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有害身體還致癌?到底是真是假?終於有答案了

2020-12-24 北京科學中心

審核專家:阮光鋒

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

味精是一種鮮味調味料,加在飯菜中會讓飯菜鮮香十足,是做飯小白的救星。但是近年來出現了越來越多關於味精的「負面消息」,比如味精是化學合成品、味精有害健康、味精緻癌……

味精真的有這麼多危害嗎?是謠言還是確有其事?別急,我們不妨回到味精剛被發明的時候,來看看它究竟是從哪兒來的。

加了味精讓雞湯更鮮美 來源丨百度

01味精被發明的趣事

1908年,日本帝國大學的化學教授池田菊苗發明了「味之素」並申請了專利,這正是我們熟悉的味精,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

關於味精的發明,流傳著許多美麗的故事,而故事的開始源於一次「舌尖上的偶然」。

1908年的一天中午,日本帝國大學的化學教授池田菊苗和妻子在吃午飯,在喝到海帶黃瓜片湯時,池田感覺到這湯異常鮮美,於是開始細細品味。

海帶湯 來源丨百度

池田對如此鮮美的湯感到好奇,便仔細看了看湯裡有什麼稀奇的菜,可是只看到一些海帶絲和幾片黃瓜。他問妻子是怎麼做得這麼好喝,妻子只是告訴他這是剩菜加了一些水做成的。

池田認定這湯裡一定有什麼值得琢磨的事情,於是,他把湯裡的海帶拿到了實驗室進行研究。

經過半年的努力,池田菊苗提取出了一種叫做穀氨酸鈉的物質,它具有獨特的鮮味,而且容易溶解在水中,少量的穀氨酸鈉加到湯裡,就能讓湯的味道變得鮮美至極。隨後,池田菊苗教授發表了他的這項研究成果。

當時一位名叫鈴木三朗助的日本商人,正在研究從海帶中提取碘的生產方法。當他看到池田教授的研究成果後,立刻改變了主意,產生了新的想法,開始與池田合作生產「穀氨酸鈉」。

幸運的是,池田和鈴木的合作十分順利,很快有了成果,商業化地生產穀氨酸鈉成為現實。他們給自己的產品起名叫「味之素」,這便是最早的味精品牌。

最初,「味之素」出現在東京的一家店鋪,吸引大家的購買。從那之後,家家戶戶都在傳著「家有味之素,白水變雞汁」的廣告詞。細細想來,味精的誕生也算是天時地利人和呀!

02味精到底是啥?

>>>>味精的成分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是穀氨酸的鈉鹽。穀氨酸是一種胺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成分,很多天然食物中都有存在。鈉離子更是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和調味品中,比如我們每天都會吃的食鹽。

味精 來源丨百度

>>>>味精的製作

一般來說,味精使用小麥麵筋等蛋白質製成,也可由澱粉或甜菜中的焦穀氨酸製成,還可用化學方法合成。

我國最初的味精工業化生產以麵筋或大豆粕為原料,對其進行酸水解獲得味精。但是,由於酸水解耗能大、成本高、勞動強度大、對設備要求高、需耐酸鹼設備,存在諸多的缺陷。

隨著科學的進步及微生物技術在食品行業的應用與發展,味精的生產發生了巨大的轉變。1965年以來,我國味精行業多採用發酵法生產,這樣的製作工藝和釀酒、制醋類似。

03被「汙名化」的味精?

>>>>被廚師鄙視的味精

「味精有害」這個論點也不知道是怎麼力排眾議,成為老百姓口口相傳的「真理」。或許和這部電影有關吧,畢竟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

來源|電影《真味小廚王》

沒有任何一篇權威文章能夠證明味精是有害的。經實驗驗證,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各國權威機構都認為,味精沒有安全性的問題,屬於最安全的類別。

不過味精作為偷懶神器,遭到一些頂級廚師的排斥也是情有可原的,相比白水加味精,畢竟用珍貴食材花費數小時熬製的高湯更具風味,也更能體現廚師的技藝。但這並不代表熬製的高湯比味精更加安全健康。

在提倡節約食物的今天,作為普通的家庭「煮夫」,加味精顯然比熬高湯更節約、更方便。

>>>>味精有害?

除了來自權威機構的「定心丸」,我們不妨根據上文的信息,一起看看味精進入人體後發生了什麼,理性地分析一下味精到底是否安全。

首先,來看看味精是怎麼造出來的。

大多數味精和醋、酒、奶酪、酸奶的製作工藝同屬一大類,都是靠發酵得來的。發酵作為一種最古老、最成熟的食品加工工藝已經為人類提供了無數美味的食物,只要保證生產流程嚴格符合規範,就不必擔心安全問題。

二十年前,曾有多起摻入廉價非法添加物製造偽劣味精的案件,這也許和今天味精的「汙名」有一定聯繫,但質量合格的味精都是安全的,大家一定要去正規商家購買哦!

