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倩女幽魂》對《聊齋志異·聶小倩》的成功改編

2020-12-25 四眼觀天
王祖賢扮演的聶小倩

張國榮和王祖賢版的《倩女幽魂》無疑是中國古裝電影史上的傳世經典之作,該片集武俠、神怪、驚悚、搞笑、愛情於一身,開創了香港特技神怪片的先河。王祖賢扮演的聶小倩冷豔悽美,之前之後,雖然版本眾多,也無出其右者;午馬扮演的燕赤霞法術高強、疏狂詼諧,午馬憑藉此角獲得了第24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後來者無人突破午馬的高度,只是盡力模仿而已;劉兆銘飾演的姥姥,嗓音忽男忽女,造型豔詭,更是讓後來的導演們屢屢模仿。

但是我們要知道,《倩女幽魂》這部電影是以《聊齋志異》中《聶小倩》為版本改編而成,除了寧採臣、聶小倩、燕赤霞這幾個基本要素之外,整個故事的內容都做了很大的改動,令原來一個恐怖詭譎的民間故事,變成了變成了一個悽美浪漫的愛情故事。通過認真比較兩者的異同,或許我們可以發現改編電影劇本的一些方法。

60版聶小倩

主旋律的改變:從勸善書到人間煙火

《聊齋志異》中的《聶小倩》分了兩個部分。前面是聶小倩百般勾引寧採臣,而寧採臣不想壞人名節,也經受住了金錢的誘惑,贏得了聶小倩的尊重;後半截是講聶小倩在寧家任勞任怨照顧婆婆,寧妻死後,小倩被扶正,還為寧家傳宗接代生下一男,最後居然容忍寧採臣再次納妾,兩人又各自生下男孩,後來這三個男孩長大之後,考取功名,當了官,而且官聲清廉。這或許是古人追求的美好結局,但是時代變化了,人們已經不吃這一套了。如果在八十年代中後期的香港,人人熱衷於追求金錢情色,你繼續拍跟原著一模一樣的情節,沒有人會喜歡看的。此時香港電影已經度過了七十年代的黃金時期,所有的電影都要以商業利益最大化為導向,沒有任何一個投資人會僅僅因為要尊重原著而投資去拍電影的。

當徐克想要翻拍《倩女幽魂》(之前1960年李翰祥拍過《倩女幽魂》)時,當時的投資人就不同意,因為《聶小倩》這個故事是不符合當時的香港電影市場的。八十年代是香港經濟發展迅速的時期,經濟繁榮,而精神空虛,對於電影業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人們對於電影追求聲色刺激,若是把握不住,電影就很難受歡迎。當時的電影,有幾個特別好賣的點:武俠、神怪、驚悚、搞笑、愛情,我們很容易在徐克的《倩女幽魂》中發現這些賣點。燕赤霞擔當了武俠和搞笑的重任,姥姥則承包了神怪和驚悚,寧採臣和聶小倩負責演繹悽美的愛情。這樣一來,原著就由讚揚男子不為財色所動,女子甘願持家的民間故事,轉變成了以敘述婉轉浪漫的愛情為主線,穿插武打、驚悚、神魔的古裝愛情片。只有把握了這樣的創作方向,才會大受歡迎。《倩女幽魂》上映之後,立刻受到了觀眾的認可,並且獲得了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葡萄牙奇幻電影獎等多個獎項。可見主旋律的把握對於電影劇本的改變是相當重要的。

