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民山頂建山寨躲避土匪,山頂上的山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2020-12-08 清水雷鳴

安康石泉漢江南的大巴山上,有一座有「西北第一寨」之稱的山寨,它叫周家寨。此山寨地處石泉縣曾溪鎮油坊灣村樟耳溝。居高臨下,地勢極其險要,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山寨的寨牆以塊石、片石壘砌,厚約1.5米,內側高約2米,外側最高處達7米。東西兩端各有一個城門,東寨門為拱頂門洞,西寨門為平頂門洞。外牆上築有2米高的垛口,設有瞭望孔和射擊孔。圖為東寨門。

寨內建築也是就地取材,都是用山上的石頭壘成的石屋,其中一處石屋還能看見當年的大致模樣,它東西長約20米,南北寬約9米,最高處約5米。

木樑石板的房頂早已坍塌,房子裡長滿了密密麻麻的樹。當地長者稱其為「五間房」,設有聚義廳、儲藏室、打更室等,鑿有舂米碓窩、水井及大型糧倉,可同時容納200人居住。門前有平臺,正門堆放滾木和擂石,用於攻擊來犯之土匪。

清末民初,戰亂頻繁,匪盜橫行,周家寨下的山民築山寨躲避土匪。過去周家寨下有富裕戶,時常有盜賊,土匪來村搶劫銀、糧、 雞、狗、牛、羊。

一塊塊石頭壘起堅不可摧的山寨,這是陝南山民的智慧。

山寨依山頂地勢修建圍牆,山寨東西長約120米,南北寬約25到40米,平面略呈東西長,南北窄的橢圓形,總面積約為3600平方米。

相關焦點

  • 登寧陝土匪山寨,探秘匪患遺址,觀賞野生金絲猴
    寧陝土匪山寨位於寧陝縣皇冠鎮朝陽溝,海拔2023米左右,茂密原始森林的山崖之上。青龍寨依山而建,地勢險要,道路崎嶇,視野開闊,易守難攻,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寨子全部用石塊壘成,寨牆、防禦工事堅固,上山鐵鏈、哨崗等設施至今日依舊清晰可見。現在還沒有大批遊客往來,山道顯得較為原始,崎嶇狹窄,卻更有大山的原汁原味。
  • 淹沒在歷史中的沂蒙山山寨,曾經躲避土匪流寇的隱秘之地
    在沂蒙山區腹地,特別是遊走在蒙山山脈上的時候,幸運的話你會發現山頂會有些石剁石牆亂石堆散亂在綠樹峭壁之上。這些亂石堆就是曾經的山寨.建這些山寨的目的是為了在戰爭時期,特別是抗日戰爭時期附近的村民為了躲避土匪流寇當做臨時的藏身之處。
  • 探討「土匪山寨」周末秦嶺深山中的「土匪山寨」周末關於幾個驢友
    我們就來看看隱藏在秦嶺山上的強盜山寨,據說這個地方是明朝以前沒有人的住所,後來,為了避免戰爭,許多人從全國各地遷來,形成了後來的朝陽村。後來,由於民國時期陝西秦嶺發生了嚴重的土匪活動,許多上山以危為生,建造了山寨。
  • 黃龍—天篷山寨景區簡介
    肯定是先有了人,然後才有了山寨。但為什麼人們要修山寨呢?是因為有了土匪。這些山寨是當地山民為了躲避土匪的燒殺搶掠的,沒有半點兒當地山民佔山為王的意思。明末崇禎時,以天蓬山寨為主的山寨開始修建,龐大的山寨群落盛於清代嘉慶年間。
  • 探秦嶺深山中的「土匪山寨」周末約幾個驢友走起
    今年小編帶大家看看隱藏在秦嶺山中土匪山寨,據說這裡在明朝以前是沒有人居住地,之後為躲避戰亂,從各地遷來不少人,形成了後來的朝陽村。後因民國時期陝西秦嶺匪患嚴重,紛紛上山憑險而居,壘石成山寨。隨後便被陝南土匪王三春攻佔,成為土匪據點山寨。
  • 曲靖這裡有座山,曾經被叛匪佔據作山寨
    ,遠遠看去,既不高也不陡,在懸崖下抬頭往上看,帽子會往後掉。城是誰建?城門是開?自古爭論不休。淑龍山從上到下,到處是故事,到處是傳說。這裡的居民說,那是「土匪」修建通往山頂的路。沿著古道前行,接近山頂時,道路愈發陡峭,只見路兩旁出現兩道石牆,把古道卡在中央,形成一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山門,乃是淑龍山山寨的西門了。
  • 太原懸崖絕壁上的土匪山寨,功能設施齊全,驢友:土匪也太難了
    從古到新中國成立,土匪便一直不斷,他們佔山為王,以打家劫舍為生,憑著山地之險,連官兵都拿他們沒辦法。到了民國時期,軍閥混戰連連,百姓的日子更加艱難,越來越多的人為了生存加入土匪的行列,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給當地百姓帶來連極大的災難。各地土匪多如牛毛,有名的無名的各行其道,山西也是不例外。
  • 黃土地——丹霞地貌永寧山寨
    永寧古寨位於陝西省志丹縣永寧鎮,洛河東側崾子川口對岸,據說早在南宋就建為防範古寨。永寧山寨為東西走向,長2.2公裡,寬1.5公裡,全為紅砂石質,山梁向洛河突起一個山嘴,洛河環繞其東,西,南三面,山嘴巍然屹立,海撥1312米,峭壁飛崖,讓人望而生畏。
  • 襄陽秘境:鮮為人知的古山寨,鬼斧神工的建在一幅天然太極圖上
    南漳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和中國古代山寨文化之鄉。春秋樓是寨裡最高的建築,據傳,古寨樓位於一座狹窄的山頂上,寨樓的兩邊,都是幾百丈高的懸崖。位於鯉魚山北端,地勢險峻,守著通往宜昌、巴蜀的主幹道,位於茅坪河岸邊,可以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在原來的建築裡每一層都鋪了樓板,牆上還設有觀察孔、箭道和彈孔,它有40釐米厚的石牆和堅固的石門。
