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提供勞務費發票,稅費企業負擔,怎麼做帳,如何報稅?
我們先來理一下這個個人勞務費處理的思路,個人向企業提供的獨立勞務,也就是公司向個人購買了獨立勞務,這個和公司向其他公司購買勞務支出一樣,公司向勞務提供方取得發票作為合法的稅前扣除憑證。
唯一比較麻煩的就是,個人提供勞務不能自行開票,提供勞務的需要去稅務局代開發票,個人也沒法自行申報納稅,增值稅等代開發票時候稅務局就代扣了,個人所得稅這塊呢需要企業在支付勞務報酬時候代扣。
這種情況下企業如何做帳和申報呢?
這裡舉例說明一下,某某公司從自然人小張處購買了一項設計服務,談的稅前價格為4120,服務完成後小張向公司提供4120的發票一張,公司代扣個人所得稅後支付剩下款項給小張。
小張去稅務局代開這張發票時候,稅務局會代扣其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等稅費。
具體我們來看看。
1、增值稅
非湖北地區1%,這個1%是疫情期間政策,增值稅為40.79
2、城建稅
實際繳納增值稅額*7%*50%
以實際繳納的增值稅乘以相應稅率計算,目前稅率7%、5%、1%三檔。同時享受財稅〔2019〕13號規定的最高50%的減徵。
城建稅=(40.79*7%)*50%=1.43
3、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
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也是以實際繳納的增值稅為計算基礎。教育費附加3%、地方教育費附加2%。
當月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10萬元(按季度納稅的季度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30萬元)的繳納義務人,享受免徵。
當月度超過10萬,季度超過30萬,按財稅〔2019〕13號規定,享受最高50%的減免。
4、個人所得稅
個稅算法稍微複雜點,預扣預繳時候先算收入額,再算應納稅所得額,最後算稅額。
勞務報酬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
減除費用:預扣預繳稅款時,勞務報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預扣預繳稅額。
最後按照下面預扣率表算個稅。
企業支付勞務費4120,按照規定應該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具體算法如下:
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1-20%)=(4120/1.01)×(1-20%)=3263.37元
注:算下來是否扣除已經繳納的城建稅,各地口徑不一,舉例暫不扣城建。
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3263.37×20%=652.67元
所以4120的勞務收入,自然人實際上到手3425.11,(暫不考慮印花稅),具體情況如下:
那麼對於公司來說,取得4120的發票,申報代扣652.67的個稅,剩下的支付給小張即可。
借:管理費用-勞務費用 4120
貸: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 652.67
貸:銀行存款 3467.33
次月報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 652.67
貸:銀行存款 652.67
企業實際負擔了4120的費用,也取得了4120的發票列支。這個事情企業就完成了,小張呢從企業取得了3467.33,再扣除自己代開發票繳納的稅,實際到手3425.11。
現在問題來了,小張的技術比較好,人家就要到手4120,至於稅費你企業幫我承擔。
4120的發票,一共需要繳納694.89的稅金。
那麼如果企業負擔,企業需要支付的除了小張到手的4120,增值稅、個人所得稅這些,企業還需要拿出錢來支付,企業實際負擔就是4814.89。
這個也很好理解,如果買賣過二手房的也非常清楚,按照目前做法,賣房子的給你說的價格就是他要拿到手的錢,至於中間稅費都是買房的去給。
公司負擔這部分稅款是沒問題的,做帳也沒有問題。
但是稅務處理就存在問題了,雖然是公司負擔,但是並不改變這些稅款本質,稅款實際還是必須以勞務提供方的身份繳納。完稅證明上寫的是自然人的名稱,而非公司的名稱。只是說公司願意承擔,實際支付罷了。
完稅憑證不是公司的名字,稅前扣除憑證就有瑕疵,所得稅就完全可以不認可,可以判定你這筆支出和你企業經營無關,按法律規定本身你該承擔的支出,你在承擔。
所以計入營業外支出的企業承擔的稅費無法在所得稅稅前扣除。
那怎麼辦呢?有沒有方式讓這部分稅金也實現扣除呢?
有的。
承擔稅款的本質就是你增加了實際支出,說白了就是你給勞務提供者漲了報酬,所以實際工作中,很多就通過包稅的方式處理,我把稅款成本算進去,然後再開發票,從而獲得合法合規的稅前扣除憑證。
如何把稅款算進去?這裡再給大家舉例說明一下,比如我們前面說得那筆4120的勞務報酬費用,如果自然人要保證4120的稅後收入,那麼反算的話我們公司應該實際籤訂多少的稅前勞務合同呢?
經過測算,需要開4955.88的發票,然後交過稅後,自然人就能獲得4120的稅後報酬,企業所有支出就是4955.88,也有發票列支。
這個支出相比之前總支出肯定要多一點,但是取得和合法的稅前扣除憑證,所得稅上可以扣除了。
(文章作者:二哥稅稅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