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只給CEO看:如何在內部構建「講故事」的文化

2020-12-21 前瞻網

作者|洪杉  來源|紅杉匯(ID: Sequoiacap)

 [ 編者按 ] 創業的每一天,都是創業者在書寫未來講述自己品牌歷史時的草稿。

顯然,你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裡還會有團隊、夢想、挫折、打怪升級以及所象徵的意義。

挖掘並講述這一核心故事,不僅對內部凝聚共識有用,而且對於向客戶/用戶進行營銷意義非凡。通常,企業只想著介紹自己有哪些超棒的功能,但更好的方式是,通過講故事,告訴客戶會達到什麼樣的體驗和結果。

某種程度上說,創始人就是故事的第一編劇。不僅如此,你還要讓整個團隊都學會講故事,在企業內部構建「極致關注講故事」的文化。

本期內參主文的主角是David Cancel,一家營銷技術公司的創始人,他分享了如何從講故事中受益並持續把它內化為團隊的一種能力。

每期監測和精編中文視野之外的全球高價值情報,為你提供先人一步洞察機會的新鮮資訊,為你提供升級思維方式的深度內容,是為 [ 紅杉匯內參 ]。

內參

在企業內部構建

「極致關注講故事」的文化

編譯:洪杉

David Cancel出過兩本書,操刀著一份很受歡迎的每周通訊,為TechCrunch和Inc等媒體供稿,同時還主持一檔很棒的播客。聽起來像是訓練有素專門做營銷的,但事實上他並沒有受過專門的訓練。他還有眾多頭銜:軟體工程師、首席技術官、首席產品官、聯合創始人和CEO——所有這些可能都和你印象中「一個講故事的人」的形象不一樣。

Cancel現在的身份是Drift的聯合創始人兼CEO,他說:「我自己本身並不是營銷或銷售,所以這一切我都是自學的。」他的方法論是,先是運用工程思維,從人們如何做決策開始,讀了所有你能想像到的關於人類決策、認知偏差和社會心理學的書。然後繼續深入,開始研究文案,了解什麼樣的文案有效,什麼無效。最後,才開始關注如何從品牌的角度思考營銷。

「我們不想談論細節——軟體、網站或某個工具本身。我們想要做的是講故事。所以我們用了空蕩蕩的商店來做類比:很多人花大量的錢做廣告,想要吸引顧客進來,但當顧客真的走進商店了,卻發現根本沒人來引導他。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想做的不只是談論我們有哪些超棒的功能,我們想用一種講故事的方式,告訴大家我們知道客戶想要什麼樣的體驗和結果。」

有趣的一點是,從那時起,講故事這件事的影響範圍開始慢慢擴大,從一個純粹的外部練習最終變成了他們公司內部的重心。他說:「在我們擴大規模的過程中,發生了很多誤解。導致我們在做著一些本不該做的項目,客戶也不理解我們的付出。作為一個組織,我們深感痛苦。一開始,我並沒有真正看到問題的根源,覺得這些都只是各不相同的問題。」

當他真正抽離開來,從全景來看,才發現這一切都是因為缺少一個核心的故事。「從營銷的角度來看,我們的確很迷戀故事,但也只是停在營銷層面。直到後來,我才看到講故事和我們內部的這些問題之間的關聯。」

Cancel極度在意講故事這件事在企業內部的影響,並認為它是CEO發揮作用的一個強大工具。「我在想,我們的故事是什麼?不僅僅是願景,而是未來一年、兩年甚至五年我們要講的是怎樣一個故事?我們的規劃是什麼?我真正在思考的是,要先找到那個更大的故事,然後怎樣把這個故事講好——不僅是故事本身,還要考慮怎樣在內部做好培訓,打磨我們講故事的本領。」

有了核心故事,才能開始考慮如何轉化這些故事,把它變成客戶以及潛在客戶可以理解的內容,它決定著怎樣打造自己的官網,以及寫每一條給客戶的信息。關於這個故事,要問的是,公司給市場帶來了什麼?現有的產品是如何適應市場的?怎樣去講新故事,怎樣改編?以及最後,故事告訴我們下一步要做的是什麼?

