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川涪洋鎮黃蜀葵花盛開 農戶喜採

2020-12-14 人民網貴州頻道

8月9日,務川自治縣涪洋鎮小坪村黃蜀葵烘乾廠正式啟用,形成中藥材黃蜀葵「產、加、銷」一條龍服務,促進該鎮中藥材產業健康、良性發展。

今年,涪洋鎮根據脫貧攻堅「四場硬仗」要求,以「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貧困戶」模式,大力發展產業,種植中藥材黃蜀葵500餘畝,帶動農戶產業脫貧。

為使產品銷售有路,小坪村致誠青蒿合作社利用「三變」改革項目,申請建設黃蜀葵烘乾廠房,將收購的黃蜀葵鮮品加工成幹藥材,銷往蘇中藥業集團。烘乾房廠房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設有兩套烘乾設備,每天可烘製150公斤左右幹藥材,每天聘用本村5個貧困勞動力參與加工生產,每人每天或獲得80元工資收入。

據了解,黃蜀葵的根、葉、花和種子皆可入藥,花瓣烘乾後入藥,有消熱解毒、潤燥滑腸的功效。黃葵花主要在7-9月採摘,單產3500-4000斤。合作社與農戶籤約保底收購價1元/斤,訂單收購,每畝種植收入3500-4000元。

來源:務川縣人民政府網

(責編:鄧慶雨、陳康清)