出場就掛的蘭溪生

文章的倒敘製造懸念

原文中採用的敘事方法完全是按時間順序平鋪直敘而來,這樣很難有任何懸念。電影中就採取了倒敘的手法。原文中,聶小倩在勾引寧採臣不遂之後,就去勾引了住在東廂房的蘭溪生,吸取了他的精血,第二天又把蘭溪生的僕人也吸乾了。在電影中也採用了蘭溪生這個情節,卻放在了開頭,面目清秀的蘭溪生在蘭若寺中挑燈夜讀,一襲白衣的聶小倩出現了,周圍殘破的環境越發襯託的聶小倩冰肌玉骨。寒窗苦讀的蘭溪生如何能抵擋這種誘惑,輕易地就擺在小倩的裙下。嬉戲中,燈籠跌落木盆,水慢慢浸溼燈籠。正在二人纏綿之際,鏡頭如遊蛇一般貼地而行,雖然沒有任何面目恐怖的東西出現在鏡頭中,但是我們從蘭溪生驚恐的扭曲的臉和拼命掙扎的下半身可以想像到妖魔的兇殘可怖。電影使用這種表現手法,在未開始故事之前,就充分地吸引了觀眾的眼球,也對吸取蘭溪生精血的到底是個什麼,產生了想繼續看下去的好奇心,這也是恐怖片常用的手法之一。

寧採臣

寧採臣形象的改變:從柳下惠到窮書生

《聶小倩》中開篇就是說寧採臣「性慷爽,廉隅自重。每對人言:『生平無二色。』」,一開始奠定了一個高大上人設,就是一個正人君子的形象,這種對現代人來說,就沒啥意思,不夠吸引人。現代人喜歡的人物角色一定是一個普通人,不管他之後會變得如何,開頭時的裝備太強,就沒有看頭了,所以這裡一定要改。《倩女幽魂》中的寧採臣就變成了一個既懦弱又善良的窮書生,有好處也不是一個完美的人,為之後人性爆發閃光點留下了空間。

寧採臣是如何和小倩相遇的呢?

原著是寧採臣旅居蘭若(蘭若本身就是寺院的意思),夜不成寐,聽見有人說話,起身查看,發現月下有一婦人、老媼交談,不多時,小倩前來。這個出場一點也不驚悚,不夠刺激,沒有任何賣點,所以這裡要修改的。到了晚上,小倩前來求溫暖,寧採臣面對美色,就如坐懷不亂的柳下惠一樣,在內心中絲毫沒有任何掙扎,直接予以拒絕:「卿防物議,我畏人言;略一失足,廉恥道喪。」小倩說:「沒事,晚上沒有人知道。」寧採臣又是一副視死如歸的鋼鐵直男嘴臉:「速去!不然,當呼南捨生(燕赤霞)知。」聶小倒不是怕人知道,而是害怕燕赤霞的武器,只好離開。因為沒有完成任務,聶小倩在房外徘徊許久,又回到寧採臣房內,在褥子上放了一錠黃金,打算用錢財誘惑他,寧採臣這個二貨拿起金子就丟到了院子裡,還說:「非義之物,汙吾囊橐!」這種人現在能找到女朋友才怪了,可是原著中就寫了聶小倩被寧採臣的剛直所打動,以實情相告:「妾閱人多矣,未有剛腸如君者。君誠聖賢,妾不敢欺。」

這樣的價值觀怕是無法引起當時觀眾的共鳴的,當時的香港人們對於財富的追求已經到了痴迷的程度,人們買六合彩、賭馬成風,都期望著一夜暴富,同年上映的由沈殿霞和董驃主演的《富貴逼人》,正是迎合了人們的這種心態。這個時候你告訴他們不能取「非義之物」,怕是不得青睞,要受白眼了,所以《倩女幽魂》中就刪去了這一情節,要想火,就絕不能觸動觀眾的忌諱。

寧採臣的總體形象都要進行重新塑造,以貼近當時的觀眾,迎合他們的訴求。寧採臣的人設成為了一個為集寶齋收帳的窮書生,在前去收帳過程中先是遭遇酷暑暴雨,又遇上夏侯斬殺小偷,到了郭北縣收帳的時候,發現帳本被淋溼,為飯莊老闆賴帳。這個開頭就像一個剛剛踏上社會的普通年輕人一樣,要面臨著各種困難和人情險惡的暴擊,很容易引起年輕人的共鳴。寧採臣從柳下惠到窮書生的轉變就是迎合了觀眾的口味。