在本文中,Cancel詳細介紹了他是如何創建這種以講故事為中心的內部文化的。他分享了五點經驗,教你如何將講故事融入到創業公司的所有工作中。

經驗1:

將故事轉換成可以在任何時刻使用的視頻,並首先用於內部培訓

Drift在內部打造了一個論壇,上面有各種課程和視頻內容。基本上就像是營銷和銷售人員的「大師課」,最初的目的是為內部培訓提供材料。在入職培訓期間,每個人——不僅僅是營銷人員——都要接受培訓,不僅是要了解公司的故事是什麼,還可以學如何講故事、如何做演講、如何寫文案、什麼是認知偏差、客戶是如何做購買決定等等內容。

現在,遇到問題,Drift會第一時間把它製作成視頻,說明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很糟糕,又是如何解決問題的,結果是什麼,以及學到了什麼。這些視頻又成為入職培訓的一部分。

產品和開發團隊可能是使用視頻這一形式最多的團隊之一。他們會將所做的一切做成視頻,從新發布的產品到他們正在處理的問題,再到所有的會議等等。它讓團隊以一種以前無法做到的方式實現了透明化。同時,它還大大減少了會議次數,提高了反饋質量。

經驗2:

講好一個故事少不了痛苦的編輯修改過程

雖然講故事的好習慣已經形成,但Drift仍在強化這一習慣,培養這種能力。原因是,這並不意味著團隊已經很擅長這件事了,它只意味著這是一項必須持續專注的活動。這就像是打造一個花園,並不是種對了植物就能建成,99%的工作其實是修剪。想要保持對講故事的專注也是一樣,它永無止境,沒有捷徑可走。只能不斷練習,讓它成為一種習慣。

每個人在有壓力、想要成果或者在趕最後期限的時候,是最容易放棄的時候,往往就會想走捷徑、循舊經驗、重複之前的模式。人們傾向於將事情簡化為最可控的樣子,在這裡就是指事項清單和最佳實踐——在Drift內部稱之為「劇本」。

當領導者發現,團隊進入了一種再沒有人質疑任何一個「劇本」的階段,沒有人在思考如何重塑做事的流程,只是按照「劇本」儘可能快地完成事項清單——這就有問題了。這時就需要領導者及時介入。從某種程度上說,CEO的工作就像是一個編輯——注意到一些東西,然後讓問題浮出水面並推動大家改善,努力讓團隊達到更高的標準。

這一切聽起來很好,很簡單,好像一切顯而易見。但真正重要的是執行,不妥協的執行,並且反覆去做。這才是真正促成變化的力量。一個好「編輯」的意義所在就是,他要制定一個優秀的標準並推動大家去達到它。

不過,什麼時候發揮編輯的作用,需要謹慎權衡。Cancel會這樣考慮:「每次我注意到一些事情時,我都會想,是要由團隊裡的主管來自己發現這個問題?還是要由我來指出呢?我要不要置身事外呢?這就事關判斷力和職業直覺了。你要做的是,幫助其它成員培養和你一樣的直覺。我更關心的是,真的會有人思考這些問題嗎?真的有人知道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嗎?」

他繼續解釋:「當我看到一些似乎不對的事情,然後和他們談,如果他們可以給出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答案,即使我完全不贊成它的執行方式,我也會遵從他們的想法。因為他們可能有某個經過深思熟慮的但我還不明白的假設。但大多數時候,當你深究進來,情況卻恰恰相反——通常當你問起他們正在做什麼時,你會發現他們很難答出個所以然來。」

經驗3:

