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漢中市目前僅存的古城牆。
它,原汁原味,就位於漢中市漢臺區原糧油機械廠院內。
為了一睹古城牆的真容,我今天決定到實地遊覽一下。沿著勞動西路往西,我只用幾分鐘就走到了原糧油機械廠。大門口,廠牌已經被人塗抹。
勞動西路
漢中糧油機械廠,廠牌已經被塗抹
進到大門後,我一眼就看到了古城牆的「倩影」。
它,東西走向,長約50米,高約8米,底部寬約5米。外牆,全部用青磚包砌,青磚之上遍布綠苔,顯得非常滄桑。
古城牆,東西走向
原生態的古城牆
牆磚之上,綠苔遍布
我觀察一番後,沿著東邊的豁口登上了古城牆。
城牆南邊,牆磚部分已經垮塌,有的牆磚上還有銘文。
城牆頂部,窄約一米,上面的古樹和灌木相伴而生。
城牆北部,非常陡峭。
古城牆的豁口,我從此登上古城牆
古城牆的南邊,部分已經垮塌
古城牆的頂部,寬約一米,灌木與古樹相伴而生
站在古城牆上往下看,城牆非常陡峭
關於漢中古城的歷史,可以說是非常悠久。
漢中古城,始建於公元前451年,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此後,各朝各代都有修葺擴建。現存的這段古城牆,最晚建於明清時期。可以說,它是最原汁原味的,也是漢中目前唯一僅存的古城牆。
在我眼裡,這段原生態的古城牆的價值很高。它,對於確定漢中古城位置、範圍、城牆砌法、規模和工藝等許多方面,都提供了真實可靠的依據。
漢中古城牆,原汁原味
如此重要的古城牆,可我在現場並沒有發現任何文保碑或有關保護告示。
我不免為這段古城牆的命運擔憂起來。
它,曾經就存在於繁華喧囂的漢中市內,卻直到6年前拆遷這裡的時候才被發現。這,到底是古城牆的「隱身」本領太高,還是有關部門文物普查的本領太低,結論不言自明。現在,既然發現了,都已經過去了6年,為什麼還沒有掛牌保護或者簡單地立個保護告示,還在等什麼?
古城牆無人涉足,上面樹幹上的蝸牛多得嚇人
以前,在漢中民主街與西環路交匯處附近,就曾經殘留著少量土城垣。在2000年,有關部門進行了加固保護。說是保護,卻幾乎全部用新磚修葺,並且沒有達到文物古蹟修舊如舊的要求,甚至就連修復出來的城牆高度和坡度都被「吐槽」。說白了,這段古城垣已經被修復得不「古」了。
民主街與西環路交匯處,修復的城牆已經不屬於「古城牆」了
城牆幾乎全部用新磚包砌
不屬於「古城牆」的古城牆
這只是遺址碑,而不是文保碑
城牆的修復說明,我越看心裡越不是滋味
現在,漢中市漢臺區勞動西路發現的這段古城牆,是漢中目前唯一僅存的原汁原味的古城牆。
我希望,在保護勞動西路的這段古城牆時,不要再重蹈覆轍。
這種破損的真實,才是最值得保護的。
保護文物古蹟,我們真的不需要「山寨」式重建,更不需要「任性」修復。
原汁原味的古城牆,周圍沒有發現文保碑
關於漢中這段古城牆的命運,人們拭目以待。
當務之急,就是應該先立個文保碑,避免它不被繼續損壞或者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