聶小倩

小倩形象的改變:由女鬼到美人

原文中的聶小倩的形象很單薄,前半部分只要凸出寧採臣鋼鐵直男形象,對於聶小倩的描寫一個是通過姥姥的評價做了側面描寫:「小娘子端好是畫中人,老身是男子,也被攝魂去。」

後面聶小倩勾引寧採臣,也絲毫沒有展現出女性的魅力,就被寧採臣的直男屬性所折服了,女觀眾們也不會認可這麼賤不呲的聶小倩的。

後面勾引寧採臣,給寧採臣傳遞消息兩處也沒有什麼特點。這樣完全不能支撐起她和寧採臣之間的情感,也說服不了觀眾。必須有一個驚豔的相識、共患難而相知、因無奈而誤會、因相愛而解開誤會、為愛情而犧牲的起承轉合的曲折過程。原文中的聶小倩只是被屢次拒絕就不可救藥地愛上了寧採臣,這是不符合女性解放的時代潮流的。要將聶小倩塑造成一個即熱情奔放,又有情有義,表面上放浪形骸,但是每次見到姥姥吸食精血,都會流下悲傷同情的眼淚的豔鬼。

原文有一點會讓男性觀眾感到極度不適,這就是吸取男人精血的時候,是聶小倩親自動手的,她在與男人親熱之際,用錐子扎透男子的足心,然後從這裡把男人的血吸乾,送給姥姥飲用。這個就有點恐怖了,尤其是對從小打過疫苗的人來說。若是直接撲上來咬脖子或許還沒與這種不適,扎針所引起的不適足以抵消美女的任何誘惑。大家腦補一下,有個美豔的女子像殺豬時一樣按住你的腳脖子,拿錐子在你腳底猛戳,你會是一個什麼感覺?所以此處必須改編,殺人的惡名,不能讓女主聶小倩來承受,一切都要由幕後主使者姥姥來承受,聶小倩只要負責美美的就可以了。

為了表現聶小倩的無辜,還要展現出姥姥的兇殘,就有了姥姥的喜怒無常,隨時都要拿鞭子抽打聶小倩、逼聶小倩嫁給黑山老妖的場景,這些在原文中都沒有,其目的就是要給聶小倩脫罪,將一切責任推到姥姥身上。

詰旦,有蘭溪生攜一僕來候試,寓於東廂,至夜暴亡。足心有小孔,如錐刺者,細細有血出。「狎暱我者,隱以錐刺其足,彼即茫若迷,因攝血以供妖飲;又或以金,非金也,乃羅剎鬼骨[25],留之能截取人心肝。二者凡以投時好耳。」

可能是原文中,姥姥有一句「小娘子端好是畫中人」給了編劇靈感,電影中聶小倩生前出身官宦人家,在路上被奸人所害,屍骨暫時安葬在蘭若寺,後來全家被滅門,自己才淪落成姥姥的奴隸。生前聶小倩的父親請人給她畫了一幅美女沐發圖。這一切都喚起了人們對於聶小倩人性的聯想:出身高貴的白富美,這樣的人設又走了白富美戀上窮小子的老套路,但是這個老套路就是硬道理,觀眾們喜歡看,就有票房。

這樣洗白白之後,聶小倩在電影開頭所表現出來的放浪,就成了被逼無奈而表現出來的女性魅力,她又沒有動手殺過任何人,還是白富美,還拯救過寧採臣和燕赤霞,就完全成了一個完美的女主形象,完成了從女鬼到美人的轉變。

