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癒系動漫《千與千尋》,成長是一次冒險,需要勇氣和毅力

2020-12-15 卡卡的動漫世界

從小看著宮崎駿動漫長大的我,對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如數家珍,《千與千尋》我就看了不下十遍,關於這部作品,我覺得表達出來最多的,就是關於成長的意義。

我最初看到這部動漫時,當時年齡還很小,看到,千尋的爸爸媽媽變成豬,剛來到神靈世界不被人接受,其實我的心和千尋一樣,都很恐懼的。後來又看,看的每一遍都有不同的體會。後來再看,我對當時千尋的爸爸媽媽都很懷疑,當爸爸的車駛入森林時,千尋都很警惕地提醒爸爸媽媽怕有危險。可是爸爸媽媽卻是身懷著一腔孤勇,說到沒事,繼續開著車往森林駛入。當不小心進入神明世界之後,爸爸媽媽在店裡開始大吃特吃,千尋問爸爸媽媽沒有人在,可他們卻說:「沒關係的,一會刷信用卡就好。」於是接著開始大快朵頤。當千尋轉了一圈回到爸爸媽媽身邊時,驚恐地發現爸爸媽媽變成了豬。當時覺得宮崎駿先生刻畫的父母未免太不負責任,後來才明白,沒有這一切作為契機,就沒有千尋後來的成長。

來到神明世界的少女被少年白龍所幫助,吃下了魔法做的包子,來到了湯婆婆的湯屋工作,作為被收留的代價,千尋被奪去了名字,變成了小千,據說被湯婆婆奪去名字的人都會忘了自己是誰,忘了自己的過去。從此之後,她不再是被父母庇護的女孩千尋,她是湯屋裡的工作人員小千。在湯屋裡也是像人類社會一樣,有很明顯的等級差別,湯婆婆是站在最頂端的,而小千作為人類是最底層的,總是被人欺負,要去做最髒最累的工作。當湯屋裡來了腐爛神時,沒有人願意伺候就派小千去。結果小千反倒完成地很好,幫腐爛神洗完澡後才發現這是河川的神明河神大人,因為人類汙染環境才變成了這幅樣子。小千幫河神洗了澡,用善良和努力得到了河神的饋贈,也受到了湯婆婆的誇獎,這是少女小千的第一次成長,第一次認識到這個世界。

就在小千快要忘了自己是誰的時候,湯婆婆的下級白龍出現了,這個善良的少年幫助小千見到了自己變成豬的父母。小千痛哭一場,終於想起了自己是誰,想起了自己是千尋,想起了自己是爸爸媽媽唯一的依靠,當小千明白了她自己身上的責任,這是她的第二次成長。雖然在現實生活中,名字只是一個代碼,並沒有那麼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日本文化裡,一個人的名字是超級重要的,如果忘記了名字,就會迷失自己。千尋是人世的名字,小千是神界的名字,如果只剩下小千,那就再也回不到現實世界了。

前兩次的成長是有關親情,友情,是生活,那麼第三次的就是愛情了。多次幫助小千的少年白龍,因為丟失了自己的名字,迷失了自己,白龍是湯婆婆給他的名字。他頂著這個名字為湯婆婆做盡了壞事,再善良純潔的少年,內心也因此而逐漸被汙染,知道一個純真善良的少女改變,他的世界有了變化,他第一次鼓起勇氣去對抗這惡。對於白龍來說,這也是成長。偷了湯婆婆印章的白龍被凡反噬,小千拿出河神贈給她的丸子,拼盡全力救了白龍一命。她想起自己曾在琥珀川裡被一條小白龍所救,於是她和白龍一起來到琥珀川,終於幫白龍尋回了自己的名字。此時的白龍得到了重生,找到了自己,內心的惡被完全淨化,成為了新的自我。這就像是愛情,付出是雙方相互的,曾經你幫我找回名字,如今是我為你而付出,找回你的名字,這世間最動人的也不過如此,小千的第三次成長由此而完。