其次,味精進入我們體內,不過是變成穀氨酸根和鈉離子。穀氨酸是組成蛋白質的一種胺基酸,能直接被人體吸收,我們吃的肉、蛋、豆製品等富含蛋白質經過消化吸收,也會產生大量穀氨酸。

因此,穀氨酸作為胺基酸的一種,不但不會毒害人體,反而參與了人體內合成蛋白質等重要的生理活動。

但可千萬不要以補充胺基酸為目的大量吃穀氨酸或味精哦!我們的人體本身也是一個大型「化工廠」,能夠利用我們攝入的物質為原料,合成許多新的物質。穀氨酸就是一種人體自身能夠合成的胺基酸,又叫做非必須胺基酸,完全不需要額外補充。要想補充那些你真正需要的胺基酸,不如去啃一大塊肉。

來源|知乎

其實,對於健康的人來說,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都是不需要額外補充的,只要保證飲食均衡、葷素搭配、積極參與戶外運動即可。

當你吃進味精的時候,除了穀氨酸,鈉離子也會被攝入到你的體內。鈉元素,作為人體所需的一種礦物質元素,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適量食用不會造成危害。

當然,和同樣含鈉的食鹽(氯化鈉)一樣,我們也不能大量攝入味精,長時間大量攝入鈉含量高的食物可能會誘發高血壓

其實,味精除了提鮮,也會為食物增加一些鹹味,如果你做菜時加了味精,就要儘量少放一些食鹽,一是為了健康,二是防止菜的味道過鹹。

要知道,同等質量的味精中鈉含量要比食鹽更少一些,如果你能用適量的味精代替食鹽,攝入的鈉可能更少,再讓食物少一分「鹹」,多一分「鮮」的同時,更有利於高血壓的預防。

>>>>味精加熱會致癌?

在大家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聽過這樣的謠言,味精經過長時間高溫加熱產生的焦穀氨酸鈉會致癌。真的是這樣嗎?

雖然味精長時間加熱會生成焦穀氨酸鈉,但是,沒有科學研究表明焦穀氨酸鈉會致癌。味精變成焦穀氨酸鈉後,會失去鮮味,相當於白放了,但是沒有其他危害。

04合理攝入含鈉食物

中華美食博大精深,金華火腿、臭鱖魚、醃篤鮮、腊味飯、臘排骨,名單可以列很長很長,但是這些美食背後,都證明了一點,中國人很「重口」!

左圖為金華火腿,右圖為臭鱖魚,美食背

2016年,中國居民食鹽消費情況報告顯示,居民膳食鹽的攝入量為13.51g,是WHO推薦攝入量(5g/d)的2.5倍多。食鹽中存在大量的鈉離子,鈉離子食用過量會造成血壓上升、骨質疏鬆、糖尿病等問題。

正如前面所講,味精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鈉離子,建議大家在日常飲食中合理加入味精,用了味精就少放鹽,避免鈉過量。同理,腐乳、臭豆腐、黃豆醬、臘肉等食物中也含有較多的鈉,如果你的食物中已經加入了它們,也要酌情「減鹽」哦!

總結一下,味精的產生源自於舌尖上的偶然,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即便是加熱後,也沒有證據表明其對人體有健康危害。為了避免味精加了沒有鮮味還白白吃了很多鈉鹽,應該在臨出鍋的時候放,這樣才能發揮它的提鮮作用。