燕赤霞

燕赤霞形象的顛覆:由士人到辣手判官再到捉妖大師

原文中的燕赤霞是一個士人打扮,寧採臣還以為他是「赴試諸生」,燕赤霞自言是「秦人」,聶小倩則一開始就很怕燕赤霞。

聶小倩殺死蘭溪生主僕之後,向寧採臣報警,說姥姥回來取其性命,若要保命就要和燕赤霞同室而居。因為燕赤霞是士人模樣,所以從頭到尾都沒有自己動手,只是篋中藏有二寸長的寶劍,遇到妖物,則自己開啟矢量跟蹤系統,對目標進行精確打擊。若是按原文去演,就一點也不刺激了,武打的元素也就沒有了,而燕赤霞若是一個士人打扮,高冠博帶,溫文爾雅,如何武打?所以燕赤霞的人設必須徹底改變。

在電影中,交代的燕赤霞原本是一個專抓貪官汙吏的辣手判官,代表正義的力量,後來因為奸臣當道,退隱江湖,幹起來降妖伏魔的事,還是代表正義的力量。

燕赤霞一改原著中神秘莫測的形象,挑起了武打、法術、搞笑的重任。因為與姥姥對決是在最後,這樣安排的話,武打的戲份就會太少,所以在電影一開始就安排了一心要和燕赤霞爭高下的夏侯劍客,中間跟小青打鬥的情節,末尾又有跟姥姥鬥法對決的情節,這樣就滿足了觀眾對於視覺刺激的要求。

在法術方面,雖然燕赤霞的戲份不能跟林正英的相比,但是裡面的「般若波羅蜜」、「天地無極,乾坤借法」的爆發出來的威力,還是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午馬扮演的燕赤霞海下虯髯,脾氣剛直,快言快語,還有些搞笑,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蘭若寺中,獨自飲酒舞劍,邊舞邊唱《道道道》的場景酣暢淋漓,將一個從凡世走來,看破塵俗,瀟灑不羈,遊戲人間的劍客形象表現的淋漓盡致。

午馬塑造的燕赤霞性格如此的飽滿鮮明,足以為經典,他也憑藉此角獲得了第24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

姥姥

姥姥一角成為經典:一個身份不明的妖物變成了亦男亦女的樹妖

原文的姥姥只是在開頭的時候出場過,「一媼衣緋,插蓬沓,鮐背龍鍾」,這是一個穿著大紅衣服,頭上插著大銀梳,駝背的老太婆的形象,她並沒有以此形象去殺人。至於姥姥真身是個什麼,原文並沒有交代,只是最後這個妖物追到寧採臣家要報復聶小倩時,現出夜叉狀的形象。這樣模糊的形象是不利於製造恐怖氣氛的,而且之後還要讓姥姥背殺人的罪名呢,必須要有一個名分才行。

原文中交代聶小倩的骨殖埋在一棵上有烏鴉窩的白楊樹下,「白楊之上,有烏巢者是也」,可能編劇就是從這裡獲得靈感,推測姥姥是個樹妖。而樹則是雌雄同體的,於是姥姥又變成了一個雌雄同體的妖怪,導演又讓姥姥說話的聲音忽男忽女,就成功地塑造了這樣一個詭異的形象。一開始,姥姥的服裝是以綠色為主基調,但是綠色象徵著健康和生命,與姥姥這個千年樹妖不相配,後來又改成了黑色和金色兩種顏色為主。姥姥的髮式則是來源於日本花魁遊街時的頭型,誇張的頭型配上劉兆明的一臉橫肉顯得即華麗又詭異。

60版姥姥

原文中,姥姥吸食精血是讓小倩把血接回來,慢慢品嘗,電影中姥姥就要親自動手了。樹妖吸取養分是通過樹根,但是樹根不夠刺激,於是導演就採用了舌頭的形式。用染色的海綿做出一個巨大的、沾滿黏液的舌頭,讓面貌怪異的姥姥做出猥褻的笑容,張牙舞爪地伸出舌頭,鑽入小鮮肉的嘴中,吸食精血。觀眾們在觀看的過程中,避免了被扎的不適感,又會聯想到舌吻時的刺激,進而又混雜了噁心和恐怖,產生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複雜的體驗感。這雖然是在召喚觀眾們低級的趣味,但是又不太過分,這就是商業化電影度的問題,少一分則無趣,多一分則低俗,正在其中,則合乎商道。

