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迷戀這裡的風光,範蠡在此經商,什麼風景讓二人如此著迷

2020-08-20 全域鄉村

洛河源於秦嶺山脈東段南麓,從陝西進入河南盧氏盆地,在範蠡鎮山河口「大禹導洛」,至洛寧故縣鎮形成十多公裡長的一段高山峽谷。

峽谷兩岸壁立千仞、松柏森然,各色景致盡在峽谷綻放。自古以來,這條峽谷也是盧氏進出洛陽的唯一水路。陸路從南岸盤山而上,是為有名的「十八盤」,因山高坡陡,俯瞰洛水東去,既是進出盧氏的「蜀道」,也是文人墨客賞景吟詩的風景。


範蠡攜西施泛舟,西施迷上山水景色,不走了

2000多年前的一天,一葉扁舟逆水而上。小船上一位老者,一位美女,他們就是範蠡和西施。範蠡功成後急流勇退,「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悄悄帶著西施遊歷名山大川而去。

範蠡忘不掉南陽老家的山水故人,從越國一路泛舟西進,過黃河而入洛河,到洛寧一帶。西施看到洛水從峽谷出來後,匯聚成湖,碧波蕩漾,倒影著兩岸的青山,也倒影著岸邊嫋嫋炊煙和在湖邊浣紗的女子,與自己美麗的故鄉十分相似,久久不願離去。

同樣遠離故土的範蠡善解人意,滿足西施的願望,就地居住下來。西施操起老本行,和鄉親們一道種桑養蠶,織布浣紗。範蠡則泛舟湖上,欣賞峽谷兩岸的秀美風光。

一日,範蠡逆水而上,泛舟進入峽谷。峽谷中「大禹導洛」時留下的古蹟吸引了範蠡。繼續上行,在峽谷的入口處,豁然開朗,原來這裡是盧氏古國所在的一塊盆地。

盆地的東部邊緣,是盧氏古國進出河洛地區的唯一通道,水路交通在這裡交匯,是大山深處難得一見的交通要道。深諳經商之道的範蠡瞬間發現商機,決定再度經商。閒暇時光,往返峽谷,欣賞兩岸風光,時常和西施相聚。

久而久之,西施居住的地方,人們叫做西施村,就是現在洛寧縣故縣鎮的西施村,位於洛河峽谷的出口。而範蠡經商的地方則在峽谷的入口,就是現在盧氏縣的範蠡鎮。雖然分屬不同的洛陽市和三門峽市,但在秦漢以前,均為盧氏轄地。

西子湖景區風光旖旎醉遊人

上世紀九十年代,為了充分利用峽谷水資源,發揮防洪和灌溉、發電多重作用,經過多次上馬、停建,故縣水庫終於建成,總庫容將近12億立方米,形成35平方公裡的浩渺水面。而洛河峽谷也成為水庫的一部分,「高峽平湖」成為豫西深山區的一大勝景。

當年西施浣紗的西施村依山傍水,成為最先被淹沒而需要整體移民的村子。整村後撤至村後高地,保留原有地名。

故縣水庫因而有了一個美麗的名字——西子湖景區。而西施村所在的位置,成為西子湖景區的核心區域。

去西子湖景區遊玩,自駕車從鄭盧高速向盧氏,在故縣鄉轉入323省道八官線,在杜河村拐入028鄉道,到西子湖景區。現在的西施村位於水庫北岸,隔岸是一塊面積很大的草地。一邊是整齊的楊樹林,一邊是碧波蕩漾的湖水,肥沃的淤積灘涂長滿各色野草,平坦而又鬆軟。

每年春天開始,草地就熱鬧起來。五顏六色的野花,開滿草地,開啟這裡旅遊的旺季,遠近的自駕遊客慕名而來,露營、野炊、騎馬、釣魚、聚會,非常熱鬧,從春天一直熱鬧到秋末。