最後的小千救出了爸爸媽媽,回到了人世,這一次成長之旅結束。《千與千尋》是關於成長的童話,小千雖然闖入的是神明世界,但一切就像是一個孩子闖入了成人世界,見到了骯髒和汙濁,但她沒有迷失自我,很好的保持了初心。這也許也就是宮崎駿先生想要傳達出來的,成長的路上,會有很多的妥協,而這些向惡勢力的妥協,就是走向人性覆滅和墮落的開始,唯有找到真正的自己,保持自己的初心,才能真正的成長。

相關焦點

  • 治癒系動漫《千與千尋》,成長是一次冒險,需要勇氣和毅力
    從小看著宮崎駿動漫長大的我,對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如數家珍,《千與千尋》我就看了不下十遍,關於這部作品,我覺得表達出來最多的,就是關於成長的意義。我最初看到這部動漫時,當時年齡還很小,看到,千尋的爸爸媽媽變成豬,剛來到神靈世界不被人接受,其實我的心和千尋一樣,都很恐懼的。後來又看,看的每一遍都有不同的體會。後來再看,我對當時千尋的爸爸媽媽都很懷疑,當爸爸的車駛入森林時,千尋都很警惕地提醒爸爸媽媽怕有危險。
  • 《千與千尋》帶起的治癒系版權音樂風
    時隔18年,帶給人以心靈上慰藉的電影巨作《千與千尋》重新上映。《千與千尋》的熱映,使得與其電影配樂風格類似的商用音樂深受關注,尤其是影視、動漫和廣告行業。為此,100Audio音樂授權平臺特意推出《千與千尋》同類版權音樂專題,以供大家欣賞。
  • 《千與千尋》中的這些愛與勇氣,你應該講給孩子聽
    小時候看《千與千尋》,有人說,是被怪物嚇哭,擔心爸媽變成豬而做噩夢,疑惑無臉男為什麼總是跟著小千;也有人說,是羨慕千尋有一段勇敢的冒險,被千尋和白龍之間的感情打動。因為貪心和欲望,千尋的父母變成了豬。原來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是:不努力工作,吃了這個世界的食物就會變成動物。為了救父母,千尋獨自踏上了冒險之旅。她必須找到一份工作,必須吃下這個世界的食物,才能不消失,不變成動物。
  • 十大感人治癒系動漫電影,宮崎駿動漫電影的佔了四部,你怎麼看?
    說起感人治癒系的動漫電影,那肯定想到的是宮崎駿。一種可以淨化人們心靈,非常珍貴的動漫種類,它的主要特徵是溫暖人心。感人治癒系動漫格調清新、劇情純淨溫暖、節奏舒緩,給人以美好的感受和祝福。有的悲劇、有的喜劇、有的喜悲摻半,甚至有的結局最後結果不告訴觀眾而要觀眾通過自己的想像去補充結局。小編列舉了十大感人治癒系動漫電影,宮崎駿的動漫電影佔了4部,你怎麼看?
  • 十大感人治癒系動漫電影,宮崎駿動漫電影的佔了四部,你怎麼看?
    說起感人治癒系的動漫電影,那肯定想到的是宮崎駿。一種可以淨化人們心靈,非常珍貴的動漫種類,它的主要特徵是溫暖人心。感人治癒系動漫格調清新、劇情純淨溫暖、節奏舒緩,給人以美好的感受和祝福。有的悲劇、有的喜劇、有的喜悲摻半,甚至有的結局最後結果不告訴觀眾而要觀眾通過自己的想像去補充結局。小編列舉了十大感人治癒系動漫電影,宮崎駿的動漫電影佔了4部,你怎麼看?
  • 再也沒有勇氣再看第二遍的動漫,畫風真的很愛,治癒系動漫!
    喜歡看動漫的鬥志到,動漫也是有好幾種類型的,有動漫的,有熱血的,有治癒的,等等有很多中,但是治癒系的動漫確實大家很少看到的,因為至於喜的動漫大部分是都是很虐心的,所以基本上就會很少有人去看的,因為第一遍的是以後我們的心已經跟著疼了一遍,所以我們沒有了勇氣,下面,小臂哦按就帶大家以其來數一下那些不想再看第二遍的治癒系的動漫吧
  • 《千與千尋》:成長從來都是孤獨的,請「勿忘初心」