姥姥的形象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以至於在後來的影視劇中屢屢被模仿,93版的包青天中冥河姥姥顯然就是模仿在模仿《倩女幽魂》中的姥姥。

二人沒有在一起

結局的不同:由結婚生子到意猶未盡

《聶小倩》的結局是比較完整的,聶小倩嫁到寧家,照顧婆婆,被婆婆認可,生下一個男丁,為寧家傳宗接代。寧採臣正房時候,聶小倩還被扶正了,又為寧採臣納了一房妾,妻妾二人又各生下一個兒子。後來三個兒子長大後,考取了功名,當了清官。這種故事是符合封建社會人們的理想的,但是作為一個古裝愛情故事,這樣的結局有些多餘,而且一下子把故事講完了,萬一電影火了,再想拍續集就沒得拍了,所以一定要留一個扣,結局不能太完美了。

《倩女幽魂》中寧採臣和燕赤霞到了冥界,將被黑山老妖搶親的小倩救回,受傷的小倩在天亮時回到骨灰罈中,就投胎轉世去了。寧採臣和燕赤霞安葬了聶小倩的骨灰後,馳馬而去,電影在《倩女幽魂》主題曲中結束,雖然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但是為續集留足了餘地,萬一這一部電影火了,就可以接著拍下一部。後來《倩女幽魂》也確實拍了續集,《人間道》和《道道道》。

自求我道

並非單獨的娛樂,也有普世價值的宣傳

若說《倩女幽魂》是一部商業片,這是沒有錯的,但是它也並不是一部從頭到尾都在迎合觀眾們的感官需求的低格調的商業片。對於民眾認可的普世價值的宣傳還是有的。

電影開頭,要帳的張國榮,在路上遇上了夏侯砍殺小偷,到了郭北縣遇上到處抓人的賞金獵人、在街上火併的幫派、賴帳的餐館老闆、冷漠的小鎮居民、勢利的畫店老闆、棺材店老闆,這些都是對當時社會存在的一些不良現象的嘲諷。

燕赤霞原來是專抓貪官汙吏的辣手判官,卻因奸臣當道而不得不退出官場,王晶扮演的貪官,赤裸裸地在公堂索取賄賂,都反映了社會繁榮的同時,存在著種種無奈。又借了燕赤霞唱的《道道道》說出了普通人的心聲:不管天道地道,黑道白道,都是胡說八道,我要自求我道!

寧採臣剛到蘭若寺,就遇上了燕赤霞和夏侯的打鬥。這是乍入職場的年輕人眼中爭鬥的中年人,夏侯就是那個被名利薰心,迷失在社會的燈紅酒綠之中,喪失自我,最後被魔鬼吞噬的前輩。為年輕人發出了警示,在這個花花世界想要生存下去,一定不能喪失對於自己的把控,一時的聲色名利不能跟隨你一生,年輕人要好好思索自己的未來之路。

誤入歧途

寧採臣雖然不諳世事,在討帳的過程中,洇花了帳本,被無良老闆賴帳,但是他沒有著急上火、怨天尤人,回到蘭若寺仔細重新做了帳本,第二天因為在蘭若寺平安度過,把無良老闆嚇住了,老老實實清了帳目。寧採臣一直堅持善良的品質,縱然遇上了強盜、壞人、野狼、鬼怪,最後都是平安度過,也向世人揭示了「世事由他險,居心任我平」的道理。再這樣一個堪忍的世道,最為我們普通人是沒有反抗能力的,只有堅持善良的品質,才是護身的法寶。儘管會遇到千難萬險,只要我們不作惡,有韌性,一定會笑到最後。

