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香·品茗|了草堂·弄茶邀您共享茶藝文化慢時光
本周日(11月24日)下午,即將在了草堂普洱茶館舉行第六場「大藝術家」系列公教活動——聞香品茗茶藝體驗課。(11月24日)即將上演第六場「大藝術家」系列公教活動大信·新都匯」特約——「造就2019·鳳城藝術季」第六場「大藝術家」系列公教活動:聞香品茗茶藝體驗課
-
樂陵:棗鄉演繹茶藝秀弘揚千年棗文化
身著漢服的牟正君坐在茶具前,從玉指輕拈展示茶具、燙壺溫杯,到纖纖素指完成溫杯、投茶、聞香、洗杯動作,一招一式,盡顯優雅。9月5日上午,作為第32屆中國(樂陵)金絲小棗文化旅遊節的主題活動之一,由樂陵市婦聯組織舉辦的以「品棗茶秀茶藝話甜蜜」為主題的「棗林茶藝秀」拉開帷幕。
-
普洱:學習茶藝文化 感受茶道魅力——寧洱縣直屬小學開展初級茶藝...
本網訊(通訊員 張 倩 向 宇 付 鉉 李 雲)為了營造全民識茶懂茶愛茶、合力興茶的良好氛圍,提升普洱茶品牌效應,在寧洱縣總工會的組織下,寧洱縣直屬小學53名茶藝愛好者在學校茶藝室參加了「初級茶藝師」培訓。
-
「品茗東方、以茶會友」 南山東方社區開展茶藝講座活動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曾智輝 通訊員 曾珊2020年11月24日,南山區沙河街道東方社區開展了「品茗東方、以茶會友」社區茶藝活動。25位居民一起以茶會友,品茗分享。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是中華文化的重要體現,舉辦茶藝活動,以茶為載體,邀請茶藝老師與居民一起學習中國茶藝文化,加深居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與認識。活動現場,茶藝老師從茶文化的發展演變,利用PPT的形式,結合中國傳統禮儀文化,介紹了茶文化是如何走進我們生活,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而定角色。
-
「品茗歷史 弘揚茶道」小茶人評選活動順利舉行
9月22日下午,2019第14屆中國(臨沂)國際茶文化博覽會「品茗歷史 弘揚茶道」小茶人評選活動在國際博覽中心(雙嶺路)順利舉行。舞蹈、詩歌朗誦、茶藝展示、國畫展示、創意美術...各種表演形式層出不窮,內容豐富。比賽現場的氣氛十分活躍,孩子們的表演令人驚喜、富有創意和活力,給評委老師及現場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贏得現場掌聲陣陣。「一等獎成績的取得是孩子努力練習得來的結果,這其中也凝聚了指導老師的心血。
-
聞香品茗 奏一曲福建漳浦非遺新聲
聞香品茗奏一曲非遺新聲 □本報全媒體記者 楊凌怡 通訊員 洪錦城 林素真 文/圖 吃細水貢糖,甜蜜憶往昔;聽大廣弦,一曲深情繞耳畔;品功夫茶,一縷清香沁心脾……日前,漳浦縣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18個項目涵蓋了閩南特色的非遺功夫茶、大廣弦、細水貢糖等
-
什麼是茶藝?
1982年9月,臺灣成立了「中華茶藝協會」,茶藝館逐漸在臺灣各地興起。為什麼當時不用「茶道」一詞而用「茶藝」一詞呢?據說1981年3月籌建中華茶藝協會時,大家認為,若用「茶道」會被誤為崇尚日本沿用已久的日本茶道,若用「茶禮」,似乎不能涵蓋,於是認為用「茶藝」較為適合。其實當年臺灣推行茶藝的宗旨,還是在於弘揚中國茶道,只是因避嫌,不稱茶道而名之為茶藝。
-
誰知道茶藝居然還有這麼多種的分類
然而,表演型茶藝在推廣茶文化,普及和提高泡茶技藝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2.待客型茶藝是由主任與幾位嘉賓圍桌而坐,聞香、品茗、欣賞茶藝。在場的每個人都是茶事活動的直接參與者,都參加了茶藝美的創作。因此,按照茶葉的種類來劃分,茶藝的類型主要有烏龍茶茶藝、綠茶茶藝、功夫紅茶茶藝、花茶茶藝、普洱茶茶藝等。
-
茶藝流程:禮儀、泡茶、分茶、品茗
茶道流程:行禮——洗茶——衝泡——封壺——分杯——分壺——奉茶——聞香——品茗。行禮1、著裝禮儀。應著淡雅素裝,化淡妝,抹淡香水。2、落座。奉茶聞香:茶香分為幹香、溼香、蓋香、水香、杯香。1、聞幹香,即聞幹茶葉的香味,一般好品質的幹茶聞起來有甜味、花果味。2、聞溼香,往裝有茶葉的蓋碗中倒入開水時能聞到的水氣中的茶香味。
-
臺灣茶藝的文化,一樣的茶喝出不一樣的味道
範增平:1970年代開始從事茶藝推廣運動,主張把茶帶入家庭,讓麻將遠離門外,他認為最有品質的社會是充滿茶香、書香、花香的健康文明社會,強調茶是中國的國飲,可以拉近民族感情,兩岸品茗,一味同心。黃訪談部分:臺灣茶藝館在1977年出現,到1980年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
「借用」聞香杯,試試冰島普洱茶的花果香?
