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號載人飛船發射失敗艙內視頻曝光 太空人講述逃生一刻

2020-12-16 央視網新聞

11日,俄羅斯「聯盟」號載人飛船發射失敗,不幸中的萬幸是緊急逃生系統經受住了考驗,將太空人安全帶回地面。近日,成功逃生的俄羅斯太空人接受了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的專訪,講述了逃生時的驚險一刻。

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發射場,當地時間11日下午2點40左右,「聯盟MS-10」載人飛船即將升空。

起飛約119秒後,火箭第一級分離,位於火箭頂端的整流罩被拋下,但火箭第二級的發動機突然關閉,此時飛船從距離地面高度大約80公裡的地方開始墜落。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記者:你是什麼在時刻發現(火箭)出了問題?

俄羅斯太空人 阿列克謝(Alexey Ovchinin):按照計劃,火箭第一級分離後,總是會出現短暫的信號幹擾,就像你能在視頻中看到的那樣,這是正常現象。但是這次火箭第一級分離後,幹擾信號一直持續,然後突然飛船報告,出現緊急情況。

起飛約123秒後,飛船的緊急逃生系統啟動,乘務艙與火箭緊急分離,並拋出降落傘,兩名太空人準備著陸。在逃生過程中,太空人經受了6至7倍的重力加速度。而正常著陸時,太空人通常只會承受3至4倍的重力加速度。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記者:你們有沒有經受過7倍的重力加速度的訓練?這種狀態是什麼樣的?你能說說嗎?

俄羅斯太空人 阿列克謝 Alexey Ovchinin:重力加速度可以存在於各個方向,通常,你會感到壓力是從胸部到背部,你可以想像成在胸口壓了一塊混凝土塊,重量是你體重的7倍。

最後,兩名太空人成功著陸在距哈薩克斯坦中部城市傑茲卡茲甘約20公裡處,出艙時,他們沒有受傷,狀況良好。

發射失敗或是組裝火箭誤操作導致

據俄航天部門消息人士最新透露,飛船發射失敗不是源於火箭製造缺陷,而是發射場組裝火箭時的誤操作導致的。

俄羅斯《生意人報》18日援引俄航天部門消息人士的話說,哈薩克斯坦境內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的工人對火箭進行組裝時,可能損壞了火箭的助推器零件。這樣的說法與事故發生後,俄方對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斷相吻合。

12日,俄方初步判斷稱,一二級火箭分離時零件故障導致二級火箭發動機停止工作,最終導致飛船發射失敗。俄羅斯《生意人報》還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火箭的設計和製造不存在安全隱患。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聯盟系列火箭將恢復發射

據了解,有關事故原因的初步報告將於21日前出爐。

此外,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8號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聯盟系列火箭將於10月25日至26日,在俄羅斯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執行事故後的首次發射任務。

