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觀花巴爾幹(10)貝爾格勒

2020-09-04 我是人間事了人

11月7日 第11日

早上離開塞拉耶佛,向東北300公,大巴跑了整整一天,到達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的時候,天早就黑了,因此對貝爾格勒的市容基本沒有什麼印象,這篇文章也不知怎麼下筆。但塞爾維亞是中國網民口中的「歐洲鐵哥們」,所以必須要說點什麼,猶豫許久,將此行所見所想記錄如下:

從塞拉耶佛到貝爾格勒有300多公裡,這裡算是巴爾幹半島的腹地,沿途的風景還是很美的,村莊城鎮的建設也不錯,可見當年南斯拉夫經濟發展是不錯的。

斯拉夫人實際上所佔的地盤還是挺大的:東斯拉夫有俄羅斯、白俄和烏克蘭;西斯拉夫有波蘭、捷克和斯洛伐克;巴爾幹半島上的7個國家和地區屬於南斯拉夫國家。

從地圖看可以看出,這個半島多山,地形錯綜複雜,易守難攻。所以雖然是兵家必爭之地,但是始終沒有實現政治、思想、文化、經濟上的大一統,也沒有出現一個佔有絕對優勢的主體民族,只有塞爾維亞算是略佔優勢的主體民族。

從人種的角度講,他們其實都是同一種族:南斯拉夫人。由於巴爾幹半島山地居多,將人群隔離,形成割據之勢,所以形成了多個民族,其中塞爾維亞人為主要民族佔36.3%,克羅埃西亞人佔19.7%,波士尼亞穆斯林佔8.9%,斯洛維尼亞人佔7.9%,阿爾巴尼亞人佔7.7%,馬斯頓人佔6%,黑山人佔2.6%。

南斯拉夫不同國家所使用的主要語言差別並不大,其實都是塞爾維亞語,不過克羅埃西亞人稱其為克語,波士尼亞稱其為波語而已。

提到塞爾維亞,總是帶點兒悲情色彩。這個國家,飽受了帝國主義、納粹勢力、蘇聯修正主義、霸權主義、民族分裂勢力和宗教分裂勢力的摧殘,雖然傷痕累累,但依然鐵骨錚錚。

歷史上由於巴爾幹半島先後被羅馬、拜佔庭、奧匈、土耳其等列強統治,形成多種文化,這麼多民族又有著不同的宗教信仰,有人信仰天主教、有人信仰基督教新教,有人信仰東正教,有人信仰伊斯蘭教,有人信仰猶太教,衝突和矛盾是必然的。

一戰以後,塞爾維亞、黑山以及由原奧匈帝國所管轄的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共同組建了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1929年,這個王國改稱為南斯拉夫王國,是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幾個南斯拉夫民族,總算攏在了一起,但此後內部矛盾重重,有政變,有暗殺,有農民起義。

事實上塞爾維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不可小覷的強國,塞爾維亞帝國極盛時期,其版圖佔到巴爾幹半島面積了三分之二。在一戰後的南斯拉夫王國,及二戰後的南聯邦,都同樣是地區強國和歐洲強國之一。南聯邦時期,其領土面積超過26.6萬平方公裡,人口超過2300萬,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左右,南聯邦人均GDP超過2600美元,是當時全球最富裕發達的國家之一。其軍事實力也十分強悍,有著「巴爾幹猛虎」的美譽。綜合各方面實力來說,南聯邦堪稱是當時最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

面對如此發達強悍的南斯拉夫,西方國家感覺到了危機,因此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以英美法為首的西方國家看準機會,聯合起來對塞爾維亞痛下「殺手」。這才是南斯拉夫解體的根本原因。

在南聯邦解體的短短十餘年間,南斯拉夫喪失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國土,從一個歐洲大國淪落為內陸小國塞爾維亞。

塞爾維亞原本是歐洲南部的沿海大國,擁有大量港口和軍事基地,然而因為西方國家的打擊,在二次解體之後已經變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內陸國,沒有一寸出海口。然而西方的打壓並沒有結束,西方勢力一直在鼓動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地區獨立建國,引發了科索沃戰爭,為了將塞爾維亞徹底打服,以「民族大屠殺」為藉口,對貝爾格勒進行了78天的狂轟爛炸。在西方的不斷打壓下,塞爾維亞淪為「歐洲的孤兒」。

塞爾維亞國土再一次被分裂,加上戰爭的摧殘,經濟發展成了歐洲倒數國,而分出去的小兄弟都先後加入了歐盟北約,逐漸富裕起來。倔強的塞爾維亞人雖然也在尋求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的道路,卻一直沒有加入歐盟,因為塞爾維亞決不承認科索沃獨立,而且還宣稱永遠不會加入北約,即使它是唯一一個非歐盟非北約成員國的歐洲國家。塞爾維亞面對強權決不屈服的骨氣,令中國人尊敬和讚嘆!

