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畫治病的例子說明:書畫養眼又養心

2020-12-13 中國藝術行者

書畫不僅是藝術,還能養生治病。

觀畫可以治病的例子,在古時不勝枚舉,如隋煬帝欣賞《梅熟季節滿園春》,使煩渴症不藥而愈;宋代詞人秦少遊常觀唐代詩人王維《輞川圖》,腸胃病逐漸好了起來;明代唐伯虎一幅《仕女圖》治癒了書呆子的單相思病;清代王時敏觀賞王石谷《秋山紅樹圖》後,咳嗽霍然消失。此類例子在中國還有許多。

我們來分析一下王維《輞川圖》,原作已無存,現只有歷代臨摹本存世。

《輞川圖》主畫面亭臺樓榭掩映於群山綠水之中,古樸端莊。畫面以別墅為主體與中心,向外展開。別墅外,山下雲水流肆,一條小河在門前流過,小河中有一位船夫正撐船經過.船中有三兩人,畫面自然而閒適,呈現出悠然超凡的感覺,使人精神上很輕鬆愜意,還帶來了身心上的審

美愉悅,也陶冶了觀賞者的情操,令人有清新脫俗之感。

《輞川圖》裡的人物,弈棋飲酒。投壺流觴。一個個的都是儒冠羽衣,意態蕭然。

《輞川圖》開啟了後人詩畫並重的先河。

宋代詞人秦觀曾患腸胃病,久治不愈,後因日觀王維的《輞川圖》,置身於山清水秀的畫境之中,頓感心曠神怡,其病不治全愈。

為什麼觀畫能夠治病呢?觀畫是欣賞藝術,它必然引起病人的想像,而想像必然調節交感神經系統,直接影響免疫力。

從科學角度分析,「觀畫治病」類似於「望梅止渴」,具有心理暗示的療效,人的生命是生理與精神相互依存,精神愉悅勢必促進生理的協調。

韓金遠畫

觀畫者由於觀畫入迷,進入了怡然舒適的境界,從而促使人體分泌一些有益於健康的激素、酶等物質,起著調節血液流量,興奮神經細胞和增強免疫機能的作用。積極的暗示還可幫助被暗示者穩定情緒、樹立自信心,戰勝困難和挫折。

比如篆書使人舒暢,隸書使人恬靜,楷書使人平和,行書使人瀟灑,草書使人亢奮。

傳統的花鳥「五君子」題材,畫梅可散去肝鬱積悶,畫蘭令人心曠神怡,畫竹可排除胸中怒氣,畫菊可助人不畏艱難,畫松則可令人胸襟廣闊。而傳統的山水畫則是一次佳構山水的心靈之旅,在青山綠水與鳥語花香的筆墨世界中,使人忘卻世間的紛繁俗慮,心靈得到淨化。

所謂「志有所專,即是養生之道」。傳統書畫藝術的功能之一是養生。無論是書法經典的《蘭亭序》,山水佳構《輞川圖》,還是八大、石濤富有禪意的花鳥畫,其本質都是追求一種人與自然、人與物象的合一之境,即「天人合一」的書畫之道,這種境界的核心就是養心與養生。

一代大師黃賓虹憑藉他對於傳統藝術精髓的學術理解,把書畫藝術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黃賓虹先生提出「藝術是最高的養生法,不但足以養中華民族,且能養成全人類的福祉壽考也!」

毫無疑問,在書畫領域極度市場化與功利化情境之下,書畫家背離「養心與養生」傳統而熱衷於書畫經濟的今天,提倡「書畫養生」有著更為現實的意義!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社會的養生時代已經來臨。越是物質豐富的時代,越是注重生活品質的時代。在物慾橫流、功利浮躁、信息加速與日益加快的生活節奏中,現實中人們往往容易迷失自我,物質日益發展與精神日益荒蕪,在這種環境之下,恰恰最需要讓心靜下來。