相關焦點

  • 務川自治縣涪洋鎮衛生院DR診療儀競爭性談判結果公示
    務川自治縣政府採購中心(招標代理機)構受務川自治縣涪洋鎮衛生院(採購單位)的委託,於2015年08月24日對DR診療儀採購項目進行競爭性談判採購。現就本次採購的中標結果公告如下:一、採購人名稱:務川自治縣涪洋鎮衛生院二、採購項目名稱:DR診療儀三、項目編號:WCC2015-116號四、項目序列號:116五、採購方式:競爭性談判六、採購公告日期及媒體:    1. 採購公告日期:2015年08月13日    2.
  • ...更離不開農戶自己勤勞的雙手 丨務川自治縣涪洋鎮永和村駐村...
    我是何健博,是務川自治縣涪洋鎮永和村的一名駐村書記,作為遵義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一名幹部,我非常榮幸能參與這場脫貧攻堅戰,在駐村期間也體會到農民生活的艱辛與不易。初來永和村,給人第一印象到處都是大山,重巒疊嶂,溝壑縱橫,道路崎嶇,出行不便。
  • 解水困·奔小康|務川:水往高處流 脫貧不用愁
    不用電、不用油,只通過水流落差將飲用水輸送2公裡,提上垂直落差739米的高山,一舉解決9個村民組的飲水困難問題,村民再也不用走幾個小時背水喝了……這是務川自治縣紅絲鄉上壩村自然能提水項目給高山地區群眾帶來的福利。
  • 身份難辨的黃蜀葵花
    兩者的長相上有明顯的不同,之所以會將它們混起來,主要還是因為黃蜀葵花這個古代名字的原因!古代的各大中醫典籍中記載的黃蜀葵花,其實指的都是如今的側金盞花!如此混亂的命名在黃蜀葵花身上其實並不少見,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黃蜀葵花是黃葵;在王象晉的《群芳譜》中,黃蜀葵花又是側金盞或者秋葵……因為沒有具體的描述,如今很難看得出書中說的究竟是側金盞花還是黃秋葵。
  • 黃蜀葵花
    【採集】夏季花盛開時採收,曬乾。【性味】①《品匯精要》:"無毒。"②《綱目》:"甘,寒,滑,無毒。"【功用主治】通淋,消腫,解毒。治淋病,癰疽腫毒,湯火燙傷。①《嘉祐本草》:"治小便淋及催生,又主諸惡瘡膿水久不瘥者,作末敷。"②《綱目》:"消癰腫,浸油塗湯火傷。"【用法與用量】內服:研末,1~2錢。
  • 荒崗上盛開著「幸福花」 --巢湖市烔煬鎮朝陽村種植黃蜀葵花紀實
    夏末秋初,當你站在巢湖半島的最高峰—大黃山山頂,向著東北眺望,眼見的是一片綿延起伏的丘陵,和江淮之間的大多數丘陵地帶一樣,不同的是這裡漫山遍野盛開著黃色的
  • 貴州務川:水往山上流 產業有盼頭
    65歲的張榮進是貴州省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涪洋鎮涪洋村聯豐組村民,開辦了一個養有300頭豬的養豬場。由於位於半山腰上的聯豐組嚴重缺水,他只好租了山腳的一塊場地,抽山腳溶洞裡的水用於養殖。「夏天抽水時間長一點,冬天時間短一點,這陣子一天起碼要抽10個小時,平均費用15塊錢左右。」
  • 務川自治縣縣情簡介
    為涪洋鎮集鎮及周邊供水水源。鹿子塘水庫,位於務川自治縣涪洋鎮前進村境內,距務川縣城約60km,距涪洋鎮政府約30km,大壩坐落在烏江水系洪渡河支流茶溪河支流鹿子塘溝上遊,縣人民醫院: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始建於1937年,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和急救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醫院、愛嬰醫院,縣域基層胸痛中心,是全縣產兒科急救中心、院前「120」急救中心、體檢中心、採供血中心,是城鎮職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
  • 雲陽:黃蜀葵開出「效益花」 拓寬農戶增收渠道
    村民正在田間地頭忙著採摘花朵,不一會兒,籃子裡就裝滿了黃蜀葵花。雲陽縣鳳鳴鎮桂泉村田間的黃蜀葵花盛開。為拓寬農戶增收渠道,打贏脫貧攻堅戰,2018年,雲陽縣鳳鳴鎮大力實施產業扶貧,結合桂泉村土壤、氣候等條件,將黃蜀葵確定為村裡的主導產業之一,並用30萬元的產業扶持資金入股企業,貧困戶、土地流轉戶和村集體以4:4:2的比例進行分紅,不僅實現了貧困戶全覆蓋,還成功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空殼化」。「黃蜀葵可是我們村的『搖錢樹』,比種田划算多了。」
  • 千年古方——黃蜀葵花
    蘇中藥業集團生產的黃葵膠囊,其主要成分提取於黃蜀葵花的乾燥花冠,能夠清利溼熱,解毒透疹,用於治療慢性腎炎之溼熱症,擁有較好的降尿蛋白的功效。根據古書記載,黃蜀葵花在古中醫其實是用於治療疔瘡等瘡癰腫痛。   在一千多年前的東晉時期,我國著名的中醫藥專家葛洪所著的《肘後方》就曾記載,「黃葵花燒末敷」用以治療小兒口瘡。
  • 安徽廬江:千畝黃蜀葵盛開「扶貧花」
    「黃蜀葵花採摘的最佳時間就是太陽出來之前,太陽出來後,花朵摘下來顏色不純,藥效也差了很多。」廬江縣盛橋鎮神墩村委會副主任孫玉保說,「近1000畝的黃蜀葵預計產值350多萬元,除去成本,毛利潤可達150多萬元。」
  • 「上海技術」引得務川「水往高處流」
    上海市第二批援黔幹部、貴州省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縣委副書記鍾爭光感慨。水的問題關乎脫貧關鍵缺水,上壩村不是個例。以前在務川縣,用上乾淨水是個稀罕事。務川縣是國家級貧困縣,雖然縣域水資源總量較豐沛,但天然的喀斯特地貌導致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天上水」蓄不了、「地表水」留不住、「地下水」用不上,結構性、季節性飲水困難多發,工程性缺水矛盾突出。
  • 黃蜀葵花具有這5個功效,可惜大多數人都不全了解
    而黃蜀葵花的成分比較多種多樣,所以其功效相對也比較的多,雖然很多人都會用黃蜀葵花製作食用,但是也有不少人都不知道黃蜀葵花的功效是什麼。一、黃蜀葵花的功效1、輔助治療腎病:黃蜀葵花中含有豐富的酮類物質,而酮類物質具有較強的抗氧化功效,可清除身體內部的自由基,以及使腎臟衰老的速度變慢。
  • 汝陽登山村:梯田盛開黃蜀葵 帶動貧困戶增收就業
    8月11日上午,豔陽下的登山梯田呈現一片繁忙景象,村民們摘下一朵朵金燦燦的黃蜀葵花。  8月11日上午,豔陽下的登山梯田呈現一片繁忙景象,村民們摘下一朵朵金燦燦的黃蜀葵花。  為推進產業扶貧發展新模式,十八盤鄉登山村調整產業結構,在登山村滴水溝組200餘畝集中連片的梯田種植黃蜀葵,「合作社+梯田旅遊+農戶」的新形勢為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 務川:來務川研學旅遊,體驗仡佬民族風情
    近日,來自仁懷市的170多名孩子走進務川自治縣青少年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開展為期15天探索仡鄉大地的研學之旅,感受仡鄉大地深厚的民族韻味,體驗民族風情。在務川研學基地足球場,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體驗仡佬族傳統體育項目——打篾雞蛋。它融合了體育和娛樂為一體,集慶禮與競技於一身,充分反映了仡佬族豐富而獨特的民族文化。
  • 藏天下|貴州 丹砂採冶三千年 遺址存世遍成群
    在中華三千年深厚的丹砂文化史上,丹砂採冶中心大部分時間集中在貴州境內,其中,早期戰國至元代主要集中於今貴州務川,《史記》有寡婦清家族幾代人在巴國(今重慶及務川一帶)採冶丹砂致富的記載,隋代有黔州太守土宗顯開採硃砂冶煉水銀進貢;唐代中國硃砂採冶中心在湖南溪州(今湖南永順、保靖一帶,包括貴州銅仁部分地方),思州(今貴州務川)也進貢硃砂;宋代中國硃砂採冶中心在廣西宜州(今廣西南丹與貴州平塘交界處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