聶小倩則是象徵一個誤入歧途的女孩,儘管曾經為虎作倀、助紂為虐,但是從頭至尾,她都沒有放棄悲憫之心和惻隱之心,對於善良無害的寧採臣的保護,也給自己留了一條救贖之路,雖然最後二人人鬼殊途不能在一起,但是她也擺脫了姥姥的控制,重新投胎轉世,並且得到了寧採臣真摯的愛情,這是人間值得的。

所以說一部成功的商業片,不能放棄對格調的追求和對於普世價值的責任,一味地追求感官刺激,是不會被大眾所認可的。畢竟民眾有世俗需求,也有對於真善美的需求,低估了民眾的格調,註定是不會打造出經典之作的。

相關焦點

  • 《倩女幽魂》再遭魔改,南笙飾演聶小倩,最醜寧採臣出現
    11月6日,改編自《倩女幽魂》的網絡電影《倩女仙緣》上線首播,但劇情讓人一言難盡,水分一向很足的平臺評分也只有7.2分。近兩年網大電影和網劇迅猛發展,已經成為影視市場一股主流力量,其中不乏《徵途》這樣的大製作網大電影,以及《長安十二時辰》這樣製作精良的高水準網劇。
  • 33年後的這部《倩女幽魂》,為啥敢稱最強致敬?劇照見分曉
    33年前的1987年,徐克、程小東聯手打造了一部以奇幻為表,武俠為裡的《倩女幽魂》,33年後這部電影早已雄踞在各大影評網站的武俠電影分類第一之列太久、太久……無人敢超,也無人能超,或許將是這部87版《倩女幽魂》的宿命與結局。畢竟武俠太大,小倩太美,哥哥已逝,致敬經典太過難追。
  • 網頁版《倩女幽魂》?海馬逍遙遊:即將登陸
    原標題:網頁版《倩女幽魂》?海馬逍遙遊:即將登陸   由演員楊洋代言的手遊《倩女幽魂》可以說是新一代的國民手遊,作為一款即時制角色扮演遊戲,其劇本以《聊齋志異》中《聶小倩》的故事為藍本改編,雖然可以看作是PC端遊的簡化移植版,但是對各大玩法都進行了革新,能給玩家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就在近日,海馬逍遙遊通過官方微博對外宣稱,倩女幽魂手遊網!頁!版!即將登陸海馬逍遙遊。
  • 這些年,演過聊齋女鬼的美女演員,誰曾驚豔到你
    能演聊齋角色的女演員,也需要有非常美麗的外表,以下是一些演過聊齋角色的美女,看看誰曾經驚豔到你。87版《聊齋》連城的扮演者陳紅《新聊齋志異》梅三娘的扮演者曾黎《新倩女幽魂》小倩的扮演者鄭爽王祖賢版小倩說起《倩女幽魂》,不得不提起王祖賢版的聶小倩,這麼多年來她演的聶小倩一直是個經典,多年以來未曾有人在這個角色上超越過她,她跟張國榮版的寧採臣,完美詮釋了只羨鴛鴦不羨仙。
  • 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說《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又名《鬼狐傳》、《異史》,因為書中很多篇幅描寫了書生與鬼和狐狸精的故事而得名。《聊齋志異》因為傳世版本太多,篇幅多少不一,一般認為是491篇到496篇左右(朱其鎧《全本新注聊齋志異》為494篇)。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間的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在《聊齋志異》中自稱異史氏。
  • 「蘭若寺」旁邊的宋代大幕,是否真是《倩女幽魂》的故事起源?
    就如同《白蛇傳》在民間倍受歡迎一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更讓無數痴男怨女衷心的掬一把淚。但是大家都知道許仙和白娘子在杭州這個煙雨濛濛的人間天堂相遇又相戀,但是卻不知道寧採臣和聶小倩定情的蘭若寺到底在哪裡。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充滿神秘又浪漫的地方。