    文|蛋黃育兒時隔18年,《千與千尋》這部經典的動畫電影又一次溫暖了大家的心。作為宮崎駿老師的鐵粉,我又重溫了這部經典動畫,再看一次依舊感觸頗多。這部動畫講的是主人公千尋誤闖了光怪陸離的神隱之境所經歷的一切故事,更貼切的可以說是主人公千尋的「被迫成長史」。
  • 中考滿分作文:成長路上需要一點毅力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中考滿分作文:成長路上需要一點毅力,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在每個人的成長道路上,難免會遇到許多的不順心和挫折。這時我們就需要去面對它,去戰勝它。那麼不順心和挫折就會不攻而破;那麼你就會向成功跨進了一小步。因此,我認為成長路上需要一點毅力。   成長路上需要一點毅力,所以劉翔才能戰勝傷痛。
  • 《千與千尋》:一個女孩的奇幻冒險,一個關於成長的現實故事
    父親和母親聞到了飯菜的香氣,兩人抵擋不住美食的誘惑,瘋狂地吃了起來。然後兩人在千尋的注視下,居然逐漸的變成了一頭豬。嚇壞了的千尋連忙來到剛剛進來的地方,卻發現這裡已經變成了一片大海。許多半透明的怪人陸陸續續的來到了這個小鎮,自己的身體也變得透明起來。
  • 六一兒童節到了,讓這六部動漫電影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所以電影結束時,不要急著離開,長大之後,童年美好的夢早被我們遺忘,電影幫我們把它找了回來,閉上眼睛,是不是又聞到河邊的青草和泥土的味道。這就是這部電影給人們內心帶來的美好。第二部:《千與千尋》這部動漫可以說是宮崎駿爺爺的巔峰之作,也是流傳最廣認可度最高的一部作品,至今他的所有作品沒有一部能超過它。
  •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關於成長的真實寫照
    那麼今天小麥要和大家聊的,就是宮崎駿老師的成名動畫作品——《千與千尋》。成長的最初,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真心真意的朋友與自己相伴,但這種相伴並不意味著依賴和離不開,因為所謂成長終究還是需要依靠個人能力和獨立自主,所以當千尋不讓小白離開的時候,小白表示你必須這樣做,你只能這樣做。從此千尋才算真正踏入了社會,不依靠家庭、朋友又能繼續生存下去,唯有辛苦工作這一個選擇。
  • 《千與千尋》成長必須經歷3件事,這才是宮崎駿的初心,你懂了嗎
    宮崎駿的動漫,不屬於一代人的回憶,因為他的動漫貫穿了八零後,九零後,零零後,承載了三代人的共同回憶。動漫沒有年齡界限,宮崎駿帶給大家的感動,更是讓不同時期的我們,品嘗出不同的味道。宮崎駿的動漫一般以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溫馨的親情,甜蜜的愛情,成長的磨礪,這樣的主題展開整個故事,《千與千尋》屬於成長的磨礪這一類。人類的小女孩千尋和爸爸媽媽一起搬家到小城鎮,在途中爸爸開車走錯路,誤入森林深處。來到了人類世界之外的靈異小鎮。
  • 《破風》:乘風破浪般的勇氣和毅力
    一個自行車隊裡,有衝線手和破風手,衝線手在破風手的掩護下,受到較小的風阻壓力,從而得以保持體力,在最後實現衝刺。「破風」一詞,不僅僅只是一個自行車手能力的體現,更代表了團隊合作的精神,需要雙方絕佳的默契和信任。而破風手更需要忍受勝利的光環永遠無法落到自己頭上的無奈,換句話說,為了整體的榮譽放棄自己的光芒,永遠做一個站在鏡頭以外獎臺以外的人。
  • 宮崎駿和《千與千尋》的神話