這一塊草地尚未系統開發,自駕車從故縣鎮穿過水庫管理區上山,沿山脊向北窯、窯瓦方向一直走到盡頭,將近10公裡左右的距離,下山就是庫區面積最大的草地。

進入草地、樹林,除了騎馬收費,其他沒有任何費用。偶有遊客在水裡遊泳、玩水,要注意安全。

峽谷風光

西施村至範蠡鎮中間的這段洛河峽谷,是上古時期「大禹導洛自熊耳」開鑿出來的,堪稱上古時期的「人工峽谷」。從盧氏範蠡鎮的山河口到洛寧故縣鎮的西施村,水上距離雖然只有短短十多公裡,但峽谷內的風光兼具壯美自然和厚重人文的雙重因素,是豫西旅遊的精華所在。

上古時期,「大禹導洛自熊耳」,在峽谷中留下據說是神禹唯一手書的古「雒」字。因為水流湍急,過往船隻多有船傾輯摧之危險,船工在水流最為急險處修建「禹王廟」,護佑過往船隻安全。

清光緒版《重修盧氏縣誌》卷十三《古蹟•五》記載:高廟,在下山河內,石壁懸崖離地高五六丈,上有禹書古洛字,劍跡宛然,邑令劉應元令工繪圖鐫石。

因而,這一段峽谷也成為名人雅士來此泛舟、賞玩詠詩的名勝之地,並多有詩文吟詠題刻在兩岸崖壁之上。

峽谷最為壯麗的風景是兩岸的奇峰、怪石、秀水。或如長龍戲水,或如神女盼夫;神似神仙對弈,又如萬馬奔騰。

現在的峽谷,依然處於原始未開發狀態,是眾多自駕遊愛好者垂釣、露營的地方。十八盤的岸邊草地上,三三兩兩的露營者垂釣休閒,吃飽的牛兒懶洋洋地臥在岸邊草地上細細咀嚼,享受著峽谷的清涼和舒爽。


範蠡鎮三河口原為古渡口,現在依然有陳姓船工在此經營著幾條鐵殼船,供上下遊的人們來往行舟。隨著各種公路越修越好,生意一天不如一天,但老陳依舊樂呵呵的樣子。在為往來遊人、鄉親服務的同時,他也享受這峽谷的風光,成為峽谷普通而經典的風景。


山河口大禹導洛處

山河口是洛河峽谷的入口,為連接高峽平湖造成的兩岸隔絕,修建有山河口單跨拱橋,淨跨長達118米。凌空飛渡,蔚為壯觀,兩岸成為坦途。

這裡,就是「神禹導洛處」,向西進入盧氏盆地,向東就是洛河大峽谷。洛水與範蠡河交匯處,古來形成湖泊,水陸交通的便捷,使之成為盧氏山區各類貨物的集散地。


範蠡在此經商期間,既方便了山區百姓,也創造了商業奇蹟,使範蠡成為盧氏古國最為繁華的集鎮,當地人將其供奉為「文財神」、「商聖」。

久而久之,這裡的湖泊做「範蠡湖」,小鎮變成「範蠡鎮」,延續至今。

山河口的風景在於單拱飛跨、大禹導洛、峽谷平湖。範蠡湖早已無存,範蠡鎮也因水庫移民而整體後移。依託庫區溼地、草場,新建「範蠡主題公園」,各類型的旅遊資源共同把範蠡打造成一個風景優美、神奇傳說、休閒度假的好去處。

範蠡鎮的景點都是免費的,吸引大量遠近遊客來此憑弔大禹古蹟、欣賞峽谷風光、周末休閒觀光。有興趣的遊客可以乘坐船老大老陳的「遊船」順著峽谷往返遊覽兩岸風光,船老大為遊客客串免費的導遊。神奇的傳說和迷人的風光使遊客流連忘返。