塞爾維亞人一直是巴爾幹地區最強悍的民族,而且塞族人與俄羅斯人同屬於斯拉夫人,不被歐洲主流所接受,所以塞爾維亞對於西方陣營是懷有很深的牴觸情緒的。再加上西方的打壓令塞爾維亞失去了往昔輝煌及大片國土,塞族人自然是不可能向仇人低頭的,也深知西方是不會真心接納自己。因此,塞爾維亞不肯屈服於西方,一直堅持與中國、俄羅斯交好並尋求支援,以保證國家的穩定發展。

在1991年東歐巨變以後,許多蘇聯的原加盟國或社會主義模式的國家,為了討好另一個大國,極度仇恨俄羅斯。此前波蘭總統、波蘭民主運動的領袖華勒沙說:「波蘭離美國很遠,離俄羅斯很近」,這是華勒沙在被邊緣化以後,能夠理性的現實的看待波俄關係的深刻認識。俄羅斯不管怎麼樣,還是歐洲的一個大國,過於與俄羅斯纏鬥,肯定會為另一個大國所利用,對於離俄羅斯很近的波蘭來說,肯定是不利的,烏克蘭就是一個先例。在東歐國家中,塞爾維亞是理智和聰明的。

因此,塞爾維亞與俄羅斯也有著兄弟般的深厚交情。1999年科索沃戰爭行將結束時,發生了200名俄軍千裡奔襲搶佔普裡什蒂納機場的事件,打破了北約的如意算盤。近年來,俄羅斯向塞方贈送戰鬥機,還援助坦克、裝甲車等,熱心幫助塞國增強軍力。俄塞之間的關係,除了歷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淵源外,也與俄羅斯與西方不斷惡化的關係直接相關。雖然近些年塞爾維亞不斷聲言自己要加入歐盟,但塞國仍堪稱俄羅斯在北約「縱深地帶」碩果僅存的唯一盟友。對於俄羅斯來講,援助盟友就是在巧妙回擊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極限施壓」,以此維護自己的尊嚴和利益。

