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麼垃圾?」的靈魂拷問還沒結束,小美就接到了來自領導的專業測評:
「你吃的是什麼麵包?」
「我吃的是奶酥花棒。」
——直接從名字回答,不,這誰都知道!
「我吃的臺式奶酥麵包,蔓越莓口味的。」
——有分類的信息了,有點味道了!
「我吃的是濃鬱型麵包,蔓越莓的味道和奶香一樣濃鬱。」
——從麵團的脂肪含量出發,不錯哦~
「你吃的是什麼麵包?」
這在烘焙圈,可不是閒聊的問候,而是直擊靈魂深處的專業考核!
常見的麵包分類有哪些?
麵包常見的分類方式有多種:
可以按照柔軟程度分類;
按照麵包內外質地分類;
按照麵包的食用方式分類;
根據穀物材料分類;
按地域分類;
根據膨脹源分類。
按麵包內外質地分類怎麼分?
1.軟質麵包
結構特徵:各種包餡造型,花樣繁多的甜麵包、小餐包等都是軟質麵包,組織柔軟且質輕而膨大,質地細膩有彈性。
配方特點:加了雞蛋、奶油、鮮奶、糖等其他成分,且麵團含水量較高,同時可延長麵包的保存時間。
代表麵包:火龍莓莓軟歐
顏色超級吸睛的火龍莓莓起司軟歐,作為歐包界的小公舉,簡直是少女心收割機。擔心長胖的你大可放心,每一份歐包出品都很溫馨,既不同於香甜柔軟,但熱量過高的日式麵包,也區別於雖然吃起來更加醇香但卻口感過硬的法式麵包,軟歐包在這兩者間很好地找到了平衡,定不會辜負你的那份「小確幸」。
2.硬質麵包
結構特徵:內部結構接近結實的麵包,特點是經久耐嚼,且具有濃鬱的醇香口味
配方特點:選用介於中高筋麵粉之間的麵粉,用水量較少
代表麵包:德式風味香腸法棍
法棍之於法國,就相當於米飯之於中國,一日三餐幾乎所有的菜式都可以用長棍麵包佐餐。對傳統的法國人而言,大早上起來出門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街角的麵包店買剛烤好熱乎乎香噴噴的長棍麵包,拿到麵包還沒回到家就忍不住掰一小塊放到嘴裡嘗嘗,那外脆裡嫩的麵包香,讓一整天都變得很美好。而包裹了德式風味香腸的法棍,剛出爐的時候那噴香的味道,肉眼可見香腸的汁水與法棍結合的過程,吃下去唇齒間香氣迸發開,香酥脆的實在過癮。
3.脆皮麵包
結構特徵:具有表皮催而易折斷,內裡較鬆軟,小麥香味濃厚的特點。
配方特點:噴蒸汽烘烤,有利於形成表層光亮的脆皮。
代表麵包:老虎麵包
這個霸氣的麵包外表口感酥脆,內部卻異常柔軟,微甜,即使放置一段時間也不會變軟。Ta的製作技術像一個奇妙的食譜,可以應用於任何形狀的麵包,不僅荷蘭人喜歡,在北美、在奧地利也很流行。在Trade餐廳,Tiger bread是與最好吃的三文魚同樣意義的存在。這個荷蘭地區的美味和迷糊組合,是每一個麵包愛好者不可錯過的款式。
4.松質麵包
結構特徵:口感特別酥鬆,具有層次分明,入口即化,奶香濃鬱的特色。
配方特點:又稱起酥麵包,利用油脂的潤滑性和隔離性使麵團產生清晰的層次。
代表麵包:羊角可頌
相比於其它甜點,羊角麵包多了一點貴氣,有時被特意稱作「法式可頌」,以強調它的法國貴族血統。大家所熟知的現代牛角包,還要感謝一位名叫Sylvain Claudius的法國廚師,他在1915年首次發表了酥皮羊角包的製作配方,也多虧了他,使得羊角包得以不斷進化,造福了一群吃「包」群眾!
美味實驗室長沙首店地址:德思勤四季匯4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