相關焦點

  • 西施迷戀這裡的風光,範蠡在此經商,什麼風景讓二人如此著迷
    自遠古以來,這裡也是盧氏唯一進出洛陽的水道。從南岸的盤山上陸路而來,便是著名的「十八盤」,因山高坡陡,俯瞰洛水東去,既是盧氏的「蜀道」,又是文人墨客賞心悅目的吟詠之地。範蠡乘舟西施,西施迷戀山水風景,不去。2000年前的一天,一隻扁舟逆流而上。船上的一個老婦人,一個漂亮的姑娘,她們是範蠡和西施。
  • 《越女劍》範蠡和西施的愛情,究竟達到了什麼境界?|阿青輸不冤
    阿青輸給西施,最終放棄刺死西施,僅僅是因為西施絕世無雙的容貌嗎?非也,阿青從範蠡和西施二人眼裡,看到了一種境界,那是愛情的至高境界,她還無法完全理解,但知道這很偉大。以她的劍術造詣,還達不到這種境界,就算殺了西施,她就能得到範蠡的愛嗎?
  • 範蠡與西施的浪漫愛情故事
    但因國家正處危急存亡之秋,也沒多餘時間談情說愛,《浣紗記》中載範蠡對西施說:「社稷廢興,全賴此舉。若能飄然一往,則國既可存,我身亦可保,後會有期,未可知也。若執而不行,則國將遂滅,我身亦旋亡。那時節雖結姻親,小娘子,我和你必同做溝渠之鬼,又何暇求百年之歡乎?」範蠡以救國大業委之西施,西施也被範蠡的愛國熱忱感動,雖然兩人情投意合,但為社稷安危著想,也只好暫時拋開兒女私情。
  • 陶公島,範蠡西施,再續情緣
    陶公島,因陶朱公範蠡,攜西施曾在此隱居而名。 讓我們來回顧一段歷史故事。 一語驚醒夢中人,範蠡只好實情相告西施,希望西施為國赴大義,侍奉吳王夫差,待到越王滅吳國,一定相聚愛到老。 在愛情面前,女人的智商為零,西施依從了範蠡的安排,為國,為愛,犧牲自己,甘願前往吳國侍夫差。
  • 西施範蠡今何在,泛舟太湖有蹤影?
    西施故裡旅遊區坐落於西施的故鄉——浙江諸暨,是諸暨唯一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施喜歡臨水梳妝。相傳當年西施被選中進越王宮學習歌舞禮儀前夕,在此焚香沐浴,然後登船去見越王。後人就把這池塘稱為「紅粉池」。
  • 這裡是範蠡攜西施泛舟之地,也是太湖伸入陸地的內湖
    蠡園位於無錫市風光秀美的蠡湖之濱,是國家重點名勝區「太湖」的主要景點之一。它佔地123畝,其中水域面積約五分之二,以水景見長。蠡湖,原名漆湖、五裡湖,是太湖伸入陸地的內湖。相傳春秋時越國大夫範蠡偕美人西施泛舟於此,湖因人而得名,園因湖而得名。
  • 河南一山區小鎮,古代「網紅」排隊打卡:有的排洪水,有的在經商
    範蠡鎮是盧氏最大的一個鎮,其名頭不是因為面積大、人口多,而是因為大禹、範蠡等歷史名人都曾在這裡「打卡」。留下大禹導洛的手書遺蹟,有洛出書的神奇傳說,還有範蠡攜西施在這裡泛舟、經商留下的經商之道等等。看景不如聽景,越聽心裡越痒痒,忍不住就想去那裡看一看。範蠡鎮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地方,在古代竟然吸引這麼多的「大咖」在此導洛、居住、經商。
  • 寧波東錢湖有一個免費景點,曾是財神範蠡釣魚的地方,遊人卻很少
