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街道開啟平房區垃圾分類新模式

2020-12-20 北京海澱

上門收集+稱重積分,是海澱區香山街道探索平房區垃圾分類工作的新模式。7月1日,香山街道正式開展平房區垃圾分類上門回收工作,在平房區域內打造7條共計37.2公裡的收運線路,每日配備移動回收車7輛、工作人員7人,每天在兩個時段上門回收居民的廚餘垃圾和可回收垃圾。

孫佳羽/攝

垃圾分類積分可兌換生活用品

一大早,在香山街道四王府村北旱河排洪溝路上,一輛垃圾移動分類回收車格外引人注意。垃圾車藍白相間,車上裝著綠色的垃圾桶,伴隨著「垃圾分類我們一起來」的喇叭聲,沿街居民紛紛提著自家的垃圾前來排隊投放,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對廚餘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一一進行稱重,居民只需在機器上刷一下社區發放的「垃圾分類管理卡」或者輸入個人的手機號,本次投放垃圾的重量和所獲積分便自動計入到垃圾分類智能系統,累積的積分還可每月兌換垃圾袋等生活日用品。

記者見到四王府村居民王女士時,她剛剛在機器上刷完卡,將家裡的塑料瓶子和紙箱子稱重後投入移動回收車的可回收垃圾桶裡,「這個上門回收垃圾的方式太好了,直接在家門口就解決了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方便又省時。」王女士說,自從社區實行垃圾分類以來,在工作人員的宣傳下,她和鄰居們的垃圾分類意識也逐漸提高,而現在又有了每日定時上門回收和稱重積分的模式,大家垃圾分類的熱情和積極性更高了。

上門收集+稱重積分,這是香山街道探索平房區垃圾分類工作的新模式。香山街道多為平房區,尤其第一社區、第二社區和四王府社區三個社區均以散居平房住戶為主。

本周建成並投入使用

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宋傑告訴記者,結合平房區垃圾分類的現狀,香山街道於7月1日正式開展平房區垃圾分類上門回收工作,在平房區域內打造7條共計37.2公裡的收運線路,每日配備移動回收車7輛,出動工作人員7人,於上午7:00—9:00、下午17:00—19:00兩個時段上門回收居民的廚餘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同時完成投放垃圾稱重和積分數據的系統錄入,在試運營一個階段後,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兩類也將陸續納入上門回收的範圍。

此外,與上門回收的服務模式相配套,香山街道在平房區四王府橋北東側、臥佛寺西路廁所對面路邊、煤廠街26號院西門南側、傑王府路南口等地建設10組垃圾分類驛站和7個垃圾暫存點,定時定點配備工作人員指導居民垃圾分類,完成投放垃圾稱重和積分數據的系統錄入。通過移動回收和分類驛站的智能系統,完整收集居民投放分類垃圾的情況,做到平房區生活垃圾分類數據管理精細化、智能化。所有的垃圾分類驛站將於7月10日建成並投入使用。 (王潔)

