來白峰外峙島吧!
    外峙島全景 胡維維 提供外峙島,位於北侖城區東偏南17.8公裡,屬白峰街道,島嶼面積1.41平方公裡,內有最高點外峙大山海拔116.2米。從地圖上看,整個外峙島像一個楔子嵌入白峰海岸線,與大陸之間形成一個牛軛港,這個牛軛港也被北侖人稱為仰島灣,曾經是著名的軍港。據白峰檔案室文獻資料介紹,外峙島有前頭岙、西山、南頭、蒲灣、北岙、下江邊六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前頭岙。共有村民上千人,現常住居民500餘人。因位於宋代所建巡檢司城之外,故名外峙。
  • 洞頭的孤島生存法則之竹峙島
    今日推薦:竹峙島每個洞都有頭,每個海都有島,每個島都有鳥。。。但每個島不一定都有人。洞頭竹峙島就是一個無人島,島上也沒有蔥翠欲滴的翠竹,更沒有黃藥師碧海潮生曲,沒有蓉兒讓人饞涎欲滴的美食,卻有點綴在碧海藍天之上的繁星,有開滿鮮花綠得張揚的數萬平米大草坪,有海鳥飛翔,有蟹兒招潮,有明月升起於海上,有朝陽躍出波濤,有驚濤拍岸,有金風送爽。。。藍天碧海之中一孤嶼,我們可以帶上愉悅的心情,帶上五顏六色的帳篷,帶上飲水、啤酒、燒烤、音響。。。
  • 穿越浙東好望角-峙頭長坑村
    1983年之前,峙頭半島有一個鄉建制,稱作鎮海縣郭巨區峙頭鄉,下轄12個村,因中間有山脈相隔,山南稱峙南,與郭巨鄉相鄰,從西向東依次有盛岙村、聯合村、洋漲村;山北稱峙北,與白峰鄉相鄰,從西向東依次有竹灣村、花船村、上宅村、中宅村、沙灣村、光明村、長浦村、雙屯村、長坑村。中宅村是峙頭鄉政府所在地,1992年峙頭鄉與郭巨鄉合併成立郭巨鎮,2003年併入白峰鎮,2016年成立郭巨街道。
  • 普陀一宿故事丨90後女孩在蝦峙打造了一間島居民宿,邀請你來「偷得浮生半日閒」
    90後女孩娟子喜愛四處遊歷,但她第一次來到蝦峙島,就對蝦峙的一切著迷。於是她決定留在蝦峙島開一家民宿,取名浮生島居,意為「偷得浮生半日閒」。當蝦峙島的日出喚醒了這個小島,你正好在浮生島居打著哈欠醒來,這便是娟子嚮往的島居生活。
  • 當夏天遇見月島……
    當夏天遇見月島…… 與家人登島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月島的熱情。
  • 【你好,小島】老王和他的小島:五峙山列島護鳥員33年的守鳥故事
    大五峙山、小五峙山、龍洞山、丫鵲山、饅頭山、無毛山、老鼠山組成了五峙山列島,如掌而列。  1986年5月,定海區馬目鄉林科員王忠德協助市、區農林局、科委進行海島資源調查時發現,五峙山列島棲息了300多隻海鷗。  市農林局領導交代給他一個任務——為鳥島站崗。王忠德本以為是個簡單的差事,想也沒想就答應了下來。  現在回憶起來,他直喊「很苦很苦的啦!」
  • 我在峙山北路的日子
    一 臨浦鎮峙山北路是臨浦鎮上的一條街道,算是主幹道。臨浦是杭州蕭山區郊邊的一個小鎮,但是相比周邊的小鎮,卻繁華上許多。峙山北路77號,是我現在的駐處,在峙山北路街道的西側。西側街邊只有一排房子,後面是一個公園,叫峙山公園。
  • 寧波美景:七彩峙山
    2019-12-31來源:寧波學習平臺作者:蔣亞軍初冬時節,從空中俯瞰峙山公園,如置身於七彩世界之中,冬日暖陽下,峙山公園依然秋意濃濃。
  • 舟山最小的住人島 真的打個籃球也能掉進海裡去
    誰都不是一座自成一體的島嶼,每個人都是這塊土地的一部分。趁我們現在還能看到,讓我們來盤點一下舟山的小島。對了,陸域面積在一平方公裡以上的島嶼就不叨叨了。外釣山 外釣山隸屬定海區岑港鎮,位於岑港南口西側,西與冊子島相望。東南為老塘山港,島處裡釣山、中釣山外,故稱「外釣山」。
  • 石敢當之雄峙天東未刪減版全集 石敢當雄峙天東大結局劇情
    【石敢當之雄峙天東】下六顆金丹,石敢當照做。經過幾個回合後,石敢當被黑牆圍在了當中。金光消失,石敢當不見了。石敢當之雄峙天東未刪減版全集 石敢當雄峙天東大結局劇情
  • 《石敢當之雄峙天東》收視火爆 石敢當文化受追捧
    《石敢當》 天神降臨泰山引熱議 石敢當文化受追捧  《石敢當之雄峙天東》根據「泰山石敢當」的神話傳說改編,石敢當有著「吉祥如意、富貴安康」的美好寓意,儘管在春節這個特殊的檔期開播,面臨著各種春節晚會、綜藝節目的衝擊,《石敢當》的收視率始終名列前茅,最近一周更是高居收視率排行榜前兩名。
  • 南下北海.遇見潿洲島 遊記
    潿洲島近似於圓形,東西寬約6公裡,南北長約6.5公裡.從高空鳥瞰,像一枚弓型翡翠浮在大海中.島上全年平均氣溫23℃,是廣西降雨量最少的地方之一,同時也是熱量最豐富的地方.潿洲島與火山噴發堆積的珊瑚沉積融為一體,使島南部的高峻險奇與北部的開闊平緩形成鮮明對比.島上植被茂密,風光秀美,素有南海「蓬萊島」之稱.
  • 舟山有1390個島 你知道幾個?
    千鳥迎賓的景象,場面蔚為壯觀,被列為東海四大奇觀之一鳥島又名五峙山列島,由大五峙山、小五峙山、龍洞山、饅頭山、鴉鵲山、無毛山和老鼠山七個島嶼組成。島上景色旖旎,環境幽雅,空氣清新,素有「天然氧吧」之稱。銀晨集團獨具匠心地把硯瓦島打造成了海上仙山、世外桃源,美其名曰「硯瓦·假日島」。硯瓦島環境幽雅,空氣清新,青山、沙灘、奇礁、怪石應有盡有,是結合旅遊,度假,會議,婚宴的理想去處。島上還放養著野兔、孔雀,可以提供狩獵和海釣,還可以捕魚。
  • 為什麼廈門島內島外形成差距?而現在又要極力發展島外
    >1956年,有了廈門海堤,是當時廈門本島唯一出島通道但是建設不可一日而就:1)教育,近年來島外興建各種學校,包括了島內優質學校島外辦學等等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可惜島外缺的不僅僅是好的教育資源,還缺了好的生源2)交通,雖然跨海大橋、海底隧道、地鐵都照顧到了島外,但是目前島外仍有很多斷頭路。
  • 夢幻峙密山水間 | 存於世,而隱於市
    沂水縣文化旅遊發展中心官方微信,帶你發現沂水每個角落的美麗一個秋日傍晚,我沿著密水河畔的蜿蜒小徑,徜徉著進入峙山金色如畫的秋林。在山澗盡頭,驀然發現一片玲瓏剔透的江南古建。令我這個飄落異鄉多年的遊子恍惚不已,是誰在短短三年時間,將這個如夢如幻的美景還原到眼前的現實中?
  • 探訪崇明島三星鎮 遇見中國「最美生態村」
    本世紀初,崇明就開始了建設生態島的歷程,2014年,聯合國環境署將崇明島評為太平洋西岸難得的淨土。今年5月,推動國家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也把崇明列為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8月12日,在細雨霏霏中,大江奔流活動採訪團的記者走進了崇明島的三星鎮實地探訪。
  • 外伶仃島登峰觀香港
    作為一座「顏值」與「內涵」兼具的海島,廣東省珠海市外伶仃島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國內外遊客和投資人士的目光。外伶仃島是唯一能看到香港的海島。島內主峰伶仃峰高311.8米,天氣晴好的時候,站在伶仃峰的觀景臺,香港市區的高樓林立和車水馬龍盡收眼底。由於和香港市區地理區位相近,所以島上的居民們有很多都與香港有貿易往來。
  • 《石敢當之雄峙天東》什麼時候播(圖)
    與此同時,電視熒幕也不甘示弱,由山東衛視傳媒和北京完美影視公司聯合出品的魔幻神話巨製《石敢當之雄峙天東》將於2月15日登陸山東衛視黃金檔。據悉,該劇不僅是魔幻神話題材,被稱為中國天庭版的「諸神之戰」,同時也是國內首部裸眼3D的神話巨製,近日,《石敢當之雄峙天東》發布3D系列海報便可見一斑,宛如仙境、恢宏壯觀,特效美輪美奐、造型可圈可點。
  • 在潿洲島,遇見最美的日落晚霞
    每一個來到潿洲島的人都會被她的美融化,然而潿洲島的魅力還遠不止於此,這裡不僅有碧海藍天,更有絕美日落晚霞,在潿洲島的旅途中,必定會有一項行程,就是為了看一眼日落晚霞的那一抹驚豔,當天空中落日的餘暉傾瀉在藍色的海面上時,世界沉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