  • 太原西山發現一座土匪山寨,功能設施齊全,攀登的道路太難走
    從古到今,土匪便一直不斷,他們佔山為王,靠打劫房屋為生,憑著山勢險惡,連官兵也拿不住。在民國時期,軍閥混戰連連,百姓生活更加艱難,越來越多的人為了生存加入了土匪的行列,他們燒殺掠奪,給當地人民帶來連大災難。盜賊遍地都是,各路名流各得其所,山西也不例外。
  • 延安志丹丹霞地貌永寧山寨,你去過嗎?
    永寧古寨位於陝西省志丹縣永寧鎮,洛河東側崾子川口對岸,據說早在南宋就建為防範古寨永寧山寨為東西走向,長2.2公裡,寬1.5公裡,全為紅砂石質,山梁向洛河突起一個山嘴,洛河環繞其東,西,南三面,山嘴巍然屹立,海撥1312米,峭壁飛崖
  • 這個山寨竟起源於春秋霸主楚國,關羽還曾在此夜讀,就在湖北襄陽
    我國地大物博,廣袤的土地上曾經有過無數的山寨,尤以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的山寨數量最多,光著一個縣城就有山寨超過200座,形成了獨有的襄陽山寨文化。,不到500米長的街道上竟有房屋153間,雖然現在大多已經雜草叢生,成了斷壁殘垣,但是當年的盛景也可見一斑。
  • 懸崖峭壁上修建的,永寧山寨
    中、下三層,上層雄居突兀的山頂,中層微向傾十分陡峻,下層通洛河供汲飲,可容千人,後世憑其天險為屏障,建古寨以避戰亂,土著者認為「永遠安寧」,便又稱為永寧山。這幅是在山寨的西側洛河邊上拍攝的。後世憑其天險為屏障,建古寨以避戰亂,土著者認為「永遠安寧」,便又稱為永寧山。故寨西側山崖上摩崖題刻「洛上奇峰」4個大字,楷體,字徑1.5米,系保安縣縣長賀耀斌所題,紀年為中華民國十六年(1927年)八月。當時保安縣署曾駐此寨。1986年12月20日,永寧山被志丹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西至洛河東岸,其餘3面均由寨牆牆基向外延伸30米。
  • 重慶掌故 | 永川如龍山寨修於清朝 有炮樓抵禦土匪侵襲
    位於永川區金龍鎮金鼎村的如龍山寨遺址,三面懸崖峭壁,山寨內是金輪寺遺址所在。山寨位於一處山峰頂端,其山頂平坦,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百多年前,當地鄉民便依山勢而修築寨牆,後來便形成了如龍山寨。由於歷史的變遷,金輪寺遺址大多古老建築都已經不復存在,只下留些許殘桓斷壁。但值得欣慰的是,遺址內部分文物保留了下來。
  • 東北土匪的真實山寨
    其實在歷史上,「座山雕」只是一股小土匪,他的「威虎廳」不過就是林海中常見的那種木屋而已。建國初期,東北流竄著上千股土匪,他們隱藏在深山老林裡,選擇一些有地理優勢的位置搭建房屋,而為了避免暴露目標,這些建築看上去並不會太顯眼。勢力大點的土匪會建立山寨,小股的則相當於是打遊擊,流竄作業,有的甚至會控制當地村莊,隱藏在村落間。
  • 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
    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 劍門豆腐宴。 劍門關樓。——杜甫《劍門》詩中句「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更是膾炙人口的詩句,關下一百餘次戰爭,四千幅文人墨客作品是底蘊,是劍門關的高貴血統。    翠雲廊上的古柏史植於秦始皇,成於漢末,歷代補植,如今在劍閣境內還有7886棵古柏。是世界上行道樹中樹齡最古老,數量最多,生長最集中,樹種最珍稀,保存最完整,保存制度最健全的世界第一生態長廊。
  • 鍾祥的北大門山寨張集 還有藏寶防匪的建築秘密
    有故事的張集,除了風景優美流連忘返外,其境內建築也別具一格,主要有二大特點,一是,古建築老街,房屋都具居住、經商、防衛三位一體的特色,二是境內山寨林立,幾乎是遇嶺建寨,依山而築,稱之「山寨之鄉」也不為過。 為什麼說張集,除了廣為人知的山寨眾多之外,還有三位一體的民居防匪特色?
  • 太原西山發現一座土匪山寨,攀登的道路很難走
    「此樹是我栽,此路是我開,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聽到這句話你腦海中想到了誰,沒錯就是土匪,從古代到新中國成立,土匪就一直活躍在各個山頭,只要一沒有了供給,就來到村鎮打家劫舍無惡不作,憑藉著靈活的身手,對複雜地形的熟悉,輕輕鬆鬆就甩過了官兵的追查。
  • 舊中國土匪文化:山寨裡怎麼叫四梁八柱,他們怎麼和平相處?
    一 土匪聚義叫做箍樁山寨(土匪)文化也是一門文化,各地結構與形式上大同小異,但是語言風格略有不同。基本結構模式是與瓦崗寨、梁山泊差不多,但是戲劇小說多有誇張,現實中往往沒有那麼多的當家頭領,通常是四梁八柱,再大了就開連鎖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