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聯商網2020-03-01 09:37
日本快時尚巨頭 Uniqlo(優衣庫)的母公司迅銷集團(Fast Retailing)目前帳面的現金餘額高達 1.1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13.5億元),是五年前的三倍多,但集團於近期表示,並無計劃利用這筆資金進行任何新的收購活動。
迅銷集團一直以行業顛覆者的形象存在,但伴隨其成為服裝行業的巨頭之一,集團或將成為下一個「犧牲資本效率來囤積資金」的日本公司。
今年1月,迅銷集團在發布最新財報後發布盈利預警,稱截止到今年8月的2020財年,經營利潤將下滑5%至2450億日元,而非此前預計的增長至2750億日元。季報中還指出,2019年9月1日~11月30日的本財年第一季度,集團新增285億日元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帳面餘額突破1萬億日元大關。
野村證券(Nomura Securities)零售行業分析師 Hidehiko Aoki 指出:「迅銷應該將這些現金用來投資有前景的目標,如果有(目標)的話,但保持不動也不失為合理的選擇。」
現金流的「囤積」部分源於優衣庫早年遇到的挑戰 —— 品牌在開設首家門店後,便開始快速擴展,但很快就會出現經營資本短缺,所有錢都是「快進快出」。
迅銷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柳井正(Tadashi Yanai)回憶早年經歷時指出:「那時,我們創造了收入和利潤,卻沒有足夠的現金儲備。」
後來,優衣庫快速成長,推動迅銷集團的銷售額年年飆升,截止至2019年8月31日的上一財年裡,集團總銷售額達到 2.3萬億日元,是25年前公司剛上市時的70倍。
現金流的不斷增長,還在於集團對大型收購交易態度的轉變。21世紀初,迅銷集團曾大舉收購了幾個本土及海外品牌(包括美國品牌 Theory, 法國品牌 Comptoir des Cotonniers 等),2012年收購的美國高端牛仔品牌 J Brand,是集團收購的最後一個品牌。
但至今為止,迅銷收購的幾個品牌,業績並沒有太大的起色,其中法國時裝品牌 Comptoir des Cotonniers 近年來更是遭遇資產減值,虧損嚴重。迅銷集團前高管表示:「事實就是,只有優衣庫品牌的業績對集團有實質影響。」
目前,迅銷集團的精力和資源主要放在技術開發領域,以求實現30%銷售額來自線上的目標,但集團並沒有考慮過收購網際網路品牌。「我們希望不花錢(收購)來實現增長」,柳井正這句話透露的消息是,迅銷未來的增長戰略依舊是開設更多門店。
迅銷指出,計劃每年在大中華市場新增約100家門店,同時還會繼續擴張東南亞市場。對迅銷集團而言,新興市場會是其實現年銷售10萬億日元的主要驅動力。「未來100年會是亞洲的時代」,柳井正說道。
但實體店存在一些「不足」,既容易受到消費者更多轉向線上購物的影響,也容易受到不可抗力的影響。例如應對近期的新型冠狀肺炎,優衣庫就被迫暫時關閉了在中國大陸市場近一半的門店。而中國已經是品牌在日本本土之外,門店數量最多的市場,疫情所造成的長期恐慌影響,勢必對集團業績造成負面影響。
同時,更多採用直銷模式,玩轉社交網絡,善於收集和利用數據,能根據消費者需求快速調整生產的服裝創業公司(也即網際網路品牌,英文簡稱 DTC品牌)正在全球不斷湧現,但柳井正並未將其視作威脅。
「做出消費者想要的東西沒那麼簡單,(DTC 這種商業模式)完全是出於創業者的興趣愛好」,柳井正表示,(DTC)直銷品牌很難發展成大規模,「預計這類品牌的年銷售最高只能到達 200~300億日元之間(約合人民幣13~19億元)。」
迅銷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與消費者建立更緊密的聯繫,比如在 2019年8月推出的半年刊雜誌《LifeWear》,就邀請了日本潮流媒體界領軍人物木下孝浩操刀,意圖通過宣傳不過時、經久耐用的產品及理念,來吸引更多關注可持續時尚的消費者柳井正去年宣布離任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外部董事一職。在今年1月的迅銷股東大會上,他表示:「從現在開始,我將100%投入公司。」
剛剛年滿 71歲的柳井正(Tadashi Yanai)也曾表示,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的考慮,希望由一名女性來接替自己的職位。「女性更適合這個位置,她們更堅韌、專注細節,還有很好的審美觀。」
(來源:華麗志 蔣晶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