學會倒推和突出英雄歷程的手法,創造引人入勝的故事

當被問及這些年他最受益的講故事技巧時,Cancel給了兩個:倒推,以及英雄旅程(Hero's journey,一種講故事的公式/形式)。

倒推。

在想怎麼講故事時,可以練習把一切都倒過來思考。

「我們當時在想:作為營銷技術領域的第6830個產品,我們怎樣才能脫穎而出?」所有營銷技術領域的產品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致力於幫助客戶賣出更多產品。之前絕大多數產品都創立於製造商/服務商佔主導控制權的時代,但Drift在2014年建立時,主導權已經開始從廠商轉向用戶了。

Cancel繼續解釋:「我們在Drift所做的一切,都是從用戶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客戶的角度,也不是銷售代表的角度。所以,這是在用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來開發營銷和銷售軟體,並講述自己的故事。」

打造你的英雄旅程。

除了最初的公司關注重點和起源故事之外,Cancel和團隊還從其他方面尋找故事結構的靈感。「我們開始研究一些大家都知道的關於講故事的簡單技巧,這些技巧大多來自劇本寫作。我們思考的是,我們需要強調什麼才能讓受眾認同這個角色?」Cancel說,「我們知道我們必須遵循一種故事模式,讓人們產生共鳴或建立連接——總是要試圖從中找到一條描述英雄成長的路。」

經驗4:

培養能強化組織故事的儀式性活動

Drift會設定一些固定儀式,從而會讓大家安心,知道有一個地方可以討論事情以及有一個他們可以信賴的做事情的方式。這些儀式確保員工會忠於自己的願景和文化,並在內部傳播這些故事。

以下是Drift十分倚重的兩個儀式性活動:

▨ 周一指標。Drift會用這個20-30分鐘的會議作為一周的開始。回顧上周的成果,並概述本周各個職能領域需要關注的內容。這也是分享「Drift Love」故事的地方,大家會分享一些客戶在社交媒體或電子郵件裡發來的好評。

▨ 展示和講述。固定在周五下午3點開始,每個團隊每次都會選一個不同的人進行展示,有競爭也有獎勵,高管們都會在下面聽而不會上臺發言。

Cancel說,用這兩個固定的儀式性的會議架起一整周,可以讓團隊弄明白兩件事:我們做得怎麼樣?我們到底做了什麼?

經驗5:

提高講故事技巧的小TIPS

年度主題。提前為年終的年度主題進行打磨,並在一些小型活動中測試哪些主題更受歡迎。準備好之後,就在年度大會上公布並鎖定。在這一過程中,會有一系列的測試和迭代,直到達到足夠完善的程度。

向消費品公司學習。它們是一種截然不同的故事形式,對消費者來說,購買的就是它的故事,而不是其他東西。

設計故事中的激勵機制。從而讓客戶/用戶以你設計好的最佳方式採取行動。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紅杉匯(ID: Sequoiacap),編譯:洪杉