相關焦點

  • 海澱區香山街道志願者助力回收新模式
    香山街道四王府社區志願者協助居民將廚餘垃圾稱重、投放 供圖/香山街道最近,在北京市海澱區香山街道四王府村北旱河排洪溝路上,人們時常能看到一輛裝載著綠色垃圾桶的垃圾移動分類回收車。伴隨著「垃圾分類我們一起來」的喇叭聲,沿街居民紛紛提著自家的垃圾前來排隊投放,志願者和工作人員對廚餘垃圾和可回收物一一稱重,居民只需在機器上刷一下社區發放的「垃圾分類管理卡」或者輸入個人手機號,本次投放垃圾的重量和所獲積分便自動計入垃圾分類智能系統。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這就是香山街道創新打造的「上門回收 智能驛站」垃圾分類新模式中的「上門回收」服務。
  • 建寧街道開啟辦公區生活垃圾分類新模式
    6月19日,建寧街道組織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啟動儀式及垃圾分類專題培訓會。標誌著街道全面開啟、進入辦公區生活垃圾分類新模式。街道機關、各社區、居組負責人,街道保潔人員、後勤人員,派出所、市場監管所、城管中心、執法中隊、衛生服務中心、租用街道辦公場所的單位、相關企業,各社區轄區物管公司負責人、專業市場、農貿市場等參加。
  • 莫幹山鎮開啟垃圾分類「網際網路+可回收物回購」新模式
    垃圾分類將更方便啦!近日,莫幹山鎮聯合「莫幹山清寶寶」推出垃圾分類上門服務,解決了可回收物的收購難題,開啟了大件垃圾處置新模式。今後,百姓在家就能輕鬆解決垃圾分類,不僅為環保出一份力,還能變廢為錢。近年來,莫幹山鎮逐步引入智能化設備,使垃圾分類在智能化設備的助力下變得異常輕鬆,其操作模式的便利化更進一步提升了老百姓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莫幹山鎮堅持把垃圾分類作為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提升城鄉人居環境的主要抓手,因地制宜、先行先試、邊試邊改,初步實現了環境改善、群眾得益的雙贏局面。
  • 臺江蒼霞街道新成立5支垃圾分類服務隊
    蒼霞街道5支垃圾分類志願服務隊獲得授旗。  福州新聞網8月25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趙錚豔/文 葉誠/攝)昨日上午,臺江區蒼霞街道垃圾分類志願服務隊啟動儀式在萬侯社區同德園舉行。今後,該街道新成立的5支志願服務隊可通過認領服務項目的新模式,深入小區開展垃圾分類系列活動,助力打造「生態蒼霞,無廢街道」特色品牌。  活動現場,原創舞蹈《最美垃分人》表演融入了垃圾分類的元素,圍觀群眾反應熱烈。  在現場,5支垃圾分類志願服務隊獲得授旗。
  • 迎賓路街道辦事處聯合鄭州市文物局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周廣現 實習生 孫幸 通訊員 付雅茹為增加社區居民對垃圾分類相關知識的了解,進一步提高社區居民垃圾分類意識,讓垃圾分類融入居民的生活,使居民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行動中來,12月4日上午10點,迎賓路街道辦事處城管中心聯合鄭州市文物局、香山社區及浙江聯運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轄區鑫苑逸品香山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 讓垃圾分類為美麗鄉村「駐顏」 蕭山歡潭村開啟「定時定點」新模式
    浙江在線7月15日訊(通訊員 蕭分類)從這個月開始,蕭山區進化鎮歡潭村的田阿姨每天需要多做一件事情——在早上7點和晚上6點這兩個時間段,她都要「掐著點」去歡潭村遊客中心斜對面的生活垃圾集中投放點扔垃圾。  田阿姨的改變,要從歡潭村開啟的「定時定點」新模式說起。
  • 南京玄武湖街道:讓垃圾分類融入社區文化
    交匯點訊 舊輪胎被改裝成五彩花壇,塑料瓶變身為樹型圖畫……近日,南京玄武湖街道花園路社區的一面垃圾分類宣傳牆,引來居民們嘖嘖稱讚。據記者了解,今年以來,在玄武區委、區政府統一領導下,全區相關部門和各街道(園區)積極籌劃、通力協作,廣泛發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大力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特別是以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宣傳動員,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和指導員、志願者隊伍建設,不斷完善收運體系,加大分類收運力度,垃圾分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 豐臺區和義街道平房區垃圾房舊貌換新顏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的實施,給豐臺區和義街道久敬莊社區窯窩村的居民帶來了實打實的好處。近日,和義街道對窯窩村平房區的3處傳統垃圾房開展升級改造工作,打通了原垃圾房臨街的半壁牆,重新鋪設地面、粉刷牆面,並按照最新垃圾分類要求打造垃圾分類固定桶站,極大地改善了平房區垃圾房周邊環境。據介紹,此前窯窩村生活垃圾都是就近投放在垃圾房內,各類垃圾混合投放,特別到了夏天氣味難聞,影響了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而改造後設有垃圾分類固定桶站,站點乾淨整潔。
  • 華陽路街道的垃圾分類工作,全市名列前茅!