相關焦點

  • 味精緻癌!醋會殺精!醬油有毒!長期吃味精醬油醋對身體有害嗎?
    味精、醬油和醋,這是我們在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幾種調味品;如果問經常食用這幾種物質對身體是否有害,那需要分開來向大家做出解釋;其實而言,沒有您所想的那樣「玄乎」。經常吃「味精」,會致癌嗎?味精,一種被推到風口浪尖的調味品,其最主要的組成成分是「穀氨酸鈉」,食用對於身體並沒有害處;至於江湖中流傳的「吃味精緻癌」說法,只是一則謠言而已,說味精中的穀氨酸鈉經過高溫加熱之後會生成「焦穀氨酸鈉」這種所謂的致癌物質;但其實,日常家中的烹調溫度根本不會達到反應的溫度,而且我們單次添加的味精的劑量實屬有限,根本不會有江湖中傳言的那樣可怕;請各位科學看待。
  • 味精化學合成,可能致癌?怕吃味精、雞精的都看看吧,專家已曝光
    導語:由於種種原因,相信現在許多家庭在做飯的時候都不再使用味精了。主要也是因為聽說味精會有致癌物,因此會有了這一現象。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家家戶戶流傳著胃經致癌的說法,從而導致現在大眾做菜時都不會放味精,導致蔬菜少了些鮮度。那未經真的如大家所說那樣嗎?
  • 經常吃味精,會對身體有害嗎?
    ▎味精本身很安全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的鈉鹽。穀氨酸也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成分之一。一個成年人每天要吃幾十克蛋白質,其中就有10 克以上的穀氨酸。作為調味品,每天從味精裡攝入的穀氨酸量,通常很難超過 1 克。與之相比,真的是小巫見大巫。
  • 長期吃味精,到底對身體有沒有害?
    味精是化學合成的,吃多了致癌!你常吃的味精有「毒」,別吃!味精加熱會致癌,做飯的人要小心!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的鈉鹽,也就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成分之一。一個成年人每天要吃幾十克蛋白質,其中有大量的穀氨酸(10 克以上)。味精作為調味品,大多數人每天通過它攝入的穀氨酸,都不超過 1 克。這麼大的差別,根本沒得比。
  • 味精真的會致癌嗎?味精和雞精有什麼區別?今天就告訴你
    我們經常聽到的如味精吃多了會致癌,味精吃多了會掉頭髮,味精吃多了對身體有害等等說法的根源是,味精這個東西它的主要成分名字一聽就很化學,長相也很化學。但是味精是否真的有害健康並不能單靠名稱和長相來判斷,我們今天來了解一下味精這個東西。
  • 漲知識|味精是化學合成物且致癌?雞精比味精更健康?
    說起味精,以前也是家家戶戶廚房裡必備的調味品。但近幾年關於味精的傳言比比皆是:"味精是化學合成的」「吃味精會中毒」「味精經過加熱會致癌」……那麼事實是怎樣的?真如網上說的那樣嗎?一起來看…味精的成分是什麼?
  • 被嫌棄的味精:致癌?化學合成品?專家告訴你,味精到底能不能吃
    「別經常外出吃飯,外面的餐廳只會放味精,吃多了多身體不好,還有可能致癌!」對於類似的話,家人是否經常會這麼叮囑你。雖然味精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最常見的調味品之一,但卻經常被人們嫌棄,人人畏懼。那它真的會致癌?會讓人脫髮?是化學合成品嗎?我們一起往下看看。
  • 男人喝牛奶有害身體健康,是真是假?
    你應該知道》後續>男人喝牛奶有害身體健康,是真是假?喝牛奶時不能吃鈣片和橘子,六類人群要謹慎喝奶,營養博士教你五大注意事項本報此前報導的《這6個生活小常識你應該知道》(詳見11日16版)中,曾提及有六種人喝牛奶要留意,隨後許多讀者打進本報966966熱線,諮詢飲用牛奶的注意事項到底有哪些?為何有些人還需要小心喝奶?
  • 我們常吃的味精會致癌?其實我們一直都被騙了!
    闢謠|我們常吃的味精會致癌?其實我們一直都被騙了!如今生活壓力,加上環境汙染嚴重!每個人都在努力的賺錢,這時候很多不良的商家就會鑽一些洞子,在某些商品中添加色素、添加劑等物質!我們都知道這種物質對身體的傷害很大!
  • 不吃味精、雞精的人都看看!困擾了多年的問題,終於有答案……
    鮮,是咱們中國人烹飪時的第一追求,因此,味精和雞精這些能夠提鮮的調料,就成了大多數家庭的廚房必備品。但是各種關於味精和雞精「有害」的說法層出不窮,「做飯到底要不要放味精和雞精?」「味精在高溫條件下會產生致癌物嗎?」味精到底是「害人精」還是「無辜躺槍」?想必是很多家庭糾結的問題……今天就讓我們來一一揭秘!「味精」和「雞精」有什麼區別?
  • 味精是化學合成物且致癌?別急,看完這篇再扔也不遲……