中國傳統的書畫藝術無疑為當代社會的人們提供了一個足以承載「生理」與「心理」的港灣。關於書畫與養生的問題,自古以來就有定論,許多傳統醫書把書畫作為「愈疾良方」。

因此大家應該多給自己一些積極的暗示,例如在房間裡掛上優美的國畫,不時地欣賞,不僅養眼,還能養心治病。

中央級大報六次整版報導,頭條號韓金遠書畫

採訪頭條號原創作者「韓金遠書畫」

哇塞!免費贈送拍賣萬元的書法,著名畫家韓金遠感恩回饋頭條粉絲

相關焦點

  • 這個養眼又養心的旅居福地,你心動嗎
    陝西旅遊人間煙火氣【這個養眼又養心的旅居福地,你心動嗎】漢中是一座慢生活城市,適合慢慢悠悠地遊山玩水。不急,不趕,悠閒地品,方能品出那份濃厚文化底蘊下的細膩與美麗,想走遍漢中的每一個角落,尋找那份久違的感動和震撼。
  • 雙節「心源堂」觀畫記
    雙節「心源堂」觀畫記今年國慶文化活動相較去年70周年大慶遜色不少,我們小縣城裡尤為突出,還好「心源堂」藝術館的劉老闆,舉辦了張鴻君、大寬書畫作品展,給山城雙節的藝術氛圍增色不少。五號持大相機前往位於西魚臺商業房的「心源堂」參觀欣賞。張鴻君先生是濰坊市的書畫家,其作品古拙木訥、憨態可掬,但意境深邃、引人遐想。
  • 「以畫養心」「以書會友」書畫家:朱文逸人物錄
    朱文逸先生一直認為,書畫慈善拍賣活動是公益慈善與文化藝術的完美結合。一如他所言,「坦白說,我一向很少關注畫價,我也不參與這些事情,因為現在我絕大部分畫作都是用於慈善事業。」曾經有人跟他說,「我很喜歡你的畫,我把它掛在客廳,看著吃飯心情都很好」。朱文逸對這樣的評價十分滿足。「藝術品是用來欣賞的,如果我的畫能讓人心情好,那有多好。
  • 景致記錄:雲旅遊——三國共管的養眼湖泊,近千年的養心圖書館
    心累的人們,何必再去擠那人山人海,在網絡上,就可以來一場瑞士聖加侖的養眼、養心,雲旅遊。聖加侖的博登湖,由瑞士、奧地利、德國,三國共管。聖加侖修道院圖書館,則適合養心之旅。書籍猶如良藥,能醫治愚昧。這樣,我們在養眼、養心之餘,自然心情舒暢、靈魂健康。
  • 澄懷觀道 俯仰自得
    湯亮的書畫造詣得益於紮實的童子功。他出生於鍾愛傳統文化的書香門第,其外公、叔公及四位舅舅在書、畫、印諸方面,皆有所成就。正是這樣得天獨厚的家學淵源,使湯亮自幼便與書畫結緣,並一直相伴至今。更難能可貴的是,無論人生際遇如何變化,他非但沒有荒疏技藝,反倒是通過藝術創作,給生活平添了幾分清逸和灑脫。
  • 打卡祁東黃花公園,養眼、養心、養精神!
    炎炎夏日不遠遊 家門口的風景即美景 養眼、養心、養精神
  • 甘肅蘭州百餘條金魚「顏值爭霸」 民眾「養眼又養心」
    甘肅蘭州百餘條金魚「顏值爭霸」 民眾「養眼又養心」2019-01-08 10:17:00  水產養殖網  張婧&nbsp攝  (張婧&nbsp高瑩)「不光能養眼,還能養心。」養魚愛好者曾勇俊表示,「魚」既豐富他的退休生活,又改善家裡空氣品質。5日,他和其他幾位魚友們共同「充電」魚文化,交流飼養經驗,觀賞各類魚種。
  • 男人是這樣養成的——走進雍正帝的養心殿
    養心殿是故宮內歷史悠久的一組漢族宮殿建築,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位於內廷乾清宮西側。自雍正皇帝居住養心殿後,這裡就一直是清代皇帝的寢宮,乾隆年又加以改造、添建,成為一組集召見群臣、處理政務、皇帝讀書、學習及居住為一體的多功能建築群。一直到溥儀出宮,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後居住在養心殿。
  • 他一生隨緣書畫數以萬計,被奉為當代「禪畫宗師」!
    自唐代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開始,繪畫史上就有了「禪畫」。「禪畫」,以禪入畫,達到禪與畫的合一,清新脫俗,意境高古,是為歷代畫家心嚮往之的最高境界。王維之後,出現了了一批如貫休、巨然這樣的禪畫大家。
  • 上海最快1個半小時高鐵直達,冬季到揚州「養胃養心養身養眼」