    大家好,這裡是喜歡旅行的「咕東」! 此次分享的主題是浙江寧波東錢湖畔的一處景點——陶公釣磯。寧波東錢湖又稱作錢湖或者是萬金湖,有著優美的自然風光,甚至還曾經被知名文學家郭沫若讚譽過,稱它為「西湖風光,太湖氣魄」。而且面積達二十多平方公裡的東錢湖還有著很長的環湖線,周長也有將近四十多公裡!圍繞東錢湖周邊區域,包含了眾多的旅遊景點,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東錢湖十景!
  • 遊諸暨西施故裡,聽範蠡與西施的愛情故事,感受古越大地人文風情
    西施,太有名氣了,要知道她可是我們中國古代大名鼎鼎的「四大美女」之一呢,到了諸暨,就一定要去西施故裡看看,它是諸暨唯一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傳說二千四百多年前的美女西施就是在這條河裡跟她母親一起洗衣,如今這河水依然是那樣的清澈,河的兩岸仍然有許多人在這裡浣紗。
  • 來無錫玩「穿越」,西施莊裡憶範蠡
    相傳在春秋時期,範蠡偕西施泛舟於太湖,遨遊於七十二峰。進入五裡湖後,留戀這裡的秀麗景色,終日泛舟湖上,久久不忍離去,此後,民間就把五裡湖改稱為蠡湖。隨著腳步的延伸,方才遠處的畫卷變成了此刻身邊觸手可及的風景,一時分不清,究竟人在景中,還是人即為景。
  • 《西施秘史》講述了春秋戰國時期,美女西施被迫放棄與範蠡的愛情
    範蠡和鄭旦推測孩子已經快要出生了,順著鈴鐺的絲線找到了密室,範蠡讓鄭旦進去看看,但是她很害怕,範蠡責備她連這點小事都做不了。範蠡看到夫差和衛姬回來把密室的室打開了,鄭旦抱著剛出生的孩子出來見夫差,衛姬衝上前說是她的孩子,她扔出了墊在肚子上的東西發了瘋似的說孩子是她的。分娩孩子的宮女死了,產婆告訴衛姬她聽了毫無感覺。
  • 範蠡和西施幽會的地方,天然優美、浪漫傳奇,一切盡在陶祖聖境
    陶祖聖境風景區,位於江蘇無錫市宜興湖滏鎮境內,是太湖風景名勝區的重要景點,第一批獲得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這個景區的出現和建成,純屬偶然,1983年2月27日,有兩名山村少年獵奇,側身鑽入石縫,發現百餘米處有一個景色奇異的大溶洞,後經探測,於同年秋天,湖滏鄉和崗下村聯合集資開發,根據上海同濟大學的勘察和規劃,歷時三載,於1986年5月1日建成開放,溶洞取名為「慕蠡洞」。
  • 西施秘史:西施帶著肚裡的孩子跳樓身亡隨夫差而去,範蠡阻攔不及
    夫差得知騫庸是被栽贓的,他回來安慰寧妃和騫庸,寧妃很傷心他的兒子已經瘋了,她要帶著兒子離開吳王宮,她再也不稀罕什麼王位,只想好好帶著兒子過平靜的生活。夫差準備開啟爭霸之戰,伍子胥阻攔他但是夫差覺得他老了,已經變得畏首畏尾。夫差一夜之間失去了兩個兒子,他不能再等了,他要在有生之年稱霸諸國,留伍子胥監國。範蠡和勾踐要讓鄭旦、西施勸夫差,他們要爭取在夫差出徵之前回到越國。
  • 潛伏西施迷宮,原來西施與範蠡的私密在這座城池裡
    西施與範蠡就在春秋淹城的西施迷宮裡,上演了千年絕唱……春秋時期,吳越對決,越國慘敗。越王勾踐忍辱負重,採納大臣提出的「美人計」伺機反擊。大夫範蠡領命週遊全國,遍訪佳人。這裡的山、水、草、木、雕塑、博物館等,一點一滴、一步一景都鮮明地體現出春秋文化元素。2700年後的今天,我走進了春秋淹城的西施迷宮。看到了當年的範蠡邁著春的步伐,去約見西施,面對西施目如秋水,顧盼生姿的沉魚之貌所傾倒。在這裡,人們無不為西施悽美的愛情扼腕嘆息。迷濛幻境裡,人們分明聽到一位跨越千年的美女在向世人發出無端驚問:範蠡哥哥,你還記得二千多年前我們的愛情約定嗎?
