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聯播聚焦美麗鄉村博鰲國際峰會
鄉村振興新元年,相約天涯海角處。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導:本月21-22日,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領銜主辦的2020美麗鄉村博鰲國際峰會活動在海南舉行。作為全國性的政、企、研、學、媒領域年度最具影響力的活動之一,博鰲峰會匯聚各界力量,分享建設經驗,展示發展成果,促進交流合作。
2020美麗鄉村博鰲國際峰會成員單位——綠鄉萌智庫,站在亞洲最高交流平臺上成功策劃三大亮點活動:「潛江入海流、萬裡蝦稻謀」湖北潛江專場推介系列活動、「數字農業賦能鄉村產業振興」南都智庫周博鰲座談會、「迎接鄉村振興新元年」綠鄉萌智庫2020跨年思享會。
非常之年·致敬湖北
鄂粵同心,共謀發展
2020美麗鄉村博鰲國際峰會特别致敬英雄湖北,由湖北鄉村振興先進地區——潛江市領銜的政企代表團率先亮相美麗鄉村博鰲峰會發布現場。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胡佔凡、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陳思思聯袂推介潛江並發布最美旅遊線路。潛江專場由潛江市委副市記金茂清發表主旨演講,廣東省農業展覽館館長丘志勇發表「粵鄂同心 致敬湖北」感言,潛江市副市長王緒軍、周進先後推介蝦稻產業和招商政策。
本次峰會潛江載譽而歸:潛江市人民政府獲評「鄉村振興·優秀示範單位」,潛江龍蝦獲得「2020美麗鄉村博鰲國際峰會博覽會推薦名品」,潛江市熊口鎮瞄場村獲評「2020年度中國最美鄉村」等。
全國首家以「鄉村振興」命名的電視頻道——潛江市廣播電視臺鄉村振興頻道在展覽會上精彩亮相。潛江民歌《蝦稻和》、花鼓戲《叫道童》、獨唱《潛江美》等地方特色節目也贏得滿堂彩。
▲潛江領銜亮相美麗鄉村博鰲發布現場
非常之變,則有非常之謀。
非常之年,當尋非常之策。
粵鄂同心,致敬湖北,是今年峰會的一大主題。兩地聯袂組織的分論壇也引人矚目:由南方都市報、湖北綠鄉萌智庫聯合主辦的數字經濟賦能鄉村振興研討會暨鄉萌跨年思享會在2020美麗鄉村博鰲國際峰會期間舉行。粵鄂兩地的數字農業實踐主體和專家學者在線上線下共謀發展。
2020年,是非常之年,也是鄉村振興新元年。站在海之南,天之角。我們重新審視未來鄉村的價值,城鄉共榮的發展,鄉村振興如何揚帆起航,逆勢而上,值得求索不止。變與不變中,須沉得住氣堅守。在海南博鰲的亞洲之巔,一場頗具內涵的2020鄉萌跨年思享會,如約而至。
鄉萌跨年思享會·鄉村振興新元年
綠鄉萌·博鰲之約
「當你滿鬢斑白的時候,
沒有故鄉的人,將一無所有。」
冬至日,在海南博鰲國際會議中心傳來一陣熱烈的掌聲,與會人員正在為主持人南方都市報採訪中心執行主任裘萍的精彩開場點讚。
白晝時短,山海情長,冬至如約而至,自此晝長夜短,一切向陽,萬物復甦。仿佛有種無言的默契,2020鄉萌跨年思享會,就在參會嘉賓對鄉村真情流露的一片感動中開始。
從鄉建,到運營,到治理,再到新元年。又是新舊交替之時,以「鄉村振興新元年」為題的2020鄉萌跨年思享會,吸引湖北、廣東、上海、陝西等地嘉賓跨越山海,相聚博鰲。
陸令壽/湖北省鄉村旅遊協會總顧問
主題
《2021,在鄉旅賦能的道路上奮力攀登》
· 在綠色中探索,在鄉野上奔波,在萌動中成長。綠鄉萌團隊中的每一個人總是那樣激情奔放,總是那樣我行我棒,總是那樣讓人熱淚盈眶。
· 文旅產業在後疫情時代,共同面臨著三大問題,一個是信心問題,第二個是文旅融合問題,第三個是路徑問題。
(全文詳見次頭條《第四次鄉萌跨年報告》)
肖波/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副教授
主題
《鄉村「烏託邦」的產業形態》
· 即使是英國這樣工業很發達的地方,英國人依然認為自己是鄉村的,因為真正美好的生活都在鄉村,所以鄉村需要一個「烏託邦」夢想環境,也可以對接城市產業。
· 鄉村之所以成為「烏託邦」,有時是出於「禮失而求諸野」的迫切要求:我們期望能從鄉村找回隨著城市發展而缺失的那些東西,以解救當下生活所面臨的困境。
· 從三處世界遺產的考察來看,鄉村產業形態,一定要去城市依託互補,既要實現自然資源利用,也要實現管理創新,在技術進步,人文關懷方面得到體現。
周曉霞/上海同濟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主題
《以技加持,用心陪伴:攜手鄉村振興新徵程》
· 用心陪伴:綠鄉萌團隊最打動我的地方就是用心陪伴,陪伴式鄉村建設必然是一條艱難而充滿意義的時代路徑。
· 以技加持:科技改變的不僅僅是生活方式,更是改變了人們的思考方式。我們要學會從從糧食與土地、鄉村旅遊休閒等「剛需」的角度,去找尋城鄉差異的鄉村振興「發力點」。
· 鄉村建設需要理性回歸——以人為本。要從「有沒有」到「好不好」轉變,而好不好的標準,一定是當地群眾說了算。
姚江波/華中科大建築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主題
《新基建的場景化加維》
· 要打造一個世界級的品牌,名字就叫中國鄉村振興。如何打造這樣的品牌?我們要像仰望星空一樣仰望鄉村振興!
· 新基建,刷新城市格局;新商業,刷新流量埠;新田園,刷新生活方式。這未來的三大機遇趨勢,將刷新中國新經濟內循環。
· 疫情加速了健康意識的覺醒,人們對居住環境、詩酒田園、理想生活的關注越來高,生態旅居、候鳥式生活的消費群體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