相關焦點

  • 聯盟號飛船安全落地,美國隨即宣布載人發射計劃,專家:才剛開始
    美國是冷戰時期美蘇太空爭霸的王者,通過載人登月工程的實現,美國向世界證明了在航天探索上的巨大的成就。之前蘇聯也曾經進行了載人登月的嘗試,不過由於巨型運載火箭不可靠,最終蘇聯放棄了載人登月計劃。美國在實現登月之後又發明了太空梭,這將美國的航天發射能力進一步得到了提高。
  • SpaceX 分享龍式乘員艙發射逃生系統演示視頻:緊急情況能救命
    IT之家5月2日消息  太空探索公司SpaceX今天分享了他們在今年1月進行的火箭逃生系統測試的視頻,該飛船的龍式乘員艙發射逃生系統將在需要緊急中止發射計劃的情況下幫助逃生。在測試的時候,獵鷹9號火箭並沒有機組人員在龍式乘員艙裡,而是由獵鷹9號火箭搭載龍式乘員艙在美國宇航局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的39A發射場遙控起飛。
  • 4000萬元淘寶直播買火箭,上天之後如何逃生你知道多少?
    早期發射載人飛船使用的逃逸裝置是逃逸塔,蘇俄聯盟系列火箭的逃逸塔已有數十年的歷史,使用至今。安裝了整流罩和逃逸塔的火箭,逃逸系統以整流罩為逃逸飛行器的主體,啟動逃逸塔上的固體火箭發動機之後,可以在2秒左右的時間內將搭載太空人的乘員艙帶到距離火箭2至3公裡之外的安全區域。
  • 阿特蘭蒂斯號回家 俄聯盟號飛船將壟斷載人航天
    北京時間當天傍晚5時57分,阿特蘭蒂斯號安全降落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空中心。  美國自1972年開始投入巨資對太空梭進行研究,先後生產出6架太空梭,分別是「企業」號、「哥倫比亞」號、「挑戰者」號、「發現」號、「亞特蘭蒂斯」號與「奮進」號。  其中「企業」號是測試機,從未載人,沒有發射升空。第一架正式服役的為「哥倫比亞」號,它與「挑戰者」號均發生爆炸,共造成14名太空人遇難。
  • 載人航天安全與救生手段
    (2)1967年1月27日,阿波羅載人登月飛船在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進行地面聯合模擬飛行試驗時,飛船指令艙意外起火,幾十秒內3名太空人就被燒死在艙內。這3名太空人是弗吉爾·格裡索姆上校、愛德華·懷特中校和羅傑·查菲少校。  (3)1967年4月23日,前蘇聯太空人科馬羅夫上校乘坐聯盟1號飛船進入太空後,飛船屢次出現故障,幾經努力難以修復。
  • 發射十分鐘後,SpaceX龍飛船艙內飄起一隻恐龍玩具,有什麼用?
    趣味探索訊 這真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北京時間5月31日凌晨3:22,載著龍飛船2的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成功升空,十幾分鐘後進入繞地軌道,短短幾個小時內就傳遍了全球,不論是美國還是中國,大家的反應也很激烈,有人說馬斯克開掛了,有人說SpaceX真了不起,還有人說他真是神一般的人物。
  • SpaceX載人「龍」飛船順利升空
    這是「龍」飛船的第二次載人發射,也是該型號飛船得到美國宇航局(NASA)認證後,執行的首個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意味著美國太空人的「太空班車」有望走上正軌。美國的商業太空時代,即將開啟。【啟航:太空漫遊分幾步?】
  • 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一文了解人類載人航天新時代傳奇
    本文,小火箭將會從意義、系統架構、技術特徵和未來計劃這4個方面,講述此次載人發射。同時,給出運載火箭、載人飛船、發射場、太空衣等各個分系統的設計亮點。另外,闡述人類載人航天發展史的幾個小故事,串起近十年來的這段傳奇。
  • 天文歷史上的今天: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於北京時間2016年10月17日07時30分31秒409毫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九十一號發射陣地發射升空,返回時間為2016年11月18日13時59分38秒896毫秒,返回地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任務時間為33天(30天駐留+3天飛行),載人成員為2人。
  • 俄載人飛船成功返回地面 曾出現裂縫並用膠水封住
    原標題:俄載人飛船成功返回地面,曾出現裂縫並用膠水封住俄羅斯航天集團20日說,俄「聯盟MS-09」載人飛船搭載3名太空人,當天成功從國際空間站返回地面。該機構發表聲明說,當天上午,飛船返回艙成功降落在哈薩克斯坦境內,3名太空人狀態良好,他們分別是俄羅斯太空人謝爾蓋·普羅科皮耶夫、德國太空人亞歷山大·格斯特和美國太空人塞雷娜·奧尼翁-錢塞勒。聲明說,3人從國際空間站帶回了「聯盟MS-09」飛船軌道艙細微裂縫部位的樣品,供地面人員進行分析以確定裂縫成因。
  • 明年,NASA將不再購買俄羅斯聯盟號飛船「機票」,每人9000萬美元
