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北京,多數城市仍在收取手機一卡通開卡費,儘管有些城市有減免政策,但仍設置了各種附加條件。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胡林果│北京、廣東廣州報導
2018 年 5 月 8 日,乘客在深圳地鐵福田站用手機掃碼乘車 ( 毛思倩 / 攝 )
近年來,隨著公共運輸行動支付應用發展迅猛,刷手機出行逐漸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與此同時,手機一卡通「開卡費」問題也引發爭議:「為什麼實體一卡通繳納押金可以退還,虛擬卡反而要交不可退的服務費?」「為什麼有的城市開卡免費,有的城市卻要收費?」
今年7月3日起,北京取消了安卓系統手機交通一卡通開卡費,8月2日起取消了蘋果手機開卡費。不過,《瞭望東方周刊》記者調查發現,多數城市仍在收取一卡通開卡費,儘管有些城市有減免政策,但仍設置了各種附加條件。
北京全面取消開卡費
北京市民黃先生告訴本刊記者,去年12月,他通過華為手機開通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時,被要求繳納16元的「開卡服務費」,且被告知這筆費用收取後不予退還。感到有點莫名其妙的黃先生忍不住發出「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靈魂三問」,但為了圖個「不取卡」的方便,黃先生猶豫了一會還是給了。
今年情況有了變化。本刊記者了解到,2019年初,北京市交通部門將「取消手機一卡通開卡費」列為全年重點工作之一加緊推進落實。自2019年7月3日起,北京全面取消手機交通一卡通開卡費,安卓手機用戶及華米手錶用戶均可免費開通京津冀互聯互通卡,涵蓋多個手機品牌。
繼安卓系統各品牌手機在北京取消開卡費後,蘋果手機也跟進了。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官方微博「交通北京」2019年8月1日發布消息稱,8月2日起,蘋果手機開通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也不再收取開卡相關費用。老用戶的開卡費用可申請退還,所退費用將以充值形式轉至手機一卡通的卡內餘額,北京市民黃先生的開卡費也如期退回了。至此,北京市全面實現手機免費開通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服務。
本刊記者9月4日通過手機實操發現,通過安卓系統手機、蘋果手機「錢包」App開通北京一卡通,均顯示「0元」字樣,整個開卡過程非常快速、流暢,按提示在幾秒內便可完成開通。
為何北京現在能做到全面取消手機一卡通開卡費呢?北京公交一卡通公司方面告訴本刊記者,起初收取開卡服務費,主要用於一卡通系統擴容、技術平臺的建設和完善及手機硬體、服務運維等方面,當前手機一卡通技術穩定、運營成熟且用戶體驗良好時,取消開卡費的條件就已成熟。
多數城市仍在收取開卡費
本刊記者調查發現,除了北京,多數城市仍在收取手機一卡通開卡費,儘管有些城市有減免政策,但仍設置了各種附加條件。
本刊記者9月4日在華為錢包App的「交通出行」功能中發現,一些城市一卡通開通圖標上標註著「零元」「免費」開卡,點開後卻發現僅是一種限時限量的促銷活動。
比如,鄭州城市一卡通有限責任公司發行的綠城通卡,免除了原價25元的開卡費,但註明「限時0元開通,7萬名額」;同為京津冀互通卡,石家莊一卡通科技有限公司發行的一卡通雖然也標註「0元開通」,但該措施也是「限時開通,3萬名額」的促銷手段。
還有一些地方「限時優惠」,但並非免費開卡,只是有一定的減免。比如,海南一卡通的促銷方式為「限時10元」即可開卡;江蘇一卡通(蘇州)也是註明「限時9.9元開通,3萬名額」。
上海公共運輸卡公司向消費者承諾於辦卡次日提前退還20元開卡費,但必須下載上海交通卡App並完成銀行卡實名認證。
本刊記者發現,辦理「重慶暢通卡」時需支付20元的開卡服務補償金。發卡公司客服介紹,這個服務補償金類似於實體公交卡的押金。卡片開通後,公司連續20個月每月減免1元服務補償金,退卡時將不再退還服務補償金。
深圳通、合肥通、廈門e卡通、武漢通等手機一卡通在安卓系統手機上開卡時,仍要收取金額不等的開卡費,且該費用在退卡刪卡時也不退還。
本刊記者了解到,自2019年7月3日起取消安卓手機開卡費的「京津冀互聯互通卡」,已實現245個地級以上城市、89個縣級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這245個地級以上城市也包含了需要單獨收取開卡服務費的廣州、深圳等城市,這就意味著,如果單獨在安卓手機上開通嶺南通交通卡,需要繳納不可退的開卡服務費,但其實完全可以免費開通並使用京津冀互聯互通卡。
本刊記者9月4日在廣州嘗試使用京津冀互聯互通卡乘坐地鐵,刷卡前,只需要在華為手機「錢包」中將京津冀互聯互通卡設為默認卡,依然可以按照廣州地鐵的收費標準順利過閘。
成本是企業應支出且可消化的
交通運輸部2019年初確定今年將推進12件交通運輸更貼近民生實事,包括「實現全國260個地級以上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其中20個地級以上城市實現交通一卡通行動支付應用」。北京一卡通公司方面告訴本刊記者,全面免除開卡費,正是為了推廣便民措施,全面落實交通運輸部互聯互通工程。
但由於相關政策中並未明確規定免除開卡費,不少城市一卡通運營機構仍以成本為由,繼續維持其開卡收費政策。
廣東嶺南通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鋒告訴本刊記者,嶺南通及類似手機一卡通的成本主要包括:運營與各合作城市交通卡之間互聯互通平臺的數據費用;各品牌手機更新換代快,交通卡軟體系統要隨著不同手機機型進行持續調試升級的升級費;對各公交地鐵企業硬軟體設備進行對接測試的測試費等。
儘管相關公司始終強調自身運營過程中的成本壓力,但多數公司也表示,擴大城市共享合作、善用網際網路思維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
徐鋒告訴本刊記者,近期,廣東嶺南通正與廣西、福建、江蘇的交通一卡通機構合作,促進各城市設備測試結果通用,「這樣可以有效降低測試的成本」。
北京公交一卡通技術合作方黑狗科技相關負責人稱,交通卡屬於高頻場景,一旦成熟就能吸引許多企業尋求合作,通過市場化方式實現成本分攤。
此前,交通運輸部相關業務負責人曾表示,開卡費問題目前尚存爭議,未做硬性規定。專家認為,全面取消開卡費將吸引更多用戶使用手機交通一卡通,加速交通一卡通行業由線下向線上轉變,擴大線上市場規模,是既利好行業又便民惠民的舉措,也是該領域發展的必然趨勢。
「各地都應全面取消手機交通一卡通開卡費。」北京電子商務法學會會長、中消協專家委員會專家邱寶昌律師認為,手機交通一卡通帶有明顯的公共服務屬性,不應單方面強調營利性而忽略其公益性,相關成本完全是企業應支出且可消化的。
「根據我國價格類法律法規立法精神,此類運營成本應統一體現在票價當中,而不應在票價之外另立名目收取,否則涉嫌多重收費。」邱寶昌說。
(參與採寫:傑文津、丁靜、樊攀、柯高陽、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