  • 電視劇版《倩女幽魂》即將上線!鄭爽一人分飾2角,侯明昊演男主
    經典的故事被不斷的重新演繹是時代的需求,就像是之前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一樣,傳統的故事被導演用現代人的思維方式和理念重新改編,作品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可能這就是傳統與現代結合的魅力。之前就有導演將《聊齋》裡的《聶小倩》重新改編成電視劇《新倩女幽魂》,也叫《只問今生戀滄溟》。故事當中同樣是改變了聶小倩和寧採臣的故事,和原本的故事情節有了很大出入,由鄭爽和侯明昊主演。網傳這部作品將在2021年1月左右上線,畢竟作品早就已經拍好了。
  • 「遊戲日曆」遊戲史上的1月7日:《倩女幽魂》手遊封測
    《倩女幽魂》手遊封測4年前的今天,2016年1月7日,網易雷火工作室出品的即時制角色扮演遊戲《倩女幽魂》手遊開啟了刪檔封測。《倩女幽魂》手遊於2016年1月7日啟動刪檔封測,2016年5月19日公測上線。2019年6月27日,《倩女幽魂》手遊迭代全新2.0版本。《倩女幽魂》手遊背景以《聊齋志異》中《聶小倩》故事改編,遊戲內共有五個門派,對應十種職業(後新增新職業影靈、蝶客)。
  • 俞小凡三度出演聊齋奇女子,聶小倩優雅、姜小謝甜美、小翠很清純
    根據《聊齋志異》改編的影視劇還挺多的,娛樂圈中也有不少的女星都演過聊齋女子,比如說俞小凡,曾在三部不同的古裝劇中都扮演了聊齋奇女子,有狐妖也有女鬼,今天我們一起看看俞小凡都扮演了哪些聊齋女子角色吧。《倩女幽魂前傳之牡丹燈籠》中俞小凡扮演姜小謝,她本是姜府的二小姐,她的姐姐因為失戀一時想不開於是跳河自殺了,當時小謝跑去救姐姐,結果姐姐沒有救成,她自己也落水溺亡,成為了一隻女鬼。後來她在姜府別院認識了書生陶望三,兩人漸漸相愛,但她卻因為出眾的容貌,被仇人之子愛上,三人陷入了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糾葛中。
  • 再拿頭髮擋臉,也找不回20歲的清純了,南笙版的聶小倩只剩油膩
    近兩年小成本的國產網絡電影成了主流之一,有很多題材,但是質量卻不堪一擊,要不就是大美女露腿,要不就是狗血劇情,最近新上映的《倩女仙緣》把兩招都用了,該劇講的事聶小倩的故事,最大的賣點也就是南笙了,之前《倩女幽魂:人間情》中,李凱馨也是秀大長腿,但是南笙已經要30歲了,不管是身材還是顏值都比不過
  • 古蘭若原型:倩女幽魂聶小倩的故事發生在浙江金華哪座古寺廟?
    蒲松齡筆下的聶小倩被翻拍成各種版本倩女幽魂,關於故事的發生地蘭若寺的猜測和考證非常多。其中說法最多的,應該就是蘭溪遊埠的蘭若寺,金華城西的西峰寺,萬佛塔下的密印寺。倩女幽魂劇照聶小倩小編也曾分析過,這幾處都不會是蒲松齡故事中的古蘭若。
  • 聊齋志異:張國榮版倩女幽魂結局悽美,真實的寧採臣卻娶鬼妻小倩
    如今我們提及聶小倩,映入腦海的大概就是電影《倩女幽魂》了。當年張國榮扮演的少年書生寧採臣,其形容俊朗,意氣風發,長衣飄飄,似乎滿懷心事而又行色匆匆地行走於茫茫大地之上的畫面,伴隨著「人生路美夢似路長」的歌聲,勾起一代人的懷念和回想。
  • 想當年|87版《聊齋》:不再是孤憤之作