沿途的村莊還是能看到些許昔日戰爭留下的創傷,房屋牆上的彈洞起著警示後人的作用。

中午,我們到達一個美麗的湖邊,邊吃午飯邊欣賞窗外的湖光山色。注意到山腰上大片白色墓地了嗎?往日的悲情無處不在。

餐廳裡牆上掛著彩色的民俗圖畫。

相關焦點

  • 巴爾幹之鑰:貝爾格勒
    貝爾格勒(Belgrade)是塞爾維亞共和國首都,地處巴爾幹半島核心位置,座落在多瑙河與薩瓦河的交匯處,北接多瑙河中遊平原即伏伊伏丁那平原,南接老山山脈的延伸舒馬迪亞丘陵,居多瑙河和巴爾幹半島的水陸交通要道,是歐洲和近東的重要聯絡點,有很重要的戰略意義,被稱為巴爾幹之鑰。 是原南斯拉夫地區最大的城市,也是僅次於伊斯坦堡、雅典和布加勒斯特的巴爾幹半島第四大城市。
  • 舊址新顏續情誼—貝爾格勒旅遊見聞(1)
    閒來無事到處走之匆匆一瞥巴爾幹(9)王走天下 舊址新顏情誼長 —貝爾格勒旅遊見聞(1)新貝爾格勒區一角(車拍)貝爾格勒是音譯,意思是「白城」。她也是巴爾幹半島上的第四大城市,也有人說它是冷戰時西方世界和東方世界的十字路口。
  • 雙水環繞看「白城」—貝爾格勒旅遊見聞(3)
    閒來無事到處走之匆匆一瞥巴爾幹(11)王走天下 雙水環繞看「白城」 —貝爾格勒旅遊見聞(3) 貝爾格勒古堡的正式名字叫卡拉梅格丹城堡,公元前3世紀塞爾維亞人就在這裡築城生活。古堡屬于貝爾格萊德地勢最高的地方,可以鳥瞰貝爾格勒市很大一部分。
  • 走馬觀城——貝爾格勒
    多瑙河(The Danube)與薩瓦河(Sava River)的交匯處,北接多瑙河中遊的沃伊沃丁那平原(Voivodina plain),南接巴爾幹山脈(Balkan Mountains)延伸的舒馬迪亞丘陵(Shumadia hills),居多瑙河和巴爾幹半島的水陸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被稱為巴爾幹之鑰,人口118.4萬(2018)。
  • 解鎖巴爾幹之鑰 海南航空北京=布拉格=貝爾格勒航線成功首航
    2017年9月15日,海南航空HU7937航班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起飛,經過13個小時的安全飛行,於當地時間上午9點20分平穩抵達貝爾格勒尼古拉 特斯拉機場。至此,海南航空北京=布拉格=貝爾格勒航線成功首航,這是海南航空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所構架的又一座空中橋梁,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旅客的經濟、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可能。
  • 薩瓦稱雄斯拉夫—貝爾格勒旅遊見聞(2)
    閒來無事到處走之匆匆一瞥巴爾幹(10)王走天下 薩瓦稱雄斯拉夫 —貝爾格勒旅遊見聞(2)富麗堂皇的地下一層據說這個教堂由塞爾維亞老百姓捐款,俄羅斯東正教會資助,英國查爾斯王子也解過囊,籌措到3000億第納爾但仍感到不夠用(順便說一下
  • 去巴爾幹感受別樣東歐
    旅行不只是走馬觀花,巴爾幹三國會是一次讓你盡情感受類似南歐的地中海沙灘陽光,北歐般的曲折峽灣,西歐式的精緻古鎮,以及中歐阿爾卑斯山區的國家公園景觀。你會看到很多神奇,比如木頭村。這裡曾是電影《生命是個奇蹟》的取景地,所有建築全部用木頭建成,加上各種奇形怪狀的雕塑,四周是空曠的山野,宛如真實的童話世界。
  • 元帥長眠此山中—貝爾格勒旅遊見聞(4)
    閒來無事到處走之匆匆一瞥巴爾幹(12)王走天下元帥長眠此山中—貝爾格勒旅遊見聞(4)狄托墓位于貝爾格萊德城南的一個叫德迪內的小山上。)、4位國王和6位王子來出席葬禮。)過的軍裝、佩戴過的手槍等。而實際上每個主體在這一年中,都利用這個機會加大本民族在聯邦中的作貝爾格勒一角
  • 那些年閃遊十七國 (巴爾幹篇)- 塞爾維亞貝爾格勒感受斯拉夫文化,憑弔被炸的中國大使館遺址
    眾所周知除了阿爾巴尼亞巴爾幹半島本來只有一個叫南斯拉夫的國家。上個世紀末的那場民族衝突演變成的內戰將她分裂成了N個國家和地區。分別為:波士尼亞-黑塞戈維納、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馬其頓、塞爾維亞和蒙特內格羅。蒙特內格羅一般被稱為黑山,它和塞爾維亞是一個聯邦的兩個國家,為前南斯拉夫繼承者。
  • 貝爾格勒:頹唐的新生
    貝爾格勒:頹唐的新生文 | 柏琳(《讀書》2020年8期新刊)連續跑了四次貝爾格勒之後,那座古老的巴爾幹城市居然讓我念念不忘。如果不是因為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我恐怕已在第五次去貝爾格勒的路上了。一每次去貝爾格勒,我都發現這座城市患有長期的失眠症。《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評選貝爾格勒為「世界十大最佳夜生活城市之首」,可是,貝爾格勒為什麼睡不著?