    這得益於,垃圾分類工作進入常態化管理之後,華陽路街道積極拓寬思路,正式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街道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系統,優化後的處置流程,使得原先需要36小時的「發現-上報-處置-結案」周期,通過打通數據壁壘縮短至10分鐘。華陽路街道城市運行管理中心2020年5月11日,長寧區華陽路街道正式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街道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系統。
  • 豐臺區盧溝橋街道長二社區探索垃圾分類新模式
    在豐臺區盧溝橋街道長安新城第二社區,社區黨委充分發揮核心領導作用,統籌協調、廣泛發動、創新舉措,持續深化「小手拉大手」生活垃圾分類活動,注重家校聯合,以兒童帶動家庭,引領生活垃圾分類成為社區新時尚。社區聯合專業公司廣泛開展宣傳,從小區出入口滾動播出垃圾分類宣傳片,到懸掛的宣傳橫幅、張貼的宣傳海報、發放的宣傳手冊、告知書、《致業主的一封信》,及多樣的宣傳活動,通過一系列「動作」,在長二社區內營造起了濃厚的垃圾分類氛圍。
  • 擦亮美麗城鎮底色 義烏廿三裡街道推廣智慧垃圾分類模式
    農村垃圾分類,關係到村容村貌的改善和村民生活品質的提升,是檢驗美麗城鎮精細化管理的「關鍵小事」。為解決農村垃圾分類短板問題,7月20日,義烏廿三裡街道召開垃圾分類現場會,組織了100多人的考察學習團,前往李宅村和西京村開展垃圾分類新模式的學習和推廣工作。
  • 垃圾分類「總動員」,八裡莊街道無限社區「分」出靚麗好環境
    一起去看看吧~八裡莊街道朝陽無限社區通過小巷管家、院委會和包片巡查相結合,組織轄區黨員、志願者、青少年家庭,在社區發起垃圾分類「總動員」,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社區的老舊小區和平房區不僅環境變得整潔乾淨,居民也養成了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 全面檢查,垃圾分類開啟常態化「日巡」模式
    全面檢查,垃圾分類開啟常態化「日巡」模式 2020-11-10 14: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蘇州生活垃圾分類,「放榜」啦!
    蘇州生活垃圾分類,「放榜」啦!(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績效榜排名地區1胥口鎮2橫涇街道3越溪街道4香山街道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績效榜排名地區1金閶街道雙塔街道吳門橋街道4蘇錦街道白洋灣街道6平江街道
  • 徐匯區楓林街道:黨建領跑生活垃圾分類新時尚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把垃圾分類工作抓緊抓實辦好」的總體要求,楓林街道黨工委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緊盯目標早行動,上下同欲抓落實,進一步加強楓林轄區生活垃圾管理,引導社會公眾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全社會的環保意識和公德意識,打造「高顏值」楓林社區。
  • 梅山街道檢查轄區垃圾分類工作
    揚子晚報網訊 (通訊員 戴黔 記者 裴睿)為積極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展,近日,南京市雨花臺區梅山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局近日對轄區內餐飲店、農貿市場等沿街商鋪進行全面上門入戶宣傳,發放《垃圾分類宣傳手冊》,講解垃圾分類知識,宣傳相關法律法規。
  • 江南街道建成14個垃圾分類站點
    據了解,江南街道先行推進八類重點場所垃圾分類站點的建設,明泰城小區正是已建成的14個先行點之一。4月上旬,該街道將共有33個垃圾分類站點建成並投放使用。  明泰城小區垃圾分類投放亭。現在,新修建的垃圾分類投放點分設投放區和清潔區,我們丟完垃圾,還可以到清潔區洗手、洗桶,特別方便。」明泰城小區的新業主王阿姨為垃圾分類點讚。疫情防控「不放鬆」,垃圾分類「不打烊」。就在上周,江南街道召開物管小區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街道13個社區居委會書記、28個物業小區物管負責人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現場交流下一步計劃。
  • 柯橋區發布垃圾分類「紅黑榜」 10個地方上「黑榜」
    日前,紹興市柯橋區柯巖街道香山別墅小區被列入垃圾分類「黑榜」,同樣被列入「黑榜」的還有湖塘街道、錢清街道和夏履鎮的4個小區以及稽東鎮車頭村、蘭亭街道張家葑村等5個村,共10個小區及村被列入「黑榜」。另有星悅灣等5個小區及嶺下村等5個村垃圾分類達標而上了「紅榜」。
  • 梅山街道垃圾分類分出新時尚
    晨報訊(通訊員 陳梓萌 戴黔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陳彥 攝影報導)前天下午,位於梅山街道的新梅文化廣場內陣陣歡歌,街道城管部門聯合各社區、居民文藝團體用多種形式倡導綠色、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導居民踐行垃圾分類。
  • 垃圾分類創意展 | 在詩歌中尋找垃圾分類的小竅門(東四街道)
    垃圾分類創意展 | 在詩歌中尋找垃圾分類的小竅門(東四街道) 2020-12-04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