    集腋為裘《聊齋志異》可謂古代最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在現代社會的流傳卻有一定門檻,不同於白話小說四大名著。所以電視劇的改編雖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倒也是普及的莫大功德。在那個時代,幾乎所有重磅電視劇的製作都是摸石過河,86版《西遊記》、87版《紅樓夢》的成功經驗,也不過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漫長的籌備,捉襟見肘的資本,複雜的人事,窮年累月、不計得失,持之以恆、上下同欲
  • 鬼節最難忘《倩女幽魂》經典30年
    這也是電影《倩女幽魂》開篇就響起的同名主題歌。但據說張國榮對這首歌並不太喜歡,當初拿到歌譜後隨便哼唱了幾次便興趣索然了,可是經典往往就是在這麼不經意間產生了。2017年是這部開創香港又一類型片——鬼怪片風潮的電影上映整整30年。當年徐克力排眾議從邵氏取得了60年代出品的電影《倩女幽魂》的改編權。
  • 《倩女幽魂》中的蘭若寺並非虛構,被發現時已經被「盜空」
    《倩女幽魂:人間情》的播出讓觀眾再次重溫了33年前那段關於寧採臣和聶小倩的「人鬼情未了」,儘管在劇情方面沒有經過較大的改動,但《倩女幽魂:人間情》還是憑藉特效的製作贏得了一定數量觀眾的支持,目前系列作品的播放量已經超過1.8億次,對一部網劇來講,這樣的成績值得慶祝。
  • 《聊齋志異》:不僅是狐妖鬼怪的故事,更是人生的哲學
    蒲松齡一生窮困潦倒,將自己的一腔孤憤都傾注在了《聊齋志異》中。很容易就能發現,在蒲松齡筆下的狐妖鬼怪與民間傳說中殘忍的形象不同。聊齋中的鬼怪狐妖,大多容貌姣好、平易近人、美麗多情,是世人心目中最理想的伴侶形象。除此之外,她們都還有一個共同點。
  • 從亞馬遜書評到博爾赫斯,解析外國人視角的《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根據聊齋短篇故事改編的電影《倩女幽魂》《畫皮》可以說在中國家喻戶曉。聊齋的故事內容豐富,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莫過於書生與狐妖。
  • 張國榮王祖賢的這版倩女幽魂才是經典,即使翻拍也無法超越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部電影:《倩女幽魂》。香港最經典的人鬼戀,打破常規的創作風格,整體風格悽婉動人。張叔平設計的女鬼造型最為驚豔,風華絕代的男女主角,黃霑的配樂,程小東的武打設計,使這部電影更為經典完美。黃沾的一首「倩女幽魂」,使得幽藍色光影下被風吹起髮絲的王祖賢美豔得不可方物,張國榮版的寧採臣是個重情重義的少年遊俠兒,羸弱卻不嬌氣。同時各種暗示社會的浮誇與黑暗不言自明又恰到好處。
  • 鄭爽新古裝劇即將來襲,男主是《少年團》出道,新版聶小倩來了
    其實這是一部大家都很熟悉的電視劇,這是根據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聶小倩》篇改編而來的,也就是《倩女幽魂》,單單說《只問今生戀滄溟》大家肯定是不知道的了,但是說起《聊齋志異》這個大家可就是很熟悉了。,在聶小倩再次復活的時候,為了救寧採臣和笑哈哈最終落得了魂飛魄散的結局。
  • 《倩女幽魂:人間情》甜蜜來襲,同步泰國上映,再現人鬼情未了
    說起《倩女幽魂》這部電影想必大家都會不陌生,這部影片是一部經典影片,該片是由徐克監製、程小東導演的,由張國榮、王祖賢、午馬等人主演的古裝愛情片,影片翻拍自1960年邵氏出品的同名影片,故事講述了書生寧採臣和聶小倩之間發生的一段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