    5月30日,一枚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太空人鮑勃·貝肯(Bob Behnken)和道格·赫利(Doug Hurley)乘坐「乘員龍」號飛船升空。在軌道實驗室待了兩個月後,「勇敢二人組」於8月2日搭乘「乘員龍」號安全返回地球。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艙內布局首次公開
    上個月完成太空飛行並成功返回的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目前正在進行各項技術測試,那麼返回艙現在是什麼樣子?狀態如何呢? 日前,總臺央視記者獨家獲得授權,近距離對返回艙進行了探訪。尤其是返回艙艙內的布局也是首次對外公開,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 美國「龍」飛船首次執行商業載人航天任務
    11月15日,搭載4名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由一枚「獵鷹9」火箭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當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龍」飛船首次執行常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目標是將4名美國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按計劃,飛船將在發射後27小時32分、即美國東部時間16日約23時(北京時間17日12時)與空間站自動對接。太空人將在空間站停留6個月。這次發射原計劃14日進行,後因天氣原因推遲至15日。
  • SpaceX首艘載人飛船運回母港 翻修後明年執行新任務
    NASA計劃審查Demo-2任務的數據,然後對其正式進行認證,以便從今年晚些時候開始定期在地球和國際空間站之間接送太空人。 回收船上的SpaceX和NASA人員在飛船被吊裝到船上後,協助赫爾利和本肯走出太空艙。
  • 為保障太空人安全,SpaceX將引爆一枚獵鷹9火箭以測試載人艙逃生系統
    期待在一季度看到龍飛船成功載人抵達國際空間站。 SpaceX載人龍飛船正式載人前的最後一次試驗,將以引爆一枚獵鷹9火箭的形式進行。
  • 獵鷹9號第101次升空,貨運龍飛船成功入軌,美國再次樹立榜樣
    美國太空叉公司已經進行了101次獵鷹9號運載火箭的發射活動,僅有的一次失敗是在2015年。在2020年美國太空叉公司設施過24次獵鷹9號運載火箭的發射活動,其中包括2次載人龍飛船的發射,總共將6名太空人送入了國際空間站。
  • 揭秘: 搭乘 SpaceX 全新載人飛船的 NASA 太空人如何訓練
    如果目前的計劃進展順利,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將成為首家發射載人飛船,將兩名NASA太空人送入太空的私人航天公司。 近日,科技博客TheVerge造訪了SpaceX位於加州霍桑的總部,接觸到了NASA太空人,以了解美國載人航天的未來。SpaceX及其對手波音公司已經與NASA籤署合同,為NASA開發新太空船,在近地軌道來回運送太空人。
  • 神舟12號換腦歸來!造價10億飛船批產,世界頭把交椅加速易位
    自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射以來已有三年多時間,期間再無任何一艘神舟飛船發射升空,與之相比聯盟系列飛船仍然保持著年均四艘發射量,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階段在軌驗證任務中,天和號核心艙試驗艙發射入軌後,天舟二號貨運飛船與神舟十二號將在短時間內連續實施發射任務,三艘太空飛行器發射時間要在同一年內實施,所以它們的發射前準備工作也幾乎在同一時間段內啟動。
  • 2天2次試飛失敗!美國載人飛船降落時爆炸,瞬間變成一個巨大火球
    然而,當飛船升空6分鐘試圖著陸時卻發生了事故。由於燃料箱壓力過低,「星艦」降落速度過快,當場爆炸變成一個巨大的火球。儘管試飛失敗,但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卻難掩興奮之情,表示已經拿到了所需數據,並發推恭喜團隊,還稱「火星,我們來了!」。據稱,「星艦」飛船在墜毀前已經完成了4萬英尺的測試高度,算是「雖敗猶榮」。
  • 航天史最偉大失敗,阿波羅13號太空爆炸,太空人用4天逃回地球
    隨著嫦娥五號登月,關於美國阿波羅計劃的討論也就越來越多,美國共組織7次載人登月,6次成功,而失敗的這次也被成為航天史上最偉大的失敗。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阿波羅13號太空爆炸在阿波羅11號、阿波羅12號接連成功登月之後,1970年,美國開始了第三次載人登月任務,共搭載了3名太空人:吉姆·洛威爾、傑克·斯威格特、弗萊德·海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