一個聞香杯、一個同質地並與之配套的品茗杯,加一個茶託即為一組聞香杯。一泡好茶肯定「色、香、味」俱佳,而對香氣的體驗,使用造型獨特的聞香杯,不僅保溫效果好,茶之香味散發慢,也是茶藝展示中一道重要的風景。一直以來,因局限於烏龍茶的聞香,不少初學喝茶的朋友不知聞香杯為何物。現在,小璞和我們的美女茶藝師,來上一泡「璞龍號」冰島密碼,嘗試用聞香杯體驗冰島普洱茶驚為天人的香氣。
-
長江路街道:巾幗茶藝培訓 提升就業技能
為深化「巾幗脫貧行動」和「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幫助廣大婦女提升創業就業技能,發揮創業女性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示範帶動作用,近日,長江路街道舉辦了「鄉村振興 巾幗創業」茶藝培訓班活動。 通過兩天的培訓,從沏茶、賞茶到聞茶、品茶,學員們學習到了很多茶藝知識,對於茶藝有了新的認知和體會。學員們跟老師一同賞茶鑑水,聞香品茗,學習茶葉品評和衝泡技法。這兩天課程既是學員們視覺上的盛宴、舌尖上的美味,更是全身心的輕鬆自在和精神上的美妙體驗。
-
「潮汕工夫茶」之茶藝及表演
在2008年,潮州工夫茶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下面我們來說說潮汕功夫茶藝的表演過程吧!(13)品香審韻:先聞其香氣,後品茗。品茗時,以拇指與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稱「三龍護鼎」。品飲時,要分三口進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動心",茶湯的鮮醇甘爽,令人回味無窮。(14)高衝低篩:衝泡第二泡茶,重複第八步動作。
-
茶藝器皿介紹
分茶器五、品茗器茶碗(散熱快)、品茗杯(散熱慢)、聞香杯、杯託。柴窯杯(柴火燒制時留有草木灰自然落結在釉面上形成釉):有很強的吸附性、通氣性。茶拂茶具按茶藝分類祁門紅茶茶藝茶具:瓷質茶壺、青花瓷、白瓷。窯變晶黑趴花茶具:趴花工藝,浮雕,觸感立體。臺式烏龍茶茶具:紫砂壺及其配套茶具。
-
泊園•南昌國際茶藝表演隊參加第七屆世界禪茶文化交流大會
2012年10月18日,第七屆世界禪茶文化交流大會在韓國曹溪寺隆重舉行。由江西泊園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組建的南昌國際茶藝表演隊應邀全程參加了此次盛會,為中國禪茶文化的推廣作出了重大貢獻,贏得了與會專家和嘉賓的一致好評。
-
臺灣茶藝文化的發展與展望
在臺灣茶文化發展過程中,還有一些默默耕耘的團體,那就是茶藝文化雜誌,這茶藝雜誌無形之中對臺灣茶藝文化注入一股洪流讓臺灣茶藝文化得以快速發展真是功不可沒,例如茶與藝術雜誌、壺中天地雜誌、茶道文摘、茶與壺雜誌、天地方圓、普洱壺藝等,隨著時光流逝經濟不景氣這些雜誌都已成為歷史的名詞,而今只剩下普洱茶藝一家雜誌在經營,我們期盼更多有心人對茶藝文化能多貢獻一份心力。
-
中國文人茶藝
中國茶藝包括茶葉品評技法、藝術操作手段的鑑賞、品茗環境的領略等整個品茶過程,具體為選茗、擇水、炙茶、碾茶、取火、育湯茶、觀色、聞香、品味等環節,以及茶具藝術、環境的選擇創造等。茶藝流派很多,地域性特點也明顯。其中文人茶藝最清雅,它沒有宮廷豪門的光怪陸離,也不刻意追求「茶禪一味」,更不為「口舌之欲」,文人茶藝旨在體味品茗過程及飲後的清心悅神,以尋求內心深處一片靜謐。
-
【品茗】茶道全流程,客人來了再也不擔心了!
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衝洗一次,目的也是為了衛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準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託上,方便加茶。
-
品茗茶道敘茶事
唐代茶聖陸羽曾言:「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茶,之於中國人,早已是深入骨髓的文化印記。本期《遊在高明》,記者帶你走訪本土茶莊、茶園,了解品茶文化的雅趣生活。漢唐茶莊聞香嘆茶悠然自得未及漢唐茶莊,一襲撩人的茶香撲鼻而來,博古架上陳列著各式茶種、茶具,流淌著來自遠古的香氣。
-
茶藝手法研修班,優秀的茶藝手法是茶葉的「恩人」,烏龍茶茶藝
茶藝是茶文化的組成部分, 主要是將品茶技術, 包括茶葉的產地介紹、茶葉的製作向客人作介紹, 其次還要向客人展現茶的衝、泡、飲技巧。這個過程看上去簡單, 但由於我國的茶葉產地分布全國不同地區, 每個地區的製作工藝不同, 衝泡技術也不同, 因此對茶藝的要求也不相同。作為一個學習茶藝的人必須要掌握不同地區茶葉的特點, 還需要了解這些地區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