    為了讓更多的遊客能夠深度體驗到揚州冬季的美好,這個冬季,揚州優選推出養胃、養心、養身、養眼四大主題系列活動。 養眼:看古運河賞園林美景 揚州是世界運河之都, 是大運河沿線遺產點最多的城市,「到北京看長城,到揚州看運河」已成為最知名的旅遊品牌。
  • 走出紫禁城 「擺駕」首博的「養心殿」
    該展覽不僅按照1:1的比例復原了養心殿東暖閣、西暖閣和三希堂,還輔以相關處理政務、重大事件、書法繪畫、壽誕婚慶、養心殿造辦處等方面的介紹、展示,不僅能感受到故宮中的養心殿,同時還能獲得在故宮養心殿所不能收穫的知識,零距離感受帝王的家國情懷,了解清代帝王在養心殿的理政活動、生活起居和國家的興衰歷程。
  • 全球最棒空姐空少大盤點:不只是養眼還養心
    全球空乘人員大排名想要體驗最「養眼」且「養心」的空中服務選擇以下10家航空公司絕不會錯阿航空姐的制服設計絕對稱得上獨具匠心
  • 養心殿內的「文物醫生」,兼備雙重任務,精準保護與完美呈現文物
    養心殿三希堂內的書畫貼落三希堂貼落畫與整個三希堂空間協調共生,是一個有機整體,彰顯著乾隆皇帝的個人品味。此次養心殿修復工程開始前,就如何針對內簷原狀陳列文物修復工作的特點加以研究,一直是養心殿貼落畫保護研究課題組在思考的問題。
  • 來黑龍江養眼養生養心 賞地質奇觀體驗壯美火山景
    涼爽的氣候、良好的生態環境、神奇的中藥材……今夏,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推出了「火山康養」主題文化旅遊產品,誠邀遊客來黑龍江省養眼、養生、養心,享受來自大自然的「康養之道」。 伊春市紅星火山地質公園 觀地質奇觀,享純淨生態 紅星火山地質公園位於伊春市紅星林業局大平臺施業區。
  • 高山流水泡溫泉,養眼又養心
    與茂密的森林及清澈的河水相伴,在溫泉水中泡浴,聆聽流水的聲音,真是既養眼又養心。為了維護自然風貌,酒店以原石、林木打造的建築與高山融為一體。通透的景觀玻璃沐浴在清新的自然光線之下,將綠意盎然的山地景色完美展現。【馥蘭朵套房】(面積:122㎡) 作為酒店最奢華的房型,住這間套房可以專享更多禮遇,比如享有私家通道。獨立起居室、臥室的分離式設計也確保了入住者日常生活的私密性。
  • 董源《溪岸圖》(傳)領銜,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近觀中國書畫
    2020逢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開館150年,澎湃新聞獲悉,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前不久陸續推出一系列大展,除了計劃於3月底開幕的回顧性大展外,一些重量級的展覽已經陸續開幕,其中就包括前不久開幕的「近觀中國書畫」(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Up
  • 青綠山水,養眼養心!
    西魏 佚名 壁畫 設色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主室南壁五百強盜成佛圖山水畫尚未獨立之前,就已出現了青綠山水的雛形:北朝的敦煌莫高窟壁畫、東晉畫家顧愷之的畫作中都有體現。該畫是展子虔傳世的唯一作品,也是迄今為止存世最古的畫卷。
  • 在廈門美麗的環島路上,截一小段養心養眼
    藍天白雲大海沙灘就地取景,截會展中心到觀音山這一小段,無需選擇,無需走多遠,環島路處處是風景。
  • 關於養心殿造辦處史料(圖)
    父親的設想是,先整理編輯一部《養心殿造辦處史料輯覽》,為將來正式修《養心殿造辦處志》做準備工作。希望更多的博物館從業者,藝術史的研習者都能夠有機會閱讀和利用這些珍貴的原始材料。  這部書稿交到紫禁城出版社(現更名為故宮出版社),也曾經因為「過分專業」「印數不大」的理由擱置了好多年,2002年,才正式起動,交付當時的院刊編輯林姝做責任編輯。