  • 美麗的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曾經的英雄城市
    貝爾格勒(Belgrade)是塞爾維亞共和國首都,地處巴爾幹半島核心位置,座落在多瑙河與薩瓦河的交匯處。貝爾格勒有很重要的戰略意義,被稱為巴爾幹之鑰。貝爾格勒位於薩瓦河和多瑙河的交匯處,貝爾格勒被認為處在西方世界和東方世界的十字路口。
  • 貝爾格勒風光
    卡萊梅格丹(kalemegdan)在土耳其語裡的意思是城堡、戰場,沒錯,號稱「歐洲火藥桶」的塞爾維亞就是以此而得名。走在城堡內,似乎仍然可以感覺到從2000多年前一直到21世紀前夕在這片土地上發生過的大大小小200多次戰爭。Kalemegdan是歷史的最好見證者。
  • 8;塞爾維亞—貝爾格勒,省錢,必看,氣S土豪(上)
    72路公交車票150第納爾/人(人民幣約10元)省錢3;青旅;有一位會說一點兒中文的塞國老媽媽省錢4;華人大咖月18日-4月15日);這個時間段兒,是我們專程挑選的,很快,你就曉得這是為什麼了國際時差夏令時與 北京 時間相差6個小時;冬令時與 北京 時間相差7個小時旅行花費大約人民幣17000元/2人(不含往返機票3705元/1人)住宿預訂藝龍網,馬蜂窩,全部都是,事出有因;有關這個美妙,稍後細細分享給親們兌換銀子貝爾格勒 當地有華人同胞經商
  • 巴爾幹半島曾經有多麼動蕩,如今就有多麼美麗!
    相比西葡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義大利的亞平寧半島,在歐洲東南角的巴爾幹半島(Balkans)則略顯神秘。作為歐洲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它也是歐羅巴土地上低調、神秘、誘人的部分。在這片土地上經歷的滄桑變化,以及背後的故事,足以讓每一位到訪的人流連忘返。
  • 2019巴爾幹之旅(十五)—塞族共和國
    兩地方言也不同,塞爾維亞本土是埃卡方言(ekavski),波赫塞族區是耶卡方言(ijekavski),不完全互通。當時塞爾維亞在大南斯拉夫分崩離析之際,非常想把各塞族聚居區統一起來,成立一個大塞爾維亞,可惜最終事與願違。
  • 巴爾幹的「心臟」,這座充滿中世紀風情的城市,傷痕累累充滿滄桑
    而在三個半島中,巴爾幹半島就會相對比較尷尬,因為伊比利亞半島和亞平寧半島都有著西班牙,葡萄牙和義大利這樣的大國,國家也都不算多,但巴爾幹半島的國家數量特別多,同時也沒有一個絕對的領頭羊,所以很多人對於巴爾幹半島一直都不算特別清楚。如果要說這裡最出名的國家,對於中國人來說,也應該就是我們的好朋友塞爾維亞了吧。
  • 歐洲巴爾幹七國遊記 (五)
    歐洲巴爾幹地區七國遊記 (五)克羅埃西亞一個上午,我們遇上了五次彩虹,隨著一個眼尖者的驚叫,大家一陣激動,順著他(她)的手指方向看去,就是一條彩虹,幸運至極。 11月上旬的巴爾幹儘管已進入初冬,氣候仍然溫和。
  • 謎一樣的巴爾幹——什麼是巴爾幹
    先放一張巴爾幹半島的地圖:(圖片來自於百度)提到巴爾幹,你會想到什麼呢?杜尚·拉約維奇(Dusan Lajovic)(圖片源於網絡)對於什麼是巴爾幹,似乎很難給出一個簡單明了而又沒有爭議的答案。波赫戰爭,1992年4月開始到1995年12月結束,這是一場慘絕人寰的種族屠殺,共計480萬人捲入戰爭之中,27.8萬人死亡,200多萬人流離失所淪為難民,無數家庭家破人亡;科索沃戰爭(Kosovo War),從1999年3月24日至1999年6月10日,持續78天,美國率領北約軍隊在這片土地上扔下23000枚以上的炸彈和飛彈。
  • 蘇菲分享|縱情巴爾幹三國環線,橫越亞得裡亞海
    噔噔噔噔~~塞爾維亞、黑山、波赫——東歐三國環線,隆重登場!內心中一直都充滿著強烈的英雄主義崇拜,也因瓦爾特而對塞拉耶佛這座城充滿了嚮往。2019年4月27 - 5月6日   五一假期2019年5月30 - 6月9日    端午假期2019年7月20 - 7月29日  暑假2019年9月27 - 10月6日  國慶團期   (具體價格請諮詢客服)1. 全
  • 貝爾格勒雜記(一) 可能很遠,其實很美
    今天來隨便扯一些一個好像遠在天邊又總覺得似曾熟知的地方: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貝爾格勒位於塞爾維亞北部,也是這個國家最發達的地區。在當地角角落落「排摸」了大半年,後續,我一定跟大家聊些你肯定不知道的,貝爾格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