    味精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品,但是近年來關於味精是否有害身體健康卻是爭議不斷。雞精和味精到底是不是對人的身體有害呢?我們該不該使用味精?這也就是傳說中味精緻癌的罪魁禍首。然而焦穀氨酸鈉並不致癌,溫度過高只是會使味精喪失鮮味,所以味精最好在70℃~90℃下使用。雞精比味精更安全、更健康?
  • 隔夜飯不能吃多會致癌?煮成粥吃對身體也有害嗎?終於知道答案了
    隨便打開一位中老年人的朋友圈,你會發現多個與養生有關的文章,這些文章內容看似都有科學根據,但又經不起細細推敲,有些完全就是謠言,但仍然有人深信不疑。經常有養生文章稱:隔夜菜不能吃,就連隔夜的米飯也不能吃,否則就可能會致癌!致癌物的確是廣泛存在於大家的生活中,有些隔夜菜也的確可能存在對人體有害物的物質。
  • 味精是化學物會致癌?怕吃味精、雞精的人都看看吧
    味精,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一種基礎調味品,同時也是一種「讓人聽到就搖頭的物質」。細數那些關於「味精」的熱點言論,這些年「味精」的日子還真不好過。吃味精會中毒、味精經過加熱會致癌等謠言就像「秋天的落葉」一般,隔三差五就會出現在我們的「朋友圈」中。味精不可怕,只需健康吃;掌握這些關於味精的知識,您會收穫「更健康的生活」。
  • 為何很多人不吃味精?雞精和味精有什麼區別嗎?
    首先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它是一種在人體和大多數食物中都能找到的胺基酸。人們之所以認為它有害呢,原因可能有三年一化學合成,突然心臟。味精主要的生產方式是細菌發酵,但在二十世紀中期,工廠曾採用丙烯腈直接合成穀氨酸鈉的工藝製造味精這種化學的名字,再加上化學的生產工藝,所以味精就給人一種避孕不顧健康的想法。然而這種想法未免過於牽強,因為不管是F、D、A,而是W、H、O,經過多次的實驗研究後,衛星最終還是被歸類為了食品分類中的安全點位。
  • 味精、雞精,多吃對身體無益,還有致癌風險?專家解釋來了
    但是一直存在一些關於味精雞精吃多了致癌的傳言,是真的嗎?味精和雞精是一些家庭必備的調料,增加鮮味,多吃對身體無益,還有致癌風險?專家的解釋來了。味精、雞精有致癌風險?謠言!人們認為味精、雞精有致癌風險大多是因為其中的成分會在進入人體後轉化為穀氨酸,穀氨醯胺,穀氨酸鈉等物質,而這其中穀氨酸鈉可能在加熱到120度之後產生焦穀氨酸鈉,存在致癌風險。但事實上,焦穀氨酸鈉並沒有致癌性。
  • 吃味精會致癌?味精和雞精,該選哪個?看了配料表後全明白了!
    人矛盾起來真的很可怕,可以每天點外賣,卻受不了食物中添加調料,總說不要吃味精,不要吃味精,吃多了致癌!味精和雞精真的那麼可怕嗎?今天小野就專門買了一袋雞精,一袋味精,認真研究了一下兩者的成分,還真不是大家想的那樣!
  • 對身體有害的食品
    很多人都知道垃圾食品對身體不好,但具體危害是什麼卻不知道,今天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下這幾種食品對身體有什麼危害。    1、餅乾(不含低溫烘烤和全麥餅乾)食用香精和色素過多,對肝臟功能造成壓力,嚴重破壞Vit,卡路裡過多、營養素成分低。
  • 吃味精真的會致癌嗎?我來告訴你真相
    最近還有人穿出味精竟然會有致癌的風險,被推上風口浪尖的味精,究竟是否就像大家所說的那樣呢,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一探究竟。在如今這個時代,有許多人都會注重食物養生,看到新聞的報導,都是xx食物又發現致癌,心裡還是會隱隱擔心,先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就要從生活上很多細節的地方注意,從生活方式到飲食習慣都不可以忽視。
  • 雞精、味精、胡椒粉如果經常吃,對身體健康有影響嗎?
    雞精、味精、胡椒粉如果經常吃,對人的身體有危害嗎?胡椒粉是由胡椒樹的果實碾壓而成,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調味品,可食用亦可以作藥用。在網絡上,常常看到有的文章說味精對人體健康有危害,真的是這樣嗎?所謂謠言止於智者,味精有害論就是典型的謠言。我們知道味精的化學成分就是穀氨酸鈉,穀氨酸鈉這個東西,大家第一眼看上去就會覺得它是一種化學品,肯定吃了不好,實際上不是這樣,穀氨酸鈉我們每天其實都在吃,它廣泛地存在於肉類、以及部分瓜果蔬菜中。
  • 長期吃味精會致癌是謠言嗎?味精成為千古罪人,原來是我們誤解了
    味精其實在20年代初的時候就誕生了,那時候在人們的意識裡,還是非常安全的一種調味料。可能人紅是非多吧,好不容易味精普遍被大眾所接受的時候,謠言四起,什麼味精會致癌,吃多了會掉頭髮等等,讓味精還沒來得及發揚光大,又逐漸從餐桌文化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