本文來源紅杉匯,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地理人如何講文化?文化人如何講文化?
    地理人如何講文化?文化人如何講文化?原創盧達晨中學地理問答答:地理人這樣講文化: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所獲得的物質的、精神的生產能力和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的總和。文化人這樣講文化:有四個人去咖啡吧點咖啡,咖啡上來後發現杯中有隻蒼蠅。英國人講紳士風度。見此情景,默默地掏出一張鈔票壓在杯子下拂袖而去,用付錢而不喝的方式表示抗議。日本人講企業精神,做事用心用力。見此情景,勃然大怒。「你的良心大大地壞了。」
  • 江蘇揚州:堅定文化自信 講好運河故事
    江蘇揚州:堅定文化自信 講好運河故事 2020-11-19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1年要開園的北京環球度假區,如何講好跨文化故事?
    一直以沉浸式IP內容見長的環球影城,這次在北京要如何講好跨文化的故事?變形金剛景區的本土化落地故事在北京環球度假區,除功夫熊貓蓋世之地景區外,變形金剛基地景區也被設計師們認為是講好跨文化故事的另一個典型案例。變形金剛基地景區創意總監鮑海洋(Bob Dennis)介紹,對於創意團隊來說,這不僅是新建了一個基地,更是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故事角色。
  • 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中國臺灣的編劇、作家許榮哲寫過《故事課1、2》兩本書。比起講道理,講故事更容易說服人,而且對象不分大人和孩子。講故事當然需要技巧和方法,所以作者開篇就說:講故事不是天賦,而是一個人人都能學會的事情。平心而論,筆者並不認同這個論斷。
  • 如何才能講好個人品牌故事?
    人是一種很特殊的動物,講故事是最古老的營銷方法,人性當中是先天性的拒絕理性的,人在聽到他人給自己講道理的時候,首先的第一反應就是排斥,比如:當有一個陌生人給你推銷東西的時候,你的第一反應一般都是排斥的,這就是理性的反應;但是人性當中也有先天性的被故事吸引的特性,比如:你看了一部不錯的電影,看了個開頭,很想看到結尾,一開頭就忍不住的往下看,這就是人被故事吸引的特性
  • 書信文化類電視節目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三、書信文化類電視節目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1.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書信展現中華精神。書信文化類電視節目是通過書信這一載體來傳達中國故事的精神內涵。因此,書信內容的選擇顯得至關重要。若想藉由此類節目講好中國故事,就要選擇中國發展過程中具有代表性的能夠體現中國人民精神信念的書信,以及能夠為中國人民提供精神支撐、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書信。
  • SISU | 講好中國抗疫故事 弘揚中國文化精神
    SISU | 講好中國抗疫故事 弘揚中國文化精神 2020-05-28 02: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產品+意義=品牌」:看星巴克是如何講品牌故事的
    彼得·古貝爾(Peter Guber), 這位賣座電影如《蝙蝠俠》、《雨人》、《紫色姐妹花》、《午夜快車》的製作人、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長期教授,曾在《會講才會贏:如何通過講故事打動人心,贏得機會》一書中說,「現今社會的每個人都是通過情感交流在做生意。因此,對於企業家來說,講述令人信服的故事是促成生意的最好方式。掌握故事力,就能提升競爭力」。
  • 看計程車司機如何「講」昆明,這樣的西山睡美人故事你聽過嗎
    萬名計程車司機「講好昆明故事 爭當金牌嚮導」活動持續進行,司機師傅們也使出各種本領當起了嚮導,向乘客們講起了不一樣的昆明故事。除了較為傳統的美食、景點之外,老昆明們也拿出自己壓箱底的傳說故事,為乘客們帶來了耳目一新的趣味體驗。
  • 文旅融合新時代,景區如何講出遊客愛聽的故事?
    一、故事是景區的靈魂觀秦始皇兵馬俑,一個風雲變幻、霸氣如虹的大秦帝國躍然眼前;遊西湖斷橋,白娘子和許仙的影子揮之不去;去日本北海道看雪,自動帶入《情書》、《非誠勿擾》等電影場景;就連巴黎聖母院失火,人們也紛紛聯想到卡西莫多的愛情故事……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動人的故事,才塑造出了屬於景區自身獨一無二的文化魅力,從而吸引著五湖四海的遊客們。所以說,故事才是景區的靈魂。
