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美編/校對:諸小葛
3800元/平的準現房,3900元/平的北海樓盤,4000元/平左右的樓盤……
最近一睡醒就會聽到許昌某某樓盤降價或者推出工抵房的消息,降的熱烈而又果斷,沒有最低,只有更低。伴隨著降價的還有各種低首付、分期、打折、送車位、送汽車、送家電等等優惠政策,說不心動那是假的,想必不少購房者已經摩拳擦掌準備撿漏兒了。
但,樓事想給「降價狂歡」下急於買房的朋友們潑一盆冷水。
01 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
許昌的房子降價了嗎?的確降價了,畢竟市場就在那裡,行情就在那裡,你不得不承認,雖然大多數開發商推出的一些降價政策可能或多或少包含著水分,但部分開發商以價換量的銷售策略已經太明顯不過了,此時再回頭看看前段時間的那次「不帶頭降價」的閉門會議,顯得多多少少有些蒼白無力。但要說許昌樓市出現了「崩盤式」的降價,倒也還不至於。
根據許昌市房地產開發協會發布的2020年各月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來看,自4月份全面復工復產以來,許昌市區的新建商品房價格還是比較穩定的,房價雖有所回落,但降價幅度並不算太大,價格走勢也還算平穩,各月度之間的最大價差也牢牢控制在100元/平以內,這個浮動應該還在合理的可控範圍之內。
至於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樓事只能以數據來說數據了,真實的市場還是需要大家親自去體驗。僅從數據來看,許昌的房價更多地只是歸於平靜,長期橫盤後的略降,實在談不上「崩盤式」降價,但為什麼朋友圈等社交圈裡卻掀起了一股「降價狂歡」呢?
因為要引流,因為要賣房,因為房子真的不好賣。
02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面對如此迅猛而又讓人眼花繚亂的「降價潮」,想必大多數尚未購房的朋友很是竊喜,終於等來了房價下跌的這一天,又可以少奮鬥好多年了,但當你前去看房、面對選房的時候,或許一切和想像中的似乎不太一樣。
3900元/平的房源需要全款,4000元/平的房源是特殊樓棟的特殊樓層,3800元/平的房子真的太偏了……此時的你也許才會認清現實,大多數樓盤並沒有傳言中降的那麼多,降價的樓盤也或許並沒有傳言中那麼「友好」,更沒有朋友圈或者抖音中那麼搶手,或許這些操作只是一種「引流」的營銷手段。
撿漏兒的樓盤是有,但不是每個降價的樓盤都能撿漏兒。例如抖音上許昌某房產人推的一個北海的盤,3900元/平,要求全款,該房產人分析開發商降價促銷的原因是「清盤甩賣+年底回款+銀行不再放款」。怎麼說呢,這個位置,如果賣這個價格,如果是個沒有絲毫「黑歷史」的樓盤,確實是可以的,但真正了解這個樓盤和其背後開發商的人也許不會急於選擇這個樓盤,畢竟「清盤甩賣」5年以上的樓盤並不多見,或許3900元/平也只是一個噱頭。
你要相信,最便宜、最優質、最搶手的房子永遠都在別人口中,想著撿漏兒有時卻可能是個坑,有些路真的需要自己親自去趟趟。
03 壯士解腕,可否求生?
降價是把雙刃劍,可能這裡有人會噴樓市,但這是句實話。
(1)許昌的「降價」樓盤主要有哪些?
一是遠郊盤/孤盤。前文提到的3800元/平的準現房和4000元/平左右的樓盤都屬於這種遠郊盤或者區域孤盤,拿地價格便宜,但缺少配套,缺少人氣,缺少生活的便利性。即使有某某全國性/全省性知名房企的品牌和物業加持,但遠就是遠,偏就是偏,地段對房產價值的影響是決定性的,至於那些未來的規劃,沒落地/開工之前都只能算「紙上談兵」,鏡花水月罷了,價格足以證明一切。
二是疑似問題樓盤。對於這種樓盤,出現問題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歸根結底也就兩個方面——資金和手續,而且這其中的操盤者很大一部分是規模不大的中、小開發商。市場的整體下行致使這部分中、小開發商不得不降價,這部分中、小開發商資金本就緊張,為了快速回籠資金,會拋出極具誘惑力的價格,對此樓事只有一句話「你買的不僅有便宜的價格,可能還有爛尾和維權」。
但也有部分確實降價存在撿漏兒機會的樓盤,很少很少,這需要購房者基於多方面進行綜合判斷,當然,有時候也需要一些運氣成分。
(2)可能面臨的風險。
一是降標減配問題。在開發商需要支出的成本中,拿地價格(土地成本)是無法改變的,基礎配套費用也是必須支出的,加上後期的營銷、管理等費用。如果以上費用的成本都很高,但售價卻很低,這時就要著重關注樓盤質量了,畢竟開發商不是慈善家,這其中能夠動手腳的大概率就是建安成本方面了。例如前一段頻上熱搜的某梁某府項目,降標減配可謂是十分誇張,這些都是建安成本赤裸裸的縮減,這其中犧牲最多的恐怕就是業主的利益了。
二是爛尾停工風險。降價為什麼會導致爛尾,正如前文所述——資金問題,無底線的降價大多時候是因為資金緊張,但這個「緊張」可不是賣出去一兩、套房就能解決的。所以,碰到毫無底線的降價,還望慎重,因為你的錢很有可能就打了水漂,相比於降標減配,爛尾問題才著實更讓人頭疼,畢竟有些爛尾樓盤可能真的需要用一生去等待。
三是還款能力風險。雖然開發商的首付分期、零首付等政策實屬違規操作,但購房者看到跳水降價的樓盤沒忍住,通過所謂的優惠政策購買了房屋,這還是屬於個人問題。同時償還月貸款和分期款,對購房者個人的生活會造成極大的影響,一旦斷供,那將會是另一個故事,所以要理性評估自身還款能力,量力而行。
04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2020年已近尾聲,2021年的房地產市場已定下了「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主基調,但不管是暴漲暴跌,還是降標減配、爛尾停工,說實話都不是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表現,對開發商和購房者而言都是極其難受的。年關將至,開發商的日子大概率也不會太過於好過,若不出意外,「返鄉置業」幌子下的各類促銷優惠可能還會更多,「降價狂歡」或將依然持續;但越是如此,購房者的日子也就越難過,你掙錢不會比開發商更容易,要頂得住壓力,經得起誘惑,看得清事實,釐得清套路,切記謹慎為上,莫要貪小便宜吃大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