  • 古詩中的故事:西施與範蠡的愛情
    越國大夫範蠡接了這個任務。他走遍越國,最終在古薴蘿村找到了浣紗女西施。不知範蠡對西施是不是一見鍾情。只知道他畢竟是做大事的男人。國難當頭,即使愛上了西施,他還是把她送給了夫差。西施本來就美貌,經過各種訓練,姿態更加符合一個妃子的規範,身材自然不說,而且學會歌舞,學會優雅的舉止,就像一朵爛漫的野花被移植嫁接成為名貴花卉。
  • 「商聖」範蠡:幫勾踐復國後隱退經商,身家幾十萬,被尊為財神爺
    在諸侯國之中,越國一時風光無限。 這種喜慶時刻,越國舉國上下都在歡慶之際,越國的中興元老上將軍範蠡卻心事重重。 對於範蠡離開越國,隱退泛舟前往齊國一事,《越絕書》還給出了一個很有爭議的傳聞:「西施,亡吳後復歸範蠡,同泛五湖而去。」
  • 西施和範蠡泛舟五湖的說法,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相信?
    傳說中的範蠡和西施,是先在太湖黿(yuán)頭渚落腳,然後轉移到宜興定居。所以陶朱公和西施輕舟遊五湖的傳說,跟無錫和宜興兩地的淵源最深。宜興的鼎山和蜀山之間有個「蠡墅」,據縣誌記載說是因範蠡「嘗居於此」而得名。它的近旁,還有「西施蕩」和「施蕩橋」,傳說是西施曾經遊蕩之處。宜興城東有一條三十餘裡的運河,據說也是範蠡領導開鑿的,所以稱為「蠡河」。
  • 範蠡與西施的愛情感動世人?言情小說濾鏡下,也拯救不了愛情謊言
    女子還想說什麼男子的身後出現一個表情嚴肅的男人,他淡淡的給了一個請的手勢,將美人送上了馬車,帶回了會稽。女子就是西施,男子自然就是範蠡,而那個表情嚴肅的男人則是越國的宰相文種,他或許已經看出來了範蠡的心動,所以親自前來將西施帶回皇宮,以此來讓美人計順利進行。
  • 到當年範蠡攜西施隱居地欣賞蠡園旖旎的湖光山色
    隊中的王總教頭,飽讀經書,推薦去當年範蠡攜西施隱居地欣賞蠡園旖旎的湖光山色。原來,相傳2500多年前,越國大夫範蠡助越勝吳後,他明曉勾踐為人陰險,也深知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於是偕同所愛西施,逃出都城,隱姓埋名,遠離宮廷鬥爭之旋渦,泛舟五湖(即太湖和今日稱蠡湖的五裡湖),逍遙於平山遠水之間;他們隱於民間,親近百姓,過著「耳得風雨而為聲,目遇山水而成色」的清雅生活,不再縈心於世間的恩怨是非。人們為了紀念範蠡,將這裡定名「蠡湖」。
  • 範蠡與西施果真善終嗎?「泛舟太湖」可能並不是真的
    當時,範蠡是越王勾踐的將軍,幫助勾踐打敗了吳國。而到了勝利的時候,範蠡卻決定辭去所有的榮華富貴,帶著自己最心愛的女人西施隱姓埋名,泛舟太湖之上,算是落得了平安。而另一個幫助越王勾踐復仇的大臣文種,最後卻落得了個「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真是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