  • 黃河文化旅遊帶建設提上日程,陝西如何講好「黃河故事」?
    其中,「謀劃建設黃河文化旅遊帶」引起了廣泛關注。大家普遍期待,聽一聽陝西如何講好「黃河故事」。豐富的黃河文化資源對中國人來說,黃河,太重要了!從文化源頭來看,早在上古時期,炎黃二帝的傳說就產生於黃河。此外,積極開展黃河文化宣傳,創作生產一批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突出中國特色的精品力作,講好「黃河故事」。文旅發展與生態建設深度互動的樣本值得注意的是,建設「黃河文化旅遊帶」的大背景,是「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 鳳姐都當主筆講故事了,講故事必殺技你還沒Get到?
    三、如何講故事 講好故事,對一個人重要,可以讓人更具魅力和影響力;對一個品牌更重要,「做廣告不如做內容」正在成為營銷界的「新共識」。 遺憾的是,不是誰都可以講好故事。一位知名品牌的CEO就以慘痛教訓內部告誡下屬:「講得好,就是故事;講不好,就是事故。」
  • 如何用人人影短視頻講好你的品牌故事?
    你是否開始相信視頻對品牌帶來的價值圖片來源於百度那麼接下來,敲黑板,講重點一個出色的品牌視頻是如何誕生的?在我們做的這個機器人廣告裡,我們思考到了廣告的主要觀眾是誰,繼而確定了我們的視頻受眾定位02-決定該如何構造你的品牌故事你的品牌內涵是什麼?
  • 白雪公主如何幫助Airbnb證明講故事是設計中最重要的技能?
    編輯導語:講故事,是設計中很重要的一項技能。而Airbnb的成功和其世界級的用戶體驗也有很大關係。本文作者以白雪公主為例,看看通過白雪公主的故事,如何幫助Airbnb證明講故事是設計中最重要的技能?想知道Airbnb的成功和世界級用戶體驗的秘訣嗎?你可能需要求助於迪士尼電影《白雪公主》。在我解釋原因之前,讓我先給你介紹一下Tom Wolfe。
  • 松江區:講好歷史故事,增強文化自信
    設計中巧妙地把五片陶片統一為同一大小的圓穹頂,內部展示空間2960平方米,設一個正廳和三個獨立展廳。 廣富林文化遺址系松江新城集團公司管理,為紮實推動考古館項目開發建設,廣富林項目事業部黨員積極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精雕細琢,主動帶頭參與設計方案、主題結構實施、裝修布展等,精心制定詳細的搬遷方案,把每塊土從搬遷、切割到現場拼裝都做了方案,力求找準每一個細節,保障項目按時按質順利完工。
  • 文物保護看基層 | 創新文物保護措施,講好大足石刻故事
    12月10日,由國家文物局組織的「文物保護看基層」主題宣傳活動走進大足石刻研究院監測中心。「藉助這雙電子眼,我們能夠清晰了解大足石刻文物所處狀況,敏銳地捕捉文物與環境的細微實時變化,判斷可能要採取的幹預措施。」 工作人員端坐在大屏幕前介紹到,同時密切關注著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遺產監測預警平臺與監測預警系統。
  • 儋州在看丨鄭聰輝:樹立海南文化自信,用心講好天涯故事
    、董事長,本次論壇主理人鄭聰輝,和與會嘉賓分享了一些天涯故事,表達了樹立海南文化自信的決心。鄭聰輝表示,天涯文創院成立之後將專門創一個內容IP,全國比較有名的文化人士都可參與到天涯說欄目中來,希望通過三亞旅文投資集團的不斷努力,推動海南文旅產業的轉型升級,把天涯的故事講好,把海南的故事講好。
  • 鶴九:餐廳如何講一個有傳播力的故事?|摘錄
    那麼,餐廳怎樣「編造」專屬餐廳的故事?怎樣賦予每道菜背後一個故事?故事怎樣講更打動人更好傳播?這些涉及到創始人與餐廳的品牌基因,需要從多個維度分析創始人、品牌以及每道菜背後的故事可塑性,以合理的邏輯、讀者樂於接受並傳播的方式,講出一個適合自己的故事。
  • 文化產業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載體
    我國文化產業在全球文化市場的總體份額小、綜合影響力弱,沒有在講好中國故事、構建良好國家形象方面發揮應有的主力軍作用。從文化產業的創意、生產、傳播、消費各環節具體分析來看,中國在信息技術、數字傳媒和網絡基礎設施等方面已取得了巨大進步,產業化運作能力和文化市場機制日趨完善。
  • 品牌故事,怎麼講?
    本文將藉助瑪格麗特·馬克和卡羅·S·皮爾森提出的品牌原型理論,從品牌定位、受眾和傳播力三個角度分析日清、三得利、innocent等講了一手好故事的品牌,並試圖解決以下疑問:把故事講好的品牌們都講了什麼故事,其中有跡可循嗎?它們是如何把故事講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