    嫣然/文《千與千尋》的神話2001年,此前已宣布退休的宮崎駿復出,帶來了一部《千與千尋的神隱》。這個並不複雜的少女冒險故事在當年拿下了308億日元的票房,並成為迄今為止日本電影票房冠軍的保持者。現在日本電影票房排行榜上,除了處於榜首的《千與千尋》,前十名中還有《哈爾的移動城堡》和《幽靈公主》,而《懸崖上的金魚姬》《起風了》也緊隨其後在十一和二十的位置上。宮崎駿也是唯一同時獲得柏林金熊和奧斯卡獎的動畫導演,可以說是名利雙豐收。
  • 《千與千尋》: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真正的自己
    2001年,由吉卜力工作室製作、宮崎駿擔任導演的《千與千尋》在日本上映。2019年6月21日,18年前的經典動畫電影《千與千尋》迎來了在中國的首映。雖然許久之前我們已經看過《千與千尋》,但早已忘了具體的情節和當時的淚點。十八年後,我們與千尋重逢,那些模糊的記憶又重新浮現在了眼前。這次的重映,猶如一場成長的約定。
  • 千與千尋再映 | 孩子在你看不見的地方迅速成長
    《千與千尋》18年後再上映拋開它國內院線首次公映的背景放下它唯一同時斬金像和金熊動畫長片的身份暫忘它以
  • 《千與千尋》中我看到了他講述了一個孩子的冒險經歷和成長過程
    在宮崎駿的《千與千尋》中,我看到了兩個不同的故事。第一個故事是關於如何在一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裡保持你的心靈清潔。它講述了一個孩子的冒險經歷,但它給了我某種成人生活的信心。這種自信來自孩子清晰的視野,來自一種沒有世俗經驗的無畏和誠實。 在《千與千尋》中,宮崎駿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神秘的小鎮。 這個城鎮有中世紀的風格,這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城裡沒有人,只有黃昏時頹廢的街景。我們的英雄,迪諾千尋,是一個10多歲的女孩。
  • 盤點《千與千尋》動漫中,宮崎駿想要通過臺詞來述說的人生哲理
    盤點《千與千尋》動漫中,宮崎駿想要通過臺詞來述說的人生哲理大家好,歡迎來到鑫哥動漫迷,我是小編鑫哥,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盤點《千與千尋》動漫中,宮崎駿想要通過臺詞來訴說的人生哲理當明白和接受了現狀,千尋的目標就是讓爸爸媽媽恢復成人並回到人類的世界
  • 宮崎駿《千與千尋》:講的是愛情?友情?還是成長?或其他?
    動畫電影《千與千尋》自誕生以來,徵服了許多人。第一次看《千與千尋》,內心充滿了奇異的溫暖和悵惘感,但卻抓捕不住任何一個點,能展開了去講述它是多麼的動人。談的是愛情嗎?影片裡,人與人之間的確有著足夠溫馨的互動和感情存在,但名之以「友情」,又落俗許多。談的是成長嗎?似乎有點影子了。 開場時的千尋有點冷漠,對周遭的世界漠不關心,不好奇,也不嚮往,陷在一種青年少男少女很流行的迷惘狀態中。
  • 《千與千尋》中關於愛、勇氣和成長——惠之本鋪帶你一起探索
    最近,很多人都在熱議一部來自日本的動畫大師宮崎駿的傳奇之作《千與千尋》,這部電影距離第一次上映已經過去了18年。18年前,我們未能從大屏幕上看到宮崎駿的電影,只能通過媒體了解到他天馬行空的創造力。18年後,《千與千尋》終於登上了中國的大屏幕,上映兩天票房就突破了1.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