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陽市人民醫院副院長 張麗花
二十年如一日 嘔心瀝血謀發展
張麗花 女,漢族,本科學歷,中共黨員。現任汾陽市人民醫院副院長。2007年獲「汾陽市十大傑出青年」;2008年獲「呂梁市道德模範提名獎」;2010年獲「呂梁市優秀科技人才工作者」;2015年6月獲汾陽總工會「巾幗標兵獎」。
擅長:小兒斜弱視,眼球震顫的手術治療,更對各種類型的白內障,青光眼及角膜病有獨特見解。
出診:周一至周五上午
本報記者 孫夢釗 王鈺欽
張麗花於1997年9月參加臨床工作至今,二十多年如一日地守護患者安危,嘔心瀝血地為科室謀發展。親自深入各個鄉鎮衛生院,定期將優質醫療資源帶給當地百姓,使人人可以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實現家門口看病的願望。她關愛社會弱勢群體,先後多次前往汾陽市特殊學校送溫暖,為孩子們免費提供日常藥品,此外,還在汾陽市人民醫院開通了綠色診療通道。
堅守原則
在政治思想方面,張麗花始終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以及江澤民總書記的「三個代表」等重要思想,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主導思想,堅持科學發展觀,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水平。積極參加各項政治活動、維護領導、團結同志,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工作中任勞任怨,對患者態度和藹、平易近人,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真正做到幫患者解除病痛。
在工作方面,張麗花嚴格遵守科室制度,熱情接待患者、耐心解答問題、詳細詢問病史、全面仔細檢查、力求正確診斷、治療措施得力,做到急、危、重患者隨到隨診,處理及時、準確、敏捷,盡心竭力救治。
她加強無菌觀念,嚴格無菌操作,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技術操作常規。門診使用的各種器械,均按規定滅菌消毒,各種藥品器械的保管,有專人負責,實行首診負責制度,堅守工作崗位,堅持醫療原則。
規範熟練進行各項基礎操作,能規範書寫各類文書,發現問題、認真分析、及時解決、講究醫德、儀表端正、衣帽整齊。從參加工作以來,努力學習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以身作則
2004年,張麗花在山西省眼科醫院進修,2012年7月在全國國際奧比斯眼科培訓班學習,讓自己專業技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在汾陽市人民醫院工作期間,她利用業餘時間,訂閱大量專業眼科醫學書刊及雜誌,學習前沿新知識、新技術,經常參加國家級、省內外的學術會議,此外,還曾多次去省市及兄弟單位學習新的知識和醫療技術,通過開闊視野的方式,來積累豐富的臨床經驗,為下一步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自從事本專業以來,辛勤耕耘、科教並舉,一邊紮實開展臨床工作,一邊對臨床工作中發現的新方法、經驗進行總結,通過科研論證,使自己多年臨床經驗或理論水平得到升華。
2015年12月,獲得「山西省百千萬衛生人才培養工程」入選證書;2014年12月,被呂梁市科學技術協會評為「呂梁市優秀科技工作者」;2009年12月,被呂梁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 「呂梁市道德模範提名獎」;2017年10月,在《中國實用醫刊》雜誌發表 「小梁切除術聯合玻璃體抽吸術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持續高眼壓狀態患者術後視力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論文一篇,榮獲山西省醫學會眼科專業委員會授予的 「優秀論文獎」;2018年2月,在《基礎醫學論壇》發表「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的臨床觀察」論文一篇。
她以身作則服務社會,溫暖百姓。2018年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開展醫療集團優質資源下沉服務,親自深入各鄉鎮衛生院,定期將優質的醫療資源帶給基層老百姓,使基層群眾享受到了優質的醫療服務,實現了在家門口看病的願望,受到百姓的廣大好評。她關愛社會弱勢群體,先後多次前往汾陽市特殊學校送溫暖,為孩子們免費提供日常藥品,並為他們在人民醫院就診開通了綠色診療通道。
奉獻愛心
由於醫院眼科人員少,工作量大,張麗花本著一切為患者的宗旨,克服困難,開展了後囊雷射切開術治療後發性白內障,並成功加以推廣。同時,繼續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有效保障醫療及患者安全。
作為醫院副院長,她積極參與醫院及科室管理。在分管業務工作期間,積極圍繞衛生工作方針,以增強理論知識和提高業務技能為基礎,堅持走臨床和社會工作相結合的道路,積極帶領全院職工齊心協力、努力工作,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精湛的技術是她工作的核心。在門診有很多患者都是衝著她們醫院良好的服務態度而來,這就促使她們在熱情服務的同時更加注意加強自己的業務水平。
正是擁有良好的醫德、熱情的服務、精湛的技術,才保障了門診工作的順利進行,換來了無數門診患者的健康和笑容。「當然,工作中總會有許多不如意,也會有個別患者對我們的工作不理解。即便如此,我們都會擺正心態,以最佳狀態服務每一位病患。」張麗花坦言。
張麗花表示,我將熱情接待每一位前來就診的患者,把愛心獻給患者。同時,嚴格要求自己,對比自己年長的前輩充分尊重,對年輕同道真誠地對待,堅持以工作為重,遵守各項紀律,任勞任怨,樹立自身良好形象。堅持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原則繼續前行,奉獻醫學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