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的上古時期,青藏高原有這麼一個古老文明,名為象雄國,而據史載,那時候西藏的阿里古時為象雄國。
吐蕃王朝建立之前,象雄已是一個強大的部落聯盟,並一直統治到6世紀末。到吐蕃聶赤贊普時代,隨著雅隆蘇毗等部落的興起,象雄才逐漸削弱。
漢文史籍中,所謂的「羊同部落」,即指象雄。《東釋迦方志》中,又稱其為「東女國」。
著名藏學研究專家、義大利那不勒東方大學南喀諾市教授等一行人,來阿里考察期間,曾在穹窿銀城堡遺址中發現有一個小金屬塑像(為動物)。經他們初步認定,極具研究價值,便將其帶到國外,以進一步 考證。
還有,一隊來阿里旅遊考察的英國人,在某處寺廟遺址中,偶然發現有一朽木,很是驚訝,愛不釋手;從其年輪上看,最少也有上千年的歷史,後取樣本用碳-14化驗,判定其有3000多年歷史——此朽木來 自穹窿銀城堡。這些從側面上證實象雄悠久的歷史,同時,悠久的象雄文明也留給我們許多不解之謎。
古象雄文明之謎
據記載,古象雄帝國最早可以追朔到18000年前,據傳這古象雄帝國是一個修真文明,那時候的神學在象雄帝國極為的受到尊崇,包括佛教其實就是古象雄帝國的國教,傳說那個時候的古象雄帝國的勢力範圍直逼西亞方向,而東方則是西蜀境內的三星堆文明,更有甚者認為,當初的古象雄帝國與姆大陸文明是同一個文明,與西方文明,也就波士尼亞金字塔文明的創造者之間是敵對關係。
人口巨減之謎
和神秘的古瑪雅人一樣,古象雄帝國曾經有著非常之巨的人口, 據傳在公元二三世紀時,象雄有18萬戶,在仁波山峰修法典的米拉就有5225人,首席就是平措嘉措,據《象雄年續》說,象雄有一支 99萬人的軍隊,《藏族人口史考略》一文中說:根據軍隊的比例,象雄人口應不低於1000萬。而同時期遙遠的羅馬帝國,也不過是4000萬人口,而在鄰居東漢時期的東方,人口也不過是6500萬,這種比例,以及生存環境,足以證明當時阿里是如何繁榮,與今天阿里地區7萬多人口,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據傳,在當時,人口巨減大有很多原因,其中有部落、王朝之間頻繁的戰爭,及地殼運動因海拔升高,氣候惡化,引發人口大遷移,這些人多向東方及古印度遷移,甚至有很多地方和古代瑪雅人一樣人口大批消失一樣,十分的詭異,甚至於後來藏地史籍當中記載,最後一支象雄帝國的王室,是怠慢了松贊幹布的妹